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评论 草根红学杂俎   》 曹雪芹续妻考补遗(6)      邓遂夫 Deng Suifu

  哭君归去太匆忙,百事考红待细商;
  残稿方欣真伪辨,卒年可是属玄羊?⑩
  但是,正如李希凡先生的悼文所说:
  吴先生留下的工作,《红楼梦》研究者一定会承担起来。⑾
  我们以积极的态度澄清《集稿》和箱子的真相,正是为了继承吴先生的遗志,同时也是对死者最深切的悼念。决不能因为这一问题解决起来矛盾多、困难大,又有外国朋友发表了质疑的意见,现在就撒手不管,不了了之。这样做,不是真正的科学态度。
  1982年6月2日写毕于自贡
  注:
  ① 戴不凡:《畸笏即曹頫辨》、《红楼梦研究集刊》第1期,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出版。
  ② 参阅本书《〈红楼梦〉稿本的抄录者不是脂砚斋》一文。
  ③④ 恩格斯:《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239页。
  ⑤ 马克思:《资本论》,《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第923页。
  ⑥ 崔悠笙:《六年争议今未休——曹雪芹佚著的“抄存者”及其他》,转引自《集粹》1980年创刊号。
  ⑦ 天津人民出版社1979年出版。
  ⑧ 由于《新观察》上这一小差错,致使国内一些报刊如《社会科学动态》、《编辑参考》、《文摘周报》、《天津日报》等,在摘转这一消息时,皆以讹传讹地造成了同样的差错。肖赛所著《红楼外传》的楔子中,亦出现了一位名叫“李兰芬”的曹雪芹夫人。
  ⑨ 我对此有一个不着边际的猜想。会不会有这样的可能:兰芳在雪芹死后,“伶仃孤苦”,被迫变卖身边稍许值钱的东西——譬如她心爱的“脂砚”——以维持生计,为了显示其变卖品的价值,或许会偶尔提及是其母家先祖之遗物。因为已有专家指出,刻有“脂砚斋所珍之砚其永保”字样的那块砚石,之所以解放初期在四川重庆被人发现,极有可能是最初由端方携带入川的。但此物当初何以会落到端方之辈手里,岂非由于辗转变卖所致么?
  ⑩ 冯其庸:《哭吴恩裕同志》,《红楼梦学刊》1980年第2辑。
  ⑾ 李希凡:《奋笔更须写雪芹》,《红楼梦学刊》1980年第2辑。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后一章回 >>   


【选集】红楼一春梦
自序:不妨树一面旗帜(1)自序:不妨树一面旗帜(2)
曹雪芹赋 并序如椽巨笔耀千秋
曹雪芹续妻考(1)曹雪芹续妻考(2)
曹雪芹续妻考(3)曹雪芹续妻考(4)
曹雪芹续妻考(5)曹雪芹续妻考(6)
曹雪芹续妻考(7)曹雪芹续妻考(8)
曹雪芹续妻考(9)曹雪芹续妻考(10)
曹雪芹续妻考(11)曹雪芹续妻考补遗(1)
曹雪芹续妻考补遗(2)曹雪芹续妻考补遗(3)
曹雪芹续妻考补遗(4)曹雪芹续妻考补遗(5)
曹雪芹续妻考补遗(6)曹雪芹箱箧镌刻字画新探(1)
曹雪芹箱箧镌刻字画新探(2)曹雪芹箱箧镌刻字画新探(3)
第   I   [II]   [III]   [IV]   [V]   页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