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义说部 洪秀全演义   》 第二十回 向荣大战武昌城 钱江独进兴王策      黄小配 Huang Xiaopei

  话说石达开既救火汉阳火势,又分恤被火之家,然后责备曾天养。那曾天养犹以
  不能尽烧汉阳为憾。还亏李秀成以大义相责,方始无事。石达开、李秀成把捷音
  报到洪天王那里,天王即同杨秀清、钱江等,领人马齐到汉阳驻扎。天王看见汉
  镇为数省通衢,百货山积,果然好一个巨镇,令官吏等就住在会馆里。各人看见
  汉阳被火之后,民舍凋残,百姓许多失所,钱江就令搭数十棚厂,权把难民安置
  ;一面发帑赈济饥民,不在话下。
  且说向荣自从得满清广西巡抚周天爵题奏,因此复得重用;旋又拜钦差大臣
  之命。张国梁亦得记名提督,尽先补用总兵。向荣既得重权,又兼统湘、桂各军
  ,兵势复振。就行知江忠源,为协守武昌之计。时大国太平元年,满清咸丰元年
  。
  洪天王既定汉阳,便议收取武昌。杨秀清道:“武昌居长江上流,得之可以
  直撼江南,俯视江西。我军数千之众,已下汉镇,全军锐气尚盛。且汉阳与武昌
  ,只是一水相隔,克之实如反掌矣。”钱江道:“东王言之有理。但武昌虽然易
  取,只向荣新授大臣,合湘、桂两省精锐,不下三万人;又得张国梁相助,若与
  江忠源里应外合,敌之亦殊不易也。”洪天王道:“先生屡称向荣本领。惟自军
  兴以来,向军未尝一胜,其本领何在?”钱江道:“此人英悍耐战。往日之败,
  不过以无谋之辈,肘制其上耳。今既为钦差,又拥重兵,实为劲敌。须得一文武
  兼备者御之,使不能与江忠源相应。然后专取武昌,方有把握。”杨秀清道:“
  臣弟欲以本部兵独当向荣。俾众人得专力武昌,万无一失。”钱江道:“东王若
  要去,须要谨慎,休得轻视向荣。倘有差误,关系非小。”秀清怒道:“据先生
  说来,诸君皆合立功,偏杨某是无用了?”大王向秀清说道:“贤弟不必生气。
  就请以本部兵抵向荣,孤更拨一员上将助你。”说罢,即唤李秀成道:“孤素知
  贤弟谋勇皆优。今拨汝五千人为后路。倘有缓急,便可接应东王。”李秀成不敢
  推辞,只得领命而行。
  罗大纲道:“方今隆冬时候,河水已涸,江上浮涨巨沙,水师难进内港。不
  如以兵船作浮梁,贯以铁索,由汉镇直进武昌省城,则进兵自易。”钱江道:“
  此计甚妙。但恐我筑浮梁,江忠源即引军阻吾工事,实费时日,请暗中准备兵船
  、铁索各等工事,待迟数天,一月将尽,夜色无光,然后乘夜砌造浮梁,分为六
  道,以渡大军,便可直捣武昌城。今探得向军已抵洪山,我宜把水师先渡过武昌
  东岸,彼军船只未备,防兵又驻守城里,枪攻则远不能及,炮攻则有碍向军,亦
  不能施放。既可隔绝江、向二人相通,亦可以壮杨秀清声援。我即可相继而进,
  岂不甚妙?”洪天王鼓掌称善,即下令依计而行。
  这时向荣已抵洪山下寨。那洪山正在武昌城东路。向荣因见汉镇已失,不欲
  并守孤城,便分布犄角,以便进战。钱江打听得清楚,暂缓进攻,奈杨秀清自领
  本部万人有余,并健将李开芳、林凤翔,及将校郜云官、万大洪、李昭寿、范连
