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类 讀史方輿紀要   》 捲十二      顧祖禹 Gu Zuyu

  ◎北直三
  ◇保定府東至河間府靜海縣三百五十裏,東南至河間府二百十裏,西南至真定府定州百五十裏,西北至山西蔚州二百八十裏,北至保安州二百六十裏。自府治至京師三百三十裏,至南京二千四百五十裏。
  《禹貢》冀州地。戰國時屬趙。秦為上𠔌、巨鹿二郡地。漢為涿郡及中山國地,後漢因之。晉屬範陽、高陽、博陵、中山等郡國。後魏亦為中山、範陽等郡地。隋屬上𠔌、博陵、河間三郡。唐屬易、定、瀛、莫等州。五代唐置奉化軍。天成三年,升為泰州。宋建隆初,置保塞軍。太平興國六年,改為保州政和初,賜名清苑郡。金仍曰保州。天會七年,置順天軍,初屬河北東路,後改屬中都路。蒙古改州為順天路。至元十二年,又改為保定路。明初為保定府,屬北平布政司。永樂十八年,直隸京師。領州三,縣十七。今仍曰保定府。
  府重山西峙,群川東匯。宣府、大同為之屏障,倒馬、紫荊為之阻隘。聯絡表裏,翊衛京師,誠重地也。在昔河朔有難,保定恆先受之。自唐天寶之季,迄宋靖康之年,清苑左右,大抵皆戰場矣宋置保塞軍,為備邊要地。時易州既沒於契丹,軍城以西,塘水差少,於是廣植林木,以限寇騎奔衝。蓋府境自西而北而東,雖多層巒列嶂,而步騎易於突入,自東而南,地尤坦平,氵寇、易諸川塘濼之利,皆在安州以東,故宋人保塞之備,比諸邊為尤切。蒙古取幽燕日,勁卒搗居庸,北拊其背,大軍出紫荊,南扼其吭。郡於兩關,若左右臂。然東西互發,如風如雨,兩路之兵,可使形格勢禁,自為解也。明建文三年,燕王舉南下,盛庸拒之於德州,檄大同守將房昭入紫荊,略保定州縣。燕王在大名,聞之曰:保定股肱郡,脫有不虞,即北平危矣。遂旋師擊卻之。土木之變,於忠肅於保定、淶水諸城,皆增設重兵,京師得以保固。《邊防考》:府居三關之中謂居庸、紫荊、倒馬內三關也,形勢適均,緩急可賴。國傢特設重臣駐守,平時練將訓兵,肅清畿甸。一旦有警,則禁旅不驚,折衝立奏。誠三輔之長城,兩邊之內險也謂宣、大兩邊。《邊略》:今自居庸至倒馬關南狼牙口,邊墻有內外兩重,皆與宣府、大同接界。而居庸屬薊鎮,倒馬屬真定,其文武大臣,則俱駐保定,謂之真保鎮。
  清苑縣附郭。本漢樊輿縣地,屬涿郡。後漢廢。後魏太和中復置,改扶輿縣。尋析置永寧縣治此,屬高陽郡。北齊以樂鄉縣省入,因改縣曰樂鄉。隋開皇十八年,又改曰清苑,屬瀛州。唐初屬蒲州。貞觀初,屬瀛州。景雲三年,改屬莫州。後唐置奉化軍,尋為泰州治。宋改為保塞縣,保州治焉。金大定十六年,復曰清苑縣。元因之。今編戶十四裏。
  ○清苑廢縣在府東北七十裏。後魏主宏太和初,分新城置清苑縣治此,以境內有清苑河而名。高齊省入樂鄉。隋因改樂鄉為清苑。唐建中四年,李晟與易定兵圍朱滔將鄭景濟於清苑,纍月不下。朱滔自魏州北馳救,晟敗保易州,即今縣也。《城邑考》:郡城,金元時故址。明建文四年,燕將孟善修築。弘治五年重修。隆慶中,復營治,始稱完固。今城周十二裏有奇。
  樊輿城府東南三十裏。漢置縣於此,武帝封中山靖王子為侯邑。後漢廢。魏收《志》:晉復置樊輿縣,屬高陽郡,兵亂復廢。今《晉志》不載。或以為石趙所置。後魏太和中,改置扶輿縣,仍屬高陽郡。後齊省入永寧。又廣望城,在府西南。漢縣,屬涿郡。武帝封中山靖王子忠為侯邑。亦後漢廢。
  樂鄉城府南二十七裏。本漢信都國屬縣。後漢省。後魏僑置於此,屬高陽郡。魏收《志》:樂鄉縣,晉復置,魏因之。或以為亦石趙所置也。北齊省入永寧縣。劉句曰:清苑縣,本漢故樂鄉縣。《城塚記》:樂鄉城在今府治西北,高齊天保七年省,尋自易州滿城縣界移永寧縣理此。似皆誤。故樂鄉,今見深州。
  清涼城府東南四十裏。《水經註》雲:漢之將梁也。武帝封中山靖王子朝平為侯邑,後訛曰清涼。《寰宇記》:後漢初,王梁駐軍避暑於此,因城其地,目曰清涼。有塔在焉。○廣養城,在府東九裏。《城塚記》:城周五裏,南有河藪,相傳燕昭王築此城以牧馬。又高陽城,在府東南六十裏。址周九裏,相傳古顓頊所築。
  壁陽城府西南二十裏。或曰五代時營壘處也。石晉開運二年,符彥卿敗契丹兵於壁陽,即此。又府西南四十五裏,有白城。宋鹹平六年,王繼忠與契丹將耶律瓜奴戰於康村,傍西山而北至白城,力不能支,被執。康村,見慶都縣。又有積糧城,在府東,相傳金人嘗積糧於此。又府東南有廢柏陵城,未知所始。
  ○朗山府西北五十裏。一名狼山。《水經註》:徐水屈東北徑郎山,又屈徑其山南。山嶺競舉,若竪鳥翅,立石嶄岩,亦同劍杪。漢戾太子之子遠遁斯山,因名。其東北為燕王仙臺,相傳燕昭王求仙處。其東為石虎岡,東漢中山簡王焉之窆也。所遺石虎二,後人因以名岡。宋置狼山寨於山上。金末亦置寨於此。
  鬆山府西北七十裏,其山多鬆。又西北二十裏,有百花嶼,高數仞,廣數十丈,中多花卉。宋時嘗置戍於此。
  ○清苑河府西二裏。源出府西三十裏雞距泉,至此分流,繞城南北,經城東,合流入黃狗窊,又東入安州界。一名沉水。《宋志》:緣邊塘濼起安肅廣信軍南,至保州西北,蓄沉河為塘,橫廣三十裏,縱十裏,深至五尺,淺三尺,曰沉苑泊。又自保州西,合雞距泉、尚泉,為稻田、方田,衡廣十裏,深五尺至三尺,曰西塘泊。今多湮廢。
  徐河府北十五裏。出易州西五回嶺,經滿城縣北,名大册河。出郎山下,東南流至府北,名徐河。又東入安州界,入於易水。《水經註》:徐水出北平,東徑清苑縣城東,而至高陽縣。是也。唐武德五年,劉黑闥遣其弟十善等擊唐幽州總管李藝於鼓城,既而戰於徐河,十善等大敗。宋太平興國四年,契丹入寇,鎮州都鈐轄劉延翰帥衆禦之,先至徐河口。六年,八作使郝守開徐河、雞距河,五十裏入白河,以濟關南之漕。鹹平六年,知保州趙彬奏决雞距泉,又分徐河水南註運渠,置水陸屯田。景德初,邊臣閻承翰開漕渠,復堰徐河水入雞距泉,以息輓舟之役。又於保州境內屯田凡百餘頃。範成大曰:徐河在清苑北十裏,繞流於保州威虜澗,宋每恃此以禦契丹。金人謂之饋糧河。鼓城,今晉州也。
  石橋河府南二十裏。自滿城縣方順河東流經此,入黃狗窊。俗亦名梁頭河,合於清苑河。又梁河,在府東三十裏,自唐縣唐河分流經此,又東入安州境,合於易水。○土尾河,在府東南九十裏。源自蠡縣唐河,分流經此,入高陽縣界。《宋志》:緣邊塘濼,東起順安軍西邊吳澱,至保州,合齊女澱、勞澱為一水,橫廣三十餘裏,縱百五十裏,深一丈三尺,或一丈。今二澱俱湮廢。
  一畝泉府西三十裏。一名尚泉。其流與雞距泉合,亦曰西塘泊。民多利之。○雞距泉,亦在府西三十裏。泉水噴流,狀如雞距,與一畝泉合流,由城外壕出為減水口。元張柔作新渠,鑿西城以入水。水循市東行轉北,別為東流,垂及東城,又折而西,雙流交貫,由北水門而出,為一城之勝,即清苑河上流矣。
  ○固城鎮府北八十裏。有竜泉井,其水常溢。洪武八年,置固城巡司於此,今廢。○弘陽鎮,在府西北。《志》雲:唐初高開道復以蔚州叛,數侵易、定,嘗置鎮於此。又府境有統漢鎮,蓋金人所置。
  張登店府南六十餘裏。道出慶都縣,為往來津要,有巡司戍守。《志》雲:司舊置於滿城縣方順橋,嘉靖十三年始移於此。又解傢莊,在縣東南,道出河間。
  三陵在城東,宋祖陵也。宋太祖世籍清苑,既即位,尊其四世祖曰僖祖,陵曰欽陵。曾祖曰順祖,陵曰慶陵。祖敬曰翼祖,陵曰安陵。謂之三陵,皆置軍護衛。
  滿城縣府西北四十裏。西南至完縣五十裏,北至易州百二十裏。漢北平縣地,屬中山國。後魏主詡正光末,析置永樂縣,又僑置樂浪郡治焉。北齊為昌黎郡治。隋初罷郡,以縣屬易州。唐仍為永樂縣。天寶初,改為滿城縣。五代晉徙泰州治此。周廣順二年,泰州廢,縣屬易州,尋又廢入清苑縣。金復析置滿城縣,屬保州。蒙古初,張柔取滿城,建帥府於此,尋移治清苑,以縣屬焉。今城周四裏有奇,編戶十一裏。
