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诗歌文集 》  历代婉约词选     》
第二十一集
    
佚名 Yi Ming
  
  菩萨蛮 (顾贞观)
   山城夜半催金柝①,酒醒孤馆灯花落。
   窗白一声鸡,枕函②闻马嘶。
   门前乌桕树,霜月迷行处。
   遥忆独眠人,早寒惊梦频。
   【作者简介】
   顾贞观,字华峰,江苏无锡人。康熙五年中举人,为国史院典籍。
   善填词,为清代词坛大家,是纳兰性德的好友,词风亦相近。重白描,不喜雕琢、
   用典,以情取胜,真切感人。著有《弹指词》。
   【注释】
   ①金柝:古代军中巡夜所击之器,即刁斗。此指夜间更声。
   ②枕函:即枕头。
   【评解】
   此词描写作者深夜羁旅孤馆,遥忆地下亡人的寂寞、凄凉况味。上片写羁旅山城,
   思念亲人,辗转不寐的情景。夜半金柝,孤馆灯花,窗外渐白,鸡鸣马嘶,写尽彻夜无
   眠况味。下片写孤馆凄凉,愁梦频惊,月色朦胧,树影惨淡,使人愈觉伤凄。这首小令,
   神韵甚佳,颇有情致。
   步蟾宫 --- 闰六月七夕 (顾贞观)
   玉纤①暗数佳期近。已到也、忽生幽恨。
   恨无端、添叶与青梧②,倒减却③、黄杨一寸。
   天公定亦怜娇俊④念儿女、经年愁损。
   早收回、溽暑换清商⑤。翻借作,兰秋重闰⑥。
   【注释】
   ①玉纤:指女子之手。
   ②“添叶”句:梧桐秋日落叶,有“一叶知秋”之说。今遇闰六月,则使梧桐落叶
   延迟,故云添叶。
   ③“倒减却”句:据《本草纲目》载:“黄杨性难长,岁仅长一寸,遇闰则反退。”
   ④娇俊:指青年男女姣好的容貌。
   ⑤清商:天高气爽的秋季。
   ⑥“翻借作”句:谓闰六月已行秋令,可借作七月,使七月有重闰。
   【评解】
   七月初七,是牛、女二星一年一度相会的日期。时值闰年,因而可以看作有两个七
   夕,词人便设想,这是天公出于对经年因分离而愁损的儿女的爱怜。构思既巧,词亦隽
   雅。
   金缕曲 (顾贞观)
   [寄吴汉槎①宁古塔,以词代书。丙辰②冬,寓京师千佛寺,冰雪中作。]
   季子③平安否?便归来、平生万事,
   那堪回首!行路④悠悠谁慰藉,母老家贫子幼。
   记不起、从前杯酒。魑魅⑤搏人应见惯,总输他、覆雨翻云手⑥。
   冰与雪,周旋久。泪痕莫滴牛衣⑦透。
   数天涯、依然骨肉,几家能彀⑧?
