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文化 文化遺産的歷史回眸:後望書   》 二、回望長安街上的風景:緑島、雙塔與牌樓(1)      朱幼棣 Zhu Youdi

  一些歷史的風景正在人們的淡漠中遠去——
  如果我們驅車從天安門廣場往西,過了中南海新華門,橙紅的夕陽照臨,遠遠地,正前方街心出現了緑島和碧樹環抱着筆直聳立着的雙塔。汽車從塔下劃一個弧綫繞過,這時傳來風鈴清脆的聲響,那是一幅怎樣怡人的景象,心身與視覺的疲勞,會頓時消除。
  ——毫無疑問,這緑島與雙塔將和天安門、金水橋一起,將成為長安街上經典的風景。
  長安街上有過雙塔?
  是的。西長安街路南側曾有大慶壽寺,亦稱雙塔寺,創建於金代。原址位於今天電報大樓對過,音樂廳之西北。雙塔寺元代最為興盛。當時主持該寺的是高僧海雲大師。海雲大師名印簡,俗姓宋,山西寧遠人。海雲受到元朝統治者的禮遇,大慶壽寺也因此擢居天下禪林之首,掌全國釋教。雙塔寺地本宏敞,殿宇參差,元代至明清,薪火相傳,頗負盛名,詩人有“金碧樓臺護紫霞”之句。
  雙塔寺中原有《大蒙古國燕京大慶壽寺西堂海雲大師碑》一通,為著名學者王萬慶撰,立於1255年,當時海雲大師還在世。此碑銘文與書法嚮為金石學家所重。這兩塔高低不同,都是八角密檐磚塔,一為九層,而另一塔稍低,為七層,東西比肩排列。九層塔為海雲大師靈塔,九層塔額題“特贈光天普照佛日圓明海雲估聖國師之塔”;低者為曾主持慶壽寺的海雲得法大弟子可庵之靈塔。
  元塔有確切年代的不多。兩塔造型精美,極具東方文化神韻,其修建年代比北海白塔早400年,也早於元大都城的重要標性建築北京阜成門內妙應寺白塔。慶壽寺雙塔是元代藝術建築的精華,為無價之藝術瑰寶。後來寺雖毀,但雙塔完好無損。
  修寺院造塔,與西方國傢建教堂相似。塔是佛的重要標志。佛教中歷來認為造塔有莫大的功德。塔源於古印度,巴利文音譯“塔婆”(Thupo),或稱“浮屠”。塔的原始造型為方基、覆鉢、尖頂。方基象徵佛的方袍;覆鉢即佛鉢;尖頂,象徵錫杖。後來造型不斷演變。佛塔自傳來中國,不久便同中國古代建築融合,形成了獨特的風格。塔形體從四方,發展到六角、八角、十邊形和十二邊形等等。佛塔吸收了中國傳統建築特色,形成了樓、閣、闕、觀組合,富有極大的文化內涵。聳立在天安門廣場的人民英雄紀念碑,實際為一塔形方尖碑。
  元朝進入忽必烈時代,已不是“略輸文采”,而是文采飛揚了。我曾前往內蒙古正藍旗北,考察元上都所在地金蓮川草原。天高雲淡,緑草如茵,氈房點點。這片草原以“金蓮川幕府”聞名於元蒙史。當時,在忽必烈周圍,聚集了大批來自漢地甚至中亞各地的精英,文化氣氛濃厚,學術思想活躍,他們在這片美麗的草原上,謀劃着未來蒙古大汗國傢的藍圖。
  元代統治全國之初,都城仍在上都,人員來往非常不便。至元四年(1267年),忽必烈决定在金代的中都修建元大都城,元大都的規劃者是來自金蓮川幕府的漢人劉秉忠。劉秉忠是一位道士,又是精通風水和城市規劃的大師,他和阿拉伯人也黑迭兒按照古代漢族都城的傳統佈局,根據《周禮·考工記》王城圖所記的式樣,按前朝後市,左祖右社,對元大都進行總體規劃設計。完全捨棄遼金舊城(今北京城西南方),以北海為中心點重新規劃,新城大都是一座對稱式城池,但城中有許多湖泊(海子),形狀和大小都是不對稱的,當時一些外國人看到後,贊不絶口。這個宏大科學的都市規劃,700多年前的世界上無出其右。
  一個強盛的國傢,總是人才薈萃,大師雲集。元大都水係的規劃和設計者,是大名鼎鼎的“科學家”郭守敬。他修建的元大都上下水道,幾百年後仍然暢通。郭守敬在元大都建設中,一個很大的功績,就是修建通惠海,引西山之水到古代永定河故道留下的坑窪水塘,即積水潭、後海、什剎海等,使大運河上船能直抵積水潭。從此,漕運興盛,積水潭一帶更成為熱鬧的市街,笛裏番腔,街頭戲鼓,元雜劇等文化活動也由此而生。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資料來源】中信出版社
為了前瞻的回顧序2 絶種·絶跡·絶唱(1)
序2 絶種·絶跡·絶唱(2)一、潼關:天下第一關的毀滅(1)
一、潼關:天下第一關的毀滅(2)一、潼關:天下第一關的毀滅(3)
一、潼關:天下第一關的毀滅(4)一、潼關:天下第一關的毀滅(5)
二、尋找峽𠔌與陝州(1)二、尋找峽𠔌與陝州(2)
三、永遠消失的唐中都(1)三、永遠消失的唐中都(2)
三、永遠消失的唐中都(3)四、在水利學名詞的背後(1)
四、在水利學名詞的背後(2)四、在水利學名詞的背後(3)
五、聳立在莊稼地上的現代樓閣一、文津街國傢圖書館的啓示(1)
一、文津街國傢圖書館的啓示(2)一、文津街國傢圖書館的啓示(3)
二、回望長安街上的風景:緑島、雙塔與牌樓(1)二、回望長安街上的風景:緑島、雙塔與牌樓(2)
二、回望長安街上的風景:緑島、雙塔與牌樓(3)二、回望長安街上的風景:緑島、雙塔與牌樓(4)
第   I   [II]   [III]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