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史 五胡录   》 煮酒论英雄之七鲜卑二十六国的缩影慕容垂      火焰塔 Huo Yanta

  继续前面的内容,让我们回头再看鲜卑慕容家族。
  毫无疑问,慕容恪属于天才级的统治者,他治理下的前燕曾是当时最有希望统一中国的候选人,即使是汉族百姓也渐渐忘记东晋带给他们战争的伤疤,转而把生机勃勃的前燕当作和平的希望,这里拿和东晋作战中战死的贾坚来作个例子。
  贾坚是山东渤海人,资治通鉴上说他从小就崇尚气节。他的父亲和祖上都是魏晋大臣,(可能他自己年轻时也当过短时间的晋朝官员)后赵统一北方后担任后赵的一名普通官员,后赵灭亡后,贾坚辞官回乡组织武装力量自卫。慕容评听说他是个人才,前去劝降,开始贾坚不愿意为前燕做事,慕容评以武力迫使其就范。但后来确实对活力无限的前燕产生了好感,开始塌实工作。慕容俊和慕容恪都很欣赏贾坚的才能,尽管贾坚当时已经六十多岁,仍指派其担任泰山太守。贾坚有一手百步穿杨的箭法,慕容恪听了不服,(因为慕容氏的家传箭法也很厉害)就牵了一头牛在百步外试试贾坚的箭法。贾坚就说:“我年轻的时候可以保证射不中它,而年老了,就不一定射不中了。”围观者都不明白他说的什么意思,贾坚就取两支箭来,只见弓弦响处,一箭擦着牛背过去,一箭擦着牛肚过去,都射下一撮同样大小的毛来。于是“观者咸服其妙。”
  后来东晋派兵偷袭前燕山茌(山东茌平),镇守官贾坚已经七十余岁,手下仅有七百余人,而晋军却来了上万人。贾坚知道难以把手,就对手下说:“今危困,计无所设,卿等可去,吾与其屈辱而生,不若守节而死。”手下将士都不忍离去,劝说他一块逃走。贾坚就说:“我如欲逃,必不相遣。今当为卿曹决斗,若势不能支,卿等可趣去,勿复顾我也1于是单人独骑站在吊桥下“左右射之,(晋兵)皆应弦而倒。”,东晋指挥官见难以进城,就派士兵偷偷跳进护城河将吊桥砍断,才把贾坚生擒。
  活捉贾坚后,东晋官员就质问他:“君父、祖世为晋臣,奈何背本不降?”贾坚回答说:“晋自弃中华,非吾叛也。民既无主,强则托命。既已事人,安可改节!吾束脩自立,涉赵历燕,未尝易志,君何匆匆相谓降乎1始终没有投降东晋。“数日愤惋而卒。”
  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即使是非常推崇名节正统的司马光也没有把贾坚当作一个反面人物来写,相反对东晋的表现却颇有不忿。同时这里也对东晋的南迁给了个大概的定性。那就是这个政权是“自弃中华”,并不是别人赶走的,是自己毁灭了自己。而对于普通百姓来说,是“民既无主,强则托命,”平民百姓没义务为政权的垮台承担责任。按照《资治通鉴》里的意思,第一,“贾坚并不能简单地看作“汉奸”,相反,“自弃中华”还要大言不惭地责问别人”奈何背本“的东晋才是最丑恶的。第二,慕容恪的治国方针确实厉害,能够让汉族百姓短期内放弃对东晋的期望而转向前燕。我们注意到:当桓温攻入关中时,“百姓持牛酒迎于路者十八九,”当地老人都痛哭道:“不图今日复见官军1而离那时候才几年功夫,晋军再进攻前燕的时候,贾坚老人的回答竟然变成“自弃中华者何匆匆谓降?”这种反差之大让人惊讶。
  但是,前燕的社会制度真的是完美无缺了吗?不然。相反的是,前燕的天才政治之路,结局却是一条灭亡之路。慕容恪死后三年,王猛攻陷邺城,前燕灭亡。
  我们说慕容恪这个人没有远见,是因为他工作太出色了,幕僚们都依仗着他吃白饭。而慕容恪的治国方针的前提必须是必须有一个天才统治者,有崇高的威望,否则这套放羊式管理就会变成一场荒诞的闹剧。慕容恪生前也意识到这一点,但他采取的对策不是改变现行政策,而是向幼主推荐同样是天才的慕容垂接替他的位置。但人算不如天算,慕容恪从来没想到,他的这种管理方式,把君主放到哪里了?
