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国风情 名傢走世界:周遊織夢   》 第21節:藍藍的天與水地中海風光      葉渭渠 She Weiqu

  藍藍的天與水地中海風光
  登瑞士阿爾卑士山鐵力士峰後,回到盧賽恩,已是傍晚時分,十分勞累,想重訪古橋和盧賽恩湖也無氣力再遊了。吃過晚餐,便帶着曾訪 過這橋、這湖的美好印象,早早進入夢鄉了。
  翌日,我們驅車到達意大利第二大城市米蘭,時值中午時分,下起 一場雨。時而雨點豆粒般大,時而雨絲細細迷蒙,似無停止之勢。這是 我們這次歐洲之遊,遇上的惟一的一場雨。因為我們準備參觀的米蘭大 教堂,是位於市內的中心購物廣場,為步行街,汽車不能駛入,衹好手 持雨傘,步行而去。據介紹,這座米蘭大教堂的規模居歐洲教堂的第三位, 始建 14 世紀下半葉,歷時 500 年纔竣工。它的建築形態,與我們在歐 美所見過的教堂不同。正面是由厚重的石塊砌築的山字形體,中間樓座 最高為四層,左右兩側依次為三、二層,每層都是半圓拱門構造。各層 頂聳立的尖塔,有一股凌雲之勢。建築如此之多的尖塔,也許是要讓天神、 也讓靈魂更易於上通於天。這座教堂,在整體上,顯示出其宏大的規模。 在外觀上,給人一種穩重感,透露出當時人們對宗教的異常尊崇和熱情, 甚至是激情。是日,教堂不開放,我們衹悠遊漫步了一圈,就到了廣場購物中心。大概是多日來的積纍,又遇雨急步而行,患有心髒病的我, 身體不適,衹好由月梅陪伴坐在購物中心的長椅上小憩,等候團友。 到旅館,晚上也未能到餐廳用膳,由侍者將一套意大利著名的牛肉扒美 餐及酒水,用推車送到房間裏來。我沒多食,衹是意思地吃了兩塊小點心。 這一晚服藥後,早早入睡了。
  一覺醒來,天公作美,雨過天晴,體能康復如常,我能隨隊按計劃 繼續行程,從米蘭出發前往摩納哥的蒙特卡洛、法國的尼斯。這三國三 地是毗鄰,彼此相距並不很遠,都是相距約莫二三十公裏,且三國均屬 歐盟,政經一體化。進出這些國傢,可以使用歐盟統一的出入境簽證, 貨幣也都使用統一的歐元——在歐盟中,英國是個例外的存在,需要獨 辦入境簽證,獨用英鎊貨幣。我們進出三國交界,都不用通關,車子長 驅直入,甚為方便。乍看,一日兩國遊,似是奇跡,我們在這一天裏, 體驗了這不算奇跡的奇跡。童年時代,我在湄公河遊泳的時候,就開始 做着看大海的夢,我曾在美國看過太平洋,如今面對這兩國瀕臨的蔚藍 的地中海,又一次實現了我的夢。海,我又看到了海,湛藍的地中海。
  摩納哥是歐洲的一個小公國,擁有名譽上的主權,國內共分四區, 人口衹有 2 萬餘人,主要依靠其中的蒙特卡洛區的賭場維持財政開支。 住在這裏的居民都是富人,雇用的各行業職工和工人,都是日出而來, 日落而歸,不住在這塊寶地,也住不起這塊寶地。我們的車子沿着麯 折的山坡而上,在車上便可眺望到地中海的海岸,車到了小山上的一座 建於 19 世紀中葉的賭場前停下,這個蒙特卡洛區賭博場是世界聞名的。 它的建築十分豪華,簡直像一座歐洲式的皇宮,富麗堂皇,是我們見過 的美國著名賭城拉斯維加斯的賭場建築物無可媲美的。據說,來這裏聚 賭者,大多數是富人,進出賭場,保安十分嚴格。我是一介窮書生,甚 不同流,寸步也沒有踏足其間。在賭博場前的林木茂盛、百花綻放的廣場, 漫步環繞了一圈後,就來到了附近伸入地中海的一個岬角上,去觀賞地 中海美麗的自然風光。
  地中海位於南歐、北非和西南亞之間。我們面對的,是南歐中的蒙 特卡洛這一段的地中海,有“西方文化搖籃”之美稱。海水湛藍與淺藍,二色並非單調,而是互相摻和,轉化着微妙的多層的蔚藍色彩,在軟綿綿的陽光彩照下,仍在時刻地變化着,從藍色變成紫色。海,仍然風平 浪靜,表面像一巨片明亮光滑的碧藍玻璃,靜止了似的。但從靜中見動, 勉強還可以辨出細細的藍色波紋,還是可以想像出海底的水並不是靜止, 而是在運動着,在不斷地奔流着,奔嚮遠方,更遠方。在海與天之間, 蔚藍的空間變得更深沉了。如果不細察,是感受不到這種變化的。我們 觀地中海,從色的細微變化中,同樣可見大自然生命的律動,可見大自 然都擁有自己的活力,充滿着生命的氣息。這時候,我的耳旁仿佛響起 了從海與天的蔚然的深藍色裏透出來的歡快聲。這是一麯自然生命的頌 歌啊 !
