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说评论 》 讀遍紅樓 》
我心裏進不去,也白過了一世
鬍文彬 Hu Wenbin
——尤三姐婚姻觀的超前性
英雄美人、才子佳人是中國古代文學作品中最為常見的婚配描寫。但是在以男性為中心的宗法制度下,英雄美人、才子佳人都沒有自由戀愛結婚的權力,他們都必須聽從“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方能終成眷屬。偶有兩情相悅私定終身者,也衹能是走“私奔”這條路。《西廂記》和《梁山伯與祝英臺》中的愛情故事曾經感動了無數的青年男女,但張生與鶯鶯
、梁山伯與祝英臺之間的愛情都是以“金榜題名”時才能“洞房花燭夜”為前提條件。所以我一直認為《紅樓夢》誕生之前的古代小說戲麯中的婚姻觀念雖有進步,卻仍然沒有大的突破。
相比較之下,《紅樓夢》中對於婚姻問題的描寫有了新的觀念,真實地反映了明末清初間兩次思想文化啓蒙思潮給文學創作傢所帶來的新的覺醒。僅就此而言,我認為《紅樓夢》中的戀愛觀、婚姻觀有着非常積極的一面,值得肯定和探討。例如小說第65回所寫尤三姐對婚姻的看法具有典型意義。
尤三姐出身平民階層,不同於賈府內那些沒有人身自由的女奴,她有自由戀愛、自由結婚的權力。小說寫尤二姐與賈璉談論到尤三姐的婚事,次日擺酒相談這件人生大事。
尤三姐便知其意,酒過三巡,不用姐姐開口,先便滴淚泣道:“姐姐今日請我,自有一番大禮要說。但妹子不是那愚人,也不用絮絮叨叨提那從前醜事,我已盡知,說也無益。既如今姐姐也得了好處安身,媽也有了安身之處,我也要自尋歸結去,方是正理。”
這段文字說明尤三姐不僅是一個烈女,而且還是一個通情達理的女子。她不遮己醜,坦蕩作人,她顧全媽媽、姐姐的“安身”,表明她還是一個孝順女兒和珍惜姊妹之情的好女子。接着,尤三姐在媽媽、姐姐、姐夫三人面前敞開心懷錶達了自己久埋於心的真情實話:
但終身大事,一生至一死,非同兒戲。我如今改過守分,衹要我揀一個素日可心如意的人方跟他去。若憑你們揀擇,雖是富比石崇,纔過子建,貌比潘安的,我心裏進不去,也白過了一世。
鏗鏘有力,擲地有聲的“宣言”!試想,中國古代小說戲麯傢中有誰寫出如此撼天動地的婚姻書?沒有。
尤三姐把婚姻視為人生大事而非“兒戲”,這對生活在21世紀某些“遊戲人生”的人們仍然有着啓示意義。她說“衹要我揀一個素日可心如意的人方跟他去”,這就是她擇偶的條件。她毅然地摒棄了以“富”以“纔”以“貌”擇人的傳統觀念。這種嶄新的婚姻觀念超越了18世紀的時空界限,到今天仍然是值得人們追求的理想婚姻觀!
尤三姐是小說《紅樓夢》中的一個女性人物,她的“原型”是誰已不重要,重要的是她的婚姻觀代表了那個時代先進婦女的心聲和追求。作傢曹雪芹用自己的生花妙筆傳達了這個時代的最強音,穿過堅厚的封建之墻傳播於200年後中外大地,這纔是《紅樓夢》這部小說思想藝術的真正魅力之所在。
紅樓不是夢!
2005年12月18日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选集】紅樓一春夢 |
|
|
捲首絮語 | 祭曹雪芹逝世二百四十周年文 | 此書係自愧而成 | 通靈寶玉:一塊被幻化的頑石 | 賈寶玉:前身是一塊“美石” | 智而通則悟 | 難得糊塗 | 寧榮二公的囑托與寧國府的祭宗祠 | 實非別書之可比 | 《紅樓夢》中的一樁難解之謎 | 尤氏心內有什麽“病”? | 看着明白人,倒都是些呆子! | 一支《寄生草》,填的真妙 | 一日倘或樂極生悲 | 裙釵一二可齊傢 | 萬不可奢華過費 | 敏探春“興利除弊” | 三人成衆,衆志成城(1) | 三人成衆,衆志成城(2) | 不過實錄其事 | 我心裏進不去,也白過了一世 | 娶妻當如薛寶釵 | 嬌養太過,競釀成個盜蹠習性(1) | 嬌養太過,競釀成個盜蹠習性(2) | |
| 第 I [II] [III] [IV] [V] [VI] [VII] [VIII] 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