  慕容昧本身资质有限,对他的两个天才叔叔的心理恐怕是惧怕多于尊敬。生活在慕容恪的阴影下这么长时间早就受够了,难道还要继续为自己找一片阴影么?所以慕容垂同志只有继续赋闲在家了。
  慕容恪的第一位继任者是悦绾,悦绾本身也挺有才能,也是个既能打仗又能治国的人才。他一上任就发现慕容恪制定的政策有个大毛病,就是继任者根本无法实施下去。因为这是完美的人制定的完美的政策,完美到继任者如果不同样完美的话,就根本无法实行。所以他向皇帝要求停止慕容恪的所有政策,重新制定严明的政策。
  这一次悦绾捅了大漏子,悦绾制订的新法律规章即以邻国的眼光看也是相当宽松,但在前燕百姓眼里就变了调调,因为前燕无论是官员还是百姓都在慕容恪的臂弯里过惯了受保护的生活,你叫他们马上去除懒散的习气抖擞精神改变形象的话,哪能这么容易?所以悦绾的新政策一出,造成的直接影响就是怨声载道,邺城里的百姓受不了严格的制度,几天里就有二十多万户居民搬出去住,邺城几乎变成空城一座。
  严明的法律无法在前燕实行,官员们一齐自发抵触,要求悦绾下台,而让同样是威望卓著而且性格和善的慕容评掌握政权。慕容评在万众瞩目的形势下继承了悦绾的位置,他果然不负重望,重新实施慕容恪的老规矩,唯一不同的是对小皇帝慕容昧也采取放羊式管理,不再象慕容恪那样管的严格了。
  慕容评上台后,因实行严明的法律而臭名昭著的悦绾被处决,似乎是一件大快人心的事,但也许预示着前燕发生了质的改变。(仆射悦绾言于昧曰:“太宰政尚宽和,百姓多有隐附。《传》曰,唯有德者可以宽临众,其次莫如猛。今诸军营户,三分共贯,风教陵弊,威纲不举,宜悉罢军封,以实天府之饶,肃明法令,以清四海。”昧纳之。绾既定制,朝野震惊,出户二十余万。慕容评大不平,寻贼绾,杀之。)
  这也从一个侧面举证了天才政治的破产。一个国家不以制度立国,而把命运寄托在某几个天才人物上,对这个国家其实是一种悲剧。从前看银河英雄传说,想起了一个假设,那就是帝国走进了后莱因哈特时代会怎么发展?田中先生并没出续集,但我看八成会以帝国的崩溃而告终。米达麦亚与莱因哈特的差距和悦绾与慕容恪的差距相仿,但帝国已经习惯了莱的统治,换了米的话,由于性格的不同而导致施政方针必然会产生巨大的差异,那么米的下台也指日可待了。
  但慕容评自作聪明地小动作和鸵鸟受惊时把头钻进沙丘里没什么两样。很快东晋大权臣桓温就向前燕发动了东晋有史以来最强大的攻势。慕容评这个蠢货杀了悦绾谁来指挥作战呢?经过多年养尊处优的生活,慕容评很快由一名骁勇的武将蜕变成一条愚蠢的肥蛆。一直被昏皇帝和慕容评排挤的慕容恪的弟弟慕容垂自告奋勇要求担纲抗敌。
  慕容垂,在哥哥慕容俊当皇帝以来就在家里赋闲,这种状况一直到慕容恪掌握大权后才停止。这里不得不提一下慕容俊,慕容俊在位的十年里,他的风头一直被几个天才弟弟所掩盖,但这个人也是很有本事和权术的,(俊雅好文籍,自初即位至末年,讲论不倦,览政之暇,唯与侍臣错综义理,凡所著述四十余篇。性严重,慎威仪,未曾以慢服临朝,虽闲居宴处亦无懈怠之色云。)这从他托孤给慕容恪的对话里可以看出来。当皇帝不要求打仗多厉害,能管人就够了。慕容俊不是草包,但他一直竭力欺负挖苦慕容垂不明白什么意思,也许有一个天才弟弟就够了,多了反而是累赘吧。
  慕容垂原名慕容霸,从小他就“岐嶷有器度,身长七尺七寸,手垂过膝。”父亲慕容皝对他格外看重,特别起名为霸,“恩遇逾于世子俊,故俊不能平之。”
  在这里不得不说一下慕容家族的特征。或许因为祖先出自西伯利亚的原因,慕容家族的遗传特征就是相貌俊美,皮肤白皙。这一点从金庸先生对慕容复的描述上就可以看出来,回头我们调查调查慕容家族的上下五代的皇帝和重臣。
