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类 周易今註今譯   》 上經(10)      南懷瑾 Na Huaijin    徐芹庭 Xu Qinting

  [今釋]
  這是孔子藉用九五爻的爻辭,發揮說明何以要把天空的飛竜,比作利見大人的象徵和意義。事實上,這一節原文的解釋,和引申的理論,仍然非常隱晦而含蓄。他衹是從乾卦爻位的立場,說明本卦九五爻的爻位,已經進到近於至高無上的地步。所以爻辭比它像“飛竜在天”,可以“利見大人”而已。但它所引申物理的自然感應作用,以及“則各從其類也”的結論,又是什麽意思呢?這也就是後來歷代的專製時代,稱帝王為“九五之尊”,以及頌稱創業的帝王為“竜飛”、“竜興”等典故的來源。這都是受了本文中“聖人作而萬物睹”這一句的影響。所以在過去專製政體時代的帝王,都需要把他比作堯、舜、禹、湯一樣,便是當時的當然聖人。其實,這一節文言的真正道理,衹是說明竜的最高能力和最終目的,衹是志在飛騰變化,乘風雲而上天而已。所以爻辭把飛竜作五爻的象徵,那是《周易》用“象”的真正意義。因為九五是乾卦爻位的將近最高位。如果再進一步,就會到了物極必反的階段。整個卦的現象,也就會全面改觀。等於乘風雲而飛上天空的竜,往往是躊躇滿志,便無更高深的進步。所以文言就說:“則各從其類也。”意思是說:這是從各個爻位的德性來作類比而已。但這個類比,便含有一種非常嚴重的危機,必須懂得九三爻的“君子終日乾乾,夕惕若,厲無咎”的道理,纔可以自處。《係辭傳》說:“三與五,同功而異位。”所以從進德修業的人事道理來講,在乾卦九五爻中,便有重大的意義。司馬遷作《史記》,在《伯夷列傳》上,提到文言這一節的道理,極力藉題發揮,說明人生的遭遇,幸與不幸,成名與不成名的關係,都是靠着風雲際會的機遇而來,因此把他類比作“聖人作而萬物睹”這句話的引申,例如伯夷等人,經過孔子的褒揚,名垂千古,也便是“各從其類也”的同一意義。是否如此,頗足玩味。《係辭下傳》又說:“三多兇。五多功。貴賤之等也。其柔危。其剛勝邪!”因此九五爻的德性,必須要具備剛健中正的四德。所謂剛,便是論語上孔子評論申棖語意的內涵,要做到“無欲則剛”才能以剛健中正而勝邪了。
  上九。亢竜。有悔。何謂也。子曰。貴而無位。高而無民。賢人在下位而無輔。是以動而有悔也。
  [今譯]
  上九爻的爻辭:處在高亢極點的竜,必有悔悶的後果。何以要這樣說呢?夫子曰:太尊貴了再沒有位置可以安身;太高貴了下面難有親上的人了。這是表示賢人都處在下位而高高在上者得不到好的輔助,所以便動輒有悔了。
  [今釋]
  這是孔子藉用上九爻的爻辭,引申說明在高位者的通病和對他們提出告誡,指出地位愈高,愈有孤立的可能。作為君道的寶鑒。
  總之,文言中,這一段有關爻辭的解釋,完全從人文思想出發,引用爻辭的象徵,作為立身、處世、自立、立人、進德、修業的修養。開啓儒傢專講修養之學的先河。與伏羲畫卦、文王演易的意義,是否有異同之處,那就很難說了。但以儒理論易的立場來看,那當然是至高無上的箴言了。
  潛竜勿用。下也。見竜在田。時捨①也。終日乾乾。行事也。或躍在淵。自試也。飛竜在天。上治也。亢竜有悔。窮②之災也。乾元用九。天下治也。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选集】臺灣商務印書館國學經典文叢

【資料來源】重慶出版社
敘言《易經》與“三易”易名的定義《易經》的作者
十翼的作者及其他易學的傳承及其他兩派十宗及其他易學的精神
本書譯事的經過《周易今註今譯》四版序《周易今註今譯》凡例上經(1)
上經(2)上經(3)上經(4)上經(5)
上經(6)上經(7)上經(8)上經(9)
上經(10)上經(11)上經(12)上經(13)
第   I   [II]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