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家评传 》 展示童话大师真实生活:安徒生传 》
瓦格纳与李斯特(1)
詹斯·安徒生 Jens Andersen
从德累斯顿和马克森到莱比锡或是魏玛只需要一天路程。因此,德累斯顿—莱比锡—魏玛这个三角地带成了安徒生40年旅行与艺术生涯的中心舞台,同时也是他与欧洲关系的中心舞台。而在19世纪,欧洲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安徒生于1831~1873年期间所做的30次国外长途旅行中,没有几次不经过德国的这个重要地区,此处对于安徒生来说就是一个中转地。正是在这里,他开始或是结束了大部分长途旅行,要么是从丹麦来,要么是回国。而且从这里他可以继续走陆路或是水陆到布拉格、慕尼黑、维也纳、巴黎、伦敦、柏林、汉堡、基尔以及哥本哈根。在这片地区,火车、公共马车、长途汽车以及汽船都可以找到。甚至可以选择在富有但古怪的朋友家里过夜。安徒生的丹麦籍德国出版商卡尔?B*9郾洛克住在莱比锡。在德累斯顿,塞尔家族在城里有一个庄园和一套住宅。而在魏玛,是世袭大公卡尔?亚历山大首先给这位丹麦作家提供住所。
安徒生于19世纪50年代对德累斯顿、莱比锡以及魏玛的拜访也促使了他与当时欧洲丰富的音乐文化的相逢。他和他在魏玛所遇到的作曲家门德尔松、巴托尔德、舒曼以及弗朗兹?李斯特成了亲密的朋友。在那里钢琴大师李斯特是城里的音乐指导,是他把安徒生介绍给了理查德德?瓦格纳以及他的音乐。19世纪50年代没有哪一座欧洲城市可以拥有这么多方面的现代音乐生活。而李斯特就是吸引大作家和青年才俊的磁铁。
对于安徒生来说,音乐在他一生中都起了重要作用。甚至在他小时候欧登塞的家里,唱歌跳舞都是这个天才少年最喜欢的艺术形式。在很多很多年以后,也就是1874年,他正在忍受肝病以及精神衰弱的煎熬,还得了风湿病,呼吸困难,因此很长一段时间不能到戏院去。当时,他在一封信中写道:“我现在不能聆听音乐,这是一种折磨。”
在丹麦,安徒生是哥本哈根“音乐协会”的一员。而不管是在家,还是他的长途旅行中,他把大部分时间都用在音乐和与歌手、作曲家以及钢琴、小提琴演奏家们的集会上了。他的旅行报告和日记充满了他所看过的歌剧、音乐剧以及戏剧,还有他已经见过和在那些场合下将会见到的音乐家的名字。而关于安徒生文学生涯中的音乐纠缠,可以在他的《纪念册》中找到大量的材料。他在《纪念册》里写下了他旅行中所有的纪念,因此成为偶遇或经历的事情的大收藏家,其中包括个人的问候以及来自那个时代杰出作曲家的音乐手稿。这些作曲家们把他们写乐曲的小纸片和自己的肖像或是干花放在一起,同时把自己的签名连同真诚和问候一起送给了这位丹麦作家。除了丹麦籍音乐家魏兹、哈特曼、朗以及盖德以外,在这本剪贴簿上还有着当时伟大的欧洲音乐家们的名字:弗朗兹?李斯特、贾科莫?梅耶贝尔、费利克斯?门德尔松-巴托尔德、西吉斯蒙德?撒尔伯格、克拉拉和罗伯特?舒曼夫妇、弗雷德里克?卡克布莱纳、阿道夫?汉塞尔特以及其它许多人。他们把对安徒生的问候用当时最时尚的方式表达出来。例如,钢琴家波恩哈德?库兰德于1833年写的手稿是画在一张乐谱上的画谜,由仔细摆成的字母乐符形成了他自己的名字。
安徒生不会演奏乐器。他顶多会敲鼓,就像1819年他有一次去拜访塞尔夫人,在他穿着长袜为舞会上的第一夫人跳舞时就用自己的礼帽当作小手鼓来敲的。另外,安徒生还喜欢唱歌。当他还是个孩子时,他那优美的男高音就为他赢得了“来自菲英岛的小夜莺”的称号。在小说《幸运的佩尔》中,我们就知道了安徒生从小就知道利用自己美妙的嗓音。他是这样描述佩尔的:“他唱得时高时低,有词没词,前后一点也不连贯,听起来倒像是一部歌剧。但是最令人惊奇的还是他那铜铃般的美妙嗓音。”就像之前提到的,他歌唱的嗓音在他15岁试图加入皇家剧院的过程中丧失了。但是仍然没有人可以阻止他唱歌的渴望。在更多的家庭聚会中,在别墅里,在位于哥本哈根的科林或是奥斯特的家里,或是在他拜访位于索洛的英吉伯格家里,人们都可以听到安徒生“渴望歌唱的心声”。偶尔,特别是在他晚年,安徒生会为他的宾客们敞开歌喉。尤其是在1856年一个可爱的夏日夜晚,在巴斯纳斯别墅,当艺术家吉利科?鲍曼和他的妻子跳萨尔塔列洛舞时,安徒生就用一种意大利男高音为他们歌唱。
在这种与音乐的联系中,人们很难忘记在安徒生的许多戏剧、喜剧以及轻喜剧中,音乐都是演出中极其重要的一部分,并不仅仅是最后一刻才粘贴在情节中的东西。在安徒生的许多剧本中,零星的当代乐曲就像阿拉伯花饰一样缠绕在情景、对白以及台词中。安徒生,这个勤于写民谣和歌曲的作家,在他写那些音乐喜剧、清唱剧以及其它为了不同的节日场合而作的抒情文章时,经常会坐在那儿哼唱一些乐曲片段。这一直是一个特殊而有节奏的创作过程,而这个过程在他的小说《幸运的佩尔》中阐述得很清楚:
陈雪松,刘寅龙 编译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资料来源】九州出版社 |
|
|
丹麦亲王写的序言 | 前言(1) | 前言(2) | 英文版前言 | 目录 | 真正的野蛮人(1) | 真正的野蛮人(2) | 真正的野蛮人(3) | 自然之子(1) | 自然之子(2) | 自然之子(3) | 拥有天赋需要勇气(1) | 拥有天赋需要勇气(2) | 拥有天赋需要勇气(3) | 舞蹈学生(1) | 舞蹈学生(2) | 舞蹈学生(3) | 舞蹈学生(4) | 迈入黄金时代(1) | 迈入黄金时代(2) | 迈入黄金时代(3) | 迈入黄金时代(4) | 安徒生的处女作(1) | 安徒生的处女作(2) | |
| 第 [I] [II] [III] [IV] [V] [VI] [VII] VIII [IX] [10] 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