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随笔 》 柯云路把脉当代婚恋:谁的灵魂更可悲 》
第21节:面对孩子,你微笑了吗?(3)
柯云路 Ke Yunlu
公平地说,这位母亲字里行间确可看出对儿子的殷殷之爱,十年来,对孩子的成长也下了很大工夫。她提到乒乓球和游泳,不可否认,这些都是有益的身体训练,但这种技能与孩子日后的成长和成功并没有必然联系,与孩子的品德也没有必然联系。乒乓球打得好、游泳游得好固然不错,但乒乓球打得不够好、游泳游得差一点也算不了什么,并不妨碍孩子日后的全面发展。我曾问这位母亲,在长达两年起早贪黑的辛苦中,可曾了解过孩子对乒乓球的感受?他喜欢这项运动吗?一个很能吃苦的孩子为什么总喊胳膊疼,这样大运动量的训练他能够承受吗?再说游泳,孩子怕水或者怕冷很正常,算不得缺点。况且以他小小的年纪,最终克服畏惧心理学会了,儿子理应得到妈妈的表扬才对呀!
再说这位母亲给儿子的信,我不知一个10岁男孩读了会是怎样的感受。我们都有过童年,童年是敏感而脆弱的。但我们成年后,往往会忘记童年的许多感受和体验。千万不要以为孩子小就麻木不仁。在未成年孩子的眼中,母亲通常是最重要的权威,母亲的一个微笑、一个叹息都会极大地影响孩子。母亲的评判往往是最重要的评判。
我曾经在许多场合讲过,每个孩子都是一棵小小的幼苗,这个幼苗的成长是需要理解和小心呵护的。我的母亲文化不高,但她懂得教育孩子。从小到大,她从未管过我的学习,甚至不大过问我的成绩,但她给了我最重要的三样东西,那就是学习的兴趣、向上的积极性和一个男孩子的自信心。有了这三样东西,孩子自己就知道努力,就会进步。
一个10岁的男孩,即使母亲很绝望的时候,仍然认为他“善良,有爱心,能吃苦,主动分担家务,热爱劳动”,这些优点可不是随便哪个孩子都会有的。我问那位母亲,你对孩子的这些优点足够珍惜吗,孩子得到了应当得到的鼓励吗?对于孩子的这些长处,你是否也如对待那些所谓问题或缺点,“天天说,月月说,年年说”呢?
作为成年人,一定要善于和孩子换位思考。如果单位领导对你的工作努力和成绩视而不见,而是抓住某一点过错或不足就“天天说,月月说,年年说”,你受得了吗?不精神崩溃才怪。
我常常想,在我们成长的年代,独生子女很少,加上物质生活匮乏,父母很少像现在的家长这样对孩子倾注如此大的心力,因此,我们得到的温暖与照料也少一些,但同时,我们承载的东西也少得多。现在的孩子从一出生就被赋予了太多使命和期望,从胎教开始,到幼儿园,到学前班,到小学、初中、高中、大学,外加各种补习班、奥校、托福一类。孩子被学业压得抬不起头来。
作为家长的个体是无力改变教育现状的。怎么办呢?至少让孩子回到家里,享受到一点放松的气氛。面对许多家长的困惑,我常常只提出一个要求——从今天开始,学会微笑,以微笑的表情面对孩子。
我要求他们每天发现孩子的一个优点或进步,并给予及时的表扬和鼓励,让孩子有信心,有努力向上的积极性。比如孩子今天主动做了家务,要表扬。孩子准时起床,也要表扬。孩子作业比前一天整洁,还要表扬。即使孩子有缺点有不足,也要用商量的口吻提出要求,不能是命令式,不能是唠叨式,不能是愁眉苦脸式,更不能“天天讲,月月讲,年年讲”。
要欣赏孩子的每一个优点,夸奖孩子的每一点成功,鼓励孩子的每一点进步,同时用榜样的力量激励孩子继续往前走。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
|
第1节:“相对贫困”的驱动与困扰 | 第2节:没有猫狗的村庄(1) | 第3节:没有猫狗的村庄(2) | 第4节:关于复旦大学培养文学写作硕士的联想(1) | 第5节:关于复旦大学培养文学写作硕士的联想(2) | 第6节:互联网上的童话(1) | 第7节:互联网上的童话(2) | 第8节:有一种情结叫奥运 | 第9节:陈逸飞失误在哪里? | 第10节:悲悯之心与人类的希望 | 第11节:林黛玉的病非药可治 | 第12节:生命的价值高于一切 | 第13节:怎样才是对逝去亲人的最好纪念?(1) | 第14节:怎样才是对逝去亲人的最好纪念?(2) | 第15节:为了家庭,你的底线在哪里?(1) | 第16节:为了家庭,你的底线在哪里?(2) | 第17节:为了家庭,你的底线在哪里?(3) | 第18节:发现父母婚外情,孩子怎么办? | 第19节:面对孩子,你微笑了吗?(1) | 第20节:面对孩子,你微笑了吗?(2) | 第21节:面对孩子,你微笑了吗?(3) | 第22节:婚姻中的爱情怀疑强迫症(1) | 第23节:婚姻中的爱情怀疑强迫症(2) | 第24节:婚姻中的爱情怀疑强迫症(3) | |
| 第 I [II] [III] 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