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书 大明會典   》 捲之一百九十五      李東陽 Li Dongyang

  顔料
  洪武二十六年定、凡合用顔料、專設顔料局掌管。淘洗青緑、將見在甲字庫石礦、按月計料支出淘洗、分作等第進納。若燒造銀朱、用水銀、黃丹、用黑鉛、俱一體按月支料、燒煉完備、逐月差匠進赴甲字庫收貯。如果各色物料缺少、定奪奏聞、行移出産去處采齲或給價收買。鈔法紫粉所用數多、止用蛤粉蘇木染造。時常預為行下本局、多為備辦用度。如缺蛤粉、一體收買
  黑鉛一斤、燒造黃丹一斤五錢三分三釐
  水銀一斤、燒造銀朱一十四兩八分、二朱三兩五錢二分
  次青碌石礦一斤、淘造淨青碌一十一兩四錢三分
  暗色碌石礦一斤、淘造淨石碌一十兩八錢七分六釐
  蛤粉一斤、染造紫粉一斤一兩六錢
  (石□)砂一斤、燒造(石□)砂碌一十五兩五錢
  凡修建顔料。舊例內外宮殿、公廨房屋、該用青碌顔料、俱先行
  內府甲字等庫關支。不足、方派各司府
  ○嘉靖三十六年、以大工題行雲南采解買辦
  凡寶色。尚寶司每年該銀朱九十斤、行內庫關支。正德十二年、加朱三十斤、派行四川、收買涪州水花銀朱一百二十斤解部、轉發器皿廠、淘洗送用
  ○嘉靖三十六年題準、以後動支節慎庫料銀、照數召買淘洗送用。每歲該銀六十三兩六錢
  凡各衙門年例印色。工部題行順天府宛大二縣買辦
  宗人府、紫粉一十二斤。銀朱二斤四兩
  左軍都督府、紫粉二十四斤
  右軍都督府、紫粉一十八斤
  中軍都督府、紫粉二十四斤
  前軍都督府、紫粉一十八斤
  後軍都督府、紫粉三十六斤。白芨一十斤十四兩五錢
  吏部、紫粉一十二斤。銀朱三斤。白芨二斤
  戶部、紫粉二十四斤。二朱三斤。白芨六斤
  禮部、紫粉一十八斤
  兵部、紫粉一十二斤。銀朱三斤。白芨二斤
  刑部、紫粉一十斤。銀朱四斤。白芨二斤
  工部、紫粉一十八斤。二朱二斤。白芨四斤
  都察院、紫粉二十斤。銀朱四斤。白芨一斤
  通政司、紫粉二十四斤
  大理寺、紫粉一十斤。銀朱二斤。白芨一斤
  吏科、二朱一斤一兩三錢三分三釐
  戶科、二朱一斤十兩
  禮科、二朱一斤十兩
  兵科、二朱二斤三兩
  刑科、二朱二斤
  工科、二朱一斤八兩
  凡禁令。洪武年間
  聖旨、如今營造合用顔料、但是出産去處、便着有司藉倩人夫、采取來用。若不係出産去處、着百姓怎麽辦。那當該官吏、又不明白具奏、衹指着朝廷名色、以一科百、以十科千、百般古害百姓。似這等無理害民官吏、拿來都全家廢了不饒。若那地面本出産、卻奏說無、以後着人采取得有時、那官吏也不饒。雖是出産去處、也須量着人的氣力采辦。似這等、百姓也不艱難生受、官民兩便。若有司傢因而生事擾害他的、拿來全家廢了不饒
  ○永樂二十二年
  聖旨、古者土賦隨地所産、不強其所無。比年如丹漆石青之類、所司更不究産物之地、一概下郡縣徵之。逼迫小民、鳩斂金幣、詣京師博易輸納。而商販之徒、乘時射利、物價騰踴數十倍。加不肖官吏、夤緣為姦。計其所費、朝廷得其千百之什一。其餘悉肥下人。今宜切戒此弊。凡合用之物、必於出産之地、計直市之。若仍蹈故習、一概科派以毒民者、必誅不宥
  ○成化二年、令內官監促辦纍年未納物料。急用者、以官銀收買。不急者停止
  紙札
  洪武二十六年定、凡每歲印造茶????引由本????糧勘合等項、合用紙札、着令有司抄解。其合用之數、如庫缺少、定奪奏聞、行移各司府州、照依上年紙數、抄造解納。如遇起解到部、隨即辨驗堪中如法、差人進赴乙字庫收貯聽用
  産紙地方分派造解額數
  陝西十五萬張
  湖廣十七萬張
  山西十萬張
  山東五萬五千張
  福建四萬張
  北平十萬張
  浙江二十五萬張
  江西二十萬張
  河南五萬五千張
  直隸三十八萬張
  凡各處進到紙札。宣德七年、令不依原式及水濕不堪者、本部行移本處抄來、陪補原數
  ○九年、以福建進到紙札、不合原式、及粗薄不堪、令按察司治提調官罪
  凡合用????引勘合等項紙札。宣德九年、俱令商人納價收買、各省免派
  凡乙字庫各色供應紙張缺乏、工部召買多寡不等。或量派出産地方抄解、不拘年例
  凡白榜紙、高四尺四寸。闊四尺。十年一次、題派各省辦送一百二十萬張、貯乙字庫。或遇缺乏、召買隨行竜瀝紙代納、以尺寸不如式。每白榜紙百張、價銀一兩。隨行紙、嘉靖十六年估定、百張價銀四錢
  凡本部公用各色紙札。每年三十一萬四千九百五張、行都察院見收囚人紙內、四季關領應用。年終題知。其歲用白榜紙、永樂間題準、坐派安慶府、額辦一萬六千八百張。遇閏、加派一千四百張解部
  凡寶鈔司年例抄造供用草紙七十二萬張。
  御用監成造香事草紙一萬五千張。共七十三萬五千張。合用石灰木炭鐵器木植等料、俱工部派辦
  都水清吏司
  郎中、員外郎、主事、分掌川瀆陂池橋道舟車織造衡量之事【內一員提督清江浦造船、隆慶六年加設】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簡介御制大明會典序御制大明會典序御制重修大明會典序
皇帝敕諭內閣一皇帝敕諭內閣二皇帝敕諭內閣三會典凡例
纂輯諸書會典文職衙門、武職衙門捲之一捲之二
捲之三捲之四捲之五捲之六
捲之七捲之八捲之九捲之十
捲之十一捲之十二捲之十三上捲之十三下
第   [I]   [II]   [III]   [IV]   [V]   [VI]   [VII]   VIII   [IX]   [10]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