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文化思考 》 真話能走多遠 》
第21節:我的女房東(4)
季羨林 Ji Xianlin
戰爭到了接近尾聲的時候,日子越來越難過。不但食品短缺,連燃料也無法弄到。哥廷根市政府俯順民情,决定讓居民到山上去砍伐樹木。在這裏也可以看到德國人辦事之細緻、之有條不紊、之遵守法紀。政府工作人員在茫茫的林海中劃出了一個可以砍伐的地區,把區內的樹逐一檢查,可以砍伐者畫上紅圈。砍伐沒有紅圈的樹,要受到處罰。女房東傢裏沒有勞動力,我當然當仁不讓,陪她上山,砍了一天樹,運下山來,運到一個木匠傢裏,用機器截成短段,然後運回傢來,貯存在地下室裏,供取暖之用。由於那一個木匠態度非常壞,我看不下去,同他吵了一架。他過後到我傢來,表示歉意。我覺得,這不過是小事一端,一笑置之而已。
我的女房東是一個平常人,當然不能免俗。當年德國社會中非常重視學銜,說話必須稱呼對方的頭銜。對方是教授,必須呼之為"教授先生";對方是博士,必須呼之為"博士先生"。不這樣,就顯得有點不禮貌。女房東當然不會是例外。我通過了博士口試以後,當天晚上"匯報"時,她突然笑着問說:"我從今以後是不是要叫你'博士先生'?"我真是大吃一驚,是我萬萬沒有想到的。我連忙說:"完全沒有必要!"她也不再堅持,仍然照舊叫我"季先生",我稱她為"歐樸爾太太",相安無事。
一想到我的母親般的女房東,我就回憶聯翩。在漫長的十年中,我們晨夕相處,從來沒有任何矛盾。值得回憶的事情實在太多了,即使回憶睏難時期的情景,這回憶也仍然是甜蜜的。這些回憶一時是寫不完的,因此我也就不再寫下去了。
離開德國以後,在瑞士停留期間,我曾給女房東寫過幾次信。回國以後,在北平,我費了千辛萬苦,弄到了一罐美國咖啡,大喜若狂。我知道,她同許多德國人一樣,嗜咖啡若命。我連忙跑到郵局,把郵包寄走,期望它能越過千山萬水,送到老太太手中,讓她在孤苦伶仃的生活中獲得一點喜悅。我不記得收到了她的回信。到了五十年代,"海外關係"成了十分危險的東西。我再也不敢寫信給她,從此便雲天渺茫,互不相聞。正如杜甫所說的"明日隔山嶽,世事兩茫茫"了。
一九八三年,在離開哥廷根將近四十年之後,我又回到了我的第二故鄉。我特意擠出時間,到我的故居去看了看。房子整潔如故,四十年漫長歲月的痕跡一點也看不出來。我走上三樓,我的住房門外的銅牌上已經換了名字。我也無從打聽女房東的下落,她恐怕早已離開了人世,同她丈夫一起,靜臥在公墓的一個角落裏。我回首前塵,百感交集。人生本來就是這樣,我有什麽辦法呢?我衹有虔心禱祝她那在天之靈--如果有的話--永遠安息。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
|
| 第1節:從現在起,我是為你們而活(1) | 第2節:從現在起,我是為你們而活(2) | 第3節:從現在起,我是為你們而活(3) | | 第4節:從現在起,我是為你們而活(4) | 第5節:從現在起,我是為你們而活(5) | 第6節:從現在起,我是為你們而活(6) | | 第7節:從現在起,我是為你們而活(7) | 第8節:從現在起,我是為你們而活(8) | 第9節:永久的悔(1) | | 第10節:永久的悔(2) | 第11節:永久的悔(3) | 第12節:永久的悔(4) | | 第13節:永久的悔(5) | 第14節:加德滿都的狗 | 第15節:烏鴉和鴿子 | | 第16節:神牛(1) | 第17節:神牛(2) | 第18節:我的女房東(1) | | 第19節:我的女房東(2) | 第20節:我的女房東(3) | 第21節:我的女房東(4) | | 第22節:喜鵲窩(1) | 第23節:喜鵲窩(2) | 第24節:喜鵲窩(3) | |
| 第 I [II] 頁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