  德等,正欲渡江来攻向荣。李秀成急赶上止道:“天王以十余万之众,且不敢遽
  渡武昌,今东王若急要进兵,一渡过彼岸之时,胜则大功,败则不可收拾矣!愿
  东王思之。”秀请道:“天王以尔为后援者,谓我不能胜向荣也。且大丈夫不可
  为人所料。吾必渡江,请子观其胜负可矣。”遂不听李秀成之言。秀成无奈,只
  得报知洪天王。随令陈坤书、陆顺德各备水师策应。及钱江闻之,急对天王道:
  “三军之所以能用命者,以将令所出也。东王如此,何以服人。吾必阻之。”便
  飞令阻止杨秀清渡江。不料军令到时,杨军已渡过右岸矣。石达开道:“不如大
  军俱填浮梁而进,犹可以慑向荣也。”天王以为然。遂依钱江前策,准备一切。
  那时向荣已探得杨秀清之兵已经渡江,只看洪军的大队动静,然后发令。因
  见同时洪军水师布满江面,乃叹道:“洪军此举,将以水师为声援,而后进攻武
  昌。某闻东王素不听令。今如轻进,吾先破之;彼全军自胆落矣。”即传令军中
  幸勿妄动,待破中军大举旗时,一齐进发;又令张国梁引五千兵,靠江扎营,截
  断洪军水师;并令总兵汤贻汾、陈胜元分左右翼以待,张敬修往来接应。
  当下杨秀清安营既定,即令郜云官、万大洪分两路先进,见向荣绝无动静,
  只得收军。及至黄昏时候,复令部云官搦战。向荣依然不动。儿回冲突,奈向荣
  依然不动。杨秀清又只得收军而回,心上十分愤怒,只无可如何。谁想过了一夜
  ,天上尚未大明,忽然寨外人马喧天,鼓声震地,杨秀清从床上惊起,正欲问时
  ,原来向荣人马已杀至营前。秀清军里人不及甲,马不及鞍,个个如梦初觉。向
  荣军士蓄锐已久,到此时无不耀武扬威。杨军不能抵挡,各自逃窜。向荣先令汤
  贻汾、陈胜元两路先进。秀清往后而奔,即欲令三军渡江回来。惟时向荣随后己
  到。时因天色初晓,余露未散,不辨向兵多少。但闻向荣军士呼道:“捉得杨秀
  清的受上赏!”秀清心慌,又欲靠着陈坤书的水师渡回,奈又被张国梁阻截。此
  时觉四至八道,都是向军。张敬修在后营里,知道全军得胜,因愤从前屡败,此
  时正要争功,又催军前来,声势更自凶猛。杨军里的将士郜云官、万大洪,双战
  张敬修不住,军士折伤甚众。
  陈坤书、陆顺德欲遣水师登岸援应,都被张国梁阻压。杨军因此大败。张敬
  修正追得得意,忽听鼓角喧天,两路人马杀到,奋力杀退张敬修,救出杨军大半
  。众视之,乃老将林凤翔及部将李昭寿也。秀清大喜,便欲会合一同渡江。林凤
  翔厉声谏道:“某正为闻得东王要退兵渡江,故飞军赶来。彼来我走,向军岂能
  杀尽我那!若要渡江,则彼乘半渡时击我,我军不死于刀枪,必死于波涛,恐无
  瞧类矣。”杨秀清大悟,便令军士齐望后路奔来。不多时向军大队都至。向荣、
  张敬修、汤贻汾、陈胜元分道杀来。老将林凤翔,急令郜云官、万大洪保护杨秀
  清先行,自己与范连德、李昭寿亲自断后,且战且走。少时,李开芳亦调兵赶到
  ,合力抵御向军。奈向军乘胜之余,一股锐气,全无惧怯,犹自死命来追。这时
  杨军兵败,李秀成早已知道。奈隔江相向,不能驰救,急飞报洪天王军里。钱江
  大惊,即请:“令石达开、韦昌辉、黄文金、洪仁发、陈玉成、罗大纲,分军沿