   比似红颜多命薄,更不如今还有。
   只绝塞、苦寒难受。廿载包胥承一诺⑨,盼乌头、马角CD终相救。
   置此札,君怀袖。
   【注释】
   ①吴汉槎(chá):是吴兆骞的字。清顺治十四年,他因江南科场案件牵连,谪戍
   宁古塔(今黑龙江宁安)。顾贞观与吴是好友,当时顾在纳兰性德家教书,写此词表示
   对朋友的同情与慰藉。纳兰性德见词泣下,遂求情于其父纳兰明珠(宰相),吴兆骞遂
   被收回。《金缕曲》共二首,选一首。
   ②丙辰:这里指康熙十五年。
   ③季子:春秋时,吴王寿梦之子季札,有贤名,因封于延陵,遂号称“延陵季子”,
   后来常用“季子”称呼姓吴的人。
   ④行路:这里指与己无关的路人。
   ⑤魑魅:鬼怪。
   ⑥覆雨翻云手:形容反复无常。
   ⑦牛衣:这里指粗劣的衣服。
   ⑧毅:同“够”。
   ⑨廿载:自吴兆骞坐江南科场案至此,整整二十年。 包胥承一诺:春秋时,伍子
   胥避害自楚逃吴,对申包胥说:“我必覆楚”。申包胥答:“我必存之”。后伍子胥引
   吴兵陷楚都郢,申包胥入秦求兵,终复楚国(参看《史记》)。
   CD乌头马角:战国末,燕太子丹为质于秦,求归。秦王说:“乌头白,马生角,乃
   许耳!”太子丹仰天长叹,乌头变白,马亦生角(参看《史记》)。
   【评解】
   这首词表达了作者对朋友远谪的深切关怀、同情和慰藉。
   上片写对友人的问候、同情。“季子平安否”,不是一般寒暄,而是对谪戍远方至
   友的深切关怀。“冰与雪”,暗喻自己与吴兆骞,都是在清朝严酷的统治下辗转反侧。
   下片劝慰好友并写自己全力相救的赤诚之心。“置此札,君怀袖”,劝友人以此信为安
   慰,放宽心,解忧愁。全词表现了朋友之间的真挚情感。在那黑暗的社会里,这种友谊,
   更觉难能可贵。在艺术手法上,通篇如话家常,宛转反复,心迹如见。一字一句,真挚
   感人。
   长相思 (纳兰性德)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①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②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作者简介】
   纳兰性德,字容若,满人,太傅明珠长子。聪敏好学,21岁中进士,官至一等侍卫。
   与当时才子顾贞观、秦松皊、陈维崧等结为挚友。
   他在清初词坛上,起了联络海内词客的重要作用。31岁病逝。其词风格接近李煜,
   有清朝李后主之称。所写词清丽婉约,格高韵远,颇具特色。著有《通志堂集》,词有
   《饮水集》。
   【注释】
   ① 榆关:山海关。那畔:那边,此处指关外。
   ② 聒:喧扰,嘈杂。
   【评解】
   此词当写于作者从京城(北京)赴关外盛京(沈阳)途中。描写羁旅荒凉的塞外,
   思念故乡的孤寂情怀。上片写长途跋涉的情景。“山一程,水一程”,写出了长途跋山
   涉水之苦,更衬出对家园的留恋。下片写旅中风雪,更添乡愁。通篇低徊宛转,抑郁蕴
   藉,而语言平易,流丽自然。
   河传 (纳兰性德)
   春浅,红怨,掩双环①。微雨花间,昼闲。
   无言暗将红泪弹。阑珊②,香销轻梦还。
   斜倚画屏思往事,旨不是,空作相思字。
   记当时垂柳丝,花枝,满庭蝴蝶儿。
   【注释】
   ① 双环:门上双环,此代指门。
   ② 阑珊:稀疏零落。
   【评解】
   此词写微雨湿花时节,闺中女子的一段难以诉说的柔情。
   微雨花间,门掩双环,香消梦还,弹泪无言。下片前三句叹往事皆非,空作相思。
   后四句言当时与所爱者相会之情景,又浮现在眼前。全词以形象出之,极缠绵婉约之致。
