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食文化 全方位健康素食讀本:完全素食手册   》 第21節:完全素食手册(20)      蘭茨 Lan Ci    辰子 Chen Zi

  3. 鍋內留底油,放入苜蓿、白酒、精????、略煸,起鍋裝在腰盤四周;
  4. 取1個碗,放入澱粉、番茄醬、醬油、白糖、醋、精????,加適量水調成芡汁,倒入鍋中,用旺火燒至凝聚,再加入薯棗,淋上麻油,裝盤即成。
  茄果類
  番茄
  番茄別名西番柿、洋柿子、西紅柿。番茄最初的生長地衆說紛紜,一般認為番茄的故鄉是以南美秘魯為中心的安第斯高原的地區。在南美洲的原住民看到番茄的果實為一串串小果子且鮮紅懷疑有劇毒,於是取名為"狼桃",意為衹有狼纔吃它,以警告他人其不可食。這一地區的"醋慄番茄"是一種糖度高、成熟後鮮紅欲滴的野生番茄,人或鳥獸吃了番茄並排出種子後,種子發芽,然後又結出果實。於是分佈範圍逐漸擴大,不久墨西哥人便開始栽培並食用起來。十六世紀,英國有位公爵至美洲遊歷,初見這種果子即愛了它,於是將番茄帶回英國獻給他的情人伊麗莎白女王。歐洲人稱它為"愛情的蘋果"--即"金蘋果"。不過當時衹是種在自傢花園,當成一種珍貴的鑒賞植物。
  關於食用番茄的故事相當多,例如,十八世紀時,一位法國畫傢被番茄深深吸引,冒着可能中毒身亡的危險,留下一封遺書,吃了兩三個番茄,結果卻安然無恙,他覺得味道可口,於是大加宣傳,之後吃番茄的人越來越多。
  明朝萬歷年間,西方傳教士不遠萬裏,漂洋過海來到中國。他們帶來了嚮日葵、番茄等植物,從此番茄開始在中國開花結果。當時稱為"番柿",因為酷似柿子、顔色是紅色的,又來自西方,所以有"西紅柿"的名號。番茄來到中國以後,在西域古道上也就是今天的新疆找到了最適合自己生長的地方。新疆降水稀少,日照時間長,晝夜溫差大,是全世界最適宜種植番茄的區域,在準噶爾盆地南緣和塔裏木盆地北緣的大片內陸地區,生長着世界上最優質的番茄。中國90%以上的番茄産量都在新疆。目前,中國已經成為僅次於美國、意大利的第三大番茄生産國,番茄産業被稱為"紅色産業"。
  現在番茄主要作為蔬菜食用。由於內含酸性物質,番茄容易罐裝保存,番茄醬和番茄汁也是常見的加工品。
  【營養推演】
  維生素C、維生素A、葉酸、鬍蘿蔔素、鎂、鉀
  【瘦身指數】70%
  番茄是低熱量的食物,不必吃得太多就有飽腹感,果肉中含有豐富的果膠等食物纖維,讓人很容易有飽足感,纖維不但無法被腸胃消化,還會吸附多餘的脂肪一起排出。番茄獨特的酸味還可刺激胃液分泌,促進腸胃蠕動,以助脂肪燃燒。此外,其中的檸檬酸和蘋果酸可消除疲勞、強化血管;吃一個中等大小西紅柿就能補充成人一天維生素C的需要;再加上礦物質成分,皮膚還不會因為減肥而變得乾燥。
  【飲食禁忌】
  番茄本身幾乎由水分構成,除了維生素C外,沒有多少營養,因此在飲食中需非常註意均勻的營養。番茄在空腹時不宜食用,空腹時胃酸與番茄中的膠質等物質會引起化學反應,生成結石。未成熟的番茄也不宜食用,未成熟的番茄中含番茄鹼,食後常出現口澀和不舒適的情況,嚴重者還會中毒,發生惡心,嘔吐和頭暈乏力等癥狀。
  【特別貼士】
  番茄含有大量的番茄紅素,番茄紅素是食物中的一種天然色素成分,在化學結構上屬於類鬍蘿蔔素。番茄、西瓜和葡萄、柚等食物中番茄紅素的含量很高,這些食物所具有的紅或黃顔色主要就是由番茄紅素引起的。由於被發現具有抗氧化、抑製突變、降低核酸損傷、減少心血管疾病及預防癌癥等多種功能,番茄紅素日益受到營養界的關註。西方國傢居民每天攝入的番茄量遠遠超過亞洲人,其所食用的番茄及番茄製品的數量僅次於土豆。
  【素食推薦】
  原汁番茄蛋
  材料:
  番茄2個、雞蛋2個、油2勺、????2剋、味精4
  做法:
  1. 番茄切塊,雞蛋攪勻,鍋中放油至六成熱,放入雞蛋,加少量????,稍熟即可,鏟出雞蛋備用;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資料來源】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第1節:前言第2節:完全素食手册(1)第3節:完全素食手册(2)第4節:完全素食手册(3)
第5節:完全素食手册(4)第6節:完全素食手册(5)第7節:完全素食手册(6)第8節:完全素食手册(7)
第9節:完全素食手册(8)第10節:完全素食手册(9)第11節:完全素食手册(10)第12節:完全素食手册(11)
第13節:完全素食手册(12)第14節:完全素食手册(13)第15節:完全素食手册(14)第16節:完全素食手册(15)
第17節:完全素食手册(16)第18節:完全素食手册(17)第19節:完全素食手册(18)第20節:完全素食手册(19)
第21節:完全素食手册(20)第22節:完全素食手册(21)第23節:完全素食手册(22)第24節:完全素食手册(23)
第   I   [II]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