  ○滿城故城在縣北眺山下,舊縣治此。唐長慶初,朱剋融叛據盧竜,焚掠滿城,及易州淶水、遂城。五代晉開運二年,契丹陷泰州,諸軍尋攻拔之,進取滿城及遂城,因以滿城為泰州治。宋鹹平四年,契丹入寇,自遂城進至滿城而還。景德間,縣廢。金大定二十八年,改置縣於塔院村,在今縣西二裏。明廢為柴廠,尋移今治。《志》雲:縣西北五裏魚條山下有樂城,即後魏永樂縣及樂浪郡治。
  五公城在縣西。《河北記》:漢王譚之子興,不從王莽之亂,與五子避難於此。光武封其五子為列侯,因名。唐開元中,易州刺史田琬以五回舊縣東遷於五公城,即此城也。一名五大夫城。五回,見易州。
  ○眺山縣東北三裏。巍然特立,可以眺遠,因名。山北有舞馬、黃金二洞,容數百人。○陵山,縣西南三裏,山不甚高,相傳古帝王陵墓,因名。元至正二年,改曰靈山。
  黃土山縣北十裏。山頂平曠可居,石中有泉,昔人避兵於此,亦名黃土寨。又五裏為玉山,山多白石如玉,所謂燕石次玉者也。下有玉山店。又北十裏為環山,一名紫口山。山勢環抱,狀若列屏。○荊山,在縣西北十五裏,山勢險阻。其西南有楊傢陀寨,昔人據守處也。又西北有鬆山,上多松樹,望之蔚然。
  抱陽山縣西南十裏。山勢南拱,𠔌內溫和,有石洞七十二,大者容二三百人,小者容數十人。又有竜潭水,常不竭,在山上聖教寺中。《金志》:抱陽山,保州之名山也。
  ○徐河縣北十裏。自易州流經縣界,下流入清苑縣。
  方順河縣南五十裏。其上源即完縣之祁水也。東流入縣境,曰方順河,亦曰順水。又東入清苑縣,為石橋河。《水經註》:光武追銅馬五幡於北平,破之於順水,乘勝追北,為其所敗。短兵接,光武自投崖下,遇突騎王豐,下馬授之,始僅免,退保範陽。即此水也。
  ○陘陽堡縣南四十裏。陘陽馬驛,亦置於此。《志》雲:縣西南又有方順堡,北有北鋪店堡。嘉靖中,北寇內犯,因增築城堡,守堡鄉民又置墩臺十二。亦設小堡,以便守望雲。
  安肅縣府北六十裏。東南至安州四十裏,西北至易州九十裏,北至定興縣七十裏,西至滿城縣六十裏。本易州遂城縣地。五代唐置宥戎鎮,周為梁門口寨。宋太平興國六年,置靜戎軍,兼置靜戎縣隸焉。景德初,又改為安肅軍,縣亦曰安肅縣。金天會七年,改置徐州,軍號如故。廢主亮天德二年,改為安肅州,亦曰徐郡軍。元廢縣存州。明洪武六年,降州為縣。《城邑考》縣有二城。五代梁末,晉將李存審夾河築二城。宋楊延朗復修之,以拒契丹,後南城圮。明景泰、隆慶中,相繼增修,皆北城也。周四裏有奇,編戶十六裏。
  ○遂城廢縣縣西二十五裏。戰國時燕之武遂也。趙李牧伐燕,拔武遂、方城。又秦破趙將扈輒於武遂,斬首十萬,即此。漢為北新城縣,屬中山國。後漢屬涿郡。晉屬高陽國。後魏曰新城縣,屬高陽郡。世謂之英雄城。魏主詡孝昌中,營州陷。永熙二年,置南營州於此,領昌黎、遼東、建德、營丘、樂浪五郡,皆僑郡也。北齊惟存昌黎一郡,領永樂、新昌二縣。隋開皇初,廢南營州。三年,並廢昌黎郡。十八年,改置遂城縣,屬易州。唐因之。劉句曰:遂城即後魏所置新昌縣也。五代時亦為遂城縣。周復三關,此為沿邊要地。宋開寶三年,契丹寇定州,田欽祚禦之,戰於滿城。虜少卻,乘勝至遂城。太平興國六年,於梁門寨置靜戎軍,於遂城縣置威虜軍。時號銅梁門,鐵遂城,言其險固也。鹹平二年,契丹攻遂城,宋將楊延昭登陴固守。會天大寒,汲水灌城上,倏忽為冰,堅滑不可登,契丹引去。四年,契丹復入寇,大帥王顯大敗之於遂城。是時安肅、遂城最為虜衝。景德初,改為廣信軍。金主晟天會七年,改為遂州,尋又號為竜山郡。泰和四年,州廢。貞二年,復故。元廢縣存州。明初,州廢,以其地並入安肅縣。《宋史》:廣信軍,在易州東南八十裏,當五回狼山之要道,戍守特重。方城,見前固安縣。
  北新城廢縣縣西南二十裏。漢縣蓋治此。《漢志》雲:燕南得涿郡之北新城。是也。《水經註》:新城在武遂南,即燕督亢地。晉隆安初,慕容寶棄中山,奔竜城,魏遣將長孫肥等追寶至範陽,不及,破其新城戍而還,即此。後魏末,僑置新昌縣,以新城並入。
  長城在縣東北。俗以為秦將蒙恬所築,誤也。蓋戰國時,燕趙分界處。今有長城口。石晉開運三年,李守貞奏:大軍至望都縣,相次至長城,遇敵轉鬥,敗之。即此長城。鬍氏以為在固安縣南。又長城舊址,亦謂之黑盧堤。宋太平興國四年,契丹入寇,劉延翰禦之於徐河,別將崔彥師潛軍出黑盧堤,北緣長城口,銜枚躡敵後。亦即此處矣。
  桑丘城在縣西南。《括地志》:桑丘城,俗名敬城。戰國時燕之南界也。《史記》:田齊桓公午五年,襲燕,取桑丘。《魏世傢》:武侯七年,齊伐燕,魏伐齊以救燕,至桑丘。又漢成帝封東平思王子頃為桑丘侯,蓋邑於此。又徐城,在縣南,相傳周景王時,將軍徐瀎所築。又敵城,在縣東。相傳戰國時,趙將趙蔥、顔聚與秦將王翦相持處。
  ○釜山縣西四十五裏,以形似名。西接黑山,東臨峭壁,中有𠔌甚宏敞。初入曰釜陽口,內為釜山村,泉甘土肥,物産鮮美。黃帝朝諸侯,合符釜山,或以為即此山也。
  圍道山縣西北四十五裏。四面高爽,中為大𠔌,豁然平曠,道路圍繞其內,因名。又西北五裏,曰牟山,土阜無石,一望坦衍,土脈深厚,居人多占為田,謂之牟山村。
  竜山縣西五十裏。俗名竜堂坡,以其盤繞深麯也。相近者為黑山,背陽面陰,土壤深黑,下有黑山村。後漢末,黑山賊張燕聚衆數十萬,縱橫河北。《志》謂燕蓋屯據於此。非也。燕本起於黎陽之黑山,此特名相類耳。又楊山,亦在縣西,與竜山相接,俗傳宋楊延昭藏兵於此,以禦契丹。
  ○易水在縣北。自定興縣流入境,又東入容城縣界,即白溝河也。《水經註》:易水東流,屈徑長城西,又東南流,過武遂縣南,新城縣北,俗謂是水為武遂津。晉鹹康六年,慕容伐後趙,自薊城進破武遂津。是也。津北對長城門,謂之汾門。《史記·趙世傢》:孝成王十九年,趙以汾門與燕。即此。亦曰分門,又謂之梁門。《志》雲:易水東分為梁門陂。五代周置梁門口寨以此。宋範成大《北使錄》:自安肅軍出北門十五裏,至白溝河,又一百五裏至涿州。
  徐水縣南四十裏。與清苑縣分界,上有徐橋。《志》雲:縣南二十五裏有曹水,西北出曹河澤,東南流,經北新城南,入於徐水。○南昌水,在縣西。《輿地記》:南昌水東流過梁門,去縣西二十裏,引為陂塘,以溉民田。
  鮑水在縣西北。自易州流入境,又東南流,入容城縣界。今城北有鮑河渡,即此水也。《宋會要》:鹹平四年,知靜戎軍王能,請自薑女店東决鮑河水,北入閻臺澱。又自靜戎之東,引河北註三臺小李村,其水溢入長城口而東,又壅使北流,東入於雄州。議者以閻臺村地高,决河引水非便。議寢。五年,順安軍都監馬濟,請自靜戎軍,東引鮑河,開渠入順安軍。又自順安軍西引入威虜軍,置水陸營田於渠側,以達糧運,以隔敵騎。從之。《金志》遂城縣有鮑河,下流合於易水。又縣北有趙曠川,舊為戍守處。宋人所云趙曠川、長城口皆契丹出入要害。是也。○柳灣,在縣北。《志》雲:宋與契丹分界二十裏。即此。俗名蘆草灣,今湮。
  ○白塔店縣北二十裏。其地有白浮圖,因名。道出定興縣。《志》雲:縣北十裏有白溝驛,元置。明洪武六年,移於縣治東。
  定興縣府北百二十裏。西至易州六十裏,北至涿州六十五裏,東至新城縣四十裏。本範陽縣地。金大定六年,始析範陽之黃村置定興縣,屬涿州。元屬易州。明洪武六年,改今屬。城周五裏有奇,編戶二十一裏。
  ○百樓城縣西南二十裏。相傳唐太宗徵遼還,駐軍於此,營城以居軍士。今為百樓村。
  ○拒馬河縣西一裏。亦謂之淶水。自淶水縣流經此,與五裏河、白溝河合入安肅縣界。其合處有渡,曰河陽渡。《志》雲:劉琨常守此,以拒石勒,因名。守處,蓋在縣境。
  白溝河在縣西。自易州流入縣界,東合拒馬河,即易水也。又五裏河,在縣西南十裏,自易州白楊嶺流入縣界,東流入拒馬河。
  遒闌河縣西北三十五裏。自淶水縣流入界,下流與易州之梁村水、白楊嶺水、馬跑泉水合流,而東入拒馬河。一名沙河。宋雍熙三年,曹彬等敗於岐溝,夜渡拒馬河,南趨易州。方瀕沙河而飯,聞契丹將耶律休哥追至,驚潰,死者過半,沙河為之不流。即此水也。
  ○河陽鎮縣南十裏。有巡司。又縣治東南有宣化馬驛。○固城鎮,在縣南四十裏。《志》雲宋與遼分界處,今與清苑縣接境。
