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评传 远去的国学大师及其时代:狂人刘文典   》 第21节:痛斥蒋介石(3)      章玉政 Zhang Yuzheng

  当然,安徽对于这位学贯中西、个性刚直的皖籍精英,一直是十分尊敬与重视的。在筹委会所有成员中,无论是在国立大学任教的经验还是在学术研究上取得的成就,刘文典都首屈一指,因而很快就被公推为预科主任,代行校长职权,负责布告招生。
  事不宜迟。1928年2月18日,安徽大学筹备委员会秘书处向省教育厅函送《安徽大学组织大纲草案》,这是刘文典苦熬了几个通宵完成的一份"大学筹建方略"。在草案的后面,刘文典还特意附了一张"组织结构系统图",突出表达自己的大学构建思想。
  从这份草案来看,刘文典将他在北京大学任教时所领会到的大学组织与管理理念较好地容纳于其中。比如在校务管理上,他就建议采取"会议制",一种是由大学各学院院长、图书馆馆长、文书主任及教授代表组成的校务会,专门讨论教育方针、全校风纪、各学系及科之增设与变更等;一种是教授会,主要选举评议会及校务会之代表、讨论评议会及校务会交议事项等;还有一种则是学院会,由各学院院长、各系科主任、教授、副教授等组成,主要职责是提出本学院的预算、议定本学院的课程设置等。如此种种,为国内学人理想的"教授治校"模式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1928年2月24日,安徽大学筹委会成员、省教育厅厅长雷啸岑对刘文典的这一草案给予高度评价:"条理缜密,擘画周详,啸岑极表赞同。"
  "空头支票"风波
  时局维艰,筚路蓝缕。
  1928年2月13日,安徽大学筹备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公推刘文典为预科主任,并决议于当年春季先办预科,分设甲乙两部,甲部为社会科学,乙部为自然科学,每部招收一年级新生各两班,"由刘主任文典从速布告招生"。
  在"吾人急切的盼望"中,一度"难产"的安徽大学终于拉开招生大幕。刘文典亲自上阵指挥,招生简章迅即发往全省各地,当年决定招收预科生一百七十二人,分两个批次招考。第一次考试时间是3月21日至23日,第二次考试时间是4月2日至4日,考试科目为:三民主义、国文、英文、数学(算术、代数、集合、三角)、物理、化学、博物、历史、地理、体格检查。被录取的学生要求于4月5日前到学校报到缴费。
  这壁厢全省年轻学子奔走相告,招生轰轰烈烈;那壁厢刘文典却寝食难安,为经费短缺烦神。
  早在安徽大学筹划创建之际,安徽省政府就承诺"借拨预科开办费一万元",但直到大学预科招生即将开始,这一万元仍不知躺在何处,相当于开了一张"空头支票",急得刘文典像热锅里的蚂蚁,四方奔走。
  2月7日,安徽大学筹备委员会再度向安徽省政府求助,要求尽快筹拨预科开办经费:"前奉省政府咨复转令财政厅借拨预科开办费一万元,当即函转请予拨交具领,现瞬届两月,并未领到分文,而预科招生考试及始业日期均近在目前,急需开办经费应用,嘱即转促财政厅遵照省令,克日筹拨,以便筹办一切。"
  这一呼声终于得到了回应。3月31日,安徽大学筹备委员会举行第十次常委会,高中保管员吴缉熙向大会报告:省政府发出"教字第四一号"公函,内开预科开办费一万元,已令行财政厅遵照前令迅予拨发。
  预科开学的问题总算是解决了。1928年4月10日上午10时,安徽大学在位于安庆北门外百子桥西安徽省公立政法专门学校旧址的预科大礼堂内,举行开学典礼。安徽大学的正式诞生,意味着安徽的高等教育事业走入了新的历程。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后一章回 >>   


【资料来源】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第1节:序篇 被忽略的"国学狂人"(1)第2节:序篇 被忽略的"国学狂人"(2)第3节:序篇 被忽略的"国学狂人"(3)
第4节:朋友胡适之(1)第5节:朋友胡适之(2)第6节:朋友胡适之(3)
第7节:朋友胡适之(4)第8节:朋友胡适之(5)第9节:朋友胡适之(6)
第10节:朋友胡适之(7)第11节:朋友胡适之(8)第12节:朋友胡适之(9)
第13节:朋友胡适之(10)第14节:朋友胡适之(11)第15节:朋友胡适之(12)
第16节:朋友胡适之(13)第17节:朋友胡适之(14)第18节:朋友胡适之(15)
第19节:痛斥蒋介石(1)第20节:痛斥蒋介石(2)第21节:痛斥蒋介石(3)
第22节:痛斥蒋介石(4)第23节:痛斥蒋介石(5)第24节:痛斥蒋介石(6)
第   I   [II]   [III]   页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