别史 國語註   》 捲十八楚語下·2、觀射父論祀牲      韋昭 Wei Zhao

  子期祀平王〔一〕,祭以牛俎於王〔二〕,王問於觀射父,曰:“祀牲何及〔三〕?”對曰:“祀加於舉〔四〕。天子舉以大牢,祀以會〔五〕;諸侯舉以特牛,祀以太牢〔六〕;卿舉以少牢,祀以特牛〔七〕;大夫舉以特牲,祀以少牢〔八〕;士食魚炙,祀以特牲;庶人食菜,祀以魚。上下有序,則民不慢。”
  
  〔一〕子期,楚平王之子結。平王,恭王之子、昭王之父。
  
  〔二〕緻牛俎於昭王。
  
  〔三〕王惑俎肉,而問牲用所及。
  
  〔四〕加,增也。舉,人君朔望之盛饌。
  
  〔五〕大牢,牛羊豕也。會,會三大牢。舉,四方之貢。
  
  〔六〕特,一也。
  
  〔七〕少牢,羊豕。
  
  〔八〕特牲,豕也。
  
  王曰:“其小大何如?”對曰:“郊禘不過繭慄〔一〕,烝嘗不過把握〔二〕。”王曰:“何其小也?”對曰:“夫神以精明臨民者也,故求備物,不求豐大〔三〕。是以先王之祀也,以一純、二精、〔四〕三牲、四時、五色、六律、七事、八種〔五〕、九祭、十日、十二辰以致之〔六〕,百姓、千品、萬官、億醜,兆民經入數以奉之〔七〕,明德以昭之〔八〕,和聲以聽之〔九〕,以告遍至,則無不受休〔一0〕。毛以示物〔一一〕,血以告殺〔一二〕,接誠拔取以獻具,為齊敬也〔一三〕。敬不可久,民力不堪,故齊肅以承之。〔一四〕”
  
  〔一〕角如繭慄。郊禘,祭天也。
  
  〔二〕把握,長不出把。
  
  〔三〕備物,體具而精絜者。
  
  〔四〕一純,心純一而絜者。二精,玉帛也。
  
  〔五〕七事,天、地、民、四時之務。八種,八音也。
  
  〔六〕九祭,九州助祭。十日,甲至癸。十二辰,子至亥。擇其吉日令辰,以致神。
  
  〔七〕百姓,百官受氏姓也。千品,姓有徹品,十為千品。五物之官,陪屬萬為萬官。官有十醜,為億醜。天子之田九,以養兆民,王取經入,以食萬官。
  
  〔八〕昭,昭孝敬也。
  
  〔九〕中和之聲,使神聽之。
  
  〔一0〕至,神至也。休,慶也。
  
  〔一一〕物,色也。
  
  〔一二〕明不因故也。
  
  〔一三〕接誠於神也。拔毛取血,獻其備物也。齊,絜也。詩云:“
  執其鸞刀,以啓其毛,取其血膋。”
  
  〔一四〕肅,疾也。承,奉也。
  
  王曰:“芻豢幾何〔一〕?”對曰:“遠不過三月,近不過浹日〔二〕。”王曰:“祀不可以已乎〔三〕?”對曰:“祀所以昭孝息民〔四〕、撫國傢、定百姓也,不可以已。夫民氣縱則底〔五〕,底則滯,滯久而不振〔六〕,生乃不殖〔七〕。其用不從〔八〕,其生不殖,不可以封〔九〕。是以古者先王日祭、月享、時類、歲祀〔一0〕。諸侯捨日〔一一〕,卿、大夫捨月〔一二〕,士、庶人捨時。〔一三〕天子遍祀群神品物〔一四〕,諸侯祀天地、三辰及其土之山川〔一五〕,卿、大夫祀其禮〔一六〕,士、庶人不過其祖〔一七〕。日月會於竜(豕尨)〔一八〕,土氣含收〔一九〕,天明昌作〔二0〕,百嘉備捨〔二一〕,群神頻行〔二二〕。國於是乎蒸嘗,傢於是乎嘗祀〔二三〕,百姓夫婦擇其令辰〔二四〕,奉其犧牲,敬其粢盛,絜其糞除,慎其采服,禋其酒醴,帥其子姓〔二五〕,從其時享,虔其宗祝〔二六〕,道其順辭,以昭祀其先祖,肅肅濟濟,如或臨之。於是乎合其州鄉朋友婚姻,比爾兄弟親戚〔二七〕。於是乎弭其百苛,殄其讒慝〔二八〕,合其嘉好,結其親昵〔二九〕,億其上下〔三0〕,以申固其姓。上所以教民虔也,下所以昭事上也。天子禘郊之事,必自射其牲〔三一〕,王後必自舂其粢〔三二〕;諸侯宗廟之事,必自射牛、刲羊、擊豕〔三三〕,夫人必自舂其盛〔三四〕。況其下之人,其誰敢不戰戰兢兢,以事百神!天子親舂禘郊之盛〔三五〕,王後親繰其服〔三六〕,自公以下至於庶人,其誰敢不齊肅恭敬致力於神!民所以攝固者也,若之何其捨之也〔三七〕1
  