  新城縣府東北百五十裏。北至涿州六十裏,東南至霸州百十裏,東至順天府固安縣九十裏。古督亢地也。漢宣帝封燕剌王子慶於新昌為侯國,屬涿郡。後漢省。唐大歷四年,分固安縣地,置新昌縣。太和六年,又析新昌地,置新城縣,屬涿州。後唐同光二年,契丹寇新城,即此。遼金亦曰新城縣。元升為新泰州,尋復曰新城縣。至元二年,改屬雄州。明初因之。洪武六年,改今屬。城周三裏有奇,編戶三十六裏。
  ○新昌廢縣縣東三十裏。漢舊縣,後廢。唐復置,屬涿州。李剋用剋幽燕,避父諱,省入新城縣。《志》雲:縣有古城,或以為古燕城也。
  ○白溝河縣南三十五裏。自安肅容城縣界流入境,亦曰拒馬河。宋人與遼分界於此,亦曰界河。石晉開運二年,契丹入寇,晉兵敗之於陽城,契丹逾白溝而去。蓋自此逾河而北也。《邑志》縣東南有王大本口堤,昔人築此以防拒馬河之泛溢。永樂十年,堤潰,尋復修塞。陽城見完縣。
  馬村河縣西北四十裏。自淶水縣流入境,東南流合於白溝河。《志》雲:馬村河本自拒馬河分流,由淶水縣東南境赤土社,經縣之馬村,因名。宋鹹平五年,修堤塘,擁鮑河,開渠入順安軍及威虜軍。詔莫州部署石普護靜戎軍,壁於馬村,以張軍勢,即此。
  南裏河縣東北二十裏。《志》雲琉璃河支流也,與順天府良鄉縣接界。又縣東三十裏,為渾河,自順天府固安縣分流,合南裏河,經雄縣境,而入霸州界。
  ○三甲店縣北三十五裏,北至涿州之中道也。又高密店,在縣西北三十五裏。元至治中,嘗遊畋至此,亦名駐蹕莊。○巨河鎮,在縣西南,舊有巡司,今廢。又有汾水馬驛,在縣治東。
  雄縣府東北百二十裏。西至安州六十裏,東至霸州保定縣八十裏,南至河間府任丘縣七十裏,北至新城縣六十五裏。漢易縣地,屬涿郡。後漢屬河間國。晉曰易城縣。後魏復為易縣,屬高陽郡。北齊天保七年,省入鄭縣。唐武德五年,置歸義縣,兼置北義州治焉。貞觀初,州縣俱省。八年,復置歸義縣,屬幽州。大歷四年,改屬涿州。五代晉初,沒於契丹。周顯德六年,收復,置雄州。宋太平興國初,改縣曰歸信,而州如故。政和三年,賜郡名曰易陽。金仍曰雄州,又為永定軍。元因之。明洪武初,省歸信縣入州。七年,改州為縣。城周九裏有奇,編戶十七裏。
  ○廢易縣在今縣北三十五裏。本燕故邑也。春秋魯莊公時,燕桓侯徙於臨易。即此。戰國時,趙惠文王與燕、莫阝、易。莫阝與易相接也。漢因置易縣。後漢建安十一年,曹操徵烏桓,至易,留輜重,輕兵兼道而進。晉曰易城。唐曰歸義。寶應二年,官軍追史朝義,及於歸義,朝義敗走。宋太平興國初,諱義改曰歸信。宋白曰:唐歸義縣,本屬涿州,周移縣治瓦橋,宋改為歸信縣。而涿州所屬之歸義,乃在界河之北,仍治漢易縣故城,屬契丹境內。自是一縣而兩境分置,宋之雄州治歸信,契丹之涿州領歸義也。金人始以歸義並入歸信,仍為雄州治。明初縣始廢。又《括地志》曰:歸義廢縣東南十五裏,有故易城,乃漢易縣治雲。
  易京城在縣西南。《水經註》:易京城在易城西四五裏,易水經其南。《爾雅》曰:絶高謂之京,並人力謂之丘。杜佑曰:歸義縣南十八裏即易京城。後漢末,公孫瓚據幽州,有童謠雲:燕南垂,趙北際,中央不合大如礪,惟有此間可避世。瓚以為易京地當之,遂徙鎮易,為固塹十重,於塹裏築京,京皆高五六丈,為樓其上。中塹為京,特高十丈,自居焉。《後漢史》:瓚築易京城,修營壘樓觀臨易河,通遼海,以鐵為門,乃曰:兵法,百樓不攻。今吾諸營樓櫓數十重,積𠔌三百萬斛,足以待天下之變矣。及為袁紹所攻,瓚南界別營,或降或潰。紹軍徑至其門,為地道穿樓下,施木柱之,度足達半,便燒之,樓輒傾倒,稍至京中。瓚與子書云:袁氏之攻,狀若鬼神,衝梯舞於樓上,鼓角鳴於地中。竟為紹所破。晉建興四年,石勒以李回為高陽太守,回徙居易京。鹹康四年,段遼襲後趙,幽州刺史李孟孟退保易京。其後石季竜擊慕容雋,還至此,惡其險固而隳之。今舊址僅存。
  亞𠔌城在縣東。《城塚記》:漢景帝時,匈奴王盧它之降,封為亞𠔌侯。即此。又縣西有楊關城,相傳宋將楊延昭守關南時所築。
  ○大雄山縣治西南二裏。高峙數十丈,峰頂平廣。一名望山,以其標領群岫,為衆望也。其左翼為小雄山,奇峰牙列,石罅甘泉出焉。五代周置雄州,蓋因山為名。
  ○易水縣南二十五裏,自安州流入境。相傳燕太子丹送荊軻於易水上,蓋在此處。唐光化三年,朱全忠遣將張存敬寇易、定,幽州帥劉仁恭遣其子守光救定州,軍於易水上,存敬襲敗之。一名瓦濟河。《志》雲:易水至雄縣南,東合白溝河,是為瓦濟河。又東合清河,是為三岔口河。縣西三裏有黃灣河,則易水之支流也。
  白溝河縣北三十裏,亦曰巨馬河。自新城縣流入境,即宋之界河也。宋宣和四年,童貫伐遼,至高陽關,遣種師道總東路兵趨白溝。既而師道次白溝,遼人擊敗其先鋒楊可世於蘭溝甸,師道退保雄州。未幾,童貫復遣劉延慶等出雄州,度白溝以侵遼,至良鄉為遼所敗。明建文中,燕王與李景隆大戰於白溝河,即此處也。宋《北使行程記》:雄州之北,界河之南,有白溝驛。
  雄河縣南三裏。自安州易水分流,徑縣界東流,仍合於易水。《宋會要》:沿邊塘濼,東南起保定軍,西北抵雄州,合百水澱、黑羊澱、小蓮花澱為一水,衡廣六十裏,縱二十五裏,或十裏,其深八尺,或九尺,後廢。今縣南五裏有閘河,相傳宋楊延昭瀎此運糧。又南十裏為高陽河,自高陽縣流入而名。又縣東南五十裏有清河,俱流合於易水。
  ○瓦橋關在縣南易水上。舊《志》:關在涿州南百二十裏,莫州西三十裏。唐大歷九年,魏博帥田承嗣叛,發諸道兵討之,盧竜留後朱滔軍於瓦橋。成德帥李寶臣叛附承嗣,襲敗滔。光化二年,幽州帥劉仁恭為汴將葛從周所破,自乾寧軍退保瓦橋,既而汴將張存敬復攻仁恭,拔瀛、景、莫三州,下二十城,將自瓦橋趣幽州,道濘不得進,乃西攻易、定,取祁州。五代梁乾化二年,晉將周德威攻燕,遣裨將李存暉等攻瓦橋關,關及莫州皆降於晉。貞明三年,契丹據平州,晉王存勖自瓦橋運糧輸薊城,屢被契丹抄掠。後唐同光二年,契丹入寇至瓦橋,遣將屯戍。周顯德六年,伐契丹,趙匡胤先至瓦橋關,契丹守將以城降,周主以其地控扼幽、薊,建為雄州,割容城、歸義二縣隸焉。宋太平興國五年,契丹主賢入寇,圍瓦橋關官軍,陳於水南。耶律休哥帥精騎渡水逆戰,官軍敗績,休哥追至莫州。宋白曰:瓦橋亦謂之瓦子濟橋,在涿州南,易州東,東至益津關八十裏,當九河之末,周世宗收復三關之一。瀋括曰:瓦橋關素無關河為阻。仁宗時,六宅使何承矩守瓦橋,始議因陂澤之地,臨水為塞。慶歷中,內侍楊懷敏復踵為之。熙寧中,又開徐村、柳莊等濼,皆以徐、鮑、沙、唐等河,叫候、雞距、五眼等泉為源,東合滹沱、易、白等水並大河,於是自保州西北沉遠濼,東盡滄州泥姑海口,凡八百裏,悉為渚澇。自是倚為藩籬。乾寧軍,見青縣蘆臺城。
  大姑寨在縣東。今有大姑村。《宋志》:縣境有雙柳、紅城、新垣、大渦、木場、張傢、三橋等共八寨,皆五代周及宋時所置,為備禦要地。金廢。○駐駕臺,在縣東七裏,高數丈,相傳周世宗曾駐蹕於此。《志》雲:縣城東南有城子臺,平地特起,狀若城垣。又縣西北三十裏,有涼馬臺,高數丈,相傳燕趙分易水為界,築二臺以登陟而耀武雲。
  容城縣府東北九十裏。東南至雄縣五十裏,東北至新城縣七十裏,西至安肅縣四十五裏,西北至定興縣五十裏,漢置容城縣,屬涿郡。景帝封匈奴降王徐盧於此。後漢省。晉復置容城縣,屬範陽國。後魏屬範陽郡。北齊省。隋未改置遒縣於此。唐初,屬北義州。貞觀初,屬易州。聖歷二年,契丹入寇,縣固守得全,因改曰全忠。天寶初,復為容城縣。五代晉入於契丹。宋初復置縣於巨馬河南,屬雄州。金改屬安肅州。元因之。明初,省入雄縣。洪武十四年,復置,屬保定府。今城周四裏有奇,編戶六裏。
  ○容城故城在今縣西北三十裏,西距易州八十裏。漢唐以來縣蓋治此。五代梁乾化初,燕劉守光侵易、定,攻容城,即此。石晉初,地入於遼,居民皆避居巨馬河南,宋因置縣以統之。《遼志》雲:容城故城,本在雄州西南,遼僑置於涿州新城縣界,仍屬易州,蓋以宋所置城為故城也。金初以北容城並入南容城。明景泰二年,相地築城,復遷治於拒馬河北,南去舊縣十餘裏,即今縣城也。○三臺城,在縣西南。《城塚記》:燕趙分易水為界,築三臺並置城於此。
