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歌鉴赏 》 唐名家诗导读 》
韩愈
张海鸥 Zhang Haiou
韩愈(768—824),字退之,河阳(今河南省孟县)人,自称郡望昌黎,出身于小官吏家庭,幼丧父,兄韩会抚养之。会能文章,对愈有影响。贞元二年(786),19岁的韩愈赴长安参加进士考试,直到贞元八年(792)第四次应考,才考中进士。此后又连续三次应吏部博学宏词科考试,皆不中。直到29岁才在董晋幕府中得到了一个观察推官的微小官职。36岁时,任监察御史,不久就被贬为阳山县令。此后直到50岁,官职一直浮沉不定。元和十二年,韩愈50岁时,因参与平定淮西之役表现出处理军国大事的才能,迁为吏部侍郎,进入朝廷上层统治集团。但两年后,他却因上表谏迎佛骨而触怒宪宗,险些宪宗被处死,幸得裴度等大臣挽救,才免于一死,被贬为潮州(在今广东)刺史。在潮州八个月,宦官杀宪宗,立穆宗,韩愈被召回朝,后历官国子监祭酒、京兆尹、兵部侍郎、吏部侍郎。长庆四年(824)病逝于长安,终年57岁。有《昌黎先生集》。今人整理注释的韩集有马通伯《韩昌黎文集校注》、钱仲联《韩昌黎诗系年集释》(下简称《集释》)、童第德《韩集校铨》等。
韩愈在中国文化史上,首先是位重要的思想家。在宋儒眼中,孔、孟之下,便是韩子。他在儒学式微,释、道盛行之际,力辟佛、老,致力于复兴儒学,取得了重大的成功。他所倡导的古文运动,其实就是复兴儒学的重要手段。
韩愈是唐代著名的文学家。他倡导古文运动,反对骈骊之文,提倡散句单行、自由灵活、言之有物的古文。他的文章善于推陈出新,富有独创性,内涵深厚,语言丰富灵活,极富于表现力,风格雄辩恣肆,气势磅礴,成为中古以来文章之典范。苏轼称誉他“文起八代之衰”。
在诗歌方面,他也富于创意,喜欢生新出奇。他说自己是“余事作诗人”(《和席八十二韵》),这意思除了人们通常理解的把写诗放在复兴儒学、倡导古文之后以外,或许还有游戏文字之意。所以他写诗不愿意四平八稳,而喜欢谐谑诡异,显示才学。他有意把诗写得奇崛拗折,喜欢用佶屈聱牙的僻字晦句,用平常人不用的险韵重韵,用散文式的篇章和笔法,铺叙,议论。他喜欢学李白古风之淋漓放纵,又学杜诗长篇叙事法度,炼字艺术,以及“以文为诗”的风格,从而在李杜之后开创了一种奇险诡谲的新诗风。这种诗风对宋诗颇有影响,严羽批评宋人“以文字为诗、以才学为诗、以议论为诗”(《沧浪诗话·诗辨》),实可从韩愈这里找到一些原因。韩愈是李白、杜甫之后最早将李杜并尊的人之一,他在《调张籍》诗中所言“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影响深远。
山石①
山石荦确行径微②,黄昏到寺蝙蝠飞。升堂坐阶新雨足,芭蕉叶大支子③肥。
僧言古壁佛画好,以火来照所见稀。铺床拂席置羹饭,疏粝④亦足饱我饥。
夜深静卧百虫绝,清月出岭光入扉。天明独去无道路,出入高下穷烟霏。
山红涧碧纷烂漫,时见松枥⑤皆十围。当流赤足蹋涧石,水声激激风吹衣。
人生如此自可乐,岂必局束为人靰⑥。嗟哉吾党二三子,安得至老不更归⑦?
