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史 》 中國人史綱 》
十 儒傢學派的主流——理學誕生
柏楊 Bai Yang
最後,我們要敘述洛黨領袖程頤,他是一個重要人物。就在本世紀(十一)末期,儒傢學派中興起一個新的支派(這支派後來發展成為主流)——理學,即由程頤開創。他的哥哥程顥則是他的同志,當時人稱之為“二程”。他的老師周敦頤,是一位唯心論的哲學家,對“無極”、“太極”、“陰陽”、“動靜”以及它們的交互影響,有特殊的研究和見解。程頤從他老師那裏得到唯心哲學,再吸收佛傢學派和道傢學派的神秘思想,而形成他所提倡的理學。理學家認為人生應該嚴肅,而且要非常非常的嚴肅,除了日夜努力,訓練自己成為聖人外,不許可有其他意念。遊戲和幽默,都被視為罪惡,比基督教清教徒和佛教苦行僧,還要嚴厲。這可以用一個例子說明,第七任皇帝趙煦登極那年(一○八五),衹有十歲,正是貪玩的孩子,有一天上課時,偶爾折了一枝柳條來玩,程頤立刻正色阻止說:“春天時節,萬物生長,不應該隨便攀摘,那會傷害天地和氣。”趙煦把那枝柳條悻悻扔掉,氣得發抖。對一個十歲頑童,就作如此壓製,無怪引起蘇軾一派的反感,認為他囗喪人性。連最頑固的司馬光都嘆息說:“使皇帝不願意跟儒傢接近的,正是程頤這種人。”
我們再敘述三件事,以增強對理學的認識
第一前面曾提及儒傢學派主要的思想根據——《五經》。另外還有若幹輔助性的書籍,如孔丘言論集《論語》,即占僅次於五經的地位。但到了下世紀(十二),朱熹又把《論語》跟孟軻言論集《孟子》,以及《禮記》一書中的兩篇《大學》、《中庸》,合訂為一部書,定名“《四書》”。四書遂與五經並肩,稱為“《五經四書》”,後來漸漸代替《五經》,成為中國知識分子的唯一經典。
第二程頤堅决主張壓製感情和靈性,認為沒有感情和靈性的道德,纔是最高道德。所以他反對任何和感情靈性有關的事物,包括藝術與文學。曾有人對他吟詩句:“夢魂慣得無拘束,又踏楊花謝娘橋。”程頤變色說:“鬼語,鬼語。”他要求的是,人類衹能做一件事,即敬畏聖人,凡不能幫助這項目的的行為,都是邪惡。
第三中國對婦女的貞操問題,尺度一嚮很寬。像當過短期宰相的范仲淹的母親,在范仲淹父親死了後,即行再嫁,沒有人對她輕視。到了程頤,纔開始對婦女加強迫害,訂立片面的苛刻標準,即男人可以隨便再娶,婦女則絶對不可以再嫁。曾有人問他:“寡婦貧苦無依,能不能再嫁?”程頤斷然說:“絶對不能,有些人怕凍死餓死,纔用饑寒作為藉口。餓死事小,失節事大。”這是理學的另一特質,那就是對於犧牲別人生命或幸福的事,無不十分慷慨激昂。
理學在本世紀(十一)沒有發生大的作用,反而一開始即行碰壁,即蘇東坡的攻擊和程頤被逐出政府。但到了下世紀(十二)末,他的門徒的門徒朱熹,在政府取得權力後,纔正式結出果實。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
|
柏楊歷史研究叢書總序 | 第一章歷史舞臺 | 一 空中·馬上 | 二 河流·湖泊 | 三 山 | 四 沙漠·萬裏長城 | 五 城市 | 六 地理區域 | 七 演員 | 第二章神話時代 | 一 開天闢地 | 二 五氏 | 三 東西方世界 | 第三章 傳說時代 | 一 黃帝王朝 | 二 姬軒轅 | 三 伊祁放勳與姚重華 | 四 東西方世界 | 第四章 半信史時代 | 一 紀元前二十三世紀 | 二 紀元前二十二世紀 | 三 紀元前二十一世紀 | 四 紀元前十九世紀 | 五 紀元前十八世紀 | |
| 第 [I] [II] [III] [IV] [V] [VI] [VII] VIII [IX] [10] [XI] [XII] [XIII] [XIV] 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