  ○易水在縣南。自安肅縣流入境,復東北流,經新城縣境,又東南入雄縣界。亦曰白溝河,亦曰拒馬河。《水經註》:易水徑容城縣南,又東渥水註之,其水上承二陂於容城縣東南,謂之大小渥澱,南流註易水,謂之渥洞口。今渥水湮廢久矣。《邑志》縣自東而北有長堤,延袤五十裏,以防白溝河漲溢。永樂十四年,潰决,尋修塞之。
  濡水在縣西。自易州流入境,亦曰北易水。《水經註》:濡水出故安縣西北窮獨山南𠔌,東流至容城縣西北大利亭,又東南與易水合。《邑志》:縣西南二十裏有黑竜渡,易水與鮑河合流處。誤以濡水為鮑水也。○雹水,在縣南,即鮑水也。自安肅縣流入境,又東南入新安縣,為長流河。
  唐縣府西南百二十裏。東南至祁州九十裏,南至真定府定州六十裏,西北至山西廣昌縣一百四十裏。古唐邑。漢置唐縣,屬中山國。後漢及晉因之。後魏屬中山郡。北齊省入安喜縣。隋開皇十六年,復置唐縣,屬定州。唐因之。五代梁改為中山縣。唐復故。晉又改為博陵縣,漢復為唐縣。宋仍屬定州,金因之。元改屬保定路。今城周四裏有奇,編戶二十二裏。
  ○唐城即今縣。相傳堯為唐侯時,國於此。春秋時屬北燕國,謂之陽邑。昭十二年,齊高偃帥師納北燕伯於陽。《傳》曰:納北燕伯款於唐。是也。後為鮮虞邑。趙滅鮮虞,亦為唐邑。漢置唐縣於此。晉太元九年,慕容垂將平規攻秦,幽州刺史王永屯於薊南。故代將劉庫仁遣其將公孫希救永,敗規,進據唐城,即此城也。
  中山城在縣西北十三裏峭嶺上。《括地志》:中山故城,一名中人亭。春秋昭十二年,晉荀吳帥師侵鮮虞及中人。是也。《史記》:趙敬侯十一年,魏、韓、趙共滅晉,分其地,伐中山,戰於中人。又趙孝成王元年,齊田單將趙師取燕中陽。孔穎達曰:即中人也。《載記》燕慕容垂都中山。王氏曰:在唐縣之中山城。杜佑以為唐昌,誤也。劉昭曰:中人亭在唐縣西四十裏。唐昌,見無極縣。
  左人城縣西北四十裏。《晉語》:趙襄子使新稚穆子攻翟,勝左人、中人。即此左人也。後魏孝昌三年,五原降戶鮮於修禮等帥北鎮流民反於左城。蓋謂左人城。劉句曰:唐縣舊治左人城。聖歷初,移於今所。
  王陵城在縣西北三十裏唐河東岸。相傳漢高屯於白登,王陵將援兵屯此,因名。又有灌城,在縣西四十裏唐河西岸,與王陵城相對,舊傳灌嬰所築。晉太和五年,秦苻堅滅燕,追慕容至灌城,即此城也。《寰宇記》縣北五十裏有賈復城。後漢初,賈復追擊銅馬五番賊,築城於此。又有鴻郎城,在縣北,相傳堯子丹朱所居。
  ○大茂山縣西北百八十裏,即恆嶽也。北亙雲、蔚,南連鎮、定,為河東、河北之翰蔽。緣山有村,曰石門。《志》雲:今有嶽嶺口巡司,在縣西北百十裏,即大茂山之東麓。餘詳見名山恆山。
  唐山縣北八裏。一名唐岩,亦名堯山。又縣東北十五裏有孤山,四面平坦,不與他山相接。一名都山,亦名亙山,又謂之望都山。張晏曰:都山在望都縣南,堯母慶都所居。堯山在其北。登堯山,望都山,故以望都為名,即此二山也。
  靈源山縣東北十五裏。山溪環錯,岩壑絶勝。又育山在縣北十五裏,與靈源相峙。○粟山,在縣西北十五裏,古有委粟關,蓋置於山上。又東南三裏,曰鑼鼓山,崖壁峭險,古中山城蓋在其上,其旁又有楊莊嶺。
  神和山縣西北三十五裏。舊名石河山,居民避兵於此得免,因改今名。其相接者,曰父子山、白合山、柏岩山,參差列峙,為縣之險。○葛洪山,在縣西北七十裏,山宮觀環列,岩壑頗勝。徐廣曰:鴻上水出葛洪山,山與恆山相接,下有楊傢峪。《志》雲:縣西北高尖峪,空閑窯諸處,舊嘗産銀,謂之銀洞。明初嘗采礦練銀,力多利少,閉不復采。
  ○唐河縣西三十裏。古嘔夷水也,源出漳、源州界恆山𠔌中。自山西靈丘縣東南流,經倒馬關至縣境,又東南流,經麯陽縣入定州界,謂之氵寇水。至祁州與沙河合。《水經註》:唐水導源盧奴縣西北,至唐城西北曷而為河,其水南入小溝,下註於氵寇水。似誤。
  ○鴻上關縣西北百十裏。舊《志》作七十裏。徐廣曰:故關今名洪城,一名鴻山關。《水經註》:氵寇水東流,歷鴻山關。是也。亦謂之唐關,與定州接界,蓋即今之倒馬關矣。《輿程記》:倒馬關北十五裏,為柳角安口。又北五十裏,曰插箭嶺,即山西廣昌縣界矣。
  八渡關縣西北五十裏。關下有水,屈麯凡八渡,因以名關。《寰宇記》:漢所置關也,當山溪之險道。金時置軍城鎮。明初亦置軍城鎮巡司,為戍守要地。鎮南即定州麯陽縣也,今亦見麯陽縣。又軍城驛,在縣西北九十裏。洪武二年,置馬驛於此,道出山西,以軍城鎮名。萬歷九年廢。
  赤岸鎮在縣北。唐武德六年,高開道入寇,自易州而南,掠赤岸鎮。《九域志》:鎮在定州。《唐縣志》雲:縣又有預備倉四。曰汀都,在縣西八裏。山羊,在縣東北十裏。高昌,在縣東二十五裏。留泉,在縣南二十裏。皆以村社為名。
  周傢堡縣西北百十裏,倒馬關東路戍守處也。有周傢鎮巡司,又有中窯𠔌口,在倒馬關西北五十裏,亦為戍守要地。《輿程記》:周傢堡口東至玉河安口十裏,西至營溝口十五裏,自周傢堡西南至倒馬關六十裏。
  慶都縣府西南九十裏。西至唐縣三十裏,東北至滿城縣七十裏,南至定州六十裏,西南至定州麯陽縣七十裏。漢望都縣,屬中山國。後漢及晉因之。後魏仍屬中山郡,孝昌中改屬北平郡。高齊廢入北平。隋開皇六年又置,大業初又廢。唐武德四年,復置望都縣,屬定州。宋因之。金改為慶都縣。元改屬真定路,尋又改屬保定路。今城周四裏有奇,編戶八裏。
  ○望都故城縣西北七裏。本戰國時趙邑。《史記》:秦始皇七年,將軍驁死,以攻竜孤、慶都。《括地志》:定州恆陽縣有白竜山,又有扶竜山,唐縣東北有孤山,所謂竜孤也。慶都蓋邑名。漢因置望都縣於此。劉句曰:唐初分安喜、北平二縣,置望都縣,治安險故城。貞觀八年,始移今治。五代梁竜德初,晉王存勖敗契丹於新樂,契丹主阿保機自定州退保望都,晉王追敗之,逐北至易州。是也。恆陽,今見定州麯陽縣。安險,亦見定州。
  柳宿城縣東南四十五裏。漢武元朔三年,封中山靖王子益為柳宿侯,邑於此,後廢。今為六宿堡,音訛也。
  ○恆嶺縣西二百裏。《志》雲:恆山在縣西,與麯陽縣接界。
  ○竜泉河在縣西北。有竜泉,與縣西南諸泉匯而為河,東流溉田三百餘頃。《志》雲:縣北裏許有黃、黑二泉,相去僅十餘步,二色分明,與竜泉水合流,繞為城壕,隆鼕不冰,相傳中有溫泉雲。其下流亦南匯於唐河。
  清水河縣西南一裏。流經縣南,東流二裏,合於竜泉河。又有灞竜河,在縣西南五裏,東北流七裏,合於清水河。《志》雲:縣西三裏有堅功泉,又西二裏有西堤泉,又縣西南有瀋傢泉、涌魚泉,俱平地涌出,合於竜泉河,蓋即竜泉之上源矣。
  ○馬安關在縣西。《晉·地道記》:望都縣有馬安關,或曰馬溺關也。《中山記》:八渡、馬溺是山麯要害之地,有馬溺水出上麯陽縣東北,東流合於氵寇水。《志》雲:縣附城有東南兩關,隆慶初,增建。又有翟城馬驛,在縣治北。
  康村在縣東北。宋鹹平六年,契丹寇定州之望都高陽關,將王繼忠等赴救,至康村為敵所睏,且戰且行處也。今訛為狼村鋪,道出滿城縣。又固店,在縣西南,道出定州。
  博野縣府南九十裏。西南至祁州三十裏,西至定州九十裏,東南至晉州饒陽縣七十裏。漢蠡吾縣地,屬涿郡。後漢元嘉初,置博陵縣。魏因之。晉改縣曰博陸,為高陽國治。後魏改為博野縣,屬高陽郡。隋屬瀛州。唐武德五年,置蠡吾州治此,八年州廢。九年改置蠡州。貞觀初,又廢,縣屬瀛州。永泰中,改屬深州。五代周屬定州。宋雍熙四年,置寧邊軍。景德初,改永定軍。天聖七年,又改永寧軍。金改置寧州,亦曰博野郡。天德三年,又改為蠡州,治博野。元至元三年,省博野入蠡州。三十一年,復置博野縣,屬保定路。明洪武初,屬祁州。六年,改今屬。城周四裏,編戶二十一裏。
  ○陸成廢縣縣南十六裏。漢置陸成縣,屬中山國。武帝封中山靖王子貞為陸成侯,邑於此。後漢廢入蠡吾縣。舊《志》雲:桓帝更置博陵縣,蓋治此。後魏博野縣亦治焉,尋移今治。唐長慶初,橫海帥杜叔良討成德叛將王庭湊,大敗於博野。石晉天福六年,成德帥安重榮以晉主臣契丹,恥之,遣騎掠幽州南境,軍於博野。即今縣也。
