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记 我是湖南人   》 第21節:與國際接軌的先鋒(2)      王紀卿 Wang Jiqing

  曾國藩雖然沒有找到魏源,仍然和李鴻章一起倡辦洋務運動。他讓李鴻章自創淮軍,全部配備洋槍洋炮,並且采用“泰西陣法”,對軍隊進行了改革。
  左宗棠的開放意識似乎比曾國藩更強。他嚮洋人貸款平定西北,平定新疆,引進德國的設備開創西北近代工業。在這之前,他已在東南沿海開設了福建造船廠,修建了馬尾軍港,建立了南洋水師,李鴻章的北洋水師還是在南洋水師之後建立的。
  晚年的曾國藩行動不便,常常坐在地球儀前出神默想。有一幅圖畫,上面是曾紀澤兄妹陪伴父親看地球儀的情景。不管曾國藩在想着什麽,他的眼光在搜索中國以外的世界,在欣賞藍色的海洋,卻是無可置疑的。曾國藩看着外面的世界在想着什麽,從他奏請派遣第一批幼童出國留學就可以出端倪。可以說,這是曾國藩繼讀書人帶兵打仗、創建一支強大的地方軍隊之後,第二次開風氣之先了吧。而這一次的開創,更需要開闊的思維、開放的心態,以及創新的勇氣。
  不過,魏源、曾國藩、左宗棠和李鴻章等人都沒有看到的是,外國列強的政治制度和社會結構相對於中國的封建王朝而言所具有的優越性。而日本人卻在大致相同的年代,在從1868年開始的明治維新之前,就不僅已經看出了西方科學技術比自己發達,而且也看到了西方的政治制度勝過了他們的封建政治,因而在努力地學習和模仿。因此,日本很快就走在了中國的前面。
  令人欣慰的是,湖南人不久就看到了自己認識中的局限性。中日甲午戰爭之後,湖南人出國留學成風,其中以到日本留學的居多。湖南人發現,中法戰爭,中國打勝了,也要割地賠款開通商埠。中日甲午戰爭,中國打輸了,更要割地賠款。頭腦清醒的湖南人對清廷失望了,不再對愛新覺羅的子孫抱有任何幻想。
  曾國藩、李鴻章和奕訢經營了幾十年的洋務運動,經過甲午戰爭的喪師折艦、割地賠款,竟然全部破産。洋務運動耗費了中國將近三十年積纍的國傢財産,單純地追求船堅炮利,卻不去觸動落後的政治制度和封建思想。甲午之後,中國人痛定思痛,維新思想開始興起,甲午是中國人特別是湖南人思想革命的一個轉折點,湖南人開始把更大的熱情傾註於國傢的存亡。
  用西方科技武裝起來了的日本,是中國最大的威脅,而日本又是中國必須認真審視的國度。日本,同樣是被歐美列強用軍艦和大炮打開國門而走上維新變法之路的。從明治維新開始到甲午戰爭,不到一百年,日本就躋身世界經濟軍事強國的行列。日本為什麽會在短時期內走上富強之路,個中奧秘有待中國人探尋。
  甲午戰爭後,許多中國人,其中特別是湖南人,提出要像越王勾踐臥薪嚐膽那樣,到我們敵人的國度去學習。這不僅符合曾國藩和李鴻章提倡的“好漢打脫牙和血吞”的精神,也符合“師夷長技以製夷”的主張。去日本留學有幾個好處:路近,省錢,文字睏難小,是培養學貫中西人才的捷徑。
  湘軍將領劉坤一和曾國藩的學生李鴻章嚮朝廷奏請派學生留日,同時開闢了官費留學與自費留學兩種途徑,這兩種方式至今仍被沿用。毫無疑問,這是對外開放的一個舉措。1896年,清廷派出第一批留日學生十三名,此後赴日留學成風。湖南理所當然地成為留學熱中最著名的省份。
  1904年,在日本的中國留學生總計有二千三百九十五人,其中湖南籍學生占了三百七十三名,大約每六個中國留學生當中就有一個湖南人。1910年一年中,湖南留日學生達到兩百人。他們當中有後來在辛亥革命和國民革命中成為中堅力量的黃興、蔡鍔和宋教仁等。另一些著名的湖南人程潛、譚延闓、熊希齡、楊度和陳天華也都是留日歸來的。當年湘軍血戰疆場的時候,這些人還是稚童,如今他們作為湘軍的後代,為了探尋拯救中國的道路,采取了另一種鬥爭的方式,踏出國門留學,日後,他們將成為國之棟梁,成為中國前途的主宰。
