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人评传 全景記錄詩人短暫一生——海子傳   》 四 和繆斯初吻的夜晚(2)      餘徐剛 Yu Xugang

  比查海生和駱一禾晚兩年考入北大的西川就讀於外語係。  西川老傢是江蘇徐州,和安徽搭界。  在中國的版圖上,安徽和江蘇、河南兩省互相連結,查海生、西川、駱一禾也互相走在了一起。  西川學的是外語,中學就讀於北京外國語學院附中,良好的外語基礎使他對西方文化的瞭解如數傢珍。相對於學習法律的查海生和學中文的駱一禾,外語的優勢可以讓他對西方原作品的原藝術魅力有着更深刻的感受。  西川雖然晚入學,但他的寫作水平堪稱一絶,詩歌寫作不錯,其水平非同一般。  至1983年,他的一些作品已發表在校刊上,引起了一部分人的註意。不久,西川加入了著名的五四文學社,駱一禾也是五四文學社一員,他們倆以詩會友,兩人的關係發展得很穩定。  北大五四文學社赫赫有名。它創建於1950年,五四文學社以其先鋒的姿態確立了它在校園文壇乃至中國文學界的地位。作傢馮至、吳組湘等奠定了它的特色底藴。一代又一代勇於試驗的年青人,聚集於此,又從這裏邁開新的腳步。  查海生沒有加入五四文學社,但他經常和五四文學社的一些文學愛好者們交流。  在和西川的交往中,駱一禾感受到其文字功底的深厚和對中西方文化的諳熟。西川身上優秀的東西是查海生和他本人所不具備的,所以他想把西川引薦給查海生,讓他們認識。  查海生當然知道西川的名字,他不止一次地讀到西川同學的詩歌,在北大的校園詩人中,西川的詩歌抒情味稍濃,語言中透露出智慧與靈氣。就其整體寫作而言,西川的詩歌明顯優越於那些仍沉溺於對“朦朧派”詩歌寫作模仿的大學生詩人們。  在同時代的北大校園詩人中,駱一禾和西川的詩歌寫作較成熟,他們獨自構築的詩歌世界,吸引了一批校園讀者。  查海生、駱一禾、西川被稱為“北大三詩人”,這是後來的事。  但在1983年,無論在寫作詩歌的質量,還是在數量上,查海生都遠不及他們兩位。  當駱一禾要介紹查海生和西川認識時,查海生倒有點緊張,他不知道和久仰大名的西川同學見面時要說些什麽,他甚至想到要穿什麽衣服去見西川。  在北大團委一間兼辦公室的宿舍裏,查海生見到了西川。  西川給查海生的第一印象不錯,雖然西川在北大的文學青年們中名氣較大,可他講話坦誠、謙遜,這與那些用所知的見識高談闊論,顯示自己“含金量”的文學青年大有區別。查海生天生一副娃娃臉,看上去像一個初中生,完全不像個即將畢業的大學生,他比西川想像的年齡小得多。  兩個人第一次聊天,都不知道說些什麽,尤其是查海生,生性靦腆,不善健談。  還是西川打開了尷尬的局面。他們簡單談起了對方的詩歌寫作。  查海生鋒頭一轉,說到了哲學,他知道喜歡讀書的西川不可能不喜歡西方的哲學。接下來,他們之間的話題逐漸延伸開來,後來一直談到美學,談到了黑格爾,這使西川“産生了一種盲目的敬佩之情”。  對方都對彼此的文化修養感到了吃驚。他們的第一次見面相識在良好的交流氣氛中結束。  查海生認為自己落後了,他沒有把握好大學四年時間,用於創作詩歌的時間甚少,幾乎沒有什麽詩歌發表。  隨着社會的變革,一批有着創新價值思維的校園詩人在詩壇上崛起,詩歌藝術模式從原來單一的框架局面趨嚮多元化寫作模式,開創了屬於八十年代青年詩歌的創作理念與風格。  在北大就讀期間,查海生衹是個小輩,沒有多少人知道他還會寫作,沒有多少人知道他的名字。  在查海生畢業的最後一個學期,他的詩歌寫作達到了一個小高潮,但竟沒有一首讓他滿意,寫作的詩稿也就隨手扔掉。  但查海生的創作被他同班的同學欣賞,出色的抒情詩歌迎合了當時畢業生即將離校復雜的浮躁心情的需要。  