  ○唐河在縣南。亦曰氵寇水。自祁州流經縣界,又東入蠡縣境。《志》雲:唐河、沙河、滋河三水,俱自祁州流入縣南,合為一川,謂之三岔口。東入蠡縣,謂之楊村河。○博水,在縣西北,自完縣東南流,經縣西。《寰宇記》雲:博水入縣境,合於氵寇水。又小店河,亦在縣北。其西又有西莊河,俱合流達安州界,會於九河。
  蟾河縣東南二十五裏。其西有竜塘河,流合蟾河,下流註於滹沱。
  ○白牛邏在縣東南。昔時置戍巡警處也。北魏孝昌二年,元深躡定州賊葛榮於交津。榮至白牛邏,掩深別將元融殺之,深遂還趨定州。交津,見晉州武強縣。
  蠡縣府南九十裏。西至博野縣十八裏,南至晉州饒陽縣七十裏,東南至河間府九十裏。漢置蠡吾縣,屬涿郡。後漢屬中山國。晉屬高陽國。後魏屬高陽郡。北齊省入博野縣。唐置蠡州。元至元初,州屬真定路,廢博野縣。尋復置縣,而移州治於此。明洪武八年,改州為縣。城周八裏有奇,編戶二十七裏。
  ○蠡吾城縣東二裏。漢縣。後漢屬中山,安帝封河間王開子翼為侯邑。其子志入繼大統,是為桓帝,追尊蠡吾侯為孝崇皇,陵曰博陵,因析置博陵縣,而蠡吾如故。
  清梁城縣西二十裏。石趙所置城也。晉永和六年,慕容雋擊後趙,至無終。趙將王午、鄧恆棄薊城,走保魯口。雋自薊進擊之,軍至清梁,鄧恆將鹿勃早來襲,敗去。魏收《志》蠡吾縣有清涼城,即此。又南安城,在縣南,亦石趙所置。晉永和七年,慕容雋遣慕容評攻王午於魯口,至南安,斬午將鄭生。是也。魯口,見晉州饒陽縣。
  ○楊村河縣南三裏,亦謂之唐河。《志》雲:滋河、沙河、唐河之水,自祁州合流,經博野縣而合為三岔口,入縣界為楊村河,引而東。初自縣東南流入河間府境,其後自蘭傢圈口北决,由玉田渚口入高陽縣境。又有小陳河,源出慶都縣界,經縣東北流,入安州界。今湮。
  土尾河在縣東北。《志》雲:唐河經縣東南,分流為土尾河。又東北經清苑縣及高陽縣境,下流仍合於滋、沙諸河。
  ○石羊壘在縣東。魏收《志》蠡吾縣有石羊壘,蓋昔人屯戍處。今堙。
  完縣府西七十裏。西南至唐縣四十裏,東北至滿城縣五十裏,北至易州百二十裏。秦麯逆縣地。漢為北平縣地,屬中山國。後漢及晉因之。後魏屬中山郡。孝昌中,分置北平郡,治北平縣。北齊郡廢。隋屬定州。唐初因之。萬歲通天二年,契丹來攻不下,改為徇忠縣。神竜初,復曰北平縣。五代唐改為燕平縣,尋復曰北平,屬易州。石晉改屬定州。宋因之,慶歷四年,移置北平軍於此,仍隸定州。金曰永平縣,屬中山府。貞二年,升為完州。元仍改為永平縣,尋復曰完州。明洪武二年,改州為縣。城周九裏有奇,編戶十八裏。
  ○北平廢縣縣東二十裏。漢縣治此,高祖封功臣張蒼為侯邑。順水經其地。光武擊尤來、大槍諸賊於元氏,追至北平,戰於順水北,即此處也。唐長慶初,義武帥陳楚敗盧竜叛將朱剋融兵於望都及北平。五代時,縣移今治。宋置北平寨於此。景德初,契丹寇威虜順安軍,進攻北平寨,總管田敏擊走之。東侵保州,復敗卻。慶歷二年,於北平寨置北平軍。四年,即縣治置軍,以寨屬焉。金廢。
  麯逆城在縣東南二十裏。《左傳》:齊國夏伐晉,取逆。酈道元以為即麯逆也。後為趙邑。秦置縣。漢七年,高祖擊韓王信,自代還,過麯逆曰:壯哉縣,吾行天下多矣,惟見洛陽與是耳。因封陳平為麯逆侯。十一年,陳反。將王黃軍麯逆,高祖自將擊之。張晏曰:濡水於城北,麯而西流,故曰麯逆。後為縣,屬中山國。後漢章帝巡北嶽至此,醜其名,改曰蒲陰。晉亦屬中山國。後魏屬北平郡。北齊廢入北平縣。隋開皇六年,復置蒲陰縣。大業初又廢。
  陽城縣東南五十裏。《續漢志》:中山蒲陰縣有陽城。陽城在蒲陰東南三十裏。晉隆安初,慕容寶聞拓跋攻信都,出屯深澤,遣慕容麟攻陽城,殺魏守兵。拓跋因還屯陽城,既而拓跋儀攻慕容德於鄴,以軍食不給,命儀去鄴,徙屯巨鹿,積租陽城。石晉開運二年,契丹入寇,晉軍與戰於陽城,敗去。《水經註》:博水出中山望都縣,東徑陽城,散為渚澤,世謂之陽城澱。宋景德元年,契丹犯保州,不剋,進攻定州。宋兵拒之於唐河,契丹遂駐陽城澱,即此。
  夏屋城在縣西北。《竹書紀年》:魏殷臣趙公孫裒伐燕,還取夏屋城麯逆者也。《水經註》:蒲水東北流,徑夏屋故城,實中險絶。又東有賈復城,其城因河為壕,昔賈復從光武追銅馬、五幡於北平所作,世俗音轉訛為寡婦城。《一統志》:賈復城,在唐縣北。又有堯城,在縣南,相傳唐堯所築。
  ○林尖山縣北二十裏。峰巔高聳,遠望皆見。又北二十裏,曰柏山,平闊五百餘步。周回居民甚衆。昔時山多柏,因名。又北有峨山,巍峨高峻,俯視諸山,皆列其下。○白崖山,在縣西北四十裏,峰巒秀拔,四面多白石,因名。
  馬耳山縣西三十裏。高聳于云,有兩峰並峙,狀若馬耳。《志》雲:縣境諸山,馬耳為之冠。中有桃花洞及桃花泉。又大嵬山,在縣西二十裏,以山勢嵬峨而名,五雲泉水出焉。○伊祁山,亦在縣西三十裏,祁水出焉。伊祁,堯姓也。相傳堯母所居,或以此為堯山。張晏曰:堯山與都山相去五十裏,即此山雲。《志》雲:縣西有壇山,高聳參天,其上平整,遠望無際。又有油山,在縣西南,屹然峭峙,石壁瑩潤,因名。
  ○祁水在縣南。發源伊祁山,東流經縣境,又東入滿城縣界,即方順河之上源也。又五雲水,出大嵬山。又縣西二十裏有流九水,三十裏有店頭水,出馬耳諸山,流合五雲水,共為一川,東南流合於博水。
  博水在縣東南。《水經註》:博水出望都縣東南,其流旋伏旋見,東南連三梁亭,疑即古芍梁。《竹書紀年》:燕人伐趙,圍濁鹿。趙靈王及代人救濁鹿,敗燕師於勺梁。今廣昌嶺東有山,俗名曰濁鹿,蓋趙地也。博水徑陽城縣,散為澤渚,是為陽城澱下流,入博野縣境,註於唐河。今源流多淤。
  濡水在縣西南。《水經註》:濡水出蒲陰縣西枉渚,回湍率多麯復,亦謂之麯逆水。《志》雲:今縣北一裏有麯逆水。,繞縣東南,合於祁水。或以此即祁水之別源,非故濡水也。又有蒲水。《水經註》:蒲水出縣西北蒲陽山,徑蒲陰縣北,下流合於濡水,又東入於博水。今故道多湮。○竜池,在縣北四十裏,舊有灌溉之利,今湮。
  ○安陽關在縣西北。《晉·地道記》:蒲陰有安陽關,安陽都尉治焉。《水經註》:蒲水南徑安陽亭,即安陽關也。
  水𠔌寨在縣西北。宋嘉定十三年,金人以蒙古侵掠,分命易水公靖安民戍守水𠔌、灌𠔌、東安等寨。或曰:其地皆近縣境,今縣西北有水𠔌等口。○鷹捕嶺口,在縣西北五十裏,東北去水𠔌口二十裏,又西南去五虎嶺口二十裏。又西十裏曰銀山口。《志》雲:自水𠔌口至唐縣之周傢堡口,凡一十三關口。
  白團衛村在故陽城南四十裏。石晉開運二年,敗契丹於陽城。師還至白團衛村,契丹復至,遂大戰於此,契丹敗卻,晉兵逐北二十餘裏。契丹散卒至陽城東南水上,稍復布列,晉人前擊,皆渡水遁去。晉師還保定州。舊史作白檀衛村。
  附見:
  大寧都司在府治西,明洪武二十年,建北平行都司於大寧。建文三年,燕王遷置於此。永樂初,又改為大寧都司,領營州、興州等衛十一,寬河所一。衛、所散建於順天、永平府境內。○保定左衛,在都司治西,永樂中建。又有中、前、後及右衛,俱置於府城內。
  祁州府南百二十裏。東至河間府百七十裏,南至真定府晉州百裏,西至真定府定州百二十裏。
  春秋時晉地,戰國時趙地。秦屬巨鹿郡。兩漢屬中山國。晉屬博陵郡。後魏因之。隋屬定州。大業初,屬博陵郡。唐仍屬定州。景福二年,始置祁州易定節度使王處存奏置,治無極縣。五代因之。宋仍為祁州景德初,移治蒲陰縣,賜郡名曰蒲陰。金屬真定路。元改屬保定路。明仍曰祁州,以州治蒲陰縣省入編戶一十四裏,領縣二。今仍曰祁州。
  州川原平衍,水陸四通,右翼中山,左達瀛海,前臨晉冀,背負幽燕。使防維不修,藩籬既决,震漁陽之鼙鼓,鬥河北之戈矛,東西雲擾,寇來無方。州之地勢,固戰場也。唐之末造,既已當其弊矣。聯指臂之形,豫折衝之略,地無險易,備無緩急,近息滹沱之沸騰,遠銷太行之斥堠。司其任者,庶加之意哉!
