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家评传 》 林语堂次女自传:女王与我 》
上海汤包和醋
林太乙 Lin Taiyi
我们在美国住了十几年,就没有吃过有汤的汤包。馆子里的菜单明明说是汤包,来了都是没有汤的汤包,更遑论冷冻的“汤包”了。
住在香港的时候,我最喜欢去中环的上海馆子老正兴吃汤包了。热腾腾的蒸笼一端上桌,便夹一个汤包放在汤匙上,免得汤漏掉,蘸点姜丝香醋,一口咬下去,汤汁四溢,馅子滑嫩腴润,想起来真是恨不得马上搭飞机回去尝此美味!
在美国的无汤汤包的馅子硬得像皮球,还有一种化学白醋,拿来洗锅子擦铜器很有效(醋里加盐,可以把铜器擦得很像新的一样),可是千万不能拿来蘸汤包吃,即使是无汤汤包。
厦门人吃什么都爱加点醋,就像广东人爱加蚝油一样。萝卜糕,炒米粉,炒面,菜饭,芋,蚵仔煎,水饺,吃的时候非加点乌醋不可。福建菜还有醋冰桃和醋香蕉。
一般南方人喜欢吃镇江的香醋,北方人则喜欢吃山西的老陈醋。北方的醋是用高粱,大麦,豌豆,小米,玉米等粮食原料制成。南方是用米或者麸皮为原料。其实,许多食物都可以酿醋。山东有一种枣醋,山西有一种柿子醋。
我在《世界日报》看见一篇《醋的文化》说,在太原,有一种美容保健醋,用口服液瓶装的,酸酸甜甜,一个人可以喝下七八瓶,在太原街上还可以看到年轻女子边走边拿一瓶醋喝。
山西老醋和镇江醋几乎难分高下。我在香港时总在南货店同顺兴买镇江醋,来美国的时候也买了几瓶塞进物柜箱。到了美国才发现,这里也买得到镇江醋,但是味道没有香港买的香。
后来我发现有一种意大利酿造的醋,叫做Balsamic vinegar,陈年的一小瓶要卖一百多美元,意大利美食家到馆子里吃饭,有的自备一小瓶陈醋,点一两滴在小牛排或海鲜上,增添不少滋味。这种醋我没有尝过,但买过十五年的陈醋,价钱也公道,但味道就差那么一点点,不如镇江醋。
吃醋成为嫉妒的代名词,原由是:唐太宗李世民将美女赐给最得力的大臣房玄龄。房夫人知道后坚决反对。唐太宗因此召见房夫人,指着侍从端着的一个酒瓶说:
“你怎么这样嫉妒!如果再不同意,那就喝完这瓶毒酒去死吧!”
谁知房夫人竟把那瓶酒一饮而尽!幸亏“毒酒”只是醋,然而“吃醋”却因之成为嫉妒的代名词了。
那时如果侍从端来的是美国化学白醋,未知后果如何?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资料来源】湖北人民出版社 |
|
|
如今仍是小学生 | 天真无邪(1) | 天真无邪(2) | 买票 | 橡皮擦(1) | 橡皮擦(2) | 远游(1) | 远游(2) | 琦君与我 | 都怪徐志摩不好(1) | 都怪徐志摩不好(2) | 都怪徐志摩不好(3) | 回顾在《读者文摘》工作的日子 | 戴眼镜秘辛(1) | 戴眼镜秘辛(2) | 苍蝇与狗狗 | 胖与瘦 | 动与静 | 何谓美术 | 老鸡老排骨 | 上海汤包和醋 | 泡面颂(1) | 泡面颂(2) | 土蚯冻 | |
| 第 I [II] 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