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杂史 》 中國盜墓傳奇 》
先秦被盜名墓備忘(3)
許志竜 Xu Zhilong
嶽南 Yue Na
自崔述之後,流行於世的《竹書紀年》在學術界的地位一落千丈,學者們大都相信這是一部偽書,不足以作為歷史資料,從此打入另册,被稱為今本《竹書紀年》。當然,這個“今本”是相對後來的“古本”而言的。
既然流行的《竹書紀年》是偽書,不可相信,原本又早已散失,所以近代以來,國學大師王國維等重新開始從唐宋以前的文獻中一條條摘錄所引用的《竹書紀年》內容,並輯校成書,學術界將其稱為古本《竹書紀年》。由於王國維等人忠實地按古代文獻中的《竹書紀年》引文摘錄,其間沒有摻雜自己的觀點或塞進其他內容,所以學術界對這部古本《竹書紀年》相當看重,並用它來校訂《史記》記述戰國史事年代上的錯誤,並為此取得了相當大的成果。
近年來,又有學者開始肯定今本《竹書紀年》的價值,並在今本可信性的研究上取得了突破。如美國漢學家夏含夷認為,今本《竹書紀年》至少有一段40字的文字與出土竹簡是一樣的,其餘可推知。另有學者認為,清代學者否定今本的證據有相當一部分不能成立。這些新的觀點和看法,為進一步研究這部被學術界打入另册的古文獻提供了良好的基矗當今天的學者為這部史書的重要價值所驚異感嘆之時,不知能否將其重現人間之功歸於盜墓者的頭上?
魏襄王墓被盜一事,若安在廣川王劉去疾頭上,是否符合歷史真實尚可討論,但劉氏盜掘魏哀王墓,則沒有人懷疑。而這次,劉去疾是費了九牛二虎之力纔盜掘成功的。
據說劉去疾盜發此墓時,挖了三天三夜方纔挖開。衹見墓中有一股像霧一樣的黃色氣體撲面而來,氣味辛辣刺鼻,令人無法進入穴內。後來,廣川王派兵駐守於墓口,一直等了七天七夜,氣味纔逐漸消退。對於進入墓中後的情景,《西京雜記》這樣寫道:“初至一戶,天扃鑰。石床方四尺,床上有石幾,左右各三人立侍,皆武冠帶劍。復入一戶,石扉有關鑰,叩開,見棺柩,黑光照人。刀斫不入,燒鋸截之,乃漆兕革為棺,厚數寸,纍積十餘重,力不能開,乃止。復入一戶,亦石扉,開鑰,得石床,方七尺。石屏風、銅帳鈎一具,或在床上,或在地下,似是帳糜朽,而銅鈎墜落床上。石枕一枚,塵埃礎礎,甚高,似是衣服。床左右石婦人各二十,悉皆立侍,或有執巾櫛鏡鑷之像,或有執盤奉食之形。餘無異物,但有鐵鏡數百枚。”
從以上記載可知,劉去疾此次掘墓,所得甚少。無非是些石人、石床、石枕、銅鈎、鐵鏡及腐爛的衣服而已。這可能會令這個貪婪成性的傢夥大失所望吧!
春秋戰國時期的大多數墓葬,雖處於中國墓葬制度的初始階段,但有些墓室設計也有獨到之處,令盜墓者束手無策。
《晉書·石季竜載記》記載:邯鄲城西石子崗上有座趙簡子墓。後趙皇帝石虎繼位後,曾命令下屬盜發此墓。但開掘的結果,“初得炭深丈餘,次得木板厚一尺,積板厚八尺,乃及泉,其水清冷非常。作絞車以牛皮囊汲之,月餘而水不盡,不可發而止。”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資料來源】中國畫報出版社 |
|
|
| 僵屍復活(1) | 僵屍復活(2) | | 僵屍復活(3) | 僵屍復活(4) | | 僵屍復活(5) | 僵屍復活(6) | | 墳包突起人世間(1) | 墳包突起人世間(2) | | 墳包突起人世間(3) | 令人驚嘆的地下寶庫(1) | | 令人驚嘆的地下寶庫(2) | 盜賊如狐(1) | | 盜賊如狐(2) | 盜賊如狐(3) | | 盜賊如狐(4) | 伍子胥掘墓鞭屍(1) | | 伍子胥掘墓鞭屍(2) | 伍子胥掘墓鞭屍(3) | | 先秦被盜名墓備忘(1) | 先秦被盜名墓備忘(2) | | 先秦被盜名墓備忘(3) | 盜洞中發現人頭骨(1) | | 盜洞中發現人頭骨(2) | 盜洞中發現人頭骨(3) | |
| 第 I [II] [III] 頁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