①本篇当作于贞元十七年(801)七月。当时作者在洛阳。②荦确:凹凸不平貌。行径微:山路狭窄。③支子:一作栀子。④疏粝:糙米饭。⑤松枥:松树和枥树。⑥靰(ji):马络头。⑦不更归:即更不归,仍不归。归:归乡。
此诗颇显韩愈“以文为诗”特色。他用散文化的语汇、句法、章法写诗,不用或少用比兴、象征、想像、夸张等修辞手段,不用跳跃的句法和章法,而是采用“赋”的表现方法,平实地记叙事情的过程。全诗二十一句,不换韵,一韵到底。描写他在某一天下午游山,在山寺里住了一夜,次日早晨出山归家途中的所见所感。首句表面是写山路崎岖不平,实际也暗示了全诗的风格──荦确不平。从第二句起,诗人就不写白昼而写黄昏,不写山鸟山花而写夜精灵蝙蝠,以及若有若无的古壁佛画,阗寂无声的静夜,清凉的月色等,从而使人强烈地感受到深山古寺的幽静神秘。天亮了,诗人在山中独自漫步,此时他是这深山老林中唯一的人类,他得以尽情地享受自由自在地徜徉于自然之中的况味:信步走去,连路不路的问题也不必考虑了,他四顾这山红涧碧、松枥十围、水声激激、烟霞烂漫的景色,全然陶醉于远离尘嚣的“自乐”之中。
最后,他还是想到了仕与隐这个永远令人困惑的问题。此时的韩愈,进士及第已经快十年了,但连个正式的官职都没有,给人家当了几年幕僚,很没意思。此时他辞了幕职,途经洛阳,游山遣兴。自然和自由固然好,但求仕之心还是怎么也放不下。所以才有“安得至老不更归”的感叹和疑问。
初、盛唐人作七言古体,往往喜欢用一些对偶句,但韩愈的七古却绝对不用对偶句。这也是他“以文为诗”的一个特征。此诗依次叙述,无论从时间的顺序还是空间的移动来看,都好像自然而然,漫不经心的。但仔细琢磨,却发现诗人是处处有照应的:“无道路”照应“行径微”;“出入高下”照应“山石荦确”;“当流赤足”照应“新雨足”;“黄昏”与“天明”、“无所见”与“时见”等等,皆对照呼应。前人也注意到这种有意无意的写法,《韩柳诗选》云:“句烹字炼而无雕琢之迹,缘其于淡中设色,朴处生姿耳”。清何焯《义门读书记》评此诗云:“直书即目,无意求工,而文自至。”
由此诗也颇可体会韩诗宏伟奇崛的风格。元好问《论诗绝句》三十首中有一首将此诗与秦观诗比较:“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晚枝。拈出退之山石句,始知渠是女郎诗。”略可说明秦、韩之诗有阴柔与阳刚之别。
答张十一功曹①
山净江空水见沙,哀猿啼处两三家。筼筜②竞长纤纤笋,踯躅闲开艳艳花③。
未报恩波知死所,莫令炎瘴送生涯④。吟君诗罢看双鬓,斗⑤觉霜毛一半加。
①张功曹:名署,河间(今河北河间)人。贞元十九年(803)关中大旱,当时任监察御史的韩愈和张署直言劝谏唐德宗减免徭赋,因而得罪幸臣,两人同时被贬,韩贬为阳山(今广东阳山)令,张贬为临武(今湖南临武)令。洪兴祖《韩子年谱》系此诗于贞元二十年(804)南迁之作。然“功曹”二字不符,因张署两年后方任江陵功曹。钱仲联《集释》谓此诗“境地情绪,明系作于湘南而非江陵”。并辩“功曹”事,认为原题当为《答张十一》,“功曹”二字或为其后追加,或为李汉编集时所加。韩集中酬赠张功曹的诗很多,而张署诗仅见于《韩子年谱》一首(下详)。②筼筜:竹名。《异物志》曰:“筼筜生水边,长数丈,围一尺五六寸,一节相去六七寸,或相去一尺,庐陵界中有之”。③踯躅:又名羊踯躅,又名闹羊花,属杜鹃花科,落叶灌木,春季开花,红黄色,极鲜艳。《太平广记》:“南中花多红赤,亦彼之方色也。唯踯躅为胜。岭北时有,不如南之繁多也。山谷间悉生,二月发时,照耀如火,月余不歇。出《岭南异物志》”。“闲”一作“初”。④未报二句:皇帝的深恩我尚未报答,死地亦难预知,但愿不要在南方炎热的瘴气中虚度余生。⑤斗:同陡,忽然、顿时之意。
