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融股票 》 财会研究:财务会计研究前沿 》
第21节:财务会计研究前沿(21)
王华 Wang Hua
石本仁 Dan Benren
表1?11珠江联属集团合并工作底稿(2005年12月31日)(单位:元)
珠江公司S公司T公司调整和抵消合并数利润表主营业务收入40 00028 00020 00088 000来自S公司的收益12 480〖5〗d?12 480来自T公司的收益5 600a?5 600包括主营业务成本的费用(20 000)(18 000)(12 000)(50 000)少数股东收益——S公司〖5〗f?3 120(3 120)少数股东收益——T公司〖5〗c?2 400(2 400)(续)珠江公司S公司T公司调整和抵消合并数净利润32 48015 6008 00032 480利润分配表未分配利润——珠江公司20 000〖6〗20 000未分配利润——S公司10 000〖5〗e?10 000未分配利润——T公司〖4〗10 000b?10 000净利润32 48015 6008 000〖6〗32 480股利(12 000)(6 000)(4 000)a?4 000
d?6 000
(12 000)未分配利润(期末)40 48019 60014 000〖6〗40 480资产负债表流动资产92 32046 20040 000178 520珠江公司对S公司长期股权投资47 680〖5〗d?7 680
e?40 000S公司对T公司长期股权投资23 800a?2 800
b?21 000其他长期资产100 00040 00022 000162 000合计240 000110 00062 000340 520负债119 52050 40028 000197 920股本——珠江公司20 000〖6〗20 000资本公积——珠江公司60 000〖6〗60 000股本——S公司10 000〖5〗e?10 000资本公积——S公司30 000〖5〗e?30 000股本——T公司〖4〗5 000b?5 000资本公积——T公司〖4〗15 000b?15 000未分配利润40 48019 60014 00040 480合计240 000110 00062 000少数股东权益——T公司〖5〗a?1 200b?9 000
c?2 40010 200
少数股东权益——S公司〖5〗d?1 200e?10 000
f?3 12011 920
少数股东权益(合计)〖6〗22 120合计〖6〗340 520
由例1?13可以看出,在父—子—孙的合并中,除珠江公司的投资收益是建立在S公司按权益法核算的基础上,以及合并中增加了抵消S公司对T公司投资的投资收益、股利、长期股权投资及股东权益账户外(抵消分录a~c),合并抵消的基本程序与直接控股合并的程序一致。
2?兄弟联属结构的合并处理
例1?14:珠江公司拥有S1公司和S2公司的股权分别为70%和60%,另外,S1公司拥有S2公司20%的股权,其他相关资料如表1?12、表1?13所示。
表1?12三家公司间的相互投资成本和商誉表(单位:元)
珠江公司投资S1公司(70%)
2005年1月1日珠江公司投资S2公司(60%)
2004年1月1日S1公司投资S2公司(20%)
2001年1月1日投资成本890 000500 000100 000减:购买时账面价值(840 000)(450 000)(100 000)商誉50 00050 0000
表1?13长期投资余额(2005年12月31日)(单位:元)
珠江公司投资S1公司(70%)
2005年1月1日珠江公司投资S2公司(60%)
2004年1月1日S1公司投资S2公司(20%)
2001年1月1日投资成本890 000500 000100 000加:2006年以前的投资增加额(应享份额减股利)35 00090 00080 000长期投资余额(31/12/2005)925 000590 000180 000
另外,在2006年,珠江公司、S1公司和S2公司的经营利润(不含投资收益)如表1?14所示。
表1?14三家公司2006年的净利润和股利发放额(单位:元)
珠江公司S1公司S2公司净利润350 000175 000100 000股利200 000100 00050 000
其中,珠江公司的利润中包含了当年向S1公司销售固定资产(该资产不需计提折旧)未实现的50 000元利润,S1公司的利润中包含有以75 000元的价格向珠江公司出售的存货中(珠江公司当年末未对外售出)包括的25 000元的未实现利润。
先按权益法登记各联属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
S1公司按权益法登记对S2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
借:现金10 000(50 000×20%)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资料来源】机械工业出版社 |
|
|
第1节:财务会计研究前沿(1) | 第2节:财务会计研究前沿(2) | 第3节:财务会计研究前沿(3) | 第4节:财务会计研究前沿(4) | 第5节:财务会计研究前沿(5) | 第6节:财务会计研究前沿(6) | 第7节:财务会计研究前沿(7) | 第8节:财务会计研究前沿(8) | 第9节:财务会计研究前沿(9) | 第10节:财务会计研究前沿(10) | 第11节:财务会计研究前沿(11) | 第12节:财务会计研究前沿(12) | 第13节:财务会计研究前沿(13) | 第14节:财务会计研究前沿(14) | 第15节:财务会计研究前沿(15) | 第16节:财务会计研究前沿(16) | 第17节:财务会计研究前沿(17) | 第18节:财务会计研究前沿(18) | 第19节:财务会计研究前沿(19) | 第20节:财务会计研究前沿(20) | 第21节:财务会计研究前沿(21) | 第22节:财务会计研究前沿(22) | 第23节:财务会计研究前沿(23) | 第24节:财务会计研究前沿(24) | |
| 第 I [II] [III] 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