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 胡锦涛执政理念初探:情系民生   》 第21节:第三章 探索与实践(10)      Wu Hongliang

  作为一名普通共产党员,这里,我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谈三点体会:
  1、全面领会中央关于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的系列要求
  对于如何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中共中央关于在全党开展以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重要内容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意见》和中央领导同志的有关重要讲话中,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概括起来,就是"一、二、三、四、五、六":
  所谓"一",就是要牢牢把握一个指导思想。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要求,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方针,紧密联系改革发展稳定工作实际和党员队伍建设现状;以学习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引导广大党员学习贯彻党章,坚定理想信念,坚持党的宗旨,增强党的观念,发扬优良传统,认真解决党员和党组织在思想、组织、作风以及工作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促进影响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改革发展稳定、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的解决,不断增强党员队伍和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提供坚强的政治保证和组织保证。
  所谓"二",就是要把握好两个基本要点,做到"两不误、两促进"。既不能脱离中心工作孤立地搞先进性教育活动,也不能因为工作忙而不认真抓先进性教育活动。要把先进性教育活动的成效体现到解决突出问题、促进各项工作上,用推动各项工作的实际成果来衡量和检验先进性教育活动的成效。
  所谓"三",就是要把握好"三个批次"和"三个阶段"的具体操作规程。一是全党的先进性教育活动分三批进行,每批半年左右时间。第一批:县及县以上党政机关和部分企事业单位,从2005年1月开始到2005年6月基本结束。第二批:城市基层和乡镇机关,从2005年7月开始到2005年12月基本结束。第三批:农村和部分党政机关,从2006年1月开始到2006年6月基本结束。二是集中学习教育分三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学习动员。第二阶段:分析评议。第三阶段:整改提高。
  所谓"四",就是要把握好"四句话"目标和"四个一"的总体要求。其中,"四句话"目标要求是:提高党员素质,加强基层组织,服务人民群众,促进各项工作。"四个一"的总体要求是:要抓住学习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这一条主线,要把握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这一个主题,要明确提高党的执政能力这一个着眼点,要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这一个方针。
  所谓"五",就是要把握好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的五个指导原则。即: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务求实效;坚持正面教育为主,认真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坚持发扬党内民主,走群众路线;坚持领导干部带头,发挥表率作用;坚持区别情况,分类指导。
  所谓"六",就是要把握好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六个基本要求。即:坚持理想信念,坚定不移地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奋斗;坚持勤奋学习,扎扎实实地提高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领;坚持党的根本宗旨,始终不渝地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坚持勤奋工作,兢兢业业地创造一流的工作业绩;坚持遵守党的纪律,身体力行地维护党的团结统一;坚持"两个务必",永葆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同时,在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的过程中,要做到"六个贯穿始终",即:把学习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主线贯穿始终,把学习贯彻党章、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贯穿始终,把不断提高党员的思想认识贯穿始终,把进一步调动党员的积极性贯穿始终,把抓落实、求实效贯穿始终,把加强领导贯穿始终。
  2、深刻理解新时期共产党员保持先进性的时代内涵
  新时期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核心的问题还是如何为人民服务,如何进一步深化为人民服务的内容,增强为人民服务的本领,提高为人民服务的质量。这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必须认真思考、认真实践的问题。关于这个问题答案,我觉得不妨从"源头"去找。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Previous Chapter   Next Chapter >>   
第1节:导 论 "以人为本":中华政治文明的精华第2节:第一章 溯源与回望(1)第3节:第一章 溯源与回望(2)
第4节:第一章 溯源与回望(3)第5节:第一章 溯源与回望(4)第6节:第一章 溯源与回望(5)
第7节:第一章 溯源与回望(6)第8节:第二章 内涵与特征(1)第9节:第二章 内涵与特征(2)
第10节:第二章 内涵与特征(3)第11节:第二章 内涵与特征(4)第12节:第三章 探索与实践(1)
第13节:第三章 探索与实践(2)第14节:第三章 探索与实践(3)第15节:第三章 探索与实践(4)
第16节:第三章 探索与实践(5)第17节:第三章 探索与实践(6)第18节:第三章 探索与实践(7)
第19节:第三章 探索与实践(8)第20节:第三章 探索与实践(9)第21节:第三章 探索与实践(10)
第22节:第三章 探索与实践(11)第23节:第三章 探索与实践(12)第24节:第三章 探索与实践(13)
No.   I   [II]   [III]   [IV]   Page

Comments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