这是一首七律。张署在临武令任上有诗赠韩愈曰:“九疑峰畔二江前,恋阙思乡日抵年。白简趋朝曾并命,苍梧左宦一联翩。鲛人远泛渔舟火,鵩鸟闲飞雾里天。涣汗几时流率土,扁舟西下共归田”。韩以此诗作答。前四句写居处人烟稀少,荒僻冷清。然自然风物亦自明净清新,蓬勃艳丽。五六两句是全诗情感之重心,含意复杂:有对自己无辜被贬的怨愤不平,又有对前途的担忧和期望。“未报恩波”是儒家“怨而不怒”的精神传统,身遭贬谪尚念报效君国,受了委曲仍然觉得君恩深厚,无法报答。程学恂曰:“退之七律只十首,吾独取此篇为能真得杜意”。此所谓“杜意”,主要是指“怨而不怒”,不忘君国的精神。最后两句把感情推向高潮,言人已不堪悲愁,又读悲愁凄苦之诗,突然之间就觉得衰老了许多。这是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的写法,婉转含蓄,韵味深厚悠长。何焯《义门读书记》曰:“五六既不如屈子之狷怼,结仍借答诗以见其憔悴,可谓怨而不乱矣”。
八月十五日夜赠张功曹①
纤云四卷天无河②,清风吹空月舒波③。沙平水息声影绝,一杯相属④君当歌。
君歌声酸辞且苦,不能听终泪如雨:“洞庭连天九疑⑤高,蚊龙出没猩鼯⑥号。
十生九死到官所,幽居默默如藏逃。下床畏蛇食畏药⑦,海气湿蛰熏腥臊⑧。
昨者州前捶大鼓⑨,嗣皇继圣登夔皋⑩。赦书一日行万里⑾,罪从大辟皆除死⑿。
迁者追回流者还⒀,涤瑕荡垢清朝班⒁。州家申名使家抑⒂,坎轲只得移荆蛮⒃。
判司卑官不堪说⒄,未免捶楚尘埃间⒅。同时辈流多上道⒆,天路幽险难追攀⒇。”
君歌且休听我歌,我歌今与君殊科:“一年明月今宵多,人生由命非由他,
有酒不饮奈明何!”
①此为永贞元年中秋在郴州之作。贞元二十一年(805)二月,顺宗即位,改元永贞。大赦天下,韩愈、张署到郴州待命。韩大约在夏、秋之际到郴。是年八月初一,顺宗禅位于宪宗,又大赦天下,八月十五日,正在郴州的韩、张已接到改官江陵(今湖北江陵)的任命,韩为法曹参军,张为功曹参军,仍不能回京。韩愈因写此诗赠张。②纤云:微云。天无河:因月光明亮而显不出银河。③月舒波:月光舒泻。④属:劝饮。⑤九疑:山名,疑又作嶷。又名苍梧山,在今湖南宁远县南,相传舜葬于此。⑥猩鼯:猩猩和大飞鼠。⑦下床句:此言居处环境恶劣,毒蛇出没,毒虫毒草令人防不胜防。⑧海气:指潮湿之气。湿蜇:蜇伏于潮湿阴暗之处的蛇虫之类。薰腥臊:散发出腥臊难闻之气。⑨昨者:前几天。捶大鼓:唐代制度,颁布大赦令时,击鼓千声,集合百官、父老、囚徒等,当众宣布。⑩嗣皇:继承皇位的新皇帝,此指唐宪宗。登:起用。夔皋:夔和皋陶,均为舜帝时代的贤臣。此比喻新皇帝选贤任能。⑾赦书:宪宗于永贞元年(805)八月初一日即位,初五即颁布赦书,十五日以前即已传到郴州。“日行万里”,夸其传达之速。⑿大辟:死刑。除死:免死。⒀迁者:被贬官者。流者:被流放者。