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散文 》 媒體人許知遠的青春自述:那些憂傷的年輕人 》
古登堡、互聯網與資訊焦慮(2)
許知遠 Xu Zhiyuan
這種建議在現實中是如此的蒼白無力。一個習慣於看新浪的新聞與《北京青年報》的人,是不會閱讀《伊利亞特》的。況且,我們每個人都沒有勇氣像梭羅一樣拋棄現實,去到林中散步。我們更不可能像盧梭一樣,宣稱我們應該退回到原始狀態。因為從18世紀起,這個世界的發展已經是不可逆轉的了。最關鍵的兩點是:一、我們對於世界依然充滿無限的好奇心;二、這個世界是復雜而非綫性的。有了這兩點存在,我們這世界的訊息就依然會增加下去。我們對於信息的惟一躲避方式,衹能是在恰好有時問的周末,跑到一個荒郊野外,然後坐在那裏發一會愣,幻想一下康德在山村中散步的場景。然後,在周一的時候,匆忙地流竄回來,一邊從網上接收着訂閱的各種電子雜志,一邊對同事大大宣揚原始生活的快樂……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資料來源】海南出版社 |
|
|
目錄 | 自序:46年之後 | 那些曾經年輕的人啊 一(1) | 那些曾經年輕的人啊 一(2) | 那些曾經年輕的人啊 二 | 一條人文主義狗(1) | 一條人文主義狗(2) | 沒有顔色的青春(1) | 沒有顔色的青春(2) | 荒原上的我們(1) | 荒原上的我們(2) | 男人快樂原則(1) | 男人快樂原則(2) | 生於70年代(1) | 生於70年代(2) | 優雅的愛情到哪裏去了(1) | 優雅的愛情到哪裏去了(2) | 曖昧的懷舊 | 砸爛背後的眼睛 | 古登堡、互聯網與資訊焦慮(1) | 古登堡、互聯網與資訊焦慮(2) | 窺探者的狂歡節(1) | 窺探者的狂歡節(2) | 鏡 子 | |
| 第 I [II] [III] [IV] [V] 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