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纪实小说写得情节紧张,文字简练,信息与故事俱全,有股令人一读之下便难以释卷的力度,堪称纪实小说经典。罗斯可不是傻瓜,《纽约客》付给项美丽高额稿费,显然物有所值。这篇文章的开头第一句话,肯恩认为是项美丽一生行事的写照,所以他拿来作了他的项美丽传记的书名:没人说别去。肯恩在引言结尾时这样解释他这个书名: 艾米丽·哈恩周游世界,我行我素,因为,正如她自己说过的一句话“没人说别去”,这句话言简意赅地概括了她的一生。 这里我想提请读者注意的,是他那本书的副标题:艾米丽·哈恩的生活、爱情、和冒险。 乍一看,在《南京之行》里,生活和冒险都有了,似乎就差了爱情这一项。然而,读过《我的中国》和《太阳的阶梯》的读者,一定会在《南京之行》的字里行间感觉到爱情的蛛丝马迹。要知道,全中国没一个城市象上海那样,被周围无数美丽的大小城镇簇拥。在那里,你只要动动脚,就会发现自己来到了一个旅游重镇。八十年代中期我在上海读书,有个周末百无聊赖,突发其想要出门旅游。我和一位朋友信步走到长途汽车站,往墙上贴的票价表上扫一眼,觉得周庄这地名似曾相识,颇有诗意。且三两块钱的车费也与我们羞涩的钱包相宜。当即买票上车。没想到就真给我们撞到了一个世外桃源。 与上海外围众多的美丽城镇相比,南京算不上一个最佳景点。它离上海远了点,气候也不好,冬天严寒夏天酷热。但项美丽对它却情有独钟,是否她的邵洵美情结在起作用呢? 是因为那个城市,他们才走到了一起。它是连结他俩的话题,他们第一次把臂同游的城市,就是南京。在《我的中国》中,项美丽这样记叙他俩第一次的南京之行: 我一辞去报社的工作,就去了南京。本来我要游的是另一个城市,但洵美要我尽快去看看他国家的首都。他有点羞涩地表示了他为南京感到的骄傲。当他还是一个处于青春骚动期的、热心政治要改造世界的学生时,曾住在南京。我想,大概全中国的人都为南京自豪,只因它是首都。而且千百年来,它曾作过许多王朝的首都。 一上火车我们就碰见了乔伊·张。张是一位美国派的中国人,在哈佛受教育。他的孩子在上海的美国学校念书。他还告诉我:“我喜欢去南京,你不觉得吗?那里多么刺激,多么令人振奋。你在那地方很少看见外国人。”他马上就意识到说错了话,不好意思地笑了。但我能理解他的意思。他是为他的国家骄傲。他们的政府不用我们帮忙,自个儿就能对付得了。后来,当我看到蒋介石和他夫人那一长列英美顾问名单时,我问洵美,中国人为什么这么渴于顾问。洵美含糊其词:“也许他们只是想显得谦和有礼吧。”他说。 在南京,邵洵美的朋友特别多,朋友们领着他们到处游览,项美丽被引导着看了南京主要名胜古迹,紫金山、中山陵、大街小巷。邵洵美告诉她,一九二七年中国大革命时代,他曾在南京参与了城建工作。那是整个工程中最为残酷的一部分:拆迁。他不得不说服大街小巷的底层老百姓搬离他们的家园,以拓宽马路,兴建高楼大厦。因为国民政府在这里建都。 “那么你是个国民党员啰?”我问道,“你知道,我在了解中国政治,我还不理解中国。” “我曾经是国民党员,当它还是一个人民的政党时,我相信它。但现在我已经不是了。我早己厌倦了政治。我是个老人了。”洵美道,他才不过三十岁,“年青时,我不知道政治是如此的肮脏。” 南京之行使项美丽看到,邵洵美并不只是一个外貌俊美的沙龙阔少,更不是个英文流利、言谈机智的洋场小开,他是位风格独特的诗人,倡导新诗,不遗余力。他还热衷于出版,不说是毁家纾文学,亦可以说是倾其财力支撑起当时文学出版的一方天地了。邵洵美当时正办着金屋出版社和金屋月刊。还是包括《论语》在内的至少六份刊物的发起人和创办人之一。 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好几个文学重镇,都与他有关。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几乎所有重要作家,都与他有过来往,他们或在他的出版社出书,或在他的杂志发文。 当然,这一切并不足以令一对男女相互愉悦,成为情侣。最令项美丽动心的还是邵洵美的性格,他热情洋溢,对世界充满好奇心。与项美丽自己的性格正是相得益彰。想想看,就在不久之前,对爱情已经绝了望的项美丽还对人开出了她觅夫的最低标准: 三十岁上下,不太穷,规矩……可现在,却有这么一个男人闯入她的世界,他三十岁,出身名门,温文尔雅,才华横溢,英俊潇洒,善解人意,更重要的是,他爱她。 于是,终于: 车窗外面,金色、蓝色、和红色的霓虹灯长长的光球闪过,他们气喘喘喘,互相抱紧了。这时云龙才想到要回答她的问题,他的声音颤抖着,却透出欢欣:“我知道这一切会要发生,我一看见你就知道了。” 还需要说什么呢?对于一个走遍世界去寻找真爱的女人,这个为她所惊艳的男人也对她一见钟情。于是外部世界在她面前全部消失,何况是那些本来就不被她放在眼里的传统游戏规则。她忘了他是中国人,忘了他是个瘾君子,忘了他家有美妻,并且已是五个孩子之父。她就此,就此深深地,深深地陷入情网了。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Previous Chapter Next Chapte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