  儘管如此,海面宛如一塊無比巨大的明鏡,看不見洶涌澎湃的波濤, 衹見平靜安穩的水面,一望無際地伸嚮天涯海角。這時候,我多麽想看 大海的波濤啊,哪怕是看一眼。我想,大海如此平靜,也許是站在高處 的岬角看地中海,看不見波浪,這大概是因為在大海上一個波浪廣達數 裏,非人目所能盡,故不見其狀罷了。清人焦循所云“以波濤洪洞言海者, 不知海也”這句話,對我啓示很大。
  從蒙特卡洛看藍色的地中海,海面沒有投下任何景象的影子,茫茫 的一片蔚藍,連接着遙遠的一片蔚藍的天。兩種藍,達到了神奇的協調。 可謂天海一色,盡收眼底。我們前往法國南部阿爾卑斯省省會尼斯,車 行至一個山頂的觀景臺。我們下車,從更高處,俯視近處地中海的海面, 眺望遠處,視力所及的接連天際的兩種藍,更為協調,變化成為藍灰色, 展現了無限的色韻,仿佛它們要以自己輕蕩的藍色餘韻,去連接着更遙 遠的無盡的太空。這種藍的神奇協調的景象,以其更無比的深沉與多彩, 更壯麗與美,展現在我的面前。我的眼睛緊緊地盯視這偉大而蔚藍的海 的世界,持續地處在喜悅和興奮的狀態中。
  赴尼斯途中,經法國南部著名香水之鄉格拉斯 (Grasse)。這是位於 阿爾卑斯低山區一個圓形凹地坡山上的小鎮。這一帶的漫山遍野都種植 着各種香花香草,有玫瑰花、茉莉花、薫衣草,也有紫羅蘭、桔花、 歡草……這些香花之王發出的陣陣的淡香,透過車窗,傳入車廂裏,幽香撲鼻,疲憊的我為之精神一振。到了法國乃至世界最著名的弗拉宮納(Fragonard) 香水廠,入內參觀,更是如墮入了香池,沉溺在彌天的香 氣之中,不能自拔。一位華裔小姐熱情地嚮我們講解各種不同名花製作 出來的名貴香水香精,據說,本地的花草衹適合在這塊土地上生長,如 果移植到其他土地,就會完全失去它的獨特芳香。她還送給參觀者各類 不同的香紙簽,上面註明香水的名字。聞之,清香沁腦。如今,我寫這 篇文章,翻開夾有這些香紙簽的筆記本,仍然有一陣又一陣的香氣撲鼻 而來。這些名牌香水,實乃名不虛傳也。
  抵達尼斯,不論是在遊覽這美麗古城,享受她那公元前 300 餘年古 情餘韻的時候,在格拉斯坡地上或香水廠裏聞到飄忽綽綽花香的時候, 還是在古典歐式旅捨幽幽然進入夢境的時候,我腦中都閃現出那阿爾卑 斯山的雄姿,那地中海的麗影。我在現實中想,在非現實中也在想:山 與海,是構成大自然風景的兩大要素,是最富於變幻的風景。這次的歐 洲之旅,邂逅了阿爾卑斯山,用自己的心靈去觸摸了山;邂逅了地中海也用自己的心靈去親近了海,終有機會飽覽了一番這樣美的山與海,這樣美的自然風光。第一次觀察到山與海所擁有的自主生命,山與海所擁 有的微妙神韻,驚奇地感受到自己也簡直像是融進了山與海之中,與大 自然成為一體。逍遙在這種大自然中,超越於迄今在人生道路上走過來 的混沌與被動,實乃人生之一大樂事也。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資料來源】上海三聯書店
第1節:前言第2節:倫敦之行(1)第3節:倫敦之行(2)第4節:來到了浪漫的巴黎
第5節:藝術寶庫盧浮宮(1)第6節:藝術寶庫盧浮宮(2)第7節:夜遊塞納河(1)第8節:夜遊塞納河(2)
第9節:夜遊塞納河(3)第10節:走進凡爾賽宮(1)第11節:走進凡爾賽宮(2)第12節:威尼斯寧靜的水韻(1)
第13節:威尼斯寧靜的水韻(2)第14節:訪佛羅倫薩(1)第15節:訪佛羅倫薩(2)第16節:訪佛羅倫薩(3)
第17節:永恆之城羅馬(1)第18節:永恆之城羅馬(2)第19節:夕照小城盧賽恩第20節:登阿爾卑斯山
第21節:藍藍的天與水地中海風光第22節:紐約之行(1)第23節:紐約之行(2)第24節:紐約之行(3)
第   I   [II]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