  ○蒲陰廢縣今州治。漢安國縣地,屬中山國。後漢因之。晉屬博陵郡。後魏因之。北齊廢。隋開皇七年,改置義豐縣,屬定州。唐因之。《舊唐志》:義豐縣,隋自皇阝城移於鄭德堡,置今縣,仍改名義豐。萬歲通天二年,以拒契丹,改名立節。神竜中復曰義豐。皇阝當作氵亭。建中三年,張孝忠以易州兵,與幽州帥朱滔,共攻成德叛帥李維嶽,敗其兵於束鹿。孝忠引還軍於義豐。五代周廣順初,置義豐軍。二年,契丹寇定州,圍義豐,敗去。宋廢軍。太平興國初,改曰蒲陰縣,尋為祁州治。金元因之。明省州城。成化二十年以後,歷代增修,周四裏有奇,門四。
  安國城州東南六裏。漢縣治此,高帝封王陵為侯邑。北魏封王肅為安國侯,又魏主恭普泰元年,幽、營、安、平四州行臺劉靈助叛,引兵南至博陵之安國城,即此。
  ○唐河在州城南。自真定府定州流入境,又東入博野縣界,滋、沙諸河皆自州境流合焉。
  沙河州西南十五裏。亦自定州流入境,東北流入博野縣境,合於滋河。○滋河,在州西南三十裏,自無極縣東流入深澤縣界,又東北流,徑州境合於沙河,又東流會於唐河。
  ○解瀆亭在縣東北。漢陽嘉初,封河間孝王子溯為解瀆亭侯,溯子萇,萇子宏,即靈帝也。《元和志》:義豐縣有故解瀆亭。
  深澤縣州南六十裏。南至晉州四十裏,西北至定州九十裏,西至真定府無極縣四十裏。漢為南深澤縣,高祖封功臣趙將夕為侯邑,即南深澤也,屬涿郡。後漢屬安平國。晉屬博陵國。後魏曰深澤縣,屬博陵郡。北齊時廢。隋開皇六年,復置,屬定州。唐因之。景福二年,改屬祁州。宋熙寧六年,省。元初,復置。元至元二年,省入束鹿縣。明年,復置,仍屬祁州。今城周四裏有奇,編戶十二裏。
  ○南深澤城在縣東南五十七裏。《十道志》雲:漢置深澤縣,屬中山國,今縣治是也。又於滹沱河南置南深澤縣,屬涿郡,此城是也。後漢廢深澤縣,而南深澤如故。後魏改為深澤縣。北齊廢。,隋復置縣於滹沱河北,即漢故深澤縣治,而南深澤遂廢。唐武德初,群賊魏刁兒作亂,據深澤,掠冀、定間,稱魏帝。竇建德擊滅之。
  ○滋河縣西十八裏。其源出山西蔚州之枚回嶺,流經真定府境內,自無極縣流入界。又縣西二十五裏,有神渚水,滹沱河、滋河之水衝嚙所成,方廣四百步,其深無際。又東北入祁州界,會於沙河。
  ○苦水村縣東南十五裏。相傳光武嘗經此,飲水而苦,因名。○西河店,亦在縣東南,道出束鹿縣。
  束鹿縣州南百二十裏。東至深州二十五裏,西至晉州七十裏,東南至深州衡水縣百裏。漢[A11U]縣地,屬巨鹿郡。[A11U],顔師古曰:讀若鷂。後漢曰鳥阝縣。晉屬趙國。後魏仍屬巨鹿郡。北齊改曰安國縣。隋開皇六年,改曰安定。十八年,改曰鹿城,屬冀州。唐初,屬廉州。貞觀元年,改屬深州。至德二年,又改為束鹿縣。鬍氏曰:天寶十五載,明皇以安祿山叛,改常山之鹿泉曰獲鹿,饒陽之鹿城曰束鹿,以壓之。是也。建中三年,李維嶽以成德軍叛,詔諸鎮兵進討。幽州帥朱滔拔束鹿,圍深州。既而維嶽引兵圍束鹿,復為滔所敗。宋初屬真定府。淳化中,仍屬深州。金因之。元初省。尋復置,屬祁州。今城周五裏有奇,編戶十七裏。
  ○[A11U]縣城在縣東北二十裏。漢縣治此。光武初,擊破銅馬賊於梟阝。是也。後魏仍為梟阝縣,移於今縣治。唐先天二年,分饒陽鹿城縣地,置陸澤縣,治古梟阝城,又徙深州治焉。朱滔拔束鹿,進圍深州,即此城也。五代周移深州治下博縣。宋雍熙四年,廢陸澤縣入束鹿、深州。《志》雲:州東北五裏有陸澤城。誤。
  安定城縣西七裏。漢縣,屬巨鹿郡。宣帝封燕剌王子賢為侯邑。後漢省。《通志》雲:在今冀州西南。恐誤。又西梁城,在縣南六十裏,亦漢縣,屬信都國。宣帝封廣川戴王子闢兵為侯邑。後漢省。
  貰城在縣西南。漢貰縣,屬巨鹿郡。貰,師古曰:式製反。高帝封越將合傳鬍害為貰侯,邑於此。後漢初,光武自堂陽擊貰,降之。耿純率其宗族賓客迎謁於貰。是也。縣尋廢。堂陽,見縣。
  晏城廢縣在縣西。隋開皇十六年,分鹿城置晏城縣。大業初廢,隋末復置。唐武德五年,將軍桑顯和擊劉黑闥於晏城,破之,即此。縣尋廢。
  ○束鹿岩在縣北,外隘內廣,可容千人。一名三丘古洞。
  黃丘在縣南。《地形志》:梟阝縣有黃丘。晉永和七年,後趙石琨自信都救石祗於襄國,冉閔遣將孫威拒琨於黃丘,琨敗卻。或以為即此丘也。又縣有青丘、牛丘、馳丘、靈丘,與黃丘共為五丘。
  ○滹沱河縣南三十裏。自晉州流經縣境,又東歷安平縣,入深州界。《通典》縣有衡漳水。今名衡水,一名苦水。自趙郡寧晉縣流入境,蓋即鬍盧河之北溢者。
  鴉兒河縣南十裏。亦自晉州流入境,復合於滹沱,又分流而東南出入深州界,《志》以為滹沱支流也。舊時春鼕則涸,今淤。《志》雲:鴉兒河舊自縣南雙丘社東北達博野縣,合於滋河,九河之一也。
  安州府東七十裏。東南至河間府百二十裏,西南至祁州百二十裏,東北至順天府涿州百四十裏。
  春秋時晉地。戰國屬趙。秦上𠔌郡地。漢為涿郡地。後漢因之。晉為高陽國地。後魏為高陽郡地。隋屬瀛州。唐因之。五代亦屬瀛州。宋淳化三年,置順安軍治唐興寨。金天會七年,升為安州,後又置高陽軍治葛城縣,尋又移治渥城縣。元初因之州還治葛城縣。至元二年廢。未幾,復置安州,屬保定路。明洪武七年,以州治葛城縣省入,又降州為縣。十四年,復為州編戶二十二裏,領縣二。今仍曰安州。
  州控臨幽薊,川澤回環。宋時為製禦契丹之要地,邊臣何承矩等規畫詳矣端拱二年,何承矩為滄州節度使,上言:臣自幼徵行關南,熟知北邊道路川原之勢,若於順安寨西開易河蒲口,導水東註於海,東西三百餘裏,南北百七十裏,資其陂澤,築堤瀦水為屯田,可以遏敵騎之奔軼。俟期歲間,關南諸泊,悉皆壅固,即播為稻田。其緣邊州軍臨塘水者,止留城守軍士,不煩發兵廣戍,收地利以實邊,設險固以防塞,禦邊之要策也。其順安軍以西,抵西山百裏許,無水田處,亦望選兵戍守。從之。於是雄、莫、霸州,平戎、破虜、順安等軍,興堰六百裏,置鬥門,引澱水灌溉,水田稻熟,公私獲利,而莞蒲蜃蛤之饒,民皆賴之。鹹平三年,承矩知雄州,又言近者建設陂塘,綿亙滄海。昨契丹犯邊,高陽一路,東負海,西抵順安,士庶安居,即屯田之利也。今順安西至西山,地雖數軍、路纔百裏,縱有丘陵岡阜,亦多川瀆泉源,因而廣之,製為塘埭,自可息邊患矣。《宋會要》:自何承矩議開置屯田,築堤儲水,為阻固,其後益增廣之。凡並邊諸河,若滹沱、葫盧、永濟等河,皆匯於塘水。天聖以後,領於沿邊屯司。或曰:以無用之塘,廢可耕之田,不如勿廣以息民。議者曰:河朔幅員二千裏,地平衍無險阻,自邊吳澱至泥姑海口,綿七州軍,屈麯九百裏,深不可以舟行,淺不可以徒涉,雖有勁兵,不能度也,孰謂無益?明道二年,成德守劉平奏:自邊吳澱望趙曠川、長城口,乃契丹出入要害之地,東西不及百五十裏。今契丹多事,我乘此以引水植稻為名,開方田,隨田塍四面穿溝渠,縱一丈,深二丈,鱗次交錯,兩溝間屈麯為徑路,纔令通步兵,引曹、鮑、徐河、雞距泉,分註溝中,地高則用水車汲引,灌溉甚便。敕行之。塘日益高。嘉五年,知雄州趙滋言:徐河築堤,斷水入塘,宜開水竇修石限以節之。八年,河北提刑張問視八州軍塘,出土為堤,以蓄西山之水,則入夏河溢,而民田無患。詔施行之。《宋志》:河北自雄州東際海,多積水,戎人患之,未嘗敢由是路。順安軍西至北平二百裏,地平無閡,故多從此入寇。泥姑海口,即今直沽口。趙曠川、長城口,俱見安肅縣。元王曰:安之為郡也,群山連屬,西峙而北折,九水合流,南匯而東註,陂池藪澤,縈帶左右。秋水引退,土脈沃衍,有禾、麻、、麥,畝收數鐘之利。此宋人所以屯戍守禦,築堤瀎塘,恃為邊備者歟?
