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经书评论 》 從星空到心靈——易中天於丹演講對話錄 》
第21節:之二《論語》《莊子》裏的生活智慧(7)
易中天 Yi Zhongtian
於丹 Yu Dan
短發蕭騷襟袖冷,穩泛滄浪空闊"。
就算這種短發蕭疏、一腔清冷又有什麽呢?我還可以穩穩地泛舟,生命還是穩健的。
所以他說衹此一刻,即使天地都沒有光明了,我還能做到"孤光自照,肝膽皆冰雪",這是什麽樣的心?我會想到儒傢所謂的"君子",生命坦蕩而沒有戚戚之懷,這不就是君子之襟懷?張孝祥所表現出來的天地坦然,不就是這樣嗎?這種境界在道傢思想中,"孤光自照"轉換為莊子的話,就是兩個字--"葆光"。
他說,我們的心為一個府庫,養心最後是為了葆有心的光芒。
這種光芒不一定來自外界,你心裏就一直帶着的。
而光芒的境界,我最喜歡老子的表述,四個字,"光而不耀",內心有光芒但不耀眼,它不刺傷別人,它不張揚,若要我形容,我認為"光而不耀"是"啞光"的那種光澤,它不是那種亮亮的光澤,而是一種優雅、節制、含蓄、內斂並且是永不中斷的光澤。
像張孝祥在那樣的睏頓之中,你說他是儒傢之境,還是道傢之境?總而言之,他葆有生命光芒。
所以他不是在隱忍,而是在歡樂。
想到所有人都在中秋團圓的時候,他看到山川萬物皆為我的嘉賓。
大傢都在喝酒,我有什麽?"盡挹西江,細斟北斗,萬象為賓客。
扣舷獨嘯,不知今夕何夕。
"我擡頭看見北斗之星是勺子形,我用這勺子舀盡西江水,遍宴山川萬物。
這是什麽?我不把它當作詩詞來讀,我把這對苦難的穿越看成人生豪奢的一場審美。
中國知識分子,還有一個很傑出的代表--蘇東坡。
這個人,你說他是儒是道?作為儒傢,他當過翰林大學士,在北宋是一個傑出的政治傢。
他以自己敏銳的政治稟賦和知識分子的良知,看出新黨過於激進、舊黨過於保守,一生掙紮於黨爭之間,兩黨都不把他當自己人,他一直做着文化學者的擔當,這說明他入世很深。
另一方面,在生命遭遇睏頓的時候,他又是怎樣的態度?他如果在好地方當官,比如在蘇杭,他可以寫一寫淡抹濃妝總相宜的西子湖,可以參禪修道、修橋修堤、賞賞風景,還可以研究東坡肘子這樣的美食。
但是,一旦貶官了,"若問平生功業,黃州惠州儋州"。
貶到天涯海角,貶到今天的海南這個地方,你說他沮喪嗎?但他卻說"九死南荒吾不恨,茲遊奇絶冠平生",這是我平生未到的奇觀麗景,縱使再有千百次的貶謫,心中都不會有遺恨,因為這裏的景觀太美了。
到那裏沒有東坡肘子了,他說"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做嶺南人",我可以吃鮮荔枝啊,吃得多高興啊。
到那裏不做高官,沒人成天給他送禮,他擡頭見月,低頭看花,"菊花開時乃重陽,良天佳月即中秋",有月就叫中秋,菊花一開就喝酒過重陽,我想過節就天天過節。
這樣一個被貶官的人,處處歡樂。
他到那麽老,在密州出獵的時候,"老夫聊發少年狂,左牽黃,右擎蒼。
錦帽貂裘,千騎捲平岡,為報傾城隨太守,親射虎,看孫郎"。
這樣一種生命豪情,你說他的心不悠遊嗎?你說這不是沉浮由心嗎?"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
"大傢都在追問傢貫何在的時候,蘇東坡說"此心安處是吾鄉",一顆心可以安頓的地方就是故鄉。
所以,在這個世界上,我們沒有物理上的故鄉,今天所謂的故鄉就是祖輩的他鄉。
我們衹有此心安處,纔是生命可以托付的歸屬。
以這樣的態度來看道傢,就是生命的瀟灑狂放。
因此我喜歡林語堂對蘇東坡作的評價,叫做"不可救藥的樂觀主義者"。
樂觀主義是一種生命態度,當一個樂觀主義者去擔當重任時,他纔不會被沉重壓垮,所以我說,我們要擔承重任,但要舉重若輕。
我不喜歡忍辱負重,同樣是重,為何不能擔當得輕盈?我覺得傢國責任,加在一個樂觀主義者的身上,他會永不妥協。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
|
第1節:序言 | 第2節:之一 經典使我們心靈安頓(1) | 第3節:之一 經典使我們心靈安頓(2) | 第4節:之一 經典使我們心靈安頓(3) | 第5節:之一 經典使我們心靈安頓(4) | 第6節:之一 經典使我們心靈安頓(5) | 第7節:之一 經典使我們心靈安頓(6) | 第8節:之一 經典使我們心靈安頓(7) | 第9節:之一 經典使我們心靈安頓(8) | 第10節:之一 經典使我們心靈安頓(9) | 第11節:之一 經典使我們心靈安頓(10) | 第12節:之一 經典使我們心靈安頓(11) | 第13節:之一 經典使我們心靈安頓(12) | 第14節:之一 經典使我們心靈安頓(13) | 第15節:之二《論語》《莊子》裏的生活智慧(1) | 第16節:之二《論語》《莊子》裏的生活智慧(2) | 第17節:之二《論語》《莊子》裏的生活智慧(3) | 第18節:之二《論語》《莊子》裏的生活智慧(4) | 第19節:之二《論語》《莊子》裏的生活智慧(5) | 第20節:之二《論語》《莊子》裏的生活智慧(6) | 第21節:之二《論語》《莊子》裏的生活智慧(7) | 第22節:之二《論語》《莊子》裏的生活智慧(8) | 第23節:之二《論語》《莊子》裏的生活智慧(9) | 第24節:之二《論語》《莊子》裏的生活智慧(10) | |
| 第 I [II] [III] 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