⒁涤瑕句:意谓被赦者皆洗雪罪名,重新进入朝班清白行列。⒂州家句:州刺史提名让张署和韩愈还朝,却遭到湖南观察使杨凭的阻抑。州家、使家是当时人对州刺史和观察使的俗称。⒃移荆蛮:调往江陵任职。⒄判司:评判一司事务之官,是对诸曹参军的统称。当时张署调任江陵府功曹参军,韩愈任法曹参军,皆属此类卑职小官。⒅未免句:唐代制度,参军簿尉若有过错,即受笞杖之刑。捶楚:指受刑。⒆同时句:同时被流放的人都启程返京了。⒇天路:进身朝廷之路。
此诗乃与张署共诉仕宦偃蹇之作。诗人仕途坎坷,谪居下僚,心中郁闷不平。当此中秋明月,患难之交同处南荒,对酒悲歌,聊“述迁谪量移之苦耳”(查慎行语)。与前《山石》诗以叙写景观为主不同,此诗以叙事抒情为主,但“以文为诗”的写法却很一致,层层叙写,娓娓道来,如同二人促膝而谈,而情感意蕴却又一波三折,由环境恶劣、心情凄苦到有所期冀,而希望又立即变为失望,只好故作旷达以消解激愤。可谓波澜迭起。翁方纲称此诗是“韩诗七古之最有停蓄顿折者”。方东树曰:“一篇古文章法,前叙,中间以正意苦语重语作宾,避实法也”。诗中“君歌”、“我歌”的形式也颇似赋的主客问答手法。大部分是“君歌”,少部分是“我歌”。而实际上都是韩歌。程学恂曰:“此诗料峭悲凉,源出楚骚,入后换调,正所谓一唱三叹有遗音者矣”。高步瀛曰:“高朗雄秀,情韵兼美”。
春雪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前人系此诗于元和十年(815),当时韩愈在朝任史馆修撰,知制诰。诗写长安春雪,特有一番细腻深微的审美意趣。既为咏雪,又须切中春字,故先从春天的感受落笔。对北方人来说,新年无芳华是正常的,但到过岭南的韩愈却觉得北方春来晚,直到二月才有草芽长出来,然而白雪却不肯就此离去,它还要穿庭落树地和春天逗个趣。诗人借鉴岑参《白雪歌》之意,拟雪为花,又进一步拟雪为人,说雪都嫌春天来得太迟了,因而要为人们装点出一些春花春意。诗中洋溢着一种北方人在冬去春来时节的喜悦之情,这大概是岭南人所难以体会到的。此诗当与八年后所作《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二首》参读。
调张籍①
李杜文章②在,光焰万丈长。不知群儿愚,那用故谤伤③。
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④!伊⑤我生其后,举颈遥相望。
夜梦多见之,昼思反微茫。徒观斧凿痕,不瞩治水航⑥。
想当施手时,巨刃磨天扬。垠崖划崩豁,乾坤摆雷硠⑦。
唯此两夫子⑧,家居率荒凉。帝欲长吟哦,故遣起且僵。
翦翎送笼中,使看百鸟翔。平生千万篇,金薤垂琳琅。
仙官敕六丁,雷电下取将。流落人间者,太山一毫芒。
我愿生两翅,捕逐出八荒⑨。精诚忽交通,百怪入我肠⑩。
刺手拔鲸牙,举瓢酌天浆。腾身跨汗漫,不著织女襄⑾。
顾语地上友,经营无太忙⑿。乞君飞霞珮,与我高颉颃⒀。