  浮桥六道,直攻武昌城,以挟制向荣。武昌可下而向军亦退矣。”天王从之。
  六将得令,一齐举兵。钱江又嘱咐各人,带兵不在多,只求快捷。吾随后即
  以大军接应。因此石达开等,各领一、二千人,立刻起程。星驰电卷,渡浮梁而
  过。钱江又随令陈坤书、陆顺德不须接应杨秀清,速移各船,驶攻武昌城去。天
  王道:“如此,恐东王势反孤矣。”钱江道:“杨军尚欲望胜那,水师既不能登
  岸相救,留亦何用。”天王方且无话。去后,钱江又令李秀成假作渡江之势,以
  慑向荣之后。那时向荣正赶杨秀清,与李昭寿、李开芳、林凤翔混战。急听后军
  报称,钱江已令六将军,沿浮梁直攻武昌去。向荣大惊道:“武昌人马不多,必
  难守御;若失了武昌,是失去湖北也。我不可不退。”便令以后军为前军,乘胜
  退回。李开芳、李昭寿、林凤翔却不能追赶。统计这场恶战:杨军彼毁去营垒数
  十座,失其枪炮二千有余,杨秀清将败兵退人妙河,计点兵士:整整或死或伤的
  ,失了四五千人,悔恨不已。且说向荣收兵退至洪山。总兵张国梁进道:“武昌
  城里,只有江忠源,断不足当洪之众;抚军木偶耳。不如分兵一半入城,而以一
  半扎城外御敌,较为上策。”向荣以为然。先把此意报知城内。那巡抚常大淳恐
  开城不便:一恐洪军乘势掩入,二恐人民出降,犹豫不决。差人问计于江忠源。
  时江忠源正自巡城,闻得这点消息,即来见常大淳说道:“人民倘有出降,彼军
  由西南两路而进,向军若进以资助守,亦是一策,但宜绕过南门而进,使彼不能
  掩入;另拨兵阳作接战,洪军亦未必遽能偷过南门也。”常大淳道:“人民倘有
  出降,又将如何?”江忠源道:“降否视乎人心。果其有变,即留在城内,亦未
  足济事也。”常大淳方悟,即时回复向荣。向荣正拟分军:不提防雷霆震动,霹
  雳的响一声,倾盆的大雨降下来,火药不燃,枪炮无功,因此不能分军。
  这边洪军都由钱江预作准备,便令冒雨而进。一面募死士凿开城濠,先令水
  师潜进:陈坤书冒险先人南濠,都由小艇抢进城濠内;陆顺德又选勇士数十人,
  由城濠先自登陆,出其不意,杀倒守城军士,大呼道:“天国兵已攻进武昌城了
  !降者免死。”城里兵、民听得大惊,各自慌乱。这时石达开等六人攻城正急,
  西门一带,正在两军死力相持。忽抚衙差官,奉到常大淳令箭,驰马报道:“敌
  军已进南门了!”江忠源早已吃惊。犹故作镇静的说道:“武昌城池高深,洪军
  岂易进来耶?休得摇乱军心。”只是军士听得,已不战自乱。知府明善只道真个
  失城了,急得自刎而死。军士见了,各自逃窜。江忠源立杀数人,犹止不住。石
  达开、韦昌辉乘着忙乱,并力攻城,纷纷把火药掷下城边去;西门城楼一角,早
  炸作粉碎,未几城楼亦复倾坠。那逃不尽军士压死千人有余。城中呼天叫地。韦
  昌辉、罗大纲两军先抢进城上。城里清兵那里还敢阻挡。江忠源不能挽回,急飞
  奔抚衙而来,要与常大淳一齐弃城而去。不提防常大淳听得洪军先后把西南两门
  攻下,如惊弓之乌,自讨若要逃时,倒不免有失地之罪;若要不逃,又怕被洪军
  拿获。只得暗地流了几点泪:背着家人,到后花园里在株古松树下,自缢而亡!
  时人有诗叹道:天兵齐下卷荆襄,八路英雄撼武昌;偏有不知亡国恨,尚留一死
  报君王!
