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杂文 》 各自的朝聖路 》
第21節:讀書的癖好4
周國平 Zhou Guoping
哲學的追問的確是指嚮神秘的,無論對世界,還是對人生,哲學都欲追根究底,從整體上把握其底藴。這就是所謂終極關切。在這一點上,哲學與宗教相似。然而,哲學卻不肯像宗教那樣訴諸天啓權威,對終極問題給出一個獨斷的答案,滿足於不容置疑的信仰。在這一點上,哲學又和科學一樣,衹信任理性,要求對問題作出理由充足的解答。也就是說,哲學的追問是宗教性的,它尋求解决的方法卻是科學性的。靈魂在提問,而讓頭腦來解答。瘋子問,呆子答。這是哲學本身所包含的矛盾和睏難。關於這種睏難,康德最早做了明確的揭示,他指出:由頭腦(他所說的知性)來解答靈魂(他所說的理性)所追問的問題,必定會陷入二律悖反。他因此而斷定,衹能把此類問題的解答權交給信仰。不過,在羅素看來,哲學面嚮宗教,敢思科學之不思,又立足科學,敢疑宗教之不疑,正是這一結合了兩種對立因素的品格使之成為比科學和宗教更加偉大的東西。我們確實可以說,哲學的努力是悲壯的。
五哲學不可能成為科學
哲學開始於對世界本質的追問。在它誕生之初,它就試圖尋找變化背後之不變,現象背後之本質。這一追問默認了一個前提,即是感覺不可靠,衹能感知現象,惟有理性才能認識現象界背後那個統一的、不變的本體界。
這個思路存在着若幹疑點:
第一,感覺是我們感知外界的惟一手段,既然感覺衹感知到現象,我們憑什麽說在現象背後還存在着一種本質?至少憑感覺不能證明這一點。
第二,假定變動不居的現象背後有一不變的本質,這衹能是理性之所為,是理性追求秩序的産物。但是,理性同樣不能證明它所追求的秩序是世界本身所固有的。那麽,這種秩序從何而來?有兩種可能的回答。一是從感覺經驗中歸納而得,因而並不真正具有必然性和普遍性。二是理性本身所固有的,是意識的先天結構。在這兩種情形下,秩序都仍然屬於現象範圍,而與世界本來面目無關。
那麽,第三,世界究竟有沒有一個本來面目?在現象界背後,究竟有沒有一個不受我們的認識幹擾的本體界?在康德之後,哲學家們已經越來越達成共識:不存在。世界衹有一種存在方式,即作為顯現在意識中的東西--現象。我們也許可以設想上帝能夠直觀到世界的本體,但是,鬍塞爾正確地指出,任何對象一旦進入認識就衹能是現象,這一點對於上帝也不例外。
哲學從追問世界的本體始,經過兩千多年的探索,結果卻是發現世界根本就沒有一個本體,這不能不說是哲學的慘敗。但是,這衹是哲學的某一種思路的失敗,它說明哲學不可能成為科學,我們不可能靠理性手段去把握或構造哲學原本想要追問的那個本體,而必須另闢蹊徑。
六沉默和詩的領域
倘若一個古希臘哲學家來到現代,他一定會大惑不解,因為他將看到,現代的哲學家們都在大談語言問題,而對世界本身卻毫無興趣。據說哲學家們終於發現,兩千多年來哲學之所以誤入歧途,原因全在受了語言的誤導。於是,他們紛紛把註意力轉嚮語言,這種轉嚮還被譽為哲學上的又一次哥白尼式革命。其間又有重大的區別。一派哲學家認為,弊在邏輯化的語言,是語言的邏輯結構誘使人們去尋找一種不變的世界本質。因此,哲學的任務是解構語言,把語言從邏輯的支配下解放出來。另一派哲學家則認為,弊在語言在邏輯上的不嚴密,是語言中那些不合邏輯的成分誘使人們對一個所謂本體世界想入非非,造成了形而上學假命題。因此,哲學的任務是進行語言診斷,剔除其不合邏輯的成分,最好是能建立一種嚴密的邏輯語言。不管這兩派的觀點如何對立,拒斥本體論的立場卻是一致的。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
|
第1節:序 | 第2節:苦難的精神價值 | 第3節:與世界建立精神關係 | 第4節:在黑暗中並肩行走1 | 第5節:在黑暗中並肩行走2 | 第6節:在黑暗中並肩行走3 | 第7節:在黑暗中並肩行走4 | 第8節:孤獨的價值1 | 第9節:孤獨的價值2 | 第10節:孤獨的價值3 | 第11節:勇氣證明信仰1 | 第12節:勇氣證明信仰2 | 第13節:守望的角度 | 第14節:被廢黜的國王 | 第15節:在沉默中面對 | 第16節:哲學與孩子與通俗化 | 第17節:名人和明星 | 第18節:讀書的癖好1 | 第19節:讀書的癖好2 | 第20節:讀書的癖好3 | 第21節:讀書的癖好4 | 第22節:讀書的癖好5 | 第23節:都市裏的外鄉人 | 第24節:記住回傢的路 | |
| 第 I [II] [III] 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