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家评传 》 路遙十五年祭 》
第21節:第一輯歷程(20)
李建軍 Li Jianjun
"衛兒,你做什麽?"
"我練習寫字。"
大媽這纔摸見衛兒,用小手指頭在肚皮上畫着,滾燙的淚珠奪眶而出,她泣不成聲地念叨:"過了年,大媽給你買本子,買鉛筆,送你也上學。"
"大媽,我不逃學。"
母子倆緊緊地摟在一起。
1958年春季開學,衛兒跑去報名。老師衹考了他幾個筆劃稠的字,會認,也能寫對,又出了兩道算術題,就傻眼了。老師講解說,加法是添上,減法是去掉,他理解了,成了"插班生",跟着上第二學期的課程。註册時,老師說王衛兒名子太土,把"兒"字換成個"國"字,王衛國,是官名,盼其長大當個大官,保衛社會主義祖國。
大躍進,反右傾,王玉德一個勞力顧三口人,苦沒有少受,力沒有少出,分下的糧卻不夠吃,更不用說缺錢花。他真懷念四十年代大生産那陣,兵荒馬亂,反而豐衣足食,要是還實行那時的政策,他就不信光景頂不上劉傢圪嶗的首戶劉俊寬。
王衛國挺會心疼老人,衹要學習用具和同學一樣就行了,從不挑吃揀穿,大媽問過他,"衛兒,人傢娃娃吃好的,你愛也不?"
"愛哩,有時候愛得口水直往下流,可衹要趕緊離開人傢,眼看不見,也就不饞了。"衛兒的回答,深深地刺痛着玉德兩口子的心,逢上這麽懂理的孩子,自己受死,也得供他把書念成,不念書的孩子成不了事,靈猴也須調教到。
四年以後,王衛國考進了延川縣城關小學,這座雄踞於縣城堂坡的完小,教職工比劉傢圪嶗的學生還多,四年級以下全是縣城幹部和居民子弟,穿戴與用具,更非劉傢圪嶗的學生可比。五、六年級經過統考,招收城關公社範圍的部分農村學生,住校、上竈,要交小米、白麵、雜面、菜金洋,個別傢寒的,拿不起米面,"低標準,瓜菜代",在傢裏蒸成菜葉加麩糠的幹糧,帶到學校在竈房加熱吃,這種學生稱"半竈生",王衛國自然屬於這一類。開飯鐘一響,"半竈生"都得以最快的速度趕往竈房,搶先取下自己的幹糧,要不然,別的學生動開手,他們那些團力結構極差的食品很快就被攪散架,不成形了,手不能拿,衹得用筷子往碗裏撥拉,碗被占住,湯也無處盛。
儘管學校規定,"半竈生"星期三和星期六下午,課一上完就可以離校,回傢取幹糧,但夏季天氣酷熱,糠菜團子極易發黴變酸,從衛生與健康的角度講,這樣的食物不能再吃,但農傢的孩子看見東西心疼,捨不得丟棄,硬着頭皮也要吃下去,每到這時,他們就離開飯隊,躲到墻角,閉着眼,屏住呼吸,伸長脖頸,狼吞虎咽,幾大口吞下肚,再來碗熬鍋水,就算一頓飯,總比餓着強。
王衛國也撒謊。他知道了縣城文化館的閱覽室,那兒的書報真多喲,擺在黃油漆桌子上,專門讓人看。每到星期三、六下午,他心慌意亂地捱到課上完,急匆匆地趕到宿舍,取上幹糧布袋,徑直跑嚮閱覽室,就像一頭饞嘴牛犢溜進菜園子,拼命地啃,不到下班關門,他是捨不得離開那個最使他留戀的地方。偶然被老師碰上了,他就煞有介事地說,已經約好和村裏某某一塊回,相跟上走,人傢讓在這兒等,不見不散。回到傢裏,常常是掌燈時分,大爹大媽抱怨他不早點起身,他則又編謊說換了校長,不準"半竈生"提前離校了。
在小學,王衛國最怕圖畫課,沒有道林紙,更沒有水彩顔料,連那種指頭蛋大的十二色硬塊水彩,一片也得一毛幾,他束手無策,衹得端端地坐着,看同學們調色、畫畫,或者找個藉口離開教室,不到下課不再回來。每到這時,美術老師便將教案紙遞給他兩張,他藉這個同學的毛筆,用那個同學的水彩,三下五除二,敷衍了事,老師一般給他及格分數,諒解其傢寒。
音樂課則別開一番生面,他不僅能和同學平起平坐,還略占優勢,嗓門高,膽子大,加上他的一個小發現,用吹口哨的方式學麯子,掌握音調快,別的學生還沒全會時,他已捷足先登能唱下來了,每每贏得老師的另眼看待,所以唱歌特別賣力氣,直能把臉漲得通紅。班上或學校舉辦文藝晚會,也是他出頭露面的機會,扮演個匪兵或地主狗腿子,還挺像回事,主角輪不上他。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資料來源】新世界出版社 |
|
|
第1節:人們為什麽懷念路遙(代序) | 第2節:第一輯歷程(1) | 第3節:第一輯歷程(2) | 第4節:第一輯歷程(3) | 第5節:第一輯歷程(4) | 第6節:第一輯歷程(5) | 第7節:第一輯歷程(6) | 第8節:第一輯歷程(7) | 第9節:第一輯歷程(8) | 第10節:第一輯歷程(9) | 第11節:第一輯歷程(10) | 第12節:第一輯歷程(11) | 第13節:第一輯歷程(12) | 第14節:第一輯歷程(13) | 第15節:第一輯歷程(14) | 第16節:第一輯歷程(15) | 第17節:第一輯歷程(16) | 第18節:第一輯歷程(17) | 第19節:第一輯歷程(18) | 第20節:第一輯歷程(19) | 第21節:第一輯歷程(20) | 第22節:第一輯歷程(21) | 第23節:第一輯歷程(22) | 第24節:第一輯歷程(23) | |
| 第 I [II] [III] [IV] 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