   蝶恋花 (纳兰性德)
   辛苦最怜天上月,一昔①如环,昔昔长如玦。
   若似月轮终皎洁,不辞冰雪为卿热。
   无那②尘缘容易绝,燕子依然、软踏帘钩说。
   唱罢秋坟③愁未歇,春丛认取双栖蝶④。
   【注释】
   ① 昔:同“夕”。
   ② 无那:无奈。
   ③ 唱罢秋坟:用李贺《秋来》“秋坟鬼唱鲍家诗,恨血千年土中碧”句意。
   ④ “春丛”句:化用梁山伯、祝英台死后化蝶的故事。
   【评解】
   这是一首悼亡词。作者在《沁园春》一词的小序中曾写道:“丁巳重阳前三日,梦
   亡妇澹妆素服,执手哽咽,语多不复能记,但临别有云:‘衔恨愿为天上月,年年犹得
   向郎圆。’”此词即先从“天上月”写起。“一昔如环,昔昔长如玦”,包蕴了无限的
   哀伤与怀念,表达了对亡妻的真挚爱恋。下片以燕子的欢悦呢喃,反衬自己的忧愁悲哀,
   并化用“双栖蝶”的典故,表达了他与亡妻的爱情生死不渝。
   这首词把作者内心对爱妻的悲悼之情,尽情表露。不做作,无雕饰,缠绵凄切,感
   人至深。
   如梦令 (纳兰性德)
   正是辘轳金井,满砌①落花红冷。
   蓦地②一相逢,心事眼波难定。
   谁省?谁省?从此簟②纹灯影。
   【注释】
   ① 砌:台阶。
   ② 蓦地:忽然。
   ③ 簟:竹席。
   【评解】
   此词写青年男女一见钟情的情景。初见的地点,是在围着栏干的金井边,那正是落
   花满阶的暮春时节。他们突然相见了。从此以后,意惹情牵,再也不能忘怀。“从此簟
   纹灯影”留下了无限相思。簟波席纹之中,灯光烛影之下,她的身影宛然在目,萦绕心
   头。全词感情真挚,取意新颖,生动地表现了初恋时的心情,体现出纳兰词风的特色。
   临江仙 --- 寒柳 (纳兰性德)
   飞絮飞花何处是?层冰积雪摧残。
   疏疏一树五更寒。爱他明月好,憔悴也相关①。
   最是繁丝摇落后②,转教人忆春山。
   湔裙梦断③续应难。西风多少恨,吹不散眉弯。
   【注释】
   ①关:这里是关切、关怀之意。
   ②最是:特别是;繁丝,指柳丝的繁茂。这两句里柳丝和春山,都暗喻女子的眉毛。
   ③湔裙梦断:意思是涉水相会的梦断了。湔裙:溅湿了衣裙。李商隐在《柳枝词序》
   中说:一男子偶遇柳枝姑娘,柳枝表示三天后将涉水溅裙来会。此词咏柳,故用此典故。
   【评解】
   此词既咏经受冰雪摧残的寒柳,也咏一位遭到不幸的人。
   通篇句句写柳,又句句写人,物与人融为一体。委婉含蓄,意境幽远。确是一首成
   功之作。
   相见欢 (纳兰性德)
   落花如梦凄迷,麝烟①微,又是夕归潜下小楼西。
   愁无限,消瘦尽,有谁知?闲教玉笼鹦鹉念郎诗。
   【注释】
   ① 麝烟:麝香。
   【评解】
   此词仅描写闺中人教鹦鹉念诗的细节,便把思妇的心情和盘托出。她镇日思念心上
   人,而又不能离开深闺,闲得无聊,只好调弄鹦鹉,教其念诗;而所念的,正是他的诗。
   “闲教玉笼鹦鹉念郎诗”,既是消遣,又是怀念,感情细腻婉曲,含蕴无限情韵。风格
   绮丽,凄婉缠绵。
   沁园春 (纳兰性德)
   [丁巳①重阳前三日,梦亡妇淡妆素服,执手哽咽,语多不复能记。但临别有云:衔
   恨愿为天上月,年年犹得向郎圆。妇素未工诗,不知何以得此也。觉后感赋长调。]
   瞬息浮生,薄命如斯,低徊怎忘?
   记绣榻闲时,并吹红雨②,雕阑曲处,同倚斜阳。
   梦好难留,诗残莫续,赢得更深哭一场。
   遗容在,灵飙③一转,未许端详。
   重寻碧落④茫茫,料短发,朝来定有霜。
   便人间天上,尘缘未断,春花秋月,触绪还伤。
   欲结绸缪⑤,翻惊摇落⑥,两处鸳鸯各自凉!