①调:调侃,调笑,戏谑。张籍(768--830),字文昌,贞元十四年(798)进士,历官太常寺太祝、水部员外郎、终国子司业。②文章:此指诗篇。③群儿:指“谤伤”李杜的人。前人认为主要是指元稹、白居易等(下详)。④蚍蜉:蚁类,常在松树根部营巢。⑤伊:发语词。⑥徒观两句:比喻“李杜文章”如同大禹治水疏通江河,后人虽能看到其成就,却无法目睹当时鬼斧神工的开辟情景了。⑦想当四句:想像禹治水时劈山凿石、声震天宇的情景。划:劈开。雷硠:山崩之声。⑧唯此以下十二句:说天帝想要好诗歌,就派李、杜到人间受苦,还故意折断他们的羽毛,剥夺他们的自由,让他们经受挫折坎坷磨难,从而创作出精金美玉般的绝代诗篇。然后又派天神取走了。现在遗留在人世的只不过是“太山一毫芒”而已,尚且如此高不可及。金薤:书。古有薤叶书。又有薤叶形的金片,俗语称金叶子。琳琅:美玉石。此以金玉喻“李杜文章”,并言李杜诗篇播于金石。六丁、雷电:皆传说之天神。⑨八荒:古人以为九州在四海之内,而四海又在八荒之内。⑩精诚两句:言忽然悟得“李杜文章”之妙。犹今言灵感忽至。⑾刺手四句:比喻李、杜诗的创作境界。汗漫:广漠无边之处。《淮南子·道应训》:卢敖游于北海,遇异人,欲与交友,其人笑曰:“嘻!子中州之民,宁肯而远至于此。……吾与汗漫期于九垓之外,吾不可以久驻。”织女襄:《诗·小雅·大东》:“跂彼织女,终日七襄。虽则七襄,不成报章。”郑玄注:“襄:驾也。驾,谓更其肆也。从旦至暮七辰,辰一移,因谓之七襄”。按:织女,谓织女星。肆,谓星宿所舍,即星次。此句夸言神游物外,连织女星的车驾都不乘坐了。意谓超越了织女星运行的范围。⑿地上友:指张籍。经营:此谓构思。⒀乞:此谓送给。如杜甫《戏简郑广文虔兼呈苏司业源明》:“赖有苏司业,时时乞酒钱”。颉颃:上下飞翔。上飞曰颉,下飞曰颃。
此诗作于元和十年(815),是文学史上著名的推尊李、杜的力作。前人认为李杜之后,韩愈最早将李、杜并尊,而且称誉颂扬最为有力。并认为此诗是针对当时一些人扬杜抑李或“李、杜交讥”而发。五代后晋人编撰《旧唐书》,认为元稹是“李杜优劣论”的始作俑者。宋人魏泰《临汉隐居诗话》进一步指实韩诗所斥“群儿”,是指元稹、白居易:“元稹作李杜优劣论,先杜而后李,韩退之不以为然,诗曰‘李杜文章在……可笑不自量’,为微之发也”。此后,人多从其说。
然事实并不尽然。其实元稹是最早对李、杜并称的人。早于韩愈此诗二十一年,即贞元十年(794),元稹作《代曲江老人百韵》,诗中已有“李杜诗篇敌”之句。贞元十四年(798)韩愈《醉留东野》诗有“昔年因读李白杜甫诗,长恨二人不相从”之句。但在元和八年,元稹作《唐故工部员外杜君墓系铭并序》,这是唐代唯一一篇从理论上分析杜诗出现之意义的文献,其中再次提到李、杜时,确实有所高下:“诗人已来,未有如杜子美者。时山东李白,亦以奇文取称,时人谓之李杜。余观其乐府歌诗,诚亦差肩于子美矣;至若铺陈终始,排比声韵,大或千言,次犹数百,词气奋迈,而风调清深,属对律切,而脱弃凡近,则李尚不能历其藩篱,况壶奥乎?”白居易作于元和十年的《与元九书》,则有李杜并讥之嫌:“诗之豪者,世称李杜。李之作才矣、奇矣,索其风雅比兴,十无一焉。杜诗最多,可传者千余首,尽工尽善,又过于李。然撮其《新娄》、《石壕》诸章,亦不过三四十。杜尚如此,况不迨杜者乎?”白氏本意是强调“唯歌生民病”的新乐府诗,并非全面贬低李杜。但“谤伤”之嫌确亦难免。
韩愈此诗极全力宏扬李杜,其所谓“群儿”、“谤伤”等语,亦必有所指。钱仲联《集释》补释云:“籍虽隶韩门,然其乐府诗体近元、白而不近韩,故白亟称之。元、白持论,当为籍所可,故昌黎为此诗以启发之欤?”