  ○葛城廢縣今州治。《括地志》:葛城,一名依城,亦曰西阿城。在瀛州高陽縣西北,以徐、滋二水並過其西,又麯徑其北,故曰阿齊。有東阿,此因曰西阿。《史記》:趙孝成王十九年,與燕會阿,又與燕易土。燕以葛城與趙,即此。金大定二十八年,始置葛城縣,徙安州治焉。泰和八年,復移州治渥城縣,以葛城為屬縣。元還治葛城。至元二年,州廢,縣亦廢為葛城鎮,尋復故。明省入州。州城,明初因舊址修築。弘治及嘉靖初,增修。周五裏有奇,門四。
  唐興城州東南二十裏。唐武後如意元年,分高陽、河間縣地置武昌縣,屬瀛州。長安四年,改屬莫州,尋還隸瀛州。神竜初,改為唐興縣。景雲二年,仍隸莫州。五代時廢。宋太平興國七年,高陽關鎮將奏敗契丹於唐興口,因置唐興寨。淳化三年,建順安軍,築城置戍。金改置安州,又移治葛城縣,此城遂廢。
  ○易水在州城北。府境曹河、徐河、石橋河、一畝泉河、滋河、沙河、鴉兒河、唐河,與易水為九河,合流於此,統名為易水。至雄縣南而為瓦濟河。舊《志》雲:瓦橋關當九河之末。是也。○丘傢道口河,在州東南三十裏,自高陽縣馬傢河東流徑此,下流入任丘縣界之白羊澱。
  徐河在州西。自清苑縣流入境,又東合於易水。宋端拱二年,契丹入寇,詔大帥李繼隆發鎮定兵,並獲糧運數千乘趨威虜。契丹將耶律休哥聞之,帥精騎邀諸途北面,巡簡尹繼倫適將兵巡徼,遇之,休哥不顧而南。繼倫潛躡其後,行數十裏,至徐河,突入其軍,休哥敗遁。《宋史》作唐州徐河,誤也。蓋興唐寨之徐河耳。或曰唐州當作保州。
  淘河在州東。易水東出之別名也。宋鹹平二年,詔邊民越拒馬河塞北市易,知雄州何承矩上言:緣邊戰棹司自淘河至泥姑海口,屈麯九百餘裏,此天險也。太宗置寨十六,鋪百二十五,增設戍卒,部舟百艘往來巡警,大為要害,若聽人馬交渡,深非便宜。從之。或曰宋人以塘泊為邊備,往往疏瀎,以防淤澱,故沿邊諸河,皆曰淘河。
  邊吳泊在州西南。亦曰邊吳澱。九河合流,溢而為泊處也。城南舊有邊吳塔。又有古堤,在州城北易水濱,東自邊村而下接雄縣,南自板橋而下接蠡縣,皆以防九河之决溢。《宋志》:沿邊塘濼,東起雄州,西至順安軍,合大蓮花澱、洛陽澱、牛橫澱、康地澱、疇澱、白羊澱為一水,衡廣七十裏,縱三十裏,或四十五裏,深一丈,或六七尺。今廢。又《會要》雲:邊吳澱西望長城口尚百餘裏,皆山阜高莫阝,水不能至。契丹每言宋人安事塘泊,吾騎馳突得此路足矣。明道末,亦引塘水開方田,始有險可恃。
  劉傢澱州西二十裏。石橋河、一畝泉河,自清苑縣流入境,匯而為澱,北流入於易水。又州境舊有五門、幞頭等港。宋慶歷五年,屯田司葛懷敏奏:知順安軍劉宗言閉五門、幞頭港,下赤大渦、柳林口漳河水,不使入塘。臣已復通之,令註白羊澱。蓋南引漳水入塘之道也。今俱廢。《志》雲:州西北五裏有牙傢港,在易水旁。又朱傢港在州西南十五裏,與濡水相連,入白羊澱。
  高陽縣州南四十裏。西南至蠡縣六十裏,東至河間府任丘縣七十裏,東南至晉州饒陽縣百二十裏。漢涿郡高陽縣地。後漢屬河間國。晉屬高陽國。後魏為高陽郡治。隋郡廢。開皇十六年,置蒲州於此。大業初,州廢,縣屬河間郡。唐武德四年,復置蒲州。貞觀初,州廢,縣屬瀛州。宋初因之。至道三年,改屬順安軍。熙寧六年,廢為鎮。十年,復故。金屬安州。元因之。明洪武中,嘗廢,尋復置。今城周四裏有奇,編戶十四裏。
  ○高陽城縣東二十五裏。戰國時燕邑。《國策》:燕封宋榮{分蟲}為高陽君。即此。漢為高陽縣治。司馬貞曰:高陽氏所興也。應劭曰:在高河之陽,因名。晉太和五年,燕主自鄴出奔高陽,為秦追兵所獲。隋大業七年,伐高麗,敕河南、淮南、江南造戎車五萬乘送高陽。十二年,賊帥趙萬海自恆山寇高陽。唐宋以來,縣皆治此。明洪武三年,河溢縣圮,始遷今治。《高陽記》:故城,顓帝所築,一名化竜城。今廢。城亦名化竜村,蓋傳訛也。
  安都城縣西南三十八裏。漢文帝四年,立齊悼惠王子志為安都侯,此即安都廢邑。又縣西有廣信軍新城。宋熙寧中,議移廣信軍於此,因築此城。尋罷。
  ○馬傢河縣東三裏,滹沱河支流也。自晉州饒陽縣鐵燈竿口導流而北,經蠡縣境,又東北至縣南延福村,楊村河、土尾河俱流合焉。瀦為馬傢河澱,復東北流入安州界,註於易水。○楊村河,即唐河下流,在縣西。《志》雲:自三岔口社接蠡縣境,東經宋傢橋,而匯於馬傢河澱。又土尾河,亦自蠡縣及清苑縣境流入界,至宋傢橋,而合馬傢河澱。《邑志》:縣西南有三叉口堤,延袤十五裏,以防土尾河泛溢。
  高河縣東二十五裏。自馬傢河澱分流,其別出者曰豬竜河,俱引而東,經高陽故城南,又東北經安州界,下流入白羊澱,合雄縣之瓦濟河。《志》雲:高河舊流自縣境東南入,至河間縣界,下流註於滹沱,此非故流矣。今亦見河間縣。○榆堤,在縣東南,延袤二十餘裏,縣當馬傢河諸水下流,藉堤以防决溢之害。又縣東有婁堤,延袤五十裏,以障豬竜河之水。
  ○高陽關在縣東。《志》雲在縣之三叉口社。一名草橋關。五代周顯德六年,收復三關,建為高陽關寨,即三關之一也。宋屬順安軍,與瓦橋、益津互相聯絡,而高陽實為根本。控扼幽薊,戍守特重。
  新安縣州東二十裏。東至雄縣四十裏,北至容城縣三十裏,西北至安肅縣五十裏,東南至河間府任丘縣七十裏。本容城縣地。金主泰和四年,析置渥城縣。八年,移安州治焉。元至元二年,廢州,改縣為新安鎮。九年,升為新安縣,屬保定路。明洪武七年,省入安州,尋復置。今城周九裏,編戶十一裏。
  ○渥城故縣即今縣治。《水經註》容城東南有渥水,南流入易水,城蓋以此名。五代晉時,嘗戍守於此。或謂之渾渥城,又訛為渾泥城。金因置渥城縣。元以金人移安州治此,故曰新安。○長城,在縣西北,自縣境入安肅縣界,綿延斷續,勢如岡阜。或以為古大堤。蓋即戰國時燕、趙分界處。又三臺城,在縣西二十裏,今亦見容城縣,蓋境相接也。《志》雲:臺傍有劉盆子寨,下有洞,長數裏。蓋亦傳訛矣。
  ○長流河縣西南五裏。一名長溝河。其上流即易州之鮑河也,經安肅、容城縣,流入縣境。又東南流,至雄縣,入於瓦濟河。或以為即渥水舊流也。《志》雲縣南三裏有梁頭河,即長流河下流也。景泰中,疏河引流,自城西南隅過南門,至東門外三裏,接梁頭河末流,達於瓦濟河。
  溫義河縣西南八裏。源有二,一出安肅縣南二十五裏之曹河,一出安肅縣南四十裏之徐河,俱東南流入縣境。至縣南,合流為溫義河。又東南入於長流河。《志》雲縣南八裏有三岔河、馬傢寨,迤西溫義河分流也。上接溫義,下達四殳,南通豬竜河,因名。○四殳河,在縣東南十五裏,即溫義河支流也。經雄縣南二十裏月漾橋,入瓦濟河。《志》雲:元至正中,鑿此河,分易水為四流,中央為殳,因名。
  ○易州府西北百二十裏。東至順天府涿州一百七十裏,西北至山西蔚州二百二十裏,北至保安州百二十裏。
  春秋戰國時為燕地。秦置上𠔌郡。漢屬涿郡。後漢因之。晉屬範陽國。後魏亦屬範陽郡。隋初曰昌黎郡,旋改易州。煬帝初,改曰上𠔌郡。唐復為易州開元十四年,置高陽軍於郭內。天寶初,亦曰上𠔌郡。乾元初,復故。五代晉開運二年,沒於契丹孫方簡以易州叛,附於契丹。周顯德六年,收復,仍曰易州。宋因之。端拱二年,復為契丹所陷,兼置高陽軍。宣和中,得其地亦曰遂武郡。尋沒於金,仍為易州,屬中都路。元初屬大都路。至元中,改屬保定路。明初,仍曰易州,以州治易縣省入編戶三十八裏,領縣一。今仍為易州。
  州控據西山,指顧燕代。東下則岐溝、督亢不可為固。西出則飛狐、雁門不足為險也。是故燕代有事,易州常為必爭之地。於忠肅公曰:險有輕重,守亦有緩急。居庸、紫荊,並為畿輔噤喉。論者常先居庸,而後紫荊,不知寇窺居庸,其得入者什之三,寇窺紫荊,其得入者什之七。正如秦人守函𠔌,而不知武關不固,鹹陽遂傾。蜀人守劍閣,而不知陰平已逾,成都先喪也。欲保京師,則紫荊不可不防;欲防紫荊,則易州不可不守正統十四年,增兵易州議。
  ○廢易縣今州治。本漢之故安縣,屬涿郡。文帝封申屠嘉為侯邑。後漢仍屬涿郡。建安九年,袁譚敗袁尚於中山,尚走故安,依袁熙。晉屬範陽國,後魏屬範陽郡。北齊縣廢。隋開皇十六年,改置易縣,為易州治。唐以後因之。明初省。《城邑考》:州城,遼金時故址。明正統十四年,甓完固。隆慶二年,增修。有門二,城周九裏有奇。
  範陽城州東南六十裏。秦縣。《史記》:張耳、陳餘略地燕趙,蒯通說範陽先下。是也。漢仍曰範陽縣,屬涿郡。應劭曰:在範水之陽,因名。後漢初,世祖追擊尤來等賊於北平,為賊所敗,收散兵歸保範陽。晉屬範陽國,後魏屬範陽郡。孝昌二年,為上𠔌賊杜洛周所殘破。高齊因移置縣於故城北十七裏之伏圖城,時謂之小範陽,舊城遂廢。隋開皇初,改置遒縣,屬易州。《志》雲:隋末遒縣移置於故容城,距小範陽三十餘裏。今為容城縣地。
  武陽城州東南二十七裏。《志》雲故燕之下都也。《史記》:趙孝成王十九年,與燕易土,燕以武陽與趙。《水經註》:武陽,燕昭王所城。東西二十裏,南北十七裏。其東南又有小城,東西二裏,南北一裏,即故安縣故城也。又《圖經》雲:州南有古燕國,廣袤六十裏,召公後皆都此,亦謂之古燕城。
  五回城州西南百裏。唐開元二十三年,州刺史盧暉奏分易縣置城於五回山下,謂之五回縣。明年,又遷於五公城,復析故地,置婁亭、板城二縣。天寶後俱廢。《志》雲:婁亭城,在州西北四十裏。五公城,見滿城縣。○長安城,在州西南。《志》雲:漢宣帝時,幽州刺史李宣尚範陽公主,憶長安,築此城以象之。《寰宇記》:城在州東南二十七裏,俗名為鬥城。