   真无奈,把声声檐雨,谱出回肠⑦。
   【注释】
   ①丁巳:即康熙十六年,公元1677年,时纳兰性德23岁。
   ②红雨:这里指落花。
   ③灵飙:神风。
   ④碧落:天界。《度人经》注,“东方第一天,有碧霞遍满,是云碧落。”
   ⑤绸缪:缠绵的情缘。
   ⑥摇落:原指木叶凋落,这里是亡逝之意。
   ⑦“把声声檐雨”两句:意思是让檐前滴滴淅淅的雨声,谱写出我内心的痛苦。回
   肠:弯曲的肠子。过去多以肠子的屈曲纡回比喻愁怀萦绕。
   【评解】
   此词感情真挚,哀婉缠绵,悱恻动人。诗人怀念亡妻,心情极为悲伤。他叹息爱妻
   早亡,回忆过去夫妻的恩爱生活,叙述丧妻后自己的痛苦。对着妻子的遗像,似乎觉得
   灵风飘动,思绪悠悠,想到天上寻找,又想到“料短发,朝来定有霜”。
   即使在人间天上,两情如一,但眼前人亡物在,触景伤情。
   “真无奈,把声声檐雨,谱出回肠”,抒写了诗人的无限伤凄,为全词更添情韵。
   阮郎归 (佟世南)
   杏花疏雨洒香堤,高楼帘幕垂。远山映水夕阳低,春愁压翠眉①。
   芳草句,碧云辞,低徊闲自思。流莺枝上不曾啼,知君肠断时。
   【作者简介】
   佟世南,字梅岭,清满州(辽东)人。善填词,长于小令,修辞婉丽,意境幽美,
   曲折含蓄,词风与纳兰性德相近。著有《东白堂词》。
   【注释】
   ①翠眉:即翠黛。古代女子用螺黛(一种青黑色矿物颜料)画眉,故称眉为“翠黛”。
   【评解】
   此词描写暮春季节,深闺思远的心情。上片以景衬情。杏花飘落,如疏雨洒在湖边
   的长堤上,散发着芳香。“高楼帘幕垂”,明写景物,暗写人物的思想、神态和感情。
   下片以联想古诗词的意境,写思妇的春愁。全词含蓄蕴藉,清新婉约。
   南乡子 --- 集调名 (龚翔麟)
   拨棹蓦山溪。月上瓜州杨柳枝。金盏玉人歌解佩。一片子。绿盖舞风轻簇水。
   【作者简介】
   龚翔麟字天石,号蘅圃。浙江杭州市人。康熙二十年副贡。官监察御史。著有《红
   藕庄词》。
   【评解】
   此词集合《拨掉》,《蓦山溪》、《月上瓜州》、《杨柳枝》、《金盏》、《玉人
   歌》、《解佩》、《一片子》、《绿盖舞风轻》、《簇水》十个词牌名而成。妙在作者
   不另加辞语,而文理顺遂,且亦颇具月夜拨棹、听歌临风的意趣。此体在词作中别具一
   格,与回文、药名、嵌字、离合等体一样,也是颇见巧思的文字游戏,具有一定的艺术
   性。
   菩萨蛮 --- 题画 (龚翔麟)
   赤泥亭子沙头小,青青丝柳轻阴罩。
   亭下响流澌①,衣波双鹭鹚②。
   田田初出水,菡萏③念娇蕊。
   添个浣衣人。红潮较浅深。
   【注释】
   ①澌:解冻时流动的水。澌,通嘶。流澌:流水声。
   ②鹭鹚:水鸟。
   ③菡萏:荷花。
   【评解】
   这首题画词写得生动逼真。上片写画中美景。青青柳丝,赤泥小亭,亭下流水,鹭
   鹚对浴。下片写荷花与人交相辉映。
   把物与人融为一体,为全画增添无限情韵。全词意境幽美,工丽新巧。
   眼儿媚 (厉 鹗)
   一寸横波①惹春留。何止最宜秋。妆残粉薄,矜严消尽,只有温柔。
   当时底事②匆匆去?悔不载扁舟③。分明记得,吹花④小径,听雨高楼。
   【作者简介】
   厉鹗字太鸿,号樊榭,浙江钱塘(今杭州市)人。康熙庚子中举,乾隆元年荐举博
   学鸿词,不售,遂不复出。爱山水,尤工诗余,擅南宋诸家之胜。著有《秋林琴雅》四