不论此诗写作起因如何,其艺术成就确可称道。此诗力大思雄,纵横恣肆,颇有李白浪漫风格,其想像、夸张、比喻皆新奇有趣,然而又非常恰当,足见大家风范。朱彝尊《批韩诗》曰:“议论诗,又别是一调,以苍老胜,他人无此胆。”《唐宋诗举要》引吴闿生语:“雄奇伟岸,亦有光焰万丈之观。”韩诗造语新奇历来受人称誉,赵翼《瓯北诗话》云:“诗家好作奇句警语,必千锤百炼而后能成。如……昌黎之‘巨刃磨天扬’、‘乾坤摆雷硠’等句,实足惊心动魄,然全力搏兔之状人皆见之”。《岘傭说诗》:“奇杰之语,戛戛独造”。韩愈《荐士》评孟郊诗云:“横空盘硬语,妥帖力排奡”。此语常被后人用来评价韩愈本人的诗。
晚春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钱钟联《集释》系此诗于元和十一年。注引朱彝尊《批韩诗》云:“此意作何解?然情景却是如此。”的确,仅就描写暮春景色而言,此诗可谓有情有趣,亦不落俗套。诗题又作《游城南晚春》,可知所写乃春游郊外所见。诗人全用拟人手法,不说人之惜春,而说草树亦知春将不久,因而百花争艳,各呈芳菲。凑热闹的还有朴素无华的杨花榆荚,像飞雪一般漫天遍野地飘舞。人言草木无情,诗偏说它们有知,或“斗”或“解”,活泼有趣。这是此诗明白有趣之处。
然而“无情思”三字颇怪异,遂引起后人诸多猜测。或谓劝人勤学,不要像杨花那样白首无成;或谓隐喻人之无才,作不出好文章;或言有所讽喻;或言赞赏杨花虽无芳华,却有情趣和勇气。细审诗意,诗人当是赞赏杨花的。“无才思”应是故作顿挫的谐谑之笔。
听颖师弹琴①
昵昵儿女语,恩怨相尔汝②。划然变轩昂,勇士赴敌场③。
浮云柳絮无根蒂,天地阔远随飞扬④。
喧啾百鸟群,忽见孤凤凰。跻攀分寸不可上,失势一落千丈强⑤。
嗟余有两耳,未省听丝篁⑥。自闻颖师弹,起坐在一旁⑦。
推手遽止之,湿衣泪滂滂。颖乎尔诚能,无以冰炭置我肠⑧!
①钱《集释》系本篇于元和十一年(816)。李贺《听颖师弹琴歌》有“竺僧前立当吾门,梵宫真相眉棱尊”。可知颖师是当时一位善弹琴的和尚。②昵昵:亲热而细柔。尔汝:好朋友不讲客套,互称你我,叫做“尔汝交”。《世说新语·排调》:“晋武帝问孙皓:闻南人好作尔汝歌,颇能为不?”尔汝歌是古代江南一带民间流行的情歌,歌词每句用尔或汝相称,以示彼此亲昵。③划然:突然。轩昂:形容音乐高亢雄壮。④浮云两句:形容音乐飘逸悠扬。⑤喧啾四句:形容音乐既有百鸟喧哗般的丰富热闹,又有主题乐调的鲜明嘹亮,高低抑扬,起伏变化。⑥丝篁:弹拨乐器,此指琴。⑦起坐:忽起忽坐,激动不已的样子。⑧冰炭置我肠:《庄子·人间世》:“事若成,则必有阴阳之患”。郭象注:“人患虽去,然喜惧战于胸中,固已结冰炭于五藏矣”。此言自己被音乐所感动,情绪随着乐声而激动变化。
唐人音乐诗较著名者,有李颀《听董大弹胡笳弄兼寄语房给事》、李白《听蜀僧濬弹琴》、李贺《李凭箜篌引》、白居易《琵琶行》等及韩愈此篇。篇篇不同,可谓各有千秋。此诗前后分写两种境界。前十句描写音乐意境,曲折形容,“忽而弱骨柔情,销魂欲绝;忽而张牙舞爪,可骇可愕。其变态百出如此”(蒋之翘语,见《辑注唐韩昌黎集》)。后八句写听琴者的境界。诗人故意说自己本不懂琴,听此琴才忽然开窍了,而且激动不已。这其实是以演奏效果来衬托演奏技艺之高超,可谓启愚顽而动魂魄,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前人于此诗好评如潮,《唐宋诗举要》引吴闿生曰:“无端而来,无端而止,章法奇诡极矣”。