  慕容廆,幼而魁岸,美姿貌,身长八尺,雄杰有大度。
  慕容翰,性雄豪,多权略,猿臂工射,膂力过人。
  慕容皝,龙颜版齿,身长七尺八寸。雄毅多权略,尚经学,善天文。
  慕容俊,身长八尺二寸,姿貌魁伟,博观图书,有文武干略。
  慕容恪,年十五,身长八尺七寸,容貌魁杰,雄毅严重。
  慕容垂,少岐嶷有器度,身长七尺七寸,手垂过膝。
  慕容德,身长八尺二寸,姿貌雄伟,额有日角偃月重文。博观群书,性清慎,多才艺。
  慕容冲姊为清河公主,年十四,有殊色,坚纳之,宠冠后庭。
  慕容冲年十二,亦有龙阳之姿,坚又幸之。姊弟专宠,宫人莫进。长安歌之曰:“一雌复一雄,双飞入紫宫。”
  慕容宝,少轻果无志操,好人佞己。及为太子,砥砺自修,敦崇儒学,工谈论,善属文。
  慕容盛,少沈敏,多谋略。骁勇刚毅,有伯父全(指慕容令,晋书叫慕容全)之风烈。
  慕容策,年十一,美姿貌,而蠢弱不慧。
  慕容熙雄果英壮,有世祖之风,
  慕容超身长八尺,腰带九围,(古人以大腹为美)精彩秀发,容止可观。
  年轻的慕容垂从小在战马上长大,在父亲的精心培养下,十三岁慕容垂就担任先锋官讨伐宇文部落。和十七岁的大元帅慕容恪配合作战。《资治通鉴》上说:“霸年十三,勇冠三军。”翻译成白话文就是慕容霸当年只有十三岁,但他的武勇已经是全军排名第一。
  十三岁的儿童,武勇全军第一,按周岁算就是十二岁。回头看看我们自己,十二岁的时候大都还在上小学...
  sigh...
  二读五胡录,煮酒论英雄之七鲜卑二十六国的缩影慕容垂(下)
  慕容垂少年得志,亲眼见证了慕容家族统一东北地区的全过程。新生的前燕如草原上的烈火般熊熊燃烧着,很快吞并了北方大部分地区,成为参与逐鹿中原赌博的又一竞争者。不久慕容垂和辽东大族出身的才女段氏成亲,少年英雄得配佳人,可谓万千光环集于一身。但但好景不长,在慕容垂二十三岁的时候格外宠爱他的父亲慕容皝就去世了,二哥慕容俊当了皇帝。慕容俊和他的老婆可足浑氏对这个弟弟都没有好感,经常故意找他的碴。
  可足浑氏为人尖酸刻薄,总喜欢占大头,在妯娌中一向口碑不好,而慕容垂的妻子段氏性格刚烈,对可足浑氏这套从来不吃,也不去逢迎这个皇后。为此可足浑氏怀恨在心,诬陷段氏在宫殿里放蛊,把段氏押入大牢日夜拷打,逼迫她招认,段氏就宁死不招。慕容垂心疼妻子派人劝她说:“人的一生难免要死,何苦受这种苦楚!你赶快招认了也不会把你怎么样的。”
  段氏叹了口气,回答说:“我怎么又是不怕死的人了?但如果承认的话,就辱没了祖宗,同时也连累了你。怎么能承认呢?”第二天,段氏就被拷打致死。
  慕容垂一直赋闲在家,看着他哥哥慕容恪建功立业,这一闲就是二十年。等慕容恪和慕容俊都死掉了,国家遭到桓温的进攻无人可挡的时候也没人会想起他。还是他自告奋勇在别人的白眼中上了战场,当年意气风发的十三岁少年,已经变成满头华发的垂垂老人。
  慕容评这些家伙远不是桓温的对手,邺城上下一片忙乱都在收拾东西走人,准备逃亡到东北。谁也没想到慕容垂竟以八千骑兵大破桓温五万军队,并斩首三万余。慕容垂顿成前燕大英雄,当然引发慕容评的不满,因为这样一个人会潜在地影响自己地位的稳固,就联合太后可足浑氏一起对付他。正巧可足浑氏因为段氏一案和慕容垂结下了梁子,两人一拍即合,谋划如何除掉慕容垂。
  慕容评在政治上极其精明,在行动上却极其愚蠢。再加上为人尖酸刻薄,除了那些趋炎附势的家伙以外大部分皇族都不买他的帐,慕容评和可足浑氏的计划还没付诸实施就泄露出来。大家都劝说慕容垂先发制人,而慕容垂宁愿逃亡也不愿和当权者翻脸,不知道该说是懦弱无能还是有情有义。于是慕容垂和他的仰慕者一齐逃亡到了前秦。