   卷,《樊榭山房词》二卷,续词一卷,集外词一卷。
   【注释】
   ①横波:喻目光。
   ②底事:何故。
   ③载扁舟:犹言同行。
   ④吹花:犹言迎风,语出《诗·郑风·箨兮》:“风其吹女。”与下句“听雨”对
   仗。
   【评解】
   此词通过往事的回忆,抒写怀人之情。小径迎风,高楼听雨,此情最堪回味。但佳
   人已去,追想当日温柔,徒增怅惘。“矜严消尽”一句,画出了这位“佳人”并非一味
   温柔,颇能传神地点出该女子的性格。全词工丽和婉,语俊境美。
   谒金门 (厉 鹗)
   [七月既望,湖上雨后作]
   凭画槛,雨洗秋浓人淡。隔水残霞明冉冉①,小山三四点。
   艇子几时同泛?待折荷花临鉴②。日日绿盘③疏粉艳,西风无处减。
   【注释】
   ①冉冉:袅袅升动貌。
   ②临鉴:对镜。
   ③绿盘:喻荷叶。
   【评解】
   厉鹗词以典丽见长,此词“秋浓人淡”、“绿盘疏粉艳”两句,尤为颖异尖新。上
   片是人看景,清远空灵之极;下片是景中人,遐想绮旎。全词清雅婉丽,意境幽美。风
   味在清真、白石之间。
   齐天乐 --- 秋声馆赋秋声 (厉 鹗)
   簟凄灯暗眠还起,清商①几处催发?
   碎竹虚廊,枯莲浅渚,不辨声来何叶?
   桐飙②又接。尽吹入潘郎③,一簪愁发。
   已是难听,中宵无用怨离别。
   阴虫还更切切。玉窗挑锦倦,惊响檐铁④。
   漏断高城,钟疏野寺,遥送凉潮呜咽。
   微吟渐怯。讶篱豆花开,雨筛时节。
   独自开门,满庭都是月。
   【注释】
   ①清商:原为古五音之一。此处指秋风。
   ②飙:泛指风。
   ③潘郎:指晋潘岳。
   ④檐铁:檐马。亦谓之风铃,风马儿。悬于檐下,风起则铮鏦有声。
   【评解】
   此词着意描写秋声。上片写入夜风声,“几处催发”,使人难于入睡。下片写檐铁
   惊响,野寺钟疏,虫声切切,凉潮呜咽。独自开门,惟见满庭月光。结句极富诗情画意。
   全词从所闻到所见和所思,生动逼真而又细致入微,使人如临其境。
   相见欢 (周稚廉)
   小鬟衫着轻罗,发如螺①,睡起钗偏髻倒唤娘梳。
   心上事,春前景,闷中过,打叠②闲情别绪教鹦哥。
   【作者简介】
   周稚廉字冰持,江苏娄县(今上海松江县)人。康熙时诸生。有《容居堂词》一卷。
   【注释】
   ①螺:螺髻,古代女子的发式。
   ②打叠:收拾,安排。
   【评解】
   此词着意描写人物情态。小鬟睡起,钗偏髻倒,娇憨之态可掬。神情逼真,如在眼
   前。全词委婉含蓄而又新巧自然。
   玉楼春 (吴翌凤)
   空园数日无芳信,恻恻残寒犹未定。柳边丝雨燕归迟,花外小楼帘影静。
   凭栏渐觉春光暝①,怅望碧天帆去尽。满隄②芳草不成归,斜日画桥烟水冷。
   【作者简介】
   吴翌凤字伊仲,号枚庵,江苏吴县人。嘉庆时之诸生,客游楚南,垂老始归。所撰
   《吴梅村诗集笺注》,能正旧注之失,盛行于世。著有《与稽楼丛稿》、《曼香词》等
   书。
   【注释】
   ①暝:幽晦,昏暗。
   ②隄:同“堤”。
   【评解】
   此词上片写景;下片写人。景与人融为一体。春寒料峭,双燕归迟。柳边丝雨,花
   外小楼,帘影人静。凭栏怅望,征帆去尽,只见芳草满隄,画桥水冷。全词工巧和婉,
   清新雅丽,语言美,意境亦美。
   临江仙 (吴翌凤)
   客睡厌听深夜雨,潇潇彻夜偏闻。
   晨红太早鸟喧群。霁痕才着树,山意未离云。
