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礼仪 圓通的人際關係   》 以實實在在為做人的準則      曾仕強 Ceng Shijiang

  中國人從小就被教育“做人要實實在在,做事要規規矩矩”,這是中國人安身立命的基本原則。中國人雖然處世追求圓通,但始終以務實為修身之本。中華文化一直強調“君子務實”,務實的具體表現為,做人重誠信,不傷害其他人,並且以誠懇的態度對待別人。
  知錯能改,善莫大焉,一個人能認識自己的過錯,進而改變自己的行為,正是務實、務本的實踐,也是對待自己的最佳途徑。
  從古至今,獲得成功的人不外乎兩個途徑:一是正道,一是偏鋒。以務實的方式來建立人際關係,屬於正道;用欺詐的方式來建立人際關係,即為偏鋒。循正道成功,纔是實至名歸,值得敬重。因偏鋒而成功,不過是欺世盜名,並無多大價值,徒然惹人背後恥笑。中國人厭惡權術而欣賞藝術,便是由於藝術纔是務實、務本的方式與技巧。
  成功離不開實實在在做人、規規矩矩做事,但衹是實實在在做人、規規矩矩做事並不一定能成功,這衹是基礎工程。就像打地基一樣,地基穩,才能在上面建造高樓大廈,但地基並不等於高樓大廈。所以務實衹是本分,守本分之外,需要進一步持經達變,培養自己的隨機應變能力。
  如何培養自己的隨機應變能力?最好是多看、多聽,先瞭解環境,再適應環境,然後纔動腦筋改造環境,最後纔有能力合理地創造環境。多看、多聽、多問,並不一定衹限於正面的、好的東西,對於那些負面的、不好的東西也要瞭解一下,這樣有助於防患於未然。記住,此處衹是教你多看、多聽、多問,但要少說,正所謂言多必失。貿然說出一些話來,固然痛快,卻也很快就要承受某些痛苦。但少說並不意味着不說,否則就是矯枉過正。當你看準了、想明白了再說話,纔會言必有中,每一句話都合理,這樣比較妥當,也會受歡迎。鬍言亂語,不但讓別人看不起,而且降低了自己的信用。
  在不忘本的情況下權宜應變,纔不致亂變。人際關係是不進則退的,就好像一株幼苗,需要時時澆灌纔會茁壯成長,否則的話就會枯死。如果不能隨時註意調整,久而久之,人際關係衹會轉壞而不可能轉好。培養自己的應變能力,因時、因地而製宜,纔會增進與別人的良好人際關係。
  務實的同時必須適當地調整,使根本穩固。因為所有的事物都是時時刻刻在變化的,必須富於改善意識,運用精銳的眼光,發揮自己的智慧,不斷尋求改善。 我們常說隨機應變,就是說,任何事情都需要因人、因地、因事、因時而製宜,不可以一成不變,但是“不可亂變”,不可以為了求新求變而忘本。有所變還要有所不變,變來變去都能夠務實,纔是以不變應萬變。
  人際關係的建立還有賴於自己長期地培養聲望。同樣一句話,聲望不夠的人說出來,便是人微言輕,很少有人加以理會;換一位有聲望的人說出來,馬上顯得有分量。
  養望相當睏難,不是一朝一夕所能達成的。培養自己的溝通力,是比較可行的途徑。人際關係有許多地方離不開溝通,良好的溝通力,正是建立和諧人際關係的主要方法。溝通能力強,就是說話說得讓對方聽得進去,讓對方樂於接受,能夠引起對方的共鳴,進而引發共同的行為。
  溝通力良好,才能在和諧的氣氛中彼此協調。這時候更需要重視人倫的道理,使大傢覺得這種尊重他人的態度,值得敬重,也能夠給予相當的信任,久而久之,聲望就建立起來了。這是急不得的,必須經過時間的考驗。在中國社會,遇到爭執的時候,經常會請幾位德高望重之人出面調停。難道德高望重之人就一定公平嗎?未必,但是大傢對他們有信心,知道他們一定會公正,所以將其視為溝通的橋梁。不管他們的評判有沒有道理,對立雙方都比較方便下臺階。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資料來源】北京大學出版社
引言中西方的人際關係大不相同(1)中西方的人際關係大不相同(2)人際關係需要倫理道德規範
首先要瞭解中國人的特性聽話不如“看”話“隨便”並不隨便不反對並非贊成
先弄清對方是誰小心纔不會上當凡事都追求合理圓通而不圓滑
遇事先求自保(1)遇事先求自保(2)就怕吃虧上當衹愛占小便宜
自私又愛面子正視自己確定自己要做什麽樣的人處理好自己和自己的關係
以實實在在為做人的準則善待他人待人需要誠心待人需要友善
第   I   [II]   [III]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