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养生健康 》 不生病的智慧:從裏到外說健康 》
第21節:對待身體要像對待自己的孩子一樣(3)
王禮鳳 Wang Lifeng
二是內科疾病。內傷疾病可以導致人體髒腑功能失調,氣血失和,人體陰陽失衡,若陽盛則表現為發熱。常見的疾病如晚期腫瘤患者會出現發熱癥狀,這類發燒能夠找到原發病竈:患者因腫瘤消耗而消瘦,伴有疼痛;長期積食,鬱而化熱,伴有消化不良、食欲低下、大便稀薄等表現;血液淤滯不通,積久化熱,常常有疼痛、腫塊、舌質紫暗或有淤斑。還有氣虛也可以引起發熱,氣虛發熱的患者多有四肢無力、精神不振、少氣懶言等表現。其他如紅斑狼瘡、類風濕性關節炎、白血病等疾病也能引起發熱。
所以,如果人體發熱,首先要從這兩個方面去找原因。
冷汗
出汗是人體一種正常的生理現象,有兩種作用,一是將體內的一些毒素隨汗液排出體外;另一種作用,就是通過排汗,使毛孔開張散熱,從而把人體的溫度調節到正常水平。正常人都會出汗,但是正常人所出的汗量少,幾乎感覺不到,汗出之後也不會有發冷的感覺。
出冷汗,是一種病態的表現。出汗的時候,感覺皮膚發涼、怕冷,多是由於陽氣不足所致。“汗為心之液”,汗是人體津液的一部分,正常情況下,受到人體陽氣的固攝而不會隨便外溢。人體陽氣不足,不能收攝津液,就會有冷汗出。
手腳冰涼
有人手腳經常是涼涼的,夏天也不例外;如果發燒時,手腳冰涼,往往是病情嚴重的表現。手腳冰涼的主要原因有:
1.心髒衰弱,無法使血液供應到身體末梢部位。
2.體內血液量不夠,如貧血的人經常會覺得四肢發涼。
3.胃腸功能不調或身體虛弱,機體散發熱量的能力低,抵抗力弱,抗寒能力差,因而容易感到手腳發涼。除此之外,這類病人還怕冷,吃涼東西或受涼後容易胃痛。
4.好靜少動,血液循環速度太慢,産熱能力不足,也會加劇冷感。
5.過度緊張。如有些人在上臺表演前,會有心跳加快,手腳發涼的感覺,這和出冷汗的道理是一樣的。
6.衣物不夠保暖、天氣冷或長時間待在冷氣房間,都會讓血流量減少,血行速度減緩,以致手腳冰涼。
以上種種原因,歸根結底都是陽氣不足造成的,陽氣不足,造成血行不暢,沒有足夠的能量傳達到手腳,手腳自然會冰涼了。
手腳冰涼的朋友,應該有意識地多吃些溫熱禦寒的食物,以補充體內的陽氣。比如牛肉、羊肉、狗肉、蝦米、核桃、辣椒等都能補充陽氣。生活在北方的人都知道,一到鼕季就要多吃羊肉,這樣纔不會怕冷。南方人也有在鼕季吃狗肉的習慣,這兩種食物都是溫熱性的,能夠補充人體的陽氣。另外,體育鍛煉也很重要,生命在於運動,動則陽氣生。不過應根據自己的身體情況,量力而行,貴在堅持,這樣,就會使人的體質逐漸增強,手腳冰涼的情況也會隨之消失。
瘙癢
皮膚瘙癢,是一種最常見的不適感覺,有時候比疼痛還讓人難以忍受。一個患者曾這樣描述自己的痛苦:“我全身皮膚下面就像有幾千衹蟲子在跑,無法控製,又不好意思用手去撓,內心很煩躁,坐立不安,衹好強忍着。晚上回到傢,恨不得用開水去燙皮膚。”
引起瘙癢最主要的原因是皮膚病,比如濕疹、頭癬、手(足)癬、體癬、股癬、花斑癬、神經性皮炎、毛囊炎等。過敏也是引起皮膚瘙癢的常見原因之一,如蕁麻疹、過敏性皮炎、藥物過敏等等,對於這類瘙癢,遠離引起過敏的物質或環境就可以了。很多女性都經歷過化妝品過敏的折磨,一旦化妝品過敏,就會在塗抹化妝品的地方出現劇烈瘙癢,皮膚變紅,起皮疹,弄不好還會留下一些色斑、疤痕,影響美觀,這時候你需要做的第一件事情,便是立即徹底清洗塗有化妝品的皮膚。此外,一些疾病如尿毒癥、糖尿病患者也會出現全身瘙癢。
《黃帝內經》上講,諸痛癢瘡均屬火,都是由於風邪、暑邪等入侵身體,産生火邪的緣故,以致血虛風燥,皮膚瘙癢。這時切記不要使勁撓,以免抓破皮膚,引起感染。平時我們可多吃些去心火的食物,如百合、藕、苦瓜、梨等,夏天多吃些瓜類食品,幾乎所有的瓜果都有去火的功效。另外,傢裏最好備一些清熱解毒的藥物,如板藍根衝劑、黃連上清片等。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資料來源】重慶出版社 |
|
|
| 第1節:每個人都是自己的救命觀音(1) | 第2節:每個人都是自己的救命觀音(2) | | 第3節:疾病是老天派來提高我們體質的調皮鬼(1) | 第4節:疾病是老天派來提高我們體質的調皮鬼(2) | | 第5節:疾病是老天派來提高我們體質的調皮鬼(3) | 第6節:疾病是老天派來提高我們體質的調皮鬼(4) | | 第7節:疾病是老天派來提高我們體質的調皮鬼(5) | 第8節:疾病是老天派來提高我們體質的調皮鬼(6) | | 第9節:疾病是老天派來提高我們體質的調皮鬼(7) | 第10節:從根子上找到生病的原因(1) | | 第11節:從根子上找到生病的原因(2) | 第12節:從根子上找到生病的原因(3) | | 第13節:從根子上找到生病的原因(4) | 第14節:從根子上找到生病的原因(5) | | 第15節:從根子上找到生病的原因(6) | 第16節:從根子上找到生病的原因(7) | | 第17節:從根子上找到生病的原因(8) | 第18節:從根子上找到生病的原因(9) | | 第19節:對待身體要像對待自己的孩子一樣(1) | 第20節:對待身體要像對待自己的孩子一樣(2) | | 第21節:對待身體要像對待自己的孩子一樣(3) | 第22節:對待身體要像對待自己的孩子一樣(4) | | 第23節:對待身體要像對待自己的孩子一樣(5) | 第24節:對待身體要像對待自己的孩子一樣(6) | |
| 第 I [II] [III] 頁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