  自常大淳死后,城中益乱。前按察使凉星源,及道员傅炳吉,倒同时殉难。
  江忠源知得常大淳消息,不复再进抚署,急得奔至南门,可巧向荣大队亦到,便
  会合而逃。
  那时石达开诸将,听得江、向已经合军,亦不来追赶,只分头抢了各道城门
  。不多时,洪天王、钱江全军已到。只道武昌全城俱定,便欲跃马先进。钱江谏
  道:“元帅系三军之命,犹不轻临险地,况大王为万民之主那?今武昌虽下,仍
  在人心惶乱之际,大工恩威未布于此地,须防不恻。今宜点步兵一队先行,大王
  继进可也。”天王从之。便令裨将邓胜领步兵一队先行。才?进到西门城门里,忽
  城濠内伏兵齐起,邓措手不及,死于马下,军士叫起来。钱江大惊,急督率兵士
  接应。原来江夏知县夏鸣盛,因愤恨武昌城池失守,志在刺杀天王,以图恢复。
  远地早见洪天王与钱江并马先行,只道天王乘胜得意,自为前驰,故先伏数十人
  在城濠里,当其进城时,即行发作。不料到了城边,因钱江一谏,改换邓胜先行
  ,故杀了邓胜,却不曾伤及天王,亦云幸矣。若无钱江一谏,天王生死,仍未可
  知也!当时有诗赞钱江道:
  武昌城外战云飞,运筹帷幄仗军师。
  谨慎直同诸葛亮,片言救主脱危机!”
  又有诗赞洪天王道:
  草茅崛起承天命,皇汉声灵有主张。
  纵使贼臣扶逆满,岂能狡计害真王。
  当下洪天王因听钱江之谏,不为夏鸣盛伏兵所害。钱江知道邓胜已死,急得
  督兵进战,那夏鸣盛犹自手执绣旗,大呼杀敌。钱江即令赖汉英相与巷战。那夏
  鸣盛虽然奋勇,奈寡不敌众,怎能抵御?那时黄文金在城里又闻得城内有变,急
  驰来到西门,把夏鸣盛手下数十人,不留一个都砍为肉泥一般,然后迎天王进去
  。就借巡抚衙门,作了行宫。一面出榜安民,不在话下。
  且说杨秀清兵败之后,退入妙河,因听得大王既定武昌,即收兵回至城里,
  先告诉兵败原因;言下有愤恨李秀成拥兵不救的意思。洪天王安慰了一会。未几
  李秀成一到,天王道:“东王兵败,若得贤弟进兵援应,恐向荣未必遽行得志也
  。”李秀成道:“隔江相向,即驰救已不及;且起程之时,弟屡谏东王不可渡江
  ,东王不从,故遭此败。臣弟勉强渡江相救,恐半渡被击,则两军俱败矣。弟非
  畏死,诚以同败无益也。弟蒙大王赏识,屡委重任,自愧资望较浅,不足服人,
  故前失于萧朝贵,今又再失于东王。自今以往,弟愿为偏裨,以从诸王之后。否
  则有令不行,胜败非敢知矣。””洪天王听罢,默然不答。时钱江在旁,亦随口
  答应:“弟屡言向荣虽短于谋,惟久经战阵,临事谨慎,且骁勇耐战,未可轻视
  ;东王自恃其勇,不听吾言,故至于此。非李秀成之咎也。”天王点头称是。一
  面分赏有功诸将,并赏李秀成,以为进谏者劝。东王心上,自然不服。惟素知李
  秀成智勇过人,不欲与他失欢,外面还与他巴结。秀成心知其意,亦不计较。
  那一日天王,请诸将商议进兵何处时,听得江忠源与向荣各军已分屯黄州、
  兴国、大冶各州县,江甫授军亦至,因此清军声势复振。又听得清廷因常大淳已
  死,已调胡林翼为湖北布政使,兼署巡抚。故洪天王之意,不欲遽离武昌,以下
  江南。杨秀清便乘势进道:“长安为古帝王建都之地。重关叠险,可以久守。不
  如遣兵由河南直取长安,以为基业;然后分兵四川,握险要而图之,亦一策也。
  ”黄文金道:“四川天府之雄,汉高因之以成帝业;武昌四战之地,断难久守。