  〔一〕草養曰芻,𠔌養曰豢。
  
  〔二〕遠,謂三牲。近,謂雞鶩之屬。浹日,十日也。
  
  〔三〕已,止也。
  
  〔四〕昭孝養,使民蕃息也。
  
  〔五〕氣,志氣也。縱,放也。底,着也。
  
  〔六〕滯,廢也。振,懼也。言無祭祀,則民無所畏忌;無所畏忌,則志放縱;志放縱,則遂廢滯難復恐懼也。
  
  〔七〕生,生物也。殖,長也。生物不長,神不降以福也。案:“生,生物也。”原作“生,生人物也。”考異捲四:“‘人’字衍。下云‘生物不長’,蒙上而言可證。”據刪。
  
  〔八〕不從上令也。
  
  〔九〕封,封國也。
  
  〔一0〕告以事類曰類。日祭於祖、考,月薦於曾、高,時類及二祧,歲祀於壇墠。
  
  〔一一〕有月享也。
  
  〔一二〕有時祭也。
  
  〔一三〕歲乃祭也。
  
  〔一四〕品物,謂若八蠟所祭貓虎昆蟲之類。
  
  〔一五〕三辰,日、月、星。祀天地,謂二王之後,非二王之後,祭分野星、山川而已。
  
  〔一六〕禮,謂五祀及祖所自出。
  
  〔一七〕祖,王父也。
  
  〔一八〕(豕尨),竜尾也。謂周十二月、夏十月,日月合辰於尾上。月令:“孟鼕,日在尾。”
  
  〔一九〕含收,收縮。萬物含藏。
  
  〔二0〕昌,盛也。作,起也。謂天氣上也。是月,純坤用事。
  
  〔二一〕嘉,善也。時物畢成,捨入室也。
  
  〔二二〕頻,並也。言並行欲求食也。
  
  〔二三〕蒸,鼕祭也。嘗,嘗百物也。月令:“孟鼕,大飲烝。”傳曰:“閑蟄而蒸。”
  
  〔二四〕辰,十二辰。
  
  〔二五〕禋,絜也。子,衆子。姓,同姓也。
  
  〔二六〕宗,主祭祀。祝,主祝祈。
  
  〔二七〕合,會也。比,親也。
  
  〔二八〕弭,止也。苛,虐也。殄,覆也。止、覆,謂解怨除恨。
  
  〔二九〕合、結,謂於此更申固之。
  
  〔三0〕億,安也。
  
  〔三一〕牲,牛也。
  
  〔三二〕粢,器實也。
  
  〔三三〕刲,刺也。擊,殺也。
  
  〔三四〕在器曰盛。上言粢,此言盛,互其文也。
  
  〔三五〕帥後舂之。
  
  〔三六〕服,祭服。祭義雲:“夫人繰,三盆,則王後一盆與。”周語曰:“王耕一?,班三之。”
  
  〔三七〕攝,持也。捨,廢也。
  
  王曰:“所謂一純、二精、七事者,何也?”對曰:“聖王正端冕,以其不違心,帥其群臣精物以臨監享祀,無有苛慝於神者,謂之一純〔一〕。玉、帛為二精〔二〕。天、地、民及四時之務為七事。”王曰:“三事者,何也?”對曰:“天事武〔三〕,地事文〔四〕,民事忠信〔五〕。”王曰:“所謂百姓、千品、萬官、億醜、兆民經入數者,何也?”對曰:“民之徹官百〔六〕。王公之子弟之質能言能聽徹其官者〔七〕,而物賜之姓,以監其官,是為百姓〔八〕。姓有徹品,十於王謂之千品〔九〕。五物之官,陪屬萬為萬官〔一0〕。官有十醜,為億醜〔一一〕。天子之田九,以食兆民〔一二〕,王取經入焉,以食萬官〔一三〕。”
  
  〔一〕端,玄端之服。冕,大冠也。監,視也。不違心,謂心思端正、服則端正也。
  
  〔二〕明絜為精。
  
  〔三〕幹稱剛健,故武。
  
  〔四〕地質柔順,故文。易曰:“坤為文。”
  
  〔五〕以忠信為行。
  
  〔六〕徹,達也。自以名達於上者,有百官也。
  
  〔七〕質,有賢質。能言,能言其官職也。
  
  〔八〕物,事也,以功事賜之姓。官有世功,則有官族,若太史、司馬之屬。
  
  〔九〕謂一官之職,其僚屬徹於王者有十品,百官,故有千品。
  
  〔一0〕五物,謂天、地、神、民、類物之官也。臣之臣為陪屬。謂有僚屬轉陪貳相佐助,復有十等,千品,故萬官也。
  
  〔一一〕醜,類也。以十醜承萬為十萬,十萬曰億,古數也。今以萬萬為億。
  
  〔一二〕九,九州之內有數也。食兆民,民稱耕而食其中也。天子曰兆民。
  
  〔一三〕經,常也。常入,徵稅也。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捲一周語上·1、祭公諫穆王徵犬戎捲一周語上·2、密康公母論小醜備物終必亡
捲一周語上·3、邵公諫厲王弭謗捲一周語上·4、芮良夫論榮夷公專利
捲一周語上·5、邵公以其子代宣王死捲一周語上·6、虢文公諫宣王不籍千畝
捲一周語上·7、仲山父諫宣王立戲捲一周語上·8、穆仲論魯侯孝
捲一周語上·9、仲山父諫宣王料民捲一周語上·10、西周三川皆震伯陽父論周將亡
捲一周語上·11、鄭厲公與虢叔殺子頽納惠王捲一周語上·12、內史過論神
捲一周語上·13、內史過論晉惠公必無後捲一周語上·14、內史興論晉文公必霸
捲二周語中·1、富辰諫襄王以狄伐鄭及以狄女為後捲二周語中·2、襄王拒晉文公請隧
捲二周語中·3、陽人不服晉侯捲二周語中·4、襄王拒殺衛成公
捲二周語中·5、王孫滿觀秦師捲二周語中·6、定王論不用全烝之故
捲二周語中·7、單襄公論陳必亡捲二周語中·8、劉康公論魯大夫儉與侈
捲二周語中·9、王孫說請勿賜叔孫僑如捲二周語中·10、單襄公論郄至佻天之功
第   [I]   [II]   [III]   [IV]   [V]   [VI]   [VII]   [VIII]   IX   [10]   [XI]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