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文 一爐煙火   》 第21節:浪漫與偏見      劉紹銘 Liu Shaoming

  浪漫與偏見
  李歐梵在2004年自哈佛大學提前退休,决定今後大部分時間以香港為傢。這個决定並不突然,因為他曾在多篇文章中透露過,他對香港情感深厚,早已把自己看做半個香港人,亦因此他覺得至少有一半的資格給香港人作逆耳之言。不同身份的人,對一個地方的觀感,真的大不相同。1985年阿城第一次過訪香港,在《閑話閑說》寫下了這幾句話:“當下就喜歡,就是喜歡裏面世俗的自為與熱鬧強旺。……香港人好鮮衣美食,不避中西,亦不貪言中華文化,正是唐代式的健朗。”
  事隔二十年,今天阿城再來香港,觀感如何,自然無法臆測,但至少當年他喜歡的世俗香港面貌,還是風姿依然。他所稱道的“唐代式的健朗”,在我看來有幾分接近李歐梵在《今朝有酒今朝醉》中所言的“動感”。動感是衝刺力,欣欣嚮榮的跡象,可惜在他看來香港社會缺乏一種“堅持理想的執著”去支撐,因此動得快,散得也快。
  港人“唔好執輸、拼搏到盡”(不肯落後、拼搏到底)的表現,在阿城眼裏,竟是大唐一代的風貌,而在李歐梵看來,這正是“急功近利”的癥候。兩位“英雄”所見不同,因為身份有異。“半個香港人”的自覺使李歐梵對香港的風風雨雨有貼身的感受。他從前是過客,現在是concerned citizen。正因香港社會短視,急功近利,他的“堂吉訶德式”的傻勁纔可以發揮出來。他在《文學解藥?——在香港重讀加繆的〈瘟疫〉》一文中提到,在非典型性肺炎蔓延期間,他用了加繆這本名著作教本,意在讓香港青年感受一下貫穿全書有關“人心存在”和“內省、勇氣和行動”給我們的啓示。
  文學是否可以充“解藥”?我想李歐梵自己也沒有答案。戴天認為他這種“浪漫”想法,簡直與對牛彈琴無異,因為“大多數香港人根本不看書,即使看亦以工具書、‘心靈雞湯’之類與瓊瑤、亦舒的言情小說為主,而不少人對書的概念,更衹限於各種連環畫”。
  李歐梵儘管浪漫,也應該明白戴天所說的是實話。生性浪漫的人,拿他自己的話來說吧,是屬於“反抗型的人物”。他認為即使大多數香港人不愛讀書,但也應該還有“少數人要讀書,而且還要讀相當難讀的文學經典”。於是“反抗”成性的李教授覺得義不容辭,認為這時“不拔刀相助,是否有愧職守”?
  “浪漫”一詞,乍聽容易以為是從romantic翻譯過來的,其實中文早有此意。“年來轉覺此生浮,又作三吳浪漫遊”,語出蘇軾。以此語境引申,“浪漫”相當於“任意”、“自由自在”、“灑脫”和“無拘無束”。西方的浪漫主義是18世紀在歐洲興起的思潮,在文學、藝術和哲學等範疇上對新古典主義層層的製約作出反抗。浪漫精神強調感情自然流露,偏愛想象力活潑新奇。浪漫主義者談情說愛,因此也比古典主義者轟轟烈烈,多彩多姿。
  李歐梵一輩子跟浪漫主義結了不解緣,端的是人如其名。“歐”是風情萬種的歐洲。“梵”依辭典的解釋,泛指印度一般事物,“常冠以梵字,以示與中華有別”。依國人世俗眼光看,一個兼有哈佛大學教授和“中央研究院”院士頭銜的學者,應讓人有望之巍巍然的感覺,覺得這樣才能與形象和身份相符。但在這方面我們的李教授卻顯得“與中華有別”。他不吃這一套。他不羞於在人前流露真性情,包括被新婚夫人呵癢時倒在地上哈哈大笑。
  20世紀的50年代,歐梵是臺灣地區新竹中學的初中生。年紀雖小,情竇卻開得繽紛燦爛。其時馬裏奧·蘭莎(Mario Lanza)在幕後配音的影片《學生王子》在國民大戲院上映。歐梵冒了逃課被記大過之險,跑去看了六次。這一段前塵舊事他在《追憶馬裏奧·蘭莎》一文有分教:“當他唱出第一句歌詞的時候,我不禁心花怒放,差一點從座位上站起來隨着他唱:‘夏天在海德堡,處處是美景,年輕女郎花枝招展……’接着是那首膾炙人口的《飲酒歌》——飲、飲、飲!我心情異樣地振奮,真的是到了酒不醉人人自醉的忘我境界。”
  多年以後,當年的初中生華發漸生,但激情未減。2003年的春節,他在傢請客,飯後放上一張馬裏奧·蘭莎的唱碟,把音量調得震天價響,李教授也隨着歌聲唱和,慢慢覺得“自己眼眶濕了,於是更瘋狂地指揮起來,全身抖動,如入無人之境”。
  這種奔騰情感的傾瀉,the spontaneous overflow of powerful feelings,正是英國浪漫詩人華茲華斯(William Wordsworth,1770—1850)拿來突顯浪漫精神的一個不可或缺的特徵。浪漫的人感情豐富,因此特別容易泄氣。幸好他們對人生憧憬不絶,一個希望落空了,新的接上來,及時堵住犬儒思想之蔓延。歐梵這兩年在香港充當堂吉訶德,夠纍了,這可從他最近在《明報月刊》上發表的文章《在廢墟中打滾》看出來。可幸他對香港這“廢墟”仍有憧憬,不然他不會嚮我們宣誓:“我仍然願意住在這個城市,作背水一戰。因為我覺得香港的歷史和文化底藴十分豐厚……”
  果然不錯。“老兵不死”,浪漫的老兵更不會fade away。香港有幸留得住這個堂吉訶德。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資料來源】江蘇教育出版社
第1節:新版自序第2節:序第3節:目錄第4節:靈魂也要按摩
第5節:張恨水的散文第6節:Punch Line第7節:鬼兄第8節:散文極短篇?
第9節:取名的藝術第10節:恍如隔世第11節:羅友彤異聞錄第12節:說不完的蘇茜黃故事
第13節:穿T shirt的母親第14節:看我上雲梯第15節:張建雄吃的文化第16節:Used Wife源考
第17節:現代生死學第18節:本店不打駡顧客第19節:夏志清傳奇(1)第20節:夏志清傳奇(2)
第21節:浪漫與偏見第22節:白先勇是這樣長大的(1)第23節:白先勇是這樣長大的(2)第24節:王德威如此繁華
第   I   [II]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