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类 性情解讀:劉緒義讀春秋   》 第21節:平王東遷,歷史不可承受之變(9)      劉緒義 Liu Xuyi

  周郊交質,在春秋史上可以看作為一件標志性的事件。這意味着王綱解紐的開端,也意味着禮崩樂壞的時勢已經來臨。這一切的一切都是誰之過呢?
  -平王之纍
  後世史學家把這一切都歸諸周平王。平王能夠承受起這樣一種重責之纍嗎?
  後世治西周史和春秋史的學者,大都以冷冰冰的態度來看待平王這個非常時期的非常天子,而很少顧及到他的實際處境。
  平王其實是很纍的。這種纍,籠統言之,一句話可以概括,那就是他既不幸,又幸。說他不幸,是由於他也是起於亂軍之中,受命於危難之際,但他的能力又不足擔當起中興的歷史重任。在他之前的諸天子,都是作為天下宗主標榜於史册,而隨着他的東遷,宗周滅亡,王室迅速衰微,不僅無力中興,而且原先"禮樂徵伐自天子出"的盛周景觀不復存在;他的不幸還體現在他的一生始終有一個強大的臣子相伴,先是鄭武公,後是鄭莊公,這兩父子的能力實在是平王不可同日而語的。主弱臣強,是主之大不幸。然而,他又是幸運的。因為,在周王之中,他的在位時間是最長的,長達51年,這一"吉尼斯紀錄"直到清代纔有皇帝打破。這49年間,總體說來,周王朝在他的統治之下,基本上也天下太平,除了有二十年與另一個周王攜王作戰外,基本上也無大的戰事。因而,他總算保持住了周天子的天下宗主名號。他的謚號"平"可以恰當地概括他的一生。既說明了他才能平平,也表明了他在位期間政績平平,天下基本太平。
  就他本人而言,平王比起前幾任天子如厲王、宣王、幽王來說,要好得多,至少他沒有幹什麽傷天害理之事,他的君王品德還是較這幾任天子要強得多,也沒有留下什麽駡名。這樣一個天子,應該說已經是一個好天子了。但是就歷史來說,後人痛感周王室從此不能重振雄風,江河日下,一代不如一代,而平王正處於這一歷史轉折的關鍵時期,因而,人們把這種哀其不幸,怒其不爭的情感加之於他身上,認為他應該承擔起這種歷史責任。客觀上說,這種責任過於情緒化了。清人馮李驊倒是說了一番公道話,他說:"周十四王,都無甚昏虐,第忠厚之遺,過失之弱耳。"(《春秋左綉·周十四王說》)確實如此,人們衹看到了自平王之後,王室衰亂敗亡之象,而沒有深究這一亂象背後的原因。
  51年間,前49年平王都有些什麽作為,史載不明。但他的最後三年《左傳》是有記載的。這三年間,《左傳》主要記錄了他的兩件事。
  一是隱公元年七月,周平王"使宰咺來歸惠公、仲子之賵",也就是派人到魯國饋贈魯惠公及惠公夫人仲子的喪葬之禮。根據周禮,贈送喪禮應在死者下葬之時送到,此前此後都不合禮。但周平王"歸賵"之時,魯惠公早已入土為安,而其夫人仲子卻並未去世,再加上她並非正夫人而衹是一妾,天子更不就下賵。這本是一件小事,現在不知道平王為什麽要這麽做,明擺着不合規定嘛,但透過這件小事也可反映出平王之行事不周。更何況這樣的小事在周代卻不小,特別是出乎天子所為,更是破壞周禮之舉。故《左傳》評價道這是"贈死不及屍,吊生不及哀,豫兇事,非禮也"。天子尚且非禮,這不擺明了說亂自上作,禮崩樂壞始於天子嗎?不過,細想一下,這應該不是平王有意為之,聯繫起平王懦弱無能的性格來看,或許還是出於臣下的主意,或者衹是圖省事,反映出當時王室那種心力憔悴的睏境。
  第二件事就是上文提到的"周郊交質"。周鄭交質反映的便是平王既想有所為又不能為的那種進退失踞的尷尬。熟知周史的老子後來提出"無為而無不為",莫非有鑒於平王?雖然"周鄭交質"導致的後果很嚴重,但平王的出發點是不錯的。衹是他一人已無力頂起這片青天。這件事情的背後,是歷史之大變,可以想見,平王的心是有多纍。
  然而,不管怎麽樣,平王之纍,在他去世後,還將由歷史繼續承受。歷史能夠承受如此之纍嗎?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第1節:為不刊之言,著將來之法(1)第2節:為不刊之言,著將來之法(2)
第3節:為不刊之言,著將來之法(3)第4節:為不刊之言,著將來之法(4)
第5節:為不刊之言,著將來之法(5)第6節:為不刊之言,著將來之法(6)
第7節:為不刊之言,著將來之法(7)第8節:一個謠言,一個女人,一臺烽火(1)
第9節:一個謠言,一個女人,一臺烽火(2)第10節:一個謠言,一個女人,一臺烽火(3)
第11節:一個謠言,一個女人,一臺烽火(4)第12節:一個謠言,一個女人,一臺烽火(5)
第13節:平王東遷,歷史不可承受之變(1)第14節:平王東遷,歷史不可承受之變(2)
第15節:平王東遷,歷史不可承受之變(3)第16節:平王東遷,歷史不可承受之變(4)
第17節:平王東遷,歷史不可承受之變(5)第18節:平王東遷,歷史不可承受之變(6)
第19節:平王東遷,歷史不可承受之變(7)第20節:平王東遷,歷史不可承受之變(8)
第21節:平王東遷,歷史不可承受之變(9)第22節:莽夫當國,歷史不可承受之纍(1)
第23節:莽夫當國,歷史不可承受之纍(2)第24節:莽夫當國,歷史不可承受之纍(3)
第   I   [II]   [III]   [IV]   [V]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