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学者 讓未來記住今天   》 第21節:柳傳志 讓蛇吞了象(1)      楊瀾 Yang Lan

  柳傳志/讓蛇吞了象
  柳傳志,1944年4月29日生,祖籍江蘇鎮江市。 1961到1967年在西安軍事電訊工程學院學習。 1967年到1968年在國防科委成都十院十所工作。 1970年到中科院計算所工作。 1984年創立聯想,至2002年任聯想集團總裁。 2002年至今任聯想控股公司總裁,聯想集團董事局主席。
  一百年前的中國是什麽樣子?
  --寫給2107年的人們
  2007年,我63歲。之所以我要特別強調我的年齡,是因為我這個年齡的人親身經歷過解放後的中國所有的天翻地覆、驚心動魄的場面。中國人從1950年在朝鮮戰場上得到尊嚴、揚眉吐氣、空前團结到1957年的"反右",知識分子人人自危朝不保夕,再到1966年的"文化大革命",恐怖的烏雲籠罩在中國上空,一片昏天黑地。這是精神上的天上地下的大反復;1953年到1957年的第一個五年計劃,大地復蘇,經濟發展蒸蒸日上,中國人民對未來的生活充滿希望。然而,僅時隔一年就出現了史無前例荒唐的"大躍進"和"人民公社",以致連年災荒餓殍遍野慘不忍睹。從此中國人和"饑餓"二字就結下了長期的不解之緣。真是從火裏到了冰裏。由於方方面面的原因,面對同樣的事實,今天的歷史學家說法不一。不知一百年後的歷史學家能不能客觀真實地為後人描繪這段1949-1978近三十年的中國歷史。因為有了這個年齡優勢,我看改革開放之後三十年的中國和四十歲以下的年輕人的看法可能會有很大不同,我會帶着歷史的比較和穿透去看事情。一個挨過餓的人和一個沒有挨過餓的人對一碗紅燒肉的感情是迥然不同的。
  我是一個企業傢,是一個叫聯想的企業的主要創始人。聯想1984年初始的時候衹有20萬元的資本,到了2007年,我們已有600多億元的總資産,旗下公司的總營業額1400億,有3萬多名員工。我之所以說明這一點是因為企業大到了一定的程度,企業傢就必須除了關心自己的業務,關心自己的員工以外,還應關心政治、關心經濟、關心社會,除了關心中國的,還要關心國際的。因此我認為我看2007年的中國,視野相對會更廣阔,角度相對會更客觀。
  2007年的中國--欣欣嚮榮,活力四射同時也充滿了矛盾。
  如果是離開北京20年,而在2007年又回到北京的人,他的感覺絶不僅僅是不認識這座城市了,而是不敢想象。不敢想象北京在這樣短的時間內會變得這麽雄偉、大氣和現代化。中國城市的變化可不僅是北京、上海這些大城市,我到過的所有的中等省會城市都有驚人的發展。原來報紙上公佈的每一個省市的GDP的增長速度、政府的財政收入的數字都具體地有實物對應。在中國還覺不出來,一出國訪問不自覺地就會挺起胸脯:看到拉美的墨西哥、秘魯首都城市的貧民窟鋪天蓋地、鱗次櫛比;到了美、日、法國、北歐國傢,漂亮是漂亮,但幾十年一貫製,幾乎沒有變化,看着他們,你再對比中國纔知道什麽叫日新月異。
  1972年我是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所的研究人員,我通過長時間的不屈不撓的努力分到了一間12平方類似自行車棚的房子,那時我已經有一個兩歲的孩子,最多的時候我們傢在這個車棚裏住過7口人,而且一住就是13年。而今天我的同事,這些年輕白領,有房有車,房子的面積大都是100平米以上。不說這些精英,根據官方最新的統計數據,北京人均住房面積19.5平米,這以前是敢想的嗎?
  說來慚愧,我愛逛的商店除了書店就是食品店。這是因為饑餓給我們這代人留下了太深刻的印象。記得以前逢年過節,男人的一個重要任務就是到菜市場去買菜,要起大早在菜市場開門之前就排在前面,一開門就往裏衝,以便在憑票定量供給的豬肉和雞蛋之外還能買到一隻雞。現在逛食品店,看見這麽多好吃的東西,真是過癮--當然是過眼癮,我已經進入了"有豆沒牙"的年齡,醫生和太太以保健為名,聯合起來努力遏製我解饞的快樂。當我看到人們用薪酬中相對不大的比例就能享受我們過去做夢也享受不着的美味,我真是高興。1970年代,我在計算機所上班的時候,人們都是騎着自行車代步的。不管鼕寒夏暑,馬路上望過去,烏壓壓一片自行車;現在呢,則是小汽車成為了馬路上的主體,中國生産汽車的廠傢有幾十傢,年産量幾百萬,這是過去敢想的嗎?當然,相當大的一部分人還是以公交車為工具的,也說明了中國的汽車工業還有極大的潛力。最出奇的是現在人們傢傢有電話,而在過去衹有官位大到相當級別的人傢纔可能有電話,今天的中國手機用戶則遠超出了美日穩居世界第一。衣食住行無論哪個方面,人們的生活質量從絶對值的角度看都有空前的、大幅度的提高。在消費水平極大提高的背後,當然是以工業、農業,還有服務業的發展作為支撐。中國的鋼産量全球第一,水泥産量全球第一,電力、煤炭、重型機械、服裝製造在全世界都處於舉足輕重的位置。現在全世界的日用品中相當大的數量印着Made in China的標記,價格性能比相當好,好到外國企業完全沒法和中國企業競爭,在想各種各樣的方法對付我們。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第1節:常昊 "圍棋讓我希冀,讓我憂"(1)第2節:常昊 "圍棋讓我希冀,讓我憂"(2)
第3節:常昊 "圍棋讓我希冀,讓我憂"(3)第4節:常昊 "圍棋讓我希冀,讓我憂"(4)
第5節:常昊 "圍棋讓我希冀,讓我憂"(5)第6節:常昊 "圍棋讓我希冀,讓我憂"(6)
第7節:常昊 "圍棋讓我希冀,讓我憂"(7)第8節:洪昭光 適則有壽(1)
第9節:洪昭光 適則有壽(2)第10節:洪昭光 適則有壽(3)
第11節:洪昭光 適則有壽(4)第12節:洪昭光 適則有壽(5)
第13節:洪昭光 適則有壽(6)第14節:蔣雯麗 自負與自卑的矛盾體(1)
第15節:蔣雯麗 自負與自卑的矛盾體(2)第16節:蔣雯麗 自負與自卑的矛盾體(3)
第17節:蔣雯麗 自負與自卑的矛盾體(4)第18節:蔣雯麗 自負與自卑的矛盾體(5)
第19節:蔣雯麗 自負與自卑的矛盾體(6)第20節:蔣雯麗 自負與自卑的矛盾體(7)
第21節:柳傳志 讓蛇吞了象(1)第22節:柳傳志 讓蛇吞了象(2)
第23節:柳傳志 讓蛇吞了象(3)第24節:柳傳志 讓蛇吞了象(4)
第   I   [II]   [III]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