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志 》 北京的前世今生 》
第21節:老北京交通(8)
馮大彪 Feng Dabiao
車為方廂, 由車廂周邊起, 卡三道白銅綫, 直到車簸箕為止。車把是白榆或白槐木的。車廂後安銅扶手, 備車夫及專門"搡車的"( 即推車的) 手握之用。車篷的竹條, 也包白銅活。車篷帶胳臂肘( 即支子), 水籠布的車篷子, 前帶大簾一塊。車墊、車靠, 都是白布鑲紅布邊。車腳墊是長方形織花小地毯。左右安車燈各一。車後安三角支子, 以防"打天秤"( 即翹起)。
清光緒二十九年(1903 年), 西四北大街路東和順車廠, 開始造黑漆圓廂膠皮車。每輛售大洋175 元。車高1.8 米,周包白銅活, 車左右擋泥板和扶手, 也都包白銅活。另外, 還有車燈一對, 東洋腳鈴一個。一切都比鐵皮車講究。
"打印子"與收"車份兒"
拴車出租的廠子, 可嚮製造洋車的工廠分期付款購車, 這叫"打印子車"。拉包車的, 也可以去打印子車。買零件,也可以用打印子的辦法。
拉包月的車夫, 打一輛印子車, 實價為80 元, 做價90 元。打鋪保拉車時,先交10 元, 每月打5 元的印子, 言明16個月交清, 月息六分多。
如果打鄧祿普老人頭牌膠皮輪帶,一副定價為13.5 元, 若打印子, 即作價15 元。第一個月拿帶時, 先付1.5 元的上交利, 每月打印子5 角, 這樣, 月息將近四分。
鄧祿普公司的鋼弓子較好, 每副30元。打印子時, 作價33 元, 先交3 元,每10 天交2 元, 保五個月還清, 這樣,月息高達2 角。
"車份兒"指的是每輛車的租價。租車的有三種情況: 有拉"黑白天"的,有"拉白天"的, 有"拉晚兒"的。"黑白天"即由上午五時出車, 至夜十二時收車。收車份兒四吊銅錢( 每五個銅製錢為100 文, 二個500 文為一吊)。"拉晚兒"從下午五時至夜十二時, 收車份兒二吊。"拉白天"由早五時至晚五時,收三吊五百文( 彼時, 一兩白銀換當十錢九吊七百文。玉米麵八個製錢一斤)。
這樣, 每輛車每天按"拉白天"、"拉晚兒"兩班計算, 可收五吊五百文。每輛鐵皮車,每月就能收17 兩現銀。車價為四十七兩五錢銀。拉不到三個月, 就夠本了。這時, 車子足有七八成新。如折合30 兩銀
子, 會有人要。這樣, 衹用三個月的時間,就可淨賺30 兩, 月利十分可觀。
敲詐勒索的惡警察
在那政治腐敗、社會動亂的時代,各行各業人員的生活全無保障。那些失業的人員迫於生活大多加入了當時所說的"膠皮團", 成了洋車夫。這些人為了掙幾個錢養傢糊口, 不僅受車主的盤剝, 還時常遭到軍、警、憲的打駡和敲詐勒索。
早年, 有個出名的警官叫"祝一塊",他是內一區署長。此人專會找茬兒罰車夫錢。夏天, 遇到車夫如果是"赤臂",他就罰五角, 再若不穿號衣, 又罰五角。加起來總共一塊, 因此人們叫他"祝一塊"。不交錢就扣車, 再關上一宿派出所。
因此, 車夫無論是藉是當, 總得把錢交給他。要不誤了事, 車廠子再罰一下,那就更不值了。
過去, 前門大街、大柵欄和鮮魚口等處, 總是車水馬竜, 又沒停車的"口兒"。人力車夫為了找座兒, 拉好買賣,衹好在馬路上遊蕩。
內二區有個巡查隊員侯某, 人稱"淨街侯"。大柵欄還有個外號叫"瘟神"的交通警, 他們碰上空車, 總是趕來趕去,趕不動, 就搶扣車墊子。
西四丁字街的"酒鬼惡太歲", 更是一名專找便宜酒的惡警察。車夫要是應酬不到, 就寸步難行。反之, 如果請他喝四兩燒酒, 那就什麽都好辦了, 車橫在路上, 他都能替你看車。
三個棒拉車的
最後, 記三個有外號的"棒"拉車的。
他們是:"一溜煙兒"、"花褲腰"和"伊犁馬"。
"一溜煙兒", 身材很高, 腿長,腳大。跑起來, 一會兒就不見了, 所以人稱"一溜煙兒"。
他給京戲青衣、花衫演員姚佩秋拉自用人力車。姚傢住前門外大安瀾營路東。每天從傢上珠市口第一舞臺演出,演畢回傢吃點心, 再赴各堂會演戲, 坐人力車從沒誤過事。
"一溜煙兒"在短歇的時候, 總愛喝碗酒。因為他愛大口喝酒, 喝得太急,後來, 得了酒嗝, 再也"煙兒"不起來了。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資料來源】上海三聯書店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