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集 魯迅的聲音:魯迅講演全集   》 第21節:中國小說的歷史的變遷(12)      魯迅 Lu Xun

  諷刺小說是貴在旨微而語婉的,假如過甚其辭,就失了文藝上底價值,而它的末流都沒有顧到這一點,所以諷刺小說從《儒林外史》而後,就可以謂之絶響。
  三、人情派
  此派小說,即可以著名的《紅樓夢》做代表。《紅樓夢》其初名《石頭記》,共有八十回,在乾隆中年忽出現於北京。最初皆抄本,至乾隆五十七年,纔有程偉元刻本,加多四十回,共一百二十回,改名叫《紅樓夢》。據偉元說:乃是從舊傢及鼓擔上收集而成全部的。至其原本,則現在已少見,惟現有一石印本,也不知究是原本與否。《紅樓夢》所敘為石頭城中--未必是今之南京--賈府的事情。其主要者為榮國府的賈政生子寶玉,聰明過人,而絶愛異性;賈府中實亦多好女子,主從之外,親戚也多,如黛玉,寶釵等,皆來寄寓,史湘雲亦常來。而寶玉與黛玉愛最深;後來政為寶玉娶婦,卻迎了寶釵,黛玉知道以後,吐血死了。寶玉亦鬱鬱不樂,悲嘆成病。其後寧國府的賈赦革職查抄,纍及榮府,於是家庭衰落,寶玉竟發了瘋,後又忽而改行,中了舉人。但不多時,忽又不知所往了。後賈政因葬母路過毗陵,見一人光頭赤腳,嚮他下拜,細看就是寶玉;正欲問話,忽來一僧一道,拉之而去。追之無有,但見白茫茫一片荒野而已。
  《紅樓夢》的作者,大傢都知道是曹雪芹,因為這是書上寫着的。至於曹雪芹是何等樣人,卻少有人提起過;現經鬍適之先生的考證,我們可以知道大概了。雪芹名霑,一字芹圃,是漢軍旗人。他的祖父名寅,康熙中為江寧織造。清世祖南巡時,即以織造局為行宮。其父,亦為江寧織造。我們由此就知道作者在幼時實在是一個大世傢的公子。他生在南京。十歲時,隨父到了北京。此後中間不知因何變故,傢道忽落。雪芹中年,竟至窮居北京之西郊,有時還不得飽食。 可是他還縱酒賦詩,而《紅樓夢》的創作,也就在這時候。可惜後來他因為兒子夭殤,悲慟過度,也竟死掉了--年四十餘--《紅樓夢》也未得做完,衹有八十回。後來程偉元所刻的,增至一百二十回,雖說是從各處搜集的,但實則其友高鶚所續成,並不是原本。
  對於書中所敘的意思,推測之說也很多。舉其較為重要者而言:(一)是說記納蘭性德的傢事,所謂金釵十二,就是性德所奉為上客的人們。這是因為性德是詞人,是少年中舉,他傢後來也被查抄,和寶玉的情形相仿佛,所以猜想出來的。但是查抄一事,寶玉在生前,而性德則在死後,其他不同之點也很多,所以其實並不很相像。(二)是說記順治與董鄂妃的故事,而又以鄂妃為秦淮舊妓董小宛。清兵南下時,掠小宛到北京,因此有寵於清世祖,封為貴妃;後來小宛夭逝,清世祖非常哀痛,就出傢到五臺山做了和尚。《紅樓夢》中寶玉也做和尚,就是分明影射這一段故事。但是董鄂妃是滿洲人,並非就是董小宛,清兵下江南的時候,小宛已經二十八歲了;而順治方十四歲,决不會有把小宛做妃的道理。所以這一說也不通的。(三)是說敘康熙朝政治底狀態的;就是以為石頭記是政治小說,書中本事,在吊明之亡,而揭清之失。如以"紅"影""字,以"石頭"指"金陵",以"賈"斥偽朝--即斥"清",以金陵十二釵譏降清之名士。然此說未免近於穿鑿,況且現在既知道作者既是漢軍旗人,似乎不至於代漢人來抱亡國之痛的。(四)是說自敘;此說出來最早,而信者最少,現在可是多起來了。因為我們已知道雪芹自己的境遇,很和書中所敘相合。雪芹的祖父,父親,都做過江寧織造,其家庭之豪華,實和賈府略同;雪芹幼時又是一個佳公子,有似於寶玉;而其後突然窮睏,假定是被抄傢或近於這一類事故所致,情理也可通--由此可知《紅樓夢》一書,說是大部分為作者自敘,實是最為可信的一說。
  至於說到《紅樓夢》的價值,可是在中國底小說中實在是不可多得的。其要點在敢於如實描寫,並無諱飾,和從前的小說敘好人完全是好,壞人完全是壞的,大不相同,所以其中所敘的人物,都是真的人物。總之自有《紅樓夢》出來以後,傳統的思想和寫法都打破了。--它那文章的旖旎和纏綿,倒是還在其次的事。但是反對者卻很多,以為將給青年以不好的影響。這就因為中國人看小說,不能用賞鑒的態度去欣賞它,卻自己鑽入書中,硬去充一個其中的腳色。所以青年看《紅樓夢》,便以寶玉,黛玉自居;而年老人看去,又多占據了賈政管束寶玉的身分,滿心是利害的打算,別的什麽也看不見了。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資料來源】珠海出版社
第1節:聰明人不能做事,世界是屬於傻子的第2節:在北京第二師範學院的講演(1)第3節:在北京第二師範學院的講演(2)
第4節:離騷與反離騷第5節:再論"第三種人"》第6節:關於革命文學
第7節:文學與社會(1)第8節:文學與社會(2)第9節:流氓與文學 革命文學與遵命文學
第10節:中國小說的歷史的變遷(1)第11節:中國小說的歷史的變遷(2)第12節:中國小說的歷史的變遷(3)
第13節:中國小說的歷史的變遷(4)第14節:中國小說的歷史的變遷(5)第15節:中國小說的歷史的變遷(6)
第16節:中國小說的歷史的變遷(7)第17節:中國小說的歷史的變遷(8)第18節:中國小說的歷史的變遷(9)
第19節:中國小說的歷史的變遷(10)第20節:中國小說的歷史的變遷(11)第21節:中國小說的歷史的變遷(12)
第22節:中國小說的歷史的變遷(13)第23節:少讀中國書,做好事之徒第24節:在中山大學學生會歡迎會上的講演
第   I   [II]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