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学者 就这样走来:文艺名流背后的故事   》 第21节:张建国:复活奚派艺术(2)      吴志菲 Wu Zhifei    余玮 Yu Wei

  二小角色的“脱胎换骨”
  曾有媒体对张建国的评价是,他复活了奚派艺术。更有人曾说,“天不生建国,奚派恐万古如长夜!”的确,一度陷入沉寂的奚派艺术是因为张建国的崛起才重现光彩,而许多观众是因为张建国而爱上奚派艺术。而这颗京剧之星的升起,也有一番坎坷经历。
  张建国生在河北晋州小樵村一个农民家庭。位于河北省石家庄市正东百里之遥的晋州,自古有玩戏的习俗,每逢过节,各村各镇都兴唱大戏。小樵村有个庄稼汉张景刚能唱老生还能唱旦角,平时有个习惯,甭管干什么、甭管走到哪,嘴里总是不停哼哼着京剧。他的嗜好直接影响到他的几个年幼的儿子,特别是二儿子张建国,他爱戏比爸爸还入迷。
  小建国长得眉清目秀,又天生有一副好嗓子,对表演艺术有一股灵气,才五六岁的他就学会了不少京剧唱段。别的小孩学歌谣,唱儿歌,是什么“小小子,坐门墩,哭哭啼啼要媳妇”,什么“小燕子,穿花衣,年年春天来这里”,而小建国虽唱得稚气十足,却是京腔京韵的念白,满有味道的京剧清唱。小建国跟着爸爸到地里干活,不管是割草、间苗,还是浇水施肥,都会与爸爸同唱同乐。
  小建国上学了,那时正赶上全国大唱样板戏,小建国从收音机里早就学会了不少唱段,什么郭建光、杨子荣、李玉和,他都能唱几段。在本村的文艺宣传队,在学校里的演出团,小建国都成为主要演唱者。无论是接待来宾,还是不定期去各村宣传,小建国的京剧清唱成了最受欢迎的节目之一。
  有一次,某部队拉练来到村里,在联欢会上,张建国登台唱了《智取威虎山》中的“朔风吹”一段,他那圆润洪亮的嗓音、那板眼准确的唱腔,博得了热烈的喝彩:“再唱一段!再唱一段!”台下的战士、老百姓齐声高喊。部队首长看着这个活泼可爱又伶俐的小男孩,甚至当即提出让他破格参军。
  童年时期正赶上“文革”,张建国也在这场浩劫中遭了秧。因为被诬陷在墙壁上写“反动标语”,这个7岁的孩子一度失去了受教育的机会。爱子心切的父亲半夜里骑了几十里路的自行车到县文化局游说,为儿子争取到一个学戏的机会。14岁那年,张建国才如愿以偿考进了石家庄地区戏校。
  14岁的孩子胳膊腿儿已经有些发硬,张建国豁出去筋骨的疼痛,玩命地补习“童子功”,谁知3个月的试办期刚过,他进入了演员最怕的阶段———倒仓。金嗓子消失了,他只能演演小配角和反面角色。虽然如此,每一次演出他都认真准备。为了尽快恢复嗓子,他试了各种办法,听人说口含黄连管用,他就真的天天将黄连含在口中。可能真的苦尽甘来吧,他的嗓子一天天好转起来。尽管当时张建国只能在戏里跑跑龙套,演些小角色,但倔强的张建国并没有轻视小角色,他照样认真地准备演出……
  1975年12月,张建国以优异的成绩毕业,并被分配到石家庄地区京剧团工作。到团后,由于刻苦练功、努力学习,被团领导作为培养对象,很快在同年毕业的同学当中脱颖而出。
  1984年,张建国正式拜奚啸伯的得意门生张荣培先生为师,系统学习奚派艺术,这一年他25岁。师傅爱徒如子,要求也格外严格。这个徒弟原来不甚规范的唱腔、念白以及身段,都要“脱胎换骨”。张荣培从走台步开始给张建国改毛病,一个身段、一个唱腔都反复教上几十遍。徒弟学得也认真。师徒二人在开始的两年多里,经常说戏到深夜一两点。张建国学完戏回家的路上,有车不骑,推车边走边背戏。有时候到了家还没背完,他就不进家门,在门外背完才回去。学戏苦是众所周知的,张建国不提当初吃的苦,只是说成名后对大型演出不紧张,因为“跟师傅学的东西很扎实。”
  三小演员轰动大上海
  张建国的走红颇具传奇色彩,那是在他30岁那年。当时,上海的一次演出主演意外缺席,主办方的经纪人曾经看过张建国的彩排,对他印象深刻,此时想到请他来救急。那时,在石家庄京剧院工作的张建国接到邀请后,匆匆收拾好靴包,买了一张硬座火车票,踏上了开往上海的火车。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后一章回 >>   


【资料来源】东方出版中心
第1节:赵启海:离开冼星海的日子(1)第2节:赵启海:离开冼星海的日子(2)第3节:赵启海:离开冼星海的日子(3)
第4节:赵启海:离开冼星海的日子(4)第5节:赵启海:离开冼星海的日子(5)第6节:赵启海:离开冼星海的日子(6)
第7节:赵启海:离开冼星海的日子(7)第8节:赵启海:离开冼星海的日子(8)第9节:夏菊花:菊傲群芳夏若春(1)
第10节:夏菊花:菊傲群芳夏若春(2)第11节:夏菊花:菊傲群芳夏若春(3)第12节:夏菊花:菊傲群芳夏若春(4)
第13节:夏菊花:菊傲群芳夏若春(5)第14节:夏菊花:菊傲群芳夏若春(6)第15节:夏菊花:菊傲群芳夏若春(7)
第16节:夏菊花:菊傲群芳夏若春(8)第17节:夏菊花:菊傲群芳夏若春(9)第18节:夏菊花:菊傲群芳夏若春(10)
第19节:夏菊花:菊傲群芳夏若春(11)第20节:张建国:复活奚派艺术(1)第21节:张建国:复活奚派艺术(2)
第22节:张建国:复活奚派艺术(3)第23节:张建国:复活奚派艺术(4)第24节:邓敏:我的舞台就是一亩三分地(1)
第   I   [II]   页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