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界精英 鬍雪岩的啓示   》 五 福禍相依(2)      曾仕強 Ceng Shijiang

  王有齡說:“石沉大海,杳無音信。”
  鬍雪岩一聽便明白緣由,他告訴王有齡:“你想錯了,如果不需要錢打點黃宗漢,何大人為什麽一口氣給你那麽多銀子?”王有齡一點就通,這纔明白原來何桂清給他的也是“做官的本錢”。後來他把錢送進去,實缺果然就派出來了。
  這段事情我們講到這裏就好了,再講下去便沒有意思了。因為有很多事情當時是對是錯我們並不知道,所以王有齡怎麽花錢投供,怎麽打通關節,又是怎麽補得實缺,這其中細節我們沒有必要去講。滿清政府最後那樣的沒落無能,以至於我們現在讀到這段歷史都會覺得壓抑鬱悶,就是因為官場的腐敗。我們現在不應該走以前的老路,更不允許這種腐敗的現象,否則還怎麽稱得上社會進步?所以過程我們會交代,細節不必詳細地去講。
  我從小在傢裏,亂七八糟的事情從來不談,因為父親講過一句話:該聽的話纔可以聽,不該聽的話不能聽。不該聽的話,聽了就會在腦子裏留下痕跡,以後做事難保不會受到幹擾。現在的科學更證明這點,任何亂七八糟的信息,衹要進入腦袋就會影響思維。孔子說“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意思絶對不是說知道的事情就說知道,不知道事情就說不知道,如果那樣孔子也太沒有學問了。孔子真正的意思是說,這件事情雖然你知道,但是不應該講,你也要說不知道。所以有很多學生問孔子這樣那樣的事情,雖然孔子都清楚,但是他也說不知道,他不是欺騙,而是講妥當的話。
  我們讀歷史,要從當中看出一些道理來,這樣對我們纔有用,對我們的下一代纔有幫助。如果看了半天,還是覺得做人要去討好人傢,要去溜須拍馬,這樣的亂讀書不如不讀書。看鬍雪岩的故事,也要從他的經歷當中汲取有益的道理,而且這些道理應該是值得我們回味、值得我們學習的。
  讀歷史,要從當中看出一些道理來,這樣纔對我們有幫助。
  結交漕幫
  王有齡補得了個什麽實缺?他被委任為海運局衙門的“坐辦”。清朝皇帝大臣所需的糧米,均是由魚米之鄉的蘇杭地區通過運河運往京城的,稱為“漕運”。參與運糧工作的一班人馬,稱為“漕幫”。後來因連年戰事,漕運常常阻塞,造成運糧誤期,於是朝廷下旨改漕運為海運。海運局衙門便是專為漕運改海運而設立的,“總辦”由藩司兼領,相當於局長,“坐辦”還算不上局長,卻是主持實際工作的人。
  這個官職重不重要?如果糧米按時送去,那就無關緊要;但如果不能按時運到,那就重要的不得了。你想皇帝要是沒有糧吃,那豈不是天大的責任?中國人的事情其實衹有四個字,叫做可大可小,說大就是大事一件,說小就是小事一樁,重要不重要隨時都會變化,完全因人而定。所以,海運局的工作說好辦很好辦,說難辦也很難辦。
  王有齡新官上任,於公於私都很想做出些成績來,但他做海運的事情畢竟不是內行,所以就去找鬍雪岩商議。鬍雪岩本來就機敏果斷,洞察事態,再加上幾年社會磨煉,大小事情講起來都是頭頭是道。他跟王有齡分析說,現在太平軍鬧得厲害,河道不暢,朝廷不得已改用海運,但以前漕幫的那些人不能得罪,必須取得他們的理解和支持。現在兵荒馬亂,市面上糧米緊張,一時很難收到大批的糧食,而漕幫與糧商關係很好,手中又有囤糧,如果能夠出手相助,必將事半功倍,若是他們從中作梗,將是很大的麻煩。
  王有齡一聽,面有難色,因為他剛剛上任,人生地不熟,根本不知道應該從哪裏入手。鬍雪岩看出王有齡的心思,笑了笑說:“沒有關係,此事交給我好了,我代你去打通關節便是。”
  話雖如此,王有齡聽了還是將信將疑,但是也沒有更好的辦法,衹好交由鬍雪岩先去辦理。
  我們中國人有一句話,叫做擒賊先擒王。要跟漕幫拉關係,當然也要先從老大下手。鬍雪岩打聽得知漕幫的老大,人稱魏老爺子,年過八十,雖然江湖之事已委派大徒弟尤五處置,但在幫中仍是頗有威望,重大事情還需請示他才能定奪。這個很有意思,中國人說不管,卻又要管;說要管,卻又不管。其中的奧妙很值得我們去琢磨一番。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选集】百傢講壇
一 德行定終生(1)一 德行定終生(2)一 德行定終生(3)一 德行定終生(4)
二 誠信為本(1)二 誠信為本(2)二 誠信為本(3)二 誠信為本(4)
二 誠信為本(5)三 隨機應變(1)三 隨機應變(2)三 隨機應變(3)
三 隨機應變(4)三 隨機應變(5)四 患難見真情(1)四 患難見真情(2)
四 患難見真情(3)四 患難見真情(4)四 患難見真情(5)五 福禍相依(1)
五 福禍相依(2)五 福禍相依(3)五 福禍相依(4)五 福禍相依(5)
第   I   [II]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