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评传 展示童話大師真實生活:安徒生傳   》 黃金時代的新突破(2)      詹斯·安徒生 Jens Andersen

  奧斯特在1820年用拉丁文所寫的長達4頁的論文中稱他的發現為“電磁學”。而後這篇論文被迅速譯成丹麥語、英語、法語、德語和意大利語,因為它無疑標志了一個新時代的開始。正如安徒生後來所說,人類的思維將會“插上鋼鐵做成的翅膀”。當時整個歐洲都瀋浸在煙霧和蒸汽當中,速度在鐵錘強勁有力的擊打聲中不斷提高。樂於冒險、想象力豐富的發明傢和企業傢對奧斯特偉大發現的精神價值並不是特別感興趣,他們感興趣的,是技術與工業的發展潛力,是安徒生在1851年的瑞典遊記中所描述的利潤:
  “我用驕傲的目光註視着我們的時代,註視着那些翻滾着的車輪,註視着鐵錘有力的擊打,註視着那些毫不費力地切割金屬板的切割機,註視着那些像蠟棒一樣輕易折斷的鐵棍,鐵錘敲打的聲音似乎在說:‘快看,快看,大傢快看哪!’一切都在冒着蒸汽———帶着蓬勃的活力。”
  電磁的發現很快便帶來了邁剋爾?法拉第的發明———發電機,從而為發電機、電動機、電報、電話和電燈的使用奠定了基礎。如果我們細心觀察從1819年漢斯?剋裏斯蒂安?安徒生來到哥本哈根,到第二年發現電磁,再到1851年奧斯特去世的30年中科技發明的類型和數量,我們就不難理解為什麽要重新考慮之前的這個時代所認可的標準和價值觀。比如這包括了人們對“速度”和“力量”的理解。幾個世紀以來,人們在陸上或水上行走都是藉助於風力或者馬匹。然而在1830年以後,人們有了蒸汽船和蒸汽火車。這些交通工具的性能要遠遠勝於鳥類的翺翔,駿馬的奔馳,或是其它任何一種之前被用作衡量力量和能力的標準的事物。在奧斯特在哥本哈根證明電磁的存在的同時,人們在英國也找到了鋪設鐵軌的辦法。19世紀20年代中期,世界上第一條鐵路在英國開通了,到1830年,第一批蒸汽發動機被運用到利物浦和曼徹斯特之間的這一段鐵路上。人們可能要再花5年的時間才能在歐洲大陸上坐火車旅行,但當漢斯?剋裏斯蒂安?安徒生於19世紀40年代在歐洲旅行的時候,鐵軌到處可見。如今再沒什麽理由可以阻止人們出去旅行了。1846年4月,在羅馬的安徒生力勸在哥本哈根傢中的奧斯特和他的妻子立刻收拾行李,以便這對住在斯圖迪斯特拉德的“老人”可以親眼看到近幾年來世界的變化:
  “兩年之內,所有鐵路都會建好,衹要7天您和您的妻子就可以從哥本哈根來到那不勒斯,而且這並沒有什麽大不了的。因為有了這些發明,生活變得多麽豐富多彩!人們可以在幾年中看見和經歷以前一生才能看到和經歷的事情。我發現,我們的時代是一首最有想象力的詩;理性開出一朵朵鮮花,而這些花也是屬於詩歌的,因為真理是真、善、美三元素之一。從這一點來看,我想到了你在我的相册裏所留下的話:‘理性在理性中,是真理;理性在意志中,是善良;理性在想象中,是美。’”

    陈雪松,刘寅龙 編譯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資料來源】九州出版社
丹麥親王寫的序言前言(1)前言(2)英文版前言
目錄真正的野蠻人(1)真正的野蠻人(2)真正的野蠻人(3)
自然之子(1)自然之子(2)自然之子(3)擁有天賦需要勇氣(1)
擁有天賦需要勇氣(2)擁有天賦需要勇氣(3)舞蹈學生(1)舞蹈學生(2)
舞蹈學生(3)舞蹈學生(4)邁入黃金時代(1)邁入黃金時代(2)
邁入黃金時代(3)邁入黃金時代(4)安徒生的處女作(1)安徒生的處女作(2)
第   [I]   [II]   [III]   [IV]   [V]   [VI]   [VII]   VIII   [IX]   [10]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