  东王之言,愿大王从之。”钱江道:“江南乃国家著华之地,进可以直趋北京,
  退亦可以自持,此用武之地,而大王若舍此不图,改兵而西,使满清徐复元气,
  诚为大王不取也。”洪天王听罢未答。时已议论纷纷,大半以取长安及西川为善
  策;主取金陵者,只钱江、李秀成、石达开三人。洪天王不能决。各臣工退后,
  钱江独寻李秀成说道:“东王得志,吾辈无噍类矣。若改兵西向,则天下事从此
  去也。天王初犹言听计从,近来反慑于车王之势,如何是好?”李秀成道:“同
  室操戈,是不可为。何不把大势详奏天王,看他有转意否?”钱江以为是。便回
  府乘夜拟定《兴王策》一篇,越日进诸洪天王。天王把来一看,策道:
  臣弟江言:伏惟大王首事之初,笄发易服,欲变中国二百年胡虏之制;筹谋远大
  ,创业非常,知不以武昌为止足之地也明矣!今日之举,有进无退:区区武昌,
  守亦亡,不守亦亡;与其坐而待亡,孰若进而犹冀其不亡。不乘此时长驱北上,
  徒苟安目前,懈怠军心,诚无谓也!清初吴二挂起兵之时,不数月而南六省皆陷
  ,地广人众,自谓称雄。然遣将四出,不出湖南一步,扰攘十余年,终底灭亡,
  前车其可鉴也!或谓武昌襟带长江,控汴梁,而引湘鄂,握险自固:然后间道出
  奇,以一军出泰川,定长安,扰彼关外者;或以一军驱夔庆,取成都,定四川,
  以为基业者。不知秦陇四塞,地错边鄙,人悍物啬,粮食艰难;且重关叠险,纵
  我攻必克,必大费兵力。劳而无功,固贻后悔;得不偿失,亦弃前功。况削其肢
  爪,究不若动其腹心之为愈也!至于四川一局,今昔异形。其在蜀汉之时,先以
  诸葛之贤,继以姜维之智,六出九伐,不得中原寸土;赖吴据长江之险,以为唇
  齿,尚难得志,况今日哉?方今天下财库,大半聚于东南。当此逐鹿于甯谧之时
  ,欲以四川一隅敌天下,江知无能为也。以江愚昧,不如舍西而东:金陵建业,
  皆帝王建都之所;淮泗、汴梁,实真人龙起之方。宜先取金陵以为基本;次取开
  封,以为犄角,终出济南,以图进取。握齐鲁之运河,可以坐困通仓之食;截南
  北之邮传,可以牵制异族勤王之师。然后约我老万,以攻梁厦;檄我丹山,以攻
  温处,所过则秋毫无犯,所至则结纳贤良,而民有不完发易服,箪食壶浆以迎者
  ,江未之信也!南京不下,则江东不得渡;丰沛不陷,则青兖不得进;山东不定
  ,则燕京不戒严。粮槽困于内,汉心离于外,孟子所谓不嗜杀人者能一之,正此
  时也。今日之事,势成骑虎,万一颓情,转致蹉跎。成败之机,间不容发。我军
  远离乡井,志切从龙;闻进则同心同力,踊跃争先;闻退则畏首畏尾,存亡莫保
  。戎衣两截,舍舍冲陷,渡河而后,无复作南还之望者,皆欲立功名,复汉祚,
  誓九死以垂勋,不愿一生而伏莽也!诚因时而励之:群策群力;一可当百,万战
  何敢辞?时哉不可夫!席前之箸,江愿借而筹之;马上之策,江愿指而先之也。
  俟南京底定之后,招集流亡,袜厉兵马,扼要南堵,挥军北上,左出则趋江北以
  进战,急则可调淮阳之军以继之;右出则掘河海以拒敌,急则可调开归之军以应
  之。南阳、江甯,则发一军以突其西,略攻河内州县,乘胜入晋,直抵燕冀无返
  斾!杭、嘉、金、衢,别以一军冲其东,应我沿河舟师,相机定浙,候间窥闽,
  无轻举。兵不止于一路,计必出于万全。先固江南之根本,徐定新造之人心。修
  我政理,宏我规模,外和诸戎,内抚百姓,则西而秦蜀,东而豫粤,可传檄而定