  当年桓温曾整得前秦人不人鬼不鬼,所以大破桓温的慕容垂也成为前秦的大英雄,而这却遭到前秦丞相王猛的猜疑。王猛对慕容垂的猜疑并不是单纯的嫉妒慕容垂抢走了他的风头,而是属于周瑜算计诸葛亮的那种对将来国家的假想敌的担忧。认为“慕容垂父子人中龙虎,非可驯之物,若借以风云,将不可复制,不如早除之。”等前秦总攻前燕的时候,王猛果然涮了慕容垂一把狠的,慕容垂被迫再次逃亡并被俘。而苻坚则是历史上最宽宏大量的帝王之一,竟然宽恕了慕容垂的罪过,并更加信任他。(当然王猛何等厉害,虽然没害死慕容垂,却把慕容令逼回前燕被处死。要说苻坚如果一发热把慕容垂杀掉了的话,有慕容令在慕容家不一定就灭亡,而慕容令死了慕容家就真的是断根了,联想十五年后因慕容宝的昏庸无能而导致参合陂惨败,真让人感慨万千)
  前燕统帅慕容评的贪婪古今罕闻。打仗前竟然把战场上的水源和森林全部封存,宣布凡是前来饮水和砍柴的人一律要纳税,于是慕容评很快就致了富。而吃不上饭的士兵联想起段日子打赢了桓温后慕容评故意克扣赏金的劣行,自然怨声载道,这样前秦打过来的时候部队很快就没战斗力了。四国中最有能耐的前燕第一个亡国。
  前燕灭亡后,慕容垂长期担任长安市长,在前秦的多次对外作战并没有太大的作为。这样一直到了十三年后的淝水之战。
  淝水之战后,全国一片大乱,继承鲜卑遗族复国重任的慕容垂义不容辞地要起兵造反。而这个时候苻坚战败跑到了慕容垂的军队里,怎么办?对苻坚杀还是不杀?
  即使是慕容宝都看出来这是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对慕容垂说:“家国倾覆,天命人心皆归至尊,今秦主兵败,委身于我,是天借之便以复燕祚,且夫立大功者不顾小节,行大仁者不念小惠。此时不可失也,”(好个立大功者不顾小节,行大仁者不念小惠。慕容宝能说出这样的真理,也不能说是绝对草包)慕容德也进言说:“邻国相吞,有自来矣。秦强而并燕,秦弱而图之,此为报仇雪耻,非负宿心也。语曰:‘当断不断,反受其乱。’愿兄无疑。”
  慕容垂的回答可谓侃侃烈烈、君子之风。他先是历数了自己落难时苻坚对他的种种恩德“昔为太傅所不容,置身无所,逃死于秦,秦主以国士遇我,恩礼备至。后复为王猛所卖,无以自明,秦主独能明之。国士之礼每深,报德之分未一。此恩何可忘也1然后又宣布了为了报答绝不染指前秦一分土地“若氐运必穷,吾当怀集关东,以复先业耳,关西会非吾有也。君子不怙乱,不为祸先,且可观之。”并拱手把自己的兵权交给苻坚,一道撤回了长安。(这段评论也有写的很好的,下面选自《参合陂●慕容垂》:慕容垂这一段慷慨陈词,真是中国历史上少见的公私分明,君子之风。其实,慕容垂一直打定了窝里反的主意,按照中国的传统忠义观念,也不全然是个君子。当时的形势秦军虽然兵败,但他周围襄阳、许昌、邺城等,还有毛当、苻丕等人的重兵,立即杀苻坚起事必将成为众矢之的,通盘考虑,杀苻坚也未必是上策。但是比较以后苻坚其他叛徒的所作所为,慕容垂的侠气已经值得脱帽鞠躬。苻坚此前此后,对慕容垂也是仁至义荆一片暴虐、背叛、杀戮的历史当中,有这两个人的fairplay,今天写到六点也不算冤枉。。。)
  撤退中传来东北鲜卑遗族造反的消息,慕容垂趁机逃跑,召集旧部围攻前燕故都邺城,正式宣布造反,建立后燕。以后的日子里后燕和前秦虽为敌国,但直至前燕灭亡慕容垂都遵守着自己的诺言从没染指前秦一分旧土。
  其时东晋爆发桓玄之乱,国家四分五裂,后燕在年逾花甲的慕容垂的指挥下数年内先后连灭前秦主力、败东晋、收复东北、灭丁零、灭西燕,让人闻风丧胆的慕容家骑兵横行中原无敌手,排名天下第一,成为中国北方的霸主。乱世的枭雄能混到这个份上,是否应该满意了?
