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 摇滚乐可能改变世界吗:声音与愤怒   》 第21节:60年代:摇滚革命原乡(4)      Zhang Tiezhi

  黑人歌手也用力唱出自己声音,唤起黑人弟兄意识和自我认同:Funk先驱歌手JamesBrown带着大家喊"SayItLoud-I'mBlackandIamProud"(大声地说出来:我是黑人并且我以此为荣),SamCook则吹起时代变迁号角:AChangeisGonnaCome(《一场巨变即将来临》)。
  Ⅲ.
  从音乐史脉络来看,当时刚诞生不久摇滚乐可以说是历史上第一种针对年轻人生命处境而创造音乐,试图表达或挑逗他们欲望和不满。也是从摇滚乐诞生开始,年轻人市场开始被重视,青年文化成为重要营销概念。这个商业化过程吊诡地使得青年一代开始浮现特定时代意识,意即"我们不同于成人世界"价值观,而进一步酝酿了六○年代青年文化运动。
  更重要是,六○年代这样一个反叛与激情剧烈年代,提供了丰沃实验场域,让音乐成为个人参与时代变迁触媒。当时青年,深切地相信摇滚乐这种艺术形式最能体现他们价值与文化:不论是对于权威反叛,对另类生活方式追求,或者对不正义愤怒。正如学者RichardFlacks在其经典作品8《青年与社会变迁》(YouthandSocialChange)中指出:"这些作品展现出启示录般愿景、对工业社会和现代科技强烈反感、对官方权威和传统道德深厚敌意,以及和各种非西方心灵与宗教传统亲近。"
  这也正是六○年代流行乐可以和青年亚文化运动结合主因。流行歌作为一种民众/通俗文化,本来就能够打造聆听者集体认同、建构社群感、为社会运动提供凝聚资源。不论是民歌或是迷幻摇滚,强调都不只是音乐本身,更是一种生活方式和实践态度。
  于是,当迪伦激愤地唱出"这是什么感觉/这是什么感觉/独自一人无依无靠找不到回家方向/完全没有人知道/你就像一颗滚动不止石头9"(LikeaRollingStone)时,一整个时代青年彷徨与无奈都倾泄而出10。而来自英国滚石乐团(RollingStone)和谁人乐团(TheWho),则分别以Ican'tGetNoSatisfaction和MyGeneration,来释放英美两地青年不满与压抑。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Previous Chapter   Next Chapter >>   


【Source】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第1节:自序·那些愤怒光影与声音(1)第2节:自序·那些愤怒光影与声音(2)
第3节:自序·那些愤怒光影与声音(3)第4节:自序·那些愤怒光影与声音(4)
第5节:自序·那些愤怒光影与声音(5)第6节:自序·那些愤怒光影与声音(6)
第7节:自序·那些愤怒光影与声音(7)第8节:导读·世界是孱弱力量改变(1)
第9节:导读·世界是孱弱力量改变(2)第10节:导读·世界是孱弱力量改变(3)
第11节:导读·世界是孱弱力量改变(4)第12节:导论·摇滚乐是革命号角还是伴奏(1)
第13节:导论·摇滚乐是革命号角还是伴奏(2)第14节:导论·摇滚乐是革命号角还是伴奏(3)
第15节:导论·摇滚乐是革命号角还是伴奏(4)第16节:导论·摇滚乐是革命号角还是伴奏(5)
第17节:导论·摇滚乐是革命号角还是伴奏(6)第18节:60年代:摇滚革命原乡(1)
第19节:60年代:摇滚革命原乡(2)第20节:60年代:摇滚革命原乡(3)
第21节:60年代:摇滚革命原乡(4)第22节:60年代:摇滚革命原乡(5)
第23节:华丽摇滚:一场艳美暧昧情欲欲革命(1)第24节:华丽摇滚:一场艳美暧昧情欲欲革命(2)
No.   I   [II]   Page

Comments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