  。此千载一时之机会也!自汉迄明,天下之变故多矣!分合代兴,原无定局。晋
  乱于胡,宋亡于元,类皆恃彼强横,赚盟中夏;然种类虽异,好恶相同,亦不数
  十年奔还旧部。从未有毁灭札义之冠裳,削弃父母之毛血,义制甚匪,官人类畜
  ,中土何辜?久遭涂辱至如是之甚者也!帝王自有真,天意果谁属?大任奋兴,
  能不勗诸!更有期者:旌斾所指,与民无逆;提剑号召,是汉即从。便知今日之
  举,并非无名之师:仍知中国之仍为华,不肯终变于戎狄。王者发韧,彰明较著
  ,阵堂旗正,不必秘诈;军行令肃,所至则归。彼纵有满洲蒙古,殚精竭虑之臣
  ;吉林索伦,精骑善射之将,虽欲不望风投顺,我百姓其许之乎?方今天下以利
  为治,上下交征,风俗之坏,斯已极矣;亡国为奴,惨受桎桔,人心之愤,亦已
  久矣;纳贿损民,腼然民上,缙绅之途,亦已污矣。磅薄郁积之气,久而必伸。
  有王者起,孰不去其旧染之污,拭目而观其新命之鼎哉!布置条度,此其大略也
  !欲成基业,愿勿他图。夫草茅崛起,缔造艰难,必先有包括之心,寓乎宇宙,
  而后有旋乾转坤之力。知民之为贵,得民则兴;知贤之为宝,求贤则治。如汉高
  祖之恢宏大度,如明太祖之风夜精勤,一旦天人应合,顺时而动,事机之来,莫
  可言喻。否则分兵而西,武昌固不能久守;且我之势力一涣,即彼之势力复充。
  久之大势一去,不能复振。噬脐之悔,诚非吾属所忍言者矣!江自论文于寒贱之
  中,奔驰于患难之际,外托君臣之义,内联兄弟之情,义重恩深,方粉身不及图
  报;况乎误国之谋,何忍坐视。兹透观大势,力审机宜,谨就管见所及,拟定兴
  王之策十有二条,伏乞采择施行!
  洪天王看罢,乃叹道:“靖国王不世才也!朕如何不听。”便拿定取金陵主
  意。想罢,又把十二条兴王策,细细看下去。管教:万言进策,即回天意定汉基
  ;五道兴师,又把长江成战地。
  要知钱江《兴王策》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后一章回 >>   
前言第一回 花县城豪杰诞生 小山头英雄聚首
第二回 会深山群英结大义 游督幕智士释豪商第三回 发伊犁钱东平充军 入广西洪秀全传道
第四回 闹教堂巧遇胡以晃 论嘉禾计赚杨秀清第五回 杨秀清初进团练局 洪秀全失陷桂平牢
第六回 罗大纲皈依拜上帝 韦昌辉乘醉杀婆娘第七回 韦昌辉义释洪秀全 冯云山联合保良会
第八回 冯云山夜走贵县 洪秀全起义金田第九回 劫知县智穷石达开 渡斜谷计斩乌兰泰
第十回 洪仁发误走张嘉祥 钱东平重会胡元炜第十一回 萧朝贵计劫梧州关 冯云山尽节全州道
第十二回 洪秀全议弃桂林郡 钱东平智败向提台第十三回 张国梁背义加官 赛尚阿单骑逃命
第十四回 李秀成百骑下柳郡 石达开传檄震湖南第十五回 胡林翼冷笑掷兵书 曾国藩遵旨兴团练
第十六回 洪宣娇痛哭萧朝贵 钱东平大破曾国藩第十七回 彭玉麟恤情赠军饷 郭嵩焘献策创水师
第十八回 左宗棠应聘入抚衙 洪天王改元续汉统第十九回 封王位洪秀全拒谏 火汉阳曾天养鏖兵
第二十回 向荣大战武昌城 钱江独进兴王策第二十一回 洪天王开科修制度 汤总兵绝命赋诗词
第二十二回 向荣怒斥陆建瀛 钱江计斩蒋文庆第二十三回 勇鲍超独救江忠源 智钱江夜赚吴观察
第   I   [II]   [III]   页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