   梅粉堆阶慵①不扫,等闲过却初春。
   谢桥新涨碧粼粼。茜衫②毡笠子,已有听泉人。
   【注释】
   ①慵:懒。
   ②茜衫:红衫。
   【评解】
   此词上片写雨后春景。夜雨初晴,群鸟声喧。霁痕着树,山未离云。下片写雨后听
   泉。已过初春,落梅满阶。谢桥新涨,碧波粼粼。茜衫毡笠,听泉有人。全词幽雅清新,
   流丽自然。表现了作者超然的风度与韵致。
   长相思 (吴锡麒)
   [以书寄西泠①诸友,即题其后]
   说相思,问相思,枫落吴江②雁去迟。天寒二九时。
   怨谁知?梦谁知?可有梅花寄一枝?雪来翠羽③飞。
   【作者简介】
   吴锡麒字圣徵,号縠人,钱塘(今浙江杭州市)人。乾隆四十年中进士,官至国子
   监祭酒。著有《有正味斋词》。
   【注释】
   ①西泠:西泠桥,在杭州西湖。
   ②吴江:县名,在江苏南部。亦为吴淞江的别称。
   ③翠羽:翡翠鸟。
   【评解】
   这是一首题赠词。上片就枫落吴江,感物思人,点出天寒和相思。相传雁能传书,
   故写实景而意含双关。下片倾诉思念的深情,切盼友人讯息。末句当是想象中的西泠雪
   景,与“枫落吴江”回映,倍增两地相思之苦。全词情真意切,宛转有致。
   临江仙 --- 夜泊瓜洲 (吴锡麒)
   月黑星移灯屡闪,依稀①打过初更。
   清游如此太多情。豆花凉帖地,知雨咽虫声。
   渐逼疏蓬风淅淅②,几家茅屋都扃③。
   茨茹荷叶认零星。不知潮欲落,渔梦悄然生。
   【注释】
   ①依稀:仿佛。
   ②淅淅:微风声。
   ③扁:关闭。
   【评解】
   此词首两句点明时刻,以下写景,呈现出一片朦胧夜色。
   荒村人静,遂觉茨菇荷叶,凡舟中所能辨识者莫不饶有诗趣。
   “渔梦”语双关,可解作静极欲眠,亦可释为隐遁之想。“凉帖地”之“凉”字,
   “咽虫声”之“咽”字,均可见作者体物炼字之工。
   少年游 (吴锡麒)
   江南三月听莺天,买酒莫论钱。晚笋余花,绿阴青子,春老夕阳前。
   欲寻旧梦前溪去,过了柳三眠。桑径人稀,吴蚕①才动,寒倚一梯烟。
   【注释】
   ①吴蚕:吴地盛养蚕,因称良蚕为吴蚕。
   【评解】
   江南三月,红瘦绿肥,莺啼蝶飞,春光老去。欲寻旧梦,再到前溪,柳过三眠,桑
   径人稀。结句“寒倚一梯烟”,极有情致,耐人寻味。全词风流秀逸,流丽自然。
   菩萨蛮 (吴锡麒)
   春波软荡红楼水,多时不放莺儿起。一样夕阳天,留寒待禁烟①。
   已是人消瘦,只此情依旧。可奈别离何,明朝杨柳多。
   【注释】
   ①禁烟:寒食节。古代逢此节日,禁止烟爨。亦称禁火。
   【评解】
   此词写春怨。上片写景。春波软荡,碧水红楼。下片写人因别离而消瘦。情思缠绵,
   温柔含蓄。全词轻柔俊雅,别样风流。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  
  | 
| 第一集 | 第二集 | 第三集 | 第四集 | 第五集 | 第六集 | 第七集 | 第八集 |  | 第九集 | 第十集 | 第十一集 | 第十二集 | 第十三集 | 第十四集 | 第十五集 | 第十六集 |  | 第十七集 | 第十八集 | 第十九集 | 第二十集 | 第二十一集 | 第二十二集 | 第二十三集 | 第二十四集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