  長城在州西南。《水經註》:易水東屆關門城,西南即燕之長城門也。蓋燕趙時故址。《寰宇記》:州西七裏又有荊軻城,在荊軻山下。又南二裏為樊館山,相傳樊於期授首處,俗名血山。又州東南十六裏有高漸離城,漸離故居也。
  ○竜跡山州西南三十裏。石上有竜跡。其西麓𠔌中有坑大如車輪,中有四穴,春則風出東,夏出南,秋出西,鼕出北。孔穎達以為即燕之竜兌也。趙孝成王與燕易土,以竜兌與燕。漢六年,酈商從擊臧荼,戰於竜脫,先登陷陳,破荼軍易下。蓋即竜兌矣。
  孔山州西南五十裏。山有三孔,因名。宋嘉定十一年,蒙古將張柔帥兵南下,剋雄、易、保安諸州。金將賈據孔山臺,柔攻之不下。臺無井泉,汲山下,柔先斷其汲道,窮睏,乃降。柔引兵次於滿城。《志》雲:山有黃伯陽洞,深裏許,中有二水,東西相隔丈許,其南為月明洞,北為衆軍山。明成祖嘗屯軍於山上,與平安大戰處也。
  窮獨山州西北三十裏。一名馬頭山,濡水所出。《志》雲:州北有洪崖山,高可萬仞,隆鼕積雪,經春不消。又燕丹山,在州西北百裏,山色黑白斑駁,俗名駁牛山,高萬仞。唐天寶中,改為燕丹山,亦曰燕王山。其相近者,為五公山。又西二十裏,曰西五公山,舊設五公寨於此戍守。○萬仞山,在州西九十裏。《志》雲:在紫荊關南數裏,高峻壁立。又屏山,在關城北,夾河環翠,如屏障然。又對敵山,在關東北石港口,兩山對峙,峰巒相匹。又九泉山,在關東白馬灣口,上有八寶寨。《邊防考》:關城四面山之得名者,凡數十計雲。
  五回山州西南百二十裏,亦曰五回嶺。其相接者,曰狼牙峪。又為五回道。《水經註》:代郡廣昌縣東南有大嶺,世謂之廣昌嶺,高四十餘裏。二十裏中,委折五回,方得達其上。其南層崖刺天,積石之處,壁立直上,有五回道,下望層山,如蟻垤然。唐武後聖歷初,突厥默啜入寇趙、定諸州,自五回道引去。開元中,置五回縣,蓋以山名。宋嘉定六年,蒙古大敗金兵於五回,遂拔涿、易二州。《方輿記》雲:易州有武夫關,武水所出。蓋即五回山之誤也。俗又訛為五虎嶺。今有五虎嶺巡司。
  齊眉山州西南百裏。明建文三年,平安自真定引兵救房昭於西水寨,與燕兵戰於此,敗績。亦曰蛾眉山。又狼山,在州西南九十裏,群峰聳踞,狀如狼牙,上有天成寨、北樓院、大蛾眉及東、西二水寨。
  白楊嶺州西北四十裏。嶺多白楊樹,俗訛為白羊,路通蔚州。其並峙者曰奇峰嶺,有奇峰口,相傳唐置婁亭縣於此。口外烏竜、金水諸溝,衝要處也。今置奇峰口巡司於此。又西北十裏,曰官座嶺,四山環拱,一徑而入,儼若官座。有官座嶺巡司。又西五裏,為官坐口,皆戍守處也。○黃土嶺,在州西南九十裏,路達山西廣昌縣,今置城設兵於此,防禦要害。
  紫荊嶺州西八十裏。峰巒環列,嶺上有關,路通山西大同。《志》雲:關東有柏梯、連泉、大寒、八寨、唐鬍、退魚、佛兒諸嶺,關北有拒虜、耽遲、鞍頭、箔兒、駱駝諸嶺,關南又有接天嶺,關西有薄兒嶺,參差連接,真天設之險也。○石獸岡,在州西南六十裏,岡有石如虎,亦曰石虎岡,雹水出於此。
  ○易水州南三十裏。源出西山,東流經州境,入定興縣,合於拒馬河。一名白溝河。《寰宇記》:州境易水有三,此為中易水。○女思𠔌水,在州西南五十裏。《水經註》:源自縣西南女思澗,東北流,註於易水,謂之三會口。
  濡水在州北。源出窮獨山,東南流,支分入城。又東四裏許,淵而不流,曰聖女水。又東南流,入容城縣界,或謂之北易水。《名勝記》:南、北二易水會於黑竜口,在容城、新安二縣間,即古燕趙分界處。今濡水經容城縣,而東與易水合。《記》誤以中易水為南易水也。
  雹水在州西南。源出石獸岡,亦名鮑。水經安肅縣,入新安縣界,為長流河。或謂之南易水。
  雷溪在縣西南。發源五回嶺,即徐河上流也。灘石湍急,聲聞若雷。《水經註》:徐水出廣昌縣東南大嶺下,東北徑五回嶺。或云:雷溪水分流,西南入完縣界,亦謂之濡水,即所云麯逆水也。
  子莊溪州西南五十裏,即紫荊關水也。自紫荊關流徑州南,下流入白溝水。舊《志》謂之子莊溪。○源泉,在州西北八裏,南流註於易水。又州東北二十裏,有馬跑泉,相傳唐太宗徵高麗駐蹕於此,馬跑泉出,因名。
  ○紫荊關在紫荊嶺上。控扼西山之險,為燕京上遊防戍最切。《志》雲:關城,正統初改築。十四年,始調重兵防秋。景泰二年,修瀎城池,益兵守禦。三年,並撥真武、神武二衛官軍防守。弘治二年,增設近關城堡。自是以後,備禦益密。餘詳見前重險紫荊。
  西水寨在州西南百裏萬山中。建文三年,大同帥房昭入紫荊關,略保、定諸縣,駐兵於此,欲據險為持久計,燕王擊敗之。○金坡鎮,在州西五十裏,去紫荊關城三十裏,有巡司戍守。
  東峪口紫荊關東北三十裏,戍守要地也。《志》雲:東峪口西去官座嶺口十裏。○金水口,在關北八十裏,其西有石塘、橫嶺等口。《志》雲:關西北六十裏,有烏竜溝口,接廣昌縣界,外口極衝也。
  盤石口紫荊關西十裏,地名玉峰社。又西二十裏為塔崖口,舊有塔崖馬驛,今廢。又西南有白石、葫等口,接廣昌縣界。○小竜門口,在紫荊關西南四十一裏。又西南三十裏為黃沙口。又二十五裏,接完縣之水峪口。
  金臺州東南三十裏。《圖經》:臺在易水東南十八裏,燕昭王築以事郭隗。《水經註》:固安縣有金臺陂,臺在陂北十餘步,高十餘丈,土人呼為賢士臺。一名招賢臺,亦曰黃金臺。晉鹹康四年,石虎擊段遼於令支,自將進屯金臺。王隱《晉書》:時段匹進屯故安,燕太子丹金臺是也。又慕容垂嘗置戍守於此。《志》雲:州東南十八裏有王公臺,亦燕昭王所築,以養士處。
  候臺在州治西。相傳周武王所築,為日者占候之所。戰國時,燕昭王建五樓於其上,更名五花臺。遼主隆緒嘗駐於此。《圖經》:隋初於遂城縣,移南營州居燕之候臺,改曰易州,以州南易水為名也。
  清風店在州西南。正統十四年,瓦剌乜先薄都城,敗遁。伯顔帖木兒復奉上皇出紫荊關,石亨躡戰於清風店,大破之。一云店在州西五十裏。○上陳驛,在紫荊關東十五裏,舊與塔崖驛為二驛。今塔崖廢,而上陳驛移置於關城內。
  淶水縣州東四十裏。東至涿州五十五裏,東南至新城縣六十裏。漢涿郡遒縣地,景帝封匈奴降王隆強為侯邑。後漢仍屬涿郡。晉屬範陽。後魏屬範陽郡。後周省。隋開皇初,改範陽為遒縣,更置範陽縣於此。六年,改曰固安。八年,廢。十年,復置永陽縣。十八年,改為淶水,屬易州。唐因之。今城周四裏有奇,編戶二十五裏。
  ○遒縣城在縣北。漢置。《志》雲:舊城在拒馬河西北二裏,俗名周城灣。後徙治縣北一裏之北莊,俱為易水所壞,乃移今治。魏收《志》雲:遒縣有南北二遒城。是也。○板城廢縣,《志》雲在縣北。漢高帝徵匈奴時,經此所築也。或曰:唐開元中,刺史盧暉奏置板城縣,蓋即此城雲。
  ○亭山縣北二裏,以山形亭亭特峙而名。其北裏許,曰雲溪山。又武山在縣西北九裏,山下平坦,可以用武。或曰四山周圍如劍戟,因名。○紫涼山,在縣西北三十裏,高百餘丈。其並峙者,曰竜宮山,中有石洞,又有石井,泉流潛相灌註。又樂平山,亦在縣西北三十裏,高聳甲於群山。
  長堤山縣西十裏。高聳突峙,可以遠眺。又西北有金山,一名金絲山,群峰並聳,其最高者曰朝陽嶺,嶺色如金。又墻山亦在縣西北,峭削如壁。又西有水峪山,山半出泉。其相接者,曰遍竹山。○石龜山,在縣北。山巔有石,狀如龜,內有岩,可容千百人,下有竜湫。又山左一洞,深不可測,相傳外狹內寬,有路可通廣昌。又竜灣山,亦在縣北,山麓有竜潭,兵亂時人多潛匿其中,俗呼鐵裹寨。
  檀山在縣西北。峰巒秀麗,中多檀木,與州西北界之白楊嶺相連,濡水經其下。○白石嶺,在縣東。唐長慶元年,朱剋融以盧竜叛,易州刺史柳公濟敗幽州兵於白石嶺。
  ○淶水縣東北三十裏,縣以此名。源出保安州之礬山,東南流入定興縣境,亦曰巨馬河,流合白溝河。《水經註》:淶水源出代郡廣昌縣淶山,經遒縣北,謂之巨馬河,亦曰渠水。漢袁紹遣別將崔巨業攻固安,不下,退還。公孫瓚追擊之於巨馬水,死者六七千人。又晉劉琨守此,以拒石勒。《五代史》:梁開平四年,劉守光發兵屯淶水,欲侵易、定。又貞明三年,晉王存勖以契丹圍逼幽州,使李嗣源救之,嗣源軍於淶水,扼祁溝諸關,以俟賊勢。是也。祁溝,今見順天府涿州。
  遒闌河縣西十裏。發源樂平山,東流至定興縣界,合於拒馬河。《志》雲:河旁有長堤,自北山引而南,以防漲溢之患。○稻子溝,在縣東十五裏,即拒馬河分流,至新城縣西南註白溝河。
  ○石泉固在縣西北。《水經註》:固在衆山之內,平川之中,四周絶澗,阻水八丈有餘,石高五丈,石上赤土又高一丈,四壁直立,廣四十五步,路不容軌,僅通人馬,謂之石泉固。《一統志》縣西北有石泉城,即此也。
  馬水口在縣北。《志》雲:口北至保安州百六十裏。又西為康傢溝、狼兒溝等口,皆戍守處也。《輿程志》:縣北四十裏,曰乾河口,舊有乾河口巡司。又黃莊巡司,萬歷十二年設,今廢。又西北四十裏,曰白馬灣口,又西五十裏,為馬頭崖口,南去易州城三十裏。
  附見:
  茂山衛在州治南,舊在府城內。景泰元年,移建於此。○真武衛,在紫荊關城內。又有神武衛,俱景泰三年調置紫荊關城內。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敘寧都魏禧敘南昌彭士望總敘一總敘二總敘三凡例二十六則
目次歷代州域形勢紀要序捲一捲二捲三捲四
捲五捲六捲七捲八捲九北直方輿紀要序
捲十捲十一捲十二捲十三捲十四捲十五
第   I   [II]   [III]   [IV]   [V]   [VI]   [VII]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