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前集》载《西清诗话》云:“三吴僧义海以琴名世。六一居士尝问东坡:琴诗孰优?东坡答以退之《听颖师琴》,公曰:此只是听琵琶耳。或以问海,海曰:欧阳公一代英伟,然斯语误矣。‘昵昵儿女语,恩怨相尔汝’,言轻柔细屑,真情出见也。‘划然变轩昂,勇士赴敌场’,精神余溢,竦观听也。‘浮云柳絮无根蒂,天地阔远随飞扬’,纵横变态,浩乎不失自然也。‘喧啾百鸟群,忽见孤凤凰’,又见颖孤绝不同流俗下俚声也。‘跻攀分寸不可上,失势一落千丈强’,起伏抑扬,不主故常也。皆指下丝声妙处,唯琴为然。琵琶声上格,乌能尔耶?退之深得其趣,未易讥评也。”
附李贺《听颖师弹琴歌》:
别浦云归桂花渚,蜀国弦中双凤语。芙蓉叶落秋鸾离,越王夜起游天姥。
暗佩清臣敲水玉,渡海娥眉牵白鹿。谁看挟剑赴长桥?谁看浸发题春竹?
竺僧前立当吾门,梵宫真相眉棱尊。古琴大轸长八尺,峄阳老树非桐孙。
凉馆闻弦惊病客,药囊暂别龙须席。请歌直请卿相歌,奉礼官卑复何益?
次潼关先寄张十二阁老使君①
荆山已去华山来,日出潼关四扇开②。刺史莫辞迎候远,相公新破蔡州回③。
①次:驻军。潼关:在陕西潼关县北,东汉末设,为秦、晋、豫交通要塞。张十二阁老使君:即张贾,时任华州刺史,故称使君;他曾在门下省做过给事中,当时通行将中书、门下二省的官员称为“阁老”。②荆山又名覆釜山,在今河南省灵宝境内,潼关之东,距潼关西面的华山二百余里。③莫辞迎侯远:因华州距潼关尚有一百二十里,故云莫辞远。相公:指平淮大军统帅、宰相裴度。蔡州:淮西藩将吴元济的大本营。元和十二年十月,唐军破蔡州,生擒吴元济。
钱钟联《集释》系此诗于元和十二年。此时韩愈50岁,参加平定淮西之役并起了重要作用。平淮告捷,凯旋回京,韩愈心情极好。当唐军驻扎在潼关,将向华州进发时,韩愈以行军司马身份写成此诗,由快马送交华州刺史张贾,通知他准备犒军。所以题为“先寄”。曾有人称此诗为韩愈生平第一首快诗。“第一”虽未必,“快诗”是无疑的。诗人以健笔写小诗,不求绝句含蓄蕴藉之风致,而效杜甫“直从巴峡穿巫峡”之快意,痛快淋漓地抒发胜利后的喜悦之情。查慎行曰:“气象开阔,所谓卷波澜入小诗者”。全诗节奏明快,语意爽直豪迈,情调轻松亲切。诗的前两句用泼墨写意的手法,山去山来、城门大开,足见行军之舒畅,国事之太平,人心之爽朗。清人曾认为城门“四扇”失实,试改为“两扇”,则无味矣。后两句毫无顾忌地要地方官来迎接、犒劳,却并无恃功骄人之意,反显得亲切无间。蒋抱玄曰:“言为心声,故从容至此。”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①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②。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③。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④。