  慕容垂亲眼见证了整个慕容家族的成长、崛起、鼎盛、衰落、灭亡、再复兴、再鼎盛、再衰落、再灭亡,并成为五胡十六国中最长寿的帝王。
  但是,慕容垂一生过的却并不快乐,少年丧父,中年丧妻,老年丧子。他的两位红颜知己,段氏姐妹,一个为他而死,一个因他而死。最能干的儿子慕容令也因他而死。等到天下无敌的时候才发现自己已经是时日无多,垂垂老矣,不知道慕容垂在临死前怎样回顾自己的一生?
  天才不会因为时间而埋没,慕容垂就是一生从没打过败仗的战争天才。但战争天才不等于阴谋天才,等他击败被同样认为是战争天才的桓温后,却屡次遭到慕容俊的老婆,掌握政权的昏庸老太后的算计。(慕容评、可足浑氏这样的人渣也能耍弄慕容垂,可见慕容垂在为人处世方面实在欠缺。)
  段氏为什么会被杀,不过是因为“才高性烈,”有才华而又性格耿直的人在那种环境是活不长的,而慕容令为什么会被逼死?不过是因为慕容父子“乃人中龙虎,不除必为后患。”慕容垂先后失去了妻子和儿子,空有一身的本领,却不能保护自己的妻儿,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他们被活活整死。中年丧妻老年丧子的悲剧他同时经历。即使成为天下的霸主又如何?也不能换回妻儿老小的命。有的话可以说给好兄弟慕容德来听,而更多的话只能闷在肚子里默默地承受。
  回顾慕容垂七十一年的传奇人生,也许真正快乐的只有小时候和哥哥慕容恪一块纵马驰骋在白山黑水上的那段无忧无虑的时光。
  所以说做人千万不要学慕容垂。
  晚期慕容垂犯的错误和慕容恪几乎一样,对自己太过信任,管的事情太多,而且连后事都没妥善安排,比慕容恪差远了。
  慕容垂最大的毛病就是不通人情世故,或者说不识人。小段氏曾多次对慕容垂说慕容宝不宜继位慕容垂就是不信。(小段氏不偏袒姐姐的儿子,确实难得)而慕容垂一死,慕容宝竟然逼迫小段氏“宜早自裁,以全段宗”,而更可恨的是当身为儿子的慕容宝对大臣们宣布逼迫母亲自杀的时候竟“群臣咸以为然。”可见慕容垂都养了一帮什么畜生。后燕在不成器的慕容宝手中只维持了年把就彻底垮台,似乎是报应,慕容宝也众叛亲离,先后遭到儿子的刺杀、重臣的反叛,最后四处逃荒无门,被大臣杀死。后燕分为南燕和北燕两部分,先后亡于东晋和高丽。
  慕容一家,顿做烟消云散。
  后燕垮台后,慕容家的遗族先后遭到北魏、东晋、北燕的联合绞杀,比如刘裕灭南燕时就一次“斩王公以下三千人,没入家口万馀,”很难说有正统的后代幸存下来。(南北朝后姓慕容的都是非慕容垂一系的,比如高欢手下大将慕容绍宗,就是慕容恪的后代,不过仍保留着慕容家族都是美男子的面相“容貌恢毅,少言语,深沉有胆略。”)所以不大可能有金庸先生小说里北宋慕容复的“大燕世谱遗表”和“大燕传国玉玺”存留后世。尤其是将慕容麟记入家谱,就有些搞笑了。
  鲜卑慕容氏退出中国历史舞台后,接着登场的是北魏拓拔氏,最后一章专门说。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后一章回 >>   
前言序章-暴风雨前的海洋
第一章八王之乱第二章匈奴的复兴
第三章从奴隶到皇帝第四章四分天下
第五章大哉前秦第六章单于折箭
第七章英雄折腰第八章凉州风云
第九章刘裕北伐第十章佛狸祠下
后记二读五胡录 前言
煮酒论英雄之一东晋一司马一家子煮酒论英雄之二匈奴刘渊石勒
煮酒论英雄之三鲜卑一十六国第一名将慕容恪煮酒论英雄之四东晋二遗臭流芳本一身的桓温
煮酒论英雄之五凉州前期推翻纸上谈兵定理的谢艾煮酒论英雄之六氐羌姚家父子苻坚王猛
煮酒论英雄之七鲜卑二十六国的缩影慕容垂煮酒论英雄之八凉州后期战神赫连勃勃
煮酒论英雄之九东晋三气吞万里的刘裕煮酒论英雄之十鲜卑三人人喊打的诸葛亮崔浩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