有同學說他的詩歌有一種病態的貴族美。他將浪漫愛情與孤獨落魄相結合,刺激了一部分根深蒂固用傳統閱讀方式閱讀的同學的思維習慣。  查海生喜歡一個人坐在偏僻的角落裏抒情,這種自娛自樂的方式和他的性格十分相似。一個藝術傢衹有守得住寂寞,他才能夠有更多屬於自己的時間,創作的機會纔會愈多。像他這類“鄉村知識分子”,把鄉村文化帶到城市,再從都市文化中找尋失落的鄉土文明,人的居住環境變了,但他所依賴的本土文化卻難以改變。循着鄉村和都市這兩個巨大的石磨的相互轉動,因而,他的寫作思維裏存在着巨大的空間。  就在1983年的春節,查海生又回了一趟家乡,這是他每年的慣例———回傢過年。他把一年回傢探親一次的時間定在寒假,也有一定的原因。  從氣候條件上分析,安徽的鼕天比北京鼕天暖和,北京的夏天比安徽的夏天涼爽,這樣查海生找到了一個居住環境的折中良方。  從親情上分析,“每逢佳節倍思親”。春節是中國人傳統節日中最大的節日,一般沒有什麽特殊情況,一傢人都要團聚在一起,開開心心、熱熱鬧鬧的過團圓年。  在春節期間,查海生會走訪親友,加強和親戚、同學朋友間的溝通與聯繫。  從讀書寫作上分析,鼕季正是江南丘陵地區鄉裏人一年中最消閑的時候,查海生不需要包攬全部傢務活而影響他的讀書寫作。  在這個封閉寧靜的小山村,當萬籟俱寂的時候,正是他可以充分利用想像力發揮創作的佳機,寫作的靈感也如泉水一般涌出,經久不斷。  詩歌已經是他胃裏的糧食,他要靠着這些糧食維持精神上的生存。  如果說上大學是查海生人生中的一個重要里程碑,那麽大學的最後一個學期必將成為這座里程碑上的一個重要的顯示牌。  這最後的一個學期,他要去實習,做好工作前的鍛煉。  查海生把將去實習的事和父母提了一下。  查振全夫婦這個年過得特別開心,逢人便說他們的大兒子大學畢業就要參加工作了!  他們飽嘗了查灣村民諺裏“三代不讀書,不如牛馬豬”的譏諷。他們的辛苦沒有白費,聽人說北大的畢業生能分到好單位工作,到那時,他們一傢終於可以出人頭地,過上好日子了。  如果不是兒子告訴他們,查振全夫婦尚不知道上完大學本科,拿到學士學位證書後,還可以考碩士研究生,讀完碩士還可以再考博士。這學問是越做越深,書是越讀越精。  他們確實不知曉中國的高等教育制度。在農村人眼裏,畢業的大學生就可以稱得上會舞文弄墨的大知識分子了。  查海生暫且沒有考研的想法。憑他的北大本科學歷證書就可以謀到一份好工作,早點去工作,意味着早點減輕父母的負擔,減輕一部分心理壓力。  假如考取了研究生,勢必再讀三年,封閉落後的村裏一些閑人們就會發生疑問,這孩子怎麽了,怎麽還沒畢業呀?是不是犯了什麽錯誤還是咋的?一旦傳謠從這些人的嘴裏出來,父母的精神壓力也會加大。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資料來源】江蘇文藝出版社
海子去世15周年 江蘇文藝出版社推出《海子傳》離世十五周年 《海子傳》出版紀念詩人短暫一生生日忌日同天 《海子傳》展現海子生命全景
《海子傳》序引子:皖江士風———《給安慶》一 《春天》,死亡與誕生
二 《鄉村的雲》三 《風》,助我成長的榮耀四 少年查海生的煩惱
五 我是查灣村裏的一條船六 大學,請為少年祝福七 傢裏的一盞煤油燈
八 今夜的月光多美好一 初來乍到(圖)二 我就是最可愛的鼕子(1)
二 我就是最可愛的鼕子(2)三 我的村莊,我的歸來(1)三 我的村莊,我的歸來(2)
三 我的村莊,我的歸來(3)四 和繆斯初吻的夜晚(1)四 和繆斯初吻的夜晚(2)
五 北大的恩一 城裏的月光(1)一 城裏的月光(2)
第   I   [II]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