①据日本藏《又玄集》,此诗题作《贬官潮州出关作》。左迁:贬官。古人以右贵左贱,故称贬官为左迁。蓝关:距长安不远。《地理志》:“京兆府蓝田县有蓝田关”。湘:韩愈的侄孙韩湘,此时27岁,尚未登科第,远道赶来从韩愈南迁。后四年,即长庆三年(823),韩湘进士及第,后为大理丞。②一封两句:元和十四年(819),唐宪宗遣使者迎佛骨入禁中,三日后乃送佛寺。朝臣无谏阻者,韩愈一生致力于兴儒辟佛,时任刑部侍郎,独上《论佛骨表》谏阻,言辞激切。宪宗大怒,欲置韩愈死地,幸得宰相裴度等力保,方得免死,贬为潮州刺史(参两《唐书》本传)。此诗即在赴潮州途经蓝关时所作。潮州一作潮阳。旧说潮州距长安八千里。③秦岭:在蓝田县内东南。马不前:古乐府《饮马长城窟行》:“驱马涉阴山,山高马不前。”④瘴江:此泛指南方多瘴气之水。《左传·僖公三十二年》载蹇叔哭师语:“必死是间,余收尔骨焉”。
韩愈大半生仕宦蹉跎,五十岁才因参与平淮而擢升刑部侍郎。两年后又遭此难,情绪十分低落,满心委曲、愤慨、悲伤。前四句写祸事缘起,冤屈之意毕见。他坚持说自己是“欲为圣明除弊事”,可见其无悔且不屈之意。后四句悲歌当哭,沉痛凄楚,却又慷慨沉雄,不卑不弱,境界宏阔,大气磅礴。此为韩诗七律之佳作,清何焯以“沉郁顿挫”评之,显然是以杜诗相比并。《瀛奎律髓汇评》引纪昀语:“语极凄切,却不衰飒”。《唐宋诗举要》引吴曰:“大气盘旋,以文章之法行之。然已开宋诗一派矣”。《诗境浅说》:“昌黎文章气节,震铄有唐。即以此诗论,义烈之气,掷地有声,唐贤集中所绝无仅有”。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二首(其一)①
天街小雨润如酥②,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①此诗作于长庆三年(823)早春。张水部是水部员外郎张籍。②天街:唐时长安城朱雀门大街亦名天门街,简称天街。酥:方世举注引《玉篇》:“酥,酪也”。此处形容小雨滋润着早春的土地,使之变得松软湿润起来。
韩愈写此诗时已经56岁,任吏部侍郎。这是他一生所作最大的官。虽然时间不长(他57岁就病逝了),但此时心情很好。此前不久,镇州(今河北正定)藩镇叛乱,韩愈奉命前往宣抚,说服叛军,平息了一场叛乱。穆宗皇帝非常高兴,把他从兵部侍郎任上调为吏部侍郎。在文学方面,他早已声名大振。在复兴儒学的事业中,他也卓有建树。因此,虽然年近花甲,却不因岁月如流而悲伤,而是兴味盎然地迎接春天。“小雨润如酥”,十分微妙地表达出生活在北方的人送走严寒,迎来早春时独特的欣喜之情。“草色遥看近却无”是历来备受称道的名句,留意过北国春天原野变化的人们都有这样的感觉,而唯有韩愈才创造出了这样传神写照、欣欣向荣的诗句。黄叔灿《唐诗笺注》评此句云:“写照工甚,正如画家设色,在有意无意之间”。后两句以“烟柳满皇都”的暮春之繁华与早春比照,强调早春才是一年中最好的时节。朱彝尊《批韩诗》曰:“景绝妙,写得亦绝妙”。
并附此诗的第二首亦可参读:
莫道官忙身老大,即无年少逐春心。凭君先到江头看,柳色如今深未深?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
|
卢照邻 | 骆宾王 | 王勃 | 杨炯 | 刘希夷 | 陈子昂 | 贺知章 | 张若虚 | 张九龄 | 王之涣 | 孟浩然 | 王昌龄 | 王维 | 崔颢 | 王翰 | 高适 | 岑参 | 李白 | 杜甫 | 张继 | 韩愈 | 元稹 | 白居易 | 刘禹锡 | |
| 第 I [II] 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