  湖南人走出國門之後,這些清朝皇帝的子民們,為維護清朝統治起了决定性作用的湖南人的後代們,漸漸地悟出了本國國運衰敗的原因,並不全是“船不堅,炮不利”,中國的封建制度纔是最大的弊端。中國的落後,實在是因為政治制度的落後。他們喝着洋墨水成長,吸取了前人的教訓。黃興、蔡鍔、宋教仁這一代人,把西方的民主政治當成他們在孫中山的旗幟下奮力追求的目標。他們發誓要把帝製埋葬。
  這一大批湖南人,其中包括政治傢、軍人和學者,受到外來的先進文化和思想的洗禮,開始致力於創建新的民主政治體係。黃興率先組織力量,要用武力推翻清朝的統治。宋教仁為議會制度鼓與呼,是第一個為確立議會政治流血而死的中國人。蔡鍔是第一個挺身反對歷史倒退的軍人。湘西人熊希齡則竭盡全力組建中國的第一個責任內閣。護國運動也好,二次革命也好,護法戰爭也好,實際上都是為中國推行新的政治制度而戰。三民主義革命也好,新民主主義革命也好,還是在為政治制度而戰。這是隨着世界歷史的潮流而邁出的步伐。湖南人以博大的胸懷,為新生事物在中國生根發芽而獻身。
  湖南人對於國外新鮮事物的接納,沒有停留在資産階級民主革命的階段。誕生在歐洲的馬剋思主義,很快就在湖南人這裏找到了共鳴。一批更加具有遠見卓識的以毛澤東為代表的湖南人,從《共産黨宣言》中看到:“一個幽靈,一個共産主義的幽靈,在歐洲徘徊。”他們决定和全國其他省份的有識之士一起,在中國推行共産主義運動。他們從俄國傳來的十月革命的隆隆炮聲中感到了振奮。最為難能可貴的是,毛澤東將馬剋思主義與中國革命的具體實踐相結合,找到了一條在中國實現共産主義理想的正確路綫。他領導中國共産黨,其中包括許多傑出的湖南人,締造了一支人民的軍隊,經過堅苦卓絶的鬥爭,打下了人民共和國的江山。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中國大地沐浴着改革開放的春風。黨中央的英明决策,得到了湖南人空前積極的響應。他們以巨大的熱情,將全部的精力投入新時期改革開放的偉大事業。湖南人大力發展教育,培育各種人才,在文化出版電視體育各項事業中嶄露崢嶸,湖南成為教育大省、文化大省、出版大省、電視大省和體育大省。許多湖南人出國留學,學習世界上先進的科學技術和市場經濟的運作管理經驗,更多的湖南人南下奔赴深圳和海南經濟特區,奔赴改革開放的前沿,去從政、經商、求學和務工。如今,湖南人繼續行進在改革開放的大道上。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資料來源】書海出版社
第1節:目錄第2節:湖南少年歌第3節:歡迎湖南人的精神
第4節:湖南人的尊嚴(1)第5節:湖南人的尊嚴(2)第6節:湖南人的尊嚴(3)
第7節:為什麽可以自命不凡?(1)第8節:為什麽可以自命不凡?(2)第9節:什麽是血性?(1)
第10節:什麽是血性?(2)第11節:什麽是血性?(3)第12節:風水育人才(1)
第13節:風水育人才(2)第14節:風水育人才(3)第15節:不重名利重功名(1)
第16節:不重名利重功名(2)第17節:不重名利重功名(3)第18節:吃辣椒成為精神的象徵(1)
第19節:吃辣椒成為精神的象徵(2)第20節:與國際接軌的先鋒(1)第21節:與國際接軌的先鋒(2)
第22節:霸蠻和靈泛(1)第23節:霸蠻和靈泛(2)第24節:霸蠻和靈泛(3)
第   I   [II]   [III]   [IV]   [V]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