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金融股票 》 打開經濟問號:直面通脹 》
第21節:CPI是一個滯後性的數據(2)
佚名 Yi Ming
比如說,在CPI體係中,美國食品類及能源類所占權數比重僅有18.6%,而且中國這兩類消費品所占權數估計可達36%以上。如果中國使用美國核心CPI概念,那麽中國的CPI也就得去掉近一半的內容了。在這種情況下,其他因素不說,中國核心CPI指數的意義自然要弱化。如果再對中國與美國的CPI內容及體係比較,我們就會發現兩者差別很大,而且根本就沒有在同一個平臺上。
目前,國內的CPI指數統一執行國傢統計局規定的“八大類”體係,每個大類中又包含若幹個具體項目,總共有300多項。參見“我國現行CPI權重構成圖”。
在此,我們再來看看美國的CPI指數的分類與權重構成。美國的CPI是指包括200多種各式各樣的商品和服務價格的平均變化值,而這些商品與服務又分為8個主要類別及不同的權重。如住宅(42.1%)、食品和飲料(15.4%)、交通運輸(16.9%)、醫療(6.1%)、服裝(4.0%)、娛樂(5.8%)、教育和交流(5.9%)、其他商品和服務(3.8%)。
從以上分類來看,兩國CPI各大類所包括的商品與服務差異性不會太大,但是實際上有區別,而且更大的區別是不同類消費商品與服務的權重構成。如美國CPI權重最大的住宅及交通運輸,其比重達59%,但中國這兩類商品及服務的權重僅為23%;而中國CPI中權重最大兩類是食品與娛樂,其權重達到48%,但是在美國這兩類商品及服務的權重衹有21.2%。
生産者物價指數(ProducerPriceIndex),英文簡寫PPI。生産者物價指數主要的目的在於衡量各種商品在不同的生産階段的價格變化情形。一般而言,商品的生産分為三個階段:(1)原始階段,商品尚未做任何的加工;(2)中間階段,商品尚需做進一步的加工;(3)完成階段,商品至此不再做任何加工手續。
PPI是衡量工業企業産品出廠價格變動趨勢和變動程度的指數,是反映某一時期生産領域價格變動情況的重要經濟指標,也是製定有關經濟政策和國民經濟核算的重要依據。目前,我國PPI的調查産品有4000多種(含規格品9500多種),覆蓋全部39個工業行業大類,涉及調查種類186個。
根據價格傳導規律,PPI對CPI有一定的影響。PPI反映生産環節價格水平,CPI反映消費環節的價格水平。整體價格水平的波動一般首先出現在生産領域,然後通過産業鏈嚮下遊産業擴散,最後波及消費品。産業鏈可以分為兩條:一是以工業品為原材料的生産,存在原材料→生産資料→生活資料的傳導。另一條是以農産品為原料的生産,存在農業生産資料→農産品→食品的傳導。在中國,就以上兩個傳導路徑來看,目前第二條,即農産品嚮食品的傳導較為充分,2006年以來糧價上漲是拉動CPI上漲的主要因素。但第一條,即工業品嚮CPI的傳導基本是失效的。
由於CPI不僅包括消費品價格,還包括服務價格,CPI與PPI在統計口徑上並非嚴格的對應關係,因此CPI與PPI的變化出現不一致的情況是可能的。CPI與PPI持續處於背離狀態,不符合價格傳導規律。價格傳導出現斷裂的主要原因在於工業品市場處於買方市場以及政府對公共産品價格的人為控製。
在不同市場條件下,工業品價格嚮最終消費價格傳導有兩種可能情形:一是在賣方市場條件下,成本上漲引起的工業品價格(如電力、水、煤炭等能源、原材料價格)上漲最終會順利傳導到消費品價格上;二是在買方市場條件下,由於供大於求,工業品價格很難傳遞到消費品價格上,企業需要通過壓縮利潤對上漲的成本予以消化,其結果表現為中下遊産品價格穩定,甚至可能繼續走低,企業盈利減少。對於部分難以消化成本上漲的企業,可能會面臨破産。可以順利完成傳導的工業品價格(主要是電力、煤炭、水等能源原材料價格)目前主要屬於政府調價範圍。在上遊産品價格(PPI)持續走高的情況下,企業無法順利把上遊成本轉嫁出去,使最終消費品價格(CPI)提高,最終會導致企業利潤的減少。
《中国财经报道》栏目组 編譯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資料來源】機械工業出版社 |
|
|
| 第1節:全球進入高價時代 | 第2節:韓國人在傢吃飯比例上升 | | 第3節:德國的高價啤酒時代來臨 | 第4節:工資上漲的隱憂 | | 第5節:印度:在經濟增長和通脹之間“踩鋼絲” | 第6節:國際鐵礦石漲價引發鋼鐵企業多米諾反應(1) | | 第7節:國際鐵礦石漲價引發鋼鐵企業多米諾反應(2) | 第8節:國際鐵礦石漲價引發鋼鐵企業多米諾反應(3) | | 第9節:津巴布韋惡性通脹新紀錄(1) | 第10節:津巴布韋惡性通脹新紀錄(2) | | 第11節:等價形式特徵(1) | 第12節:等價形式特徵(2) | | 第13節:價格標準 | 第14節:世界貨幣的主要職能(1) | | 第15節:世界貨幣的主要職能(2) | 第16節:世界貨幣的主要職能(3) | | 第17節:世界貨幣的主要職能(4) | 第18節:世界貨幣的主要職能(5) | | 第19節:通貨膨脹的源頭 | 第20節:CPI是一個滯後性的數據(1) | | 第21節:CPI是一個滯後性的數據(2) | 第22節:CPI是一個滯後性的數據(3) | | 第23節:利息作為資金的使用價格的作用(1) | 第24節:利息作為資金的使用價格的作用(2) | |
| 第 I [II] 頁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