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政 》 鬍錦濤執政理念初探:情係民生 》
第21節:第三章 探索與實踐(10)
伍鴻亮 Wu Hongliang
作為一名普通共産黨員,這裏,我結合自己的親身經歷談三點體會:
1、全面領會中央關於開展先進性教育活動的係列要求
對於如何開展先進性教育活動,《中共中央關於在全黨開展以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重要內容的保持共産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的意見》和中央領導同志的有關重要講話中,都提出了明確的要求,概括起來,就是"一、二、三、四、五、六":
所謂"一",就是要牢牢把握一個指導思想。開展先進性教育活動,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貫徹黨的十六大和十六屆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按照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要求,堅持黨要管黨、從嚴治黨的方針,緊密聯繫改革發展穩定工作實際和黨員隊伍建設現狀;以學習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主要內容,引導廣大黨員學習貫徹黨章,堅定理想信念,堅持黨的宗旨,增強黨的觀念,發揚優良傳統,認真解决黨員和黨組織在思想、組織、作風以及工作方面存在的突出問題,促進影響本地區本部門本單位改革發展穩定、涉及群衆切身利益的實際問題的解决,不斷增強黨員隊伍和黨組織的創造力、凝聚力、戰鬥力,為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提供堅強的政治保證和組織保證。
所謂"二",就是要把握好兩個基本要點,做到"兩不誤、兩促進"。既不能脫離中心工作孤立地搞先進性教育活動,也不能因為工作忙而不認真抓先進性教育活動。要把先進性教育活動的成效體現到解决突出問題、促進各項工作上,用推動各項工作的實際成果來衡量和檢驗先進性教育活動的成效。
所謂"三",就是要把握好"三個批次"和"三個階段"的具體操作規程。一是全黨的先進性教育活動分三批進行,每批半年左右時間。第一批:縣及縣以上黨政機關和部分企事業單位,從2005年1月開始到2005年6月基本結束。第二批:城市基層和鄉鎮機關,從2005年7月開始到2005年12月基本結束。第三批:農村和部分黨政機關,從2006年1月開始到2006年6月基本結束。二是集中學習教育分三個階段進行。第一階段:學習動員。第二階段:分析評議。第三階段:整改提高。
所謂"四",就是要把握好"四句話"目標和"四個一"的總體要求。其中,"四句話"目標要求是:提高黨員素質,加強基層組織,服務人民群衆,促進各項工作。"四個一"的總體要求是:要抓住學習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這一條主綫,要把握保持共産黨員先進性這一個主題,要明確提高黨的執政能力這一個着眼點,要堅持黨要管黨、從嚴治黨這一個方針。
所謂"五",就是要把握好開展先進性教育活動的五個指導原則。即:堅持理論聯繫實際,務求實效;堅持正面教育為主,認真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堅持發揚黨內民主,走群衆路綫;堅持領導幹部帶頭,發揮表率作用;堅持區別情況,分類指導。
所謂"六",就是要把握好保持共産黨員先進性的六個基本要求。即:堅持理想信念,堅定不移地為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而奮鬥;堅持勤奮學習,紮紮實實地提高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本領;堅持黨的根本宗旨,始終不渝地做到立黨為公、執政為民;堅持勤奮工作,兢兢業業地創造一流的工作業績;堅持遵守黨的紀律,身體力行地維護黨的團结統一;堅持"兩個務必",永葆共産黨人的政治本色。同時,在開展先進性教育活動的過程中,要做到"六個貫穿始終",即:把學習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作為主綫貫穿始終,把學習貫徹黨章、黨的十六大和十六屆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貫穿始終,把不斷提高黨員的思想認識貫穿始終,把進一步調動黨員的積極性貫穿始終,把抓落實、求實效貫穿始終,把加強領導貫穿始終。
2、深刻理解新時期共産黨員保持先進性的時代內涵
新時期保持共産黨員先進性,核心的問題還是如何為人民服務,如何進一步深化為人民服務的內容,增強為人民服務的本領,提高為人民服務的質量。這是當代中國共産黨人必須認真思考、認真實踐的問題。關於這個問題答案,我覺得不妨從"源頭"去找。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
|
第1節:導 論 "以人為本":中華政治文明的精華 | 第2節:第一章 溯源與回望(1) | 第3節:第一章 溯源與回望(2) | 第4節:第一章 溯源與回望(3) | 第5節:第一章 溯源與回望(4) | 第6節:第一章 溯源與回望(5) | 第7節:第一章 溯源與回望(6) | 第8節:第二章 內涵與特徵(1) | 第9節:第二章 內涵與特徵(2) | 第10節:第二章 內涵與特徵(3) | 第11節:第二章 內涵與特徵(4) | 第12節:第三章 探索與實踐(1) | 第13節:第三章 探索與實踐(2) | 第14節:第三章 探索與實踐(3) | 第15節:第三章 探索與實踐(4) | 第16節:第三章 探索與實踐(5) | 第17節:第三章 探索與實踐(6) | 第18節:第三章 探索與實踐(7) | 第19節:第三章 探索與實踐(8) | 第20節:第三章 探索與實踐(9) | 第21節:第三章 探索與實踐(10) | 第22節:第三章 探索與實踐(11) | 第23節:第三章 探索與實踐(12) | 第24節:第三章 探索與實踐(13) | |
| 第 I [II] [III] [IV] 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