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史 》 兩晉南北朝的另類歷史:華麗血時代 》
功高孟德 禍比董卓(6)
梅毅 Mei Yi
元徽說:“女人懷孕不足月生孩子的很多,爾朱榮肯定不會起疑心。”
魏莊帝埋伏兵士在明光殿東序,對外聲言皇子降生,派元徽快馬加鞭奔嚮爾朱榮傢裏道喜。爾朱榮正和元天穆玩賭博遊戲。元徽上前摘下爾朱榮帽子,就地歡舞盤旋。(唐朝李白詩:“脫君帽,為君笑”,顯然北方鬍人歡慶的禮節至唐朝時仍有存留。)此時,皇宮內文武百官也絡繹不絶地到府上道賀,祝賀爾朱榮榮升為外公。
爾朱榮不得不信,與元天穆同時入朝。魏莊帝聽說爾朱榮來,不知不覺中因驚嚇過度臉色變得青灰。中書捨人溫子升見狀,說:“陛下色變。”莊帝連忙索酒痛飲,以壯膽力。
爾朱榮入殿時,看見溫子升手拿敕書(宣佈爾朱榮罪行和誅殺他的敕令),就問溫子升拿的什麽東西。溫子升神色不變,衹是回答:“敕書”。爾朱榮道喜心切,也不取視,直入殿內。
見到莊帝,未等爾朱榮開口道喜,忽然見莊帝手下兩個人提刀從殿東門跑進,他馬上驚起,直奔御座想挾持莊帝抵抗。莊帝膝上早已橫備一刀,見爾朱榮衝上,直刺入腹,權臣應聲斃命。衆人舉刀亂砍,元天穆也死在亂刀之下。跟隨爾朱榮入宮的十四歲的兒子爾朱菩提以及從人三十多個全被伏兵所殺。
爾朱榮屍體橫陣於地,莊帝發現一個他上朝時用的手版,上面寫着朝廷去留人名,凡不是他心腹的人都在除名之列。莊帝嘆道:“這個混蛋如果今天不死,過後再也不能除掉了。”被殺時,爾朱榮三十八歲。
身死三年傢族屠滅消息傳出來後,爾朱榮的妻子率領部麯,焚西陽門跑出,屯兵河陰。爾朱榮的堂弟爾朱世隆本來想北奔,為爾朱氏親信司馬子如所止,並還軍京師,遣鬍騎一千,臨城齊聲嚎哭索要爾朱榮屍體。大傢誰也沒有料到爾朱世隆又敢回軍,洛陽城衹得緊閉四門。
不久,爾朱世隆北遁,沿途燒殺搶掠。爾朱榮的堂侄爾朱兆占據晉陽,爾朱世隆據長子,加上爾朱家庭其他成員紛紛擁兵占地,又推立太原太守長廣王元曄做傀儡皇帝。
魏莊帝以元徽為大司馬,錄尚書事,總統內外大事。元徽原以為爾朱榮一死,其黨羽肯定樹倒猢猻散,不料爾朱兆、爾朱世隆亂兵四起,賊衆日盛,他又驚又恐,束手無策。元徽本性又猜嫉,不想讓別的官員超過自己,衹是自己和莊帝兩人遇事商議,商議整日也想不出個所以然來。
爾朱彥伯、爾朱仲遠、爾朱世隆兄弟和爾朱兆等四面齊攻都城。十二月,爾朱兆以輕兵倍道兼行,從河橋西涉渡河。魏莊帝本以為黃河天險,水深流急,爾朱兵馬不可能這麽快過來。天意弄人,那年黃河逢旱,水不過馬腹,爾朱兆的兵馬一突而入,一直衝到宮門,守門衛士纔發覺,搭箭想射,距離已太近不能傷人,於是一齊散逃而去。
魏莊帝慌忙徒步趕出雲竜門外,正遇城陽王元徽乘馬逃跑,連聲呼喚,這位與之共定大計殺爾朱榮的王爺頭也不回,徑自逃命而去。魏帝束手就擒。
夜晚,魏帝被單獨鎖在永寧寺樓上,凍得全身發抖,哀求看守兵士嚮爾朱兆要頭巾取暖,爾朱兆根本不理。當夜,爾朱兆在宮內宿營,撲殺爾朱皇后所生的莊帝親子(孩子正在吃奶,活活摔死,慘絶人倫。怎麽也是爾朱榮的親外孫),遍淫宮內王妃公主。
接着,爾朱兆又在城內縱兵大掠,殺掉臨淮王元彧、範陽王元誨等人。不久,爾朱兆親手把莊帝勒死於晉陽三級佛寺之中,時年二十四。同時,又殺掉莊帝的侄子陳留王元寬。孝莊帝死前,曾作《臨終詩》:權去生道促,憂來死路長。懷恨出國門,含悲入鬼鄉。隧門一時閉,幽庭豈復光。思鳥吟青鬆,哀風吹白楊。昔來聞死苦,何言身自當!
詩意凄婉,可悲可嘆!
三個多月後,爾朱傢族覺得先前所立的長廣王元曄宗屬疏遠,又無人望,改立廣陵王元恭為帝,是為節閔帝。跟換東西一樣,爾朱傢族隨即又把剛剛換下的長廣王殺掉。
朝廷大臣集合,爾朱世隆主持商議給死去的爾朱榮上謚號,並讓大傢考慮一下爾朱榮作為貴臣配饗在哪個皇帝的廟中。
司直劉季明說:“(爾朱榮)若配世宗,於時無功;若配肅宗,親害其母;若配莊帝,為臣不終。以此論之,無所可配。”
爾朱世隆大怒,斥道:“你應該死1
劉季明答:“我衹是依禮而言,如果不合您的心意,殺剮任命。”
爾朱世隆也無奈何。最後决定讓爾朱榮配饗孝文帝廟廷,並在首陽山專門為他立廟。廟成不久,被大火燒毀。
爾朱傢族掌權後,公為貪淫,生殺自恣,隨意封爵。爾朱天光占據關右,爾朱兆占據並州、汾州,爾朱仲遠占據徐州、兗州,爾朱世隆把持朝廷,一傢人盡為貪暴,如同虎狼。由此,魏國境內上下對身為契鬍種族的爾朱氏恨得咬牙切齒,但因其勢力強盛不敢違抗。
先前曾勸爾朱榮自立為帝的高歡騙得爾朱兆信任,取得從前葛榮降兵幾萬人的指揮權,尋機會脫離爾朱兆,另立山頭。接着,他公開指責爾朱氏殺害魏莊帝,起兵相擊。532年,大破爾朱兆於廣河。此時,爾朱傢族內部也互相猜忌,尤其是爾朱世隆和爾朱兆爭權奪利最為不和。但面對高歡的軍力逼迫,爾朱傢族最後又聯合一處,幾個人各自帶兵在鄴城會師,號二十萬衆,夾洹水屯兵,準備與高歡决戰。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
|
中華盛事的胎動期(1) | 中華盛事的胎動期(2) | 三分一統晉業興 | 大好江山誰承繼(1) | 大好江山誰承繼(2) | 大好江山誰承繼(3) | “牝雞司晨”朝綱紊(1) | “牝雞司晨”朝綱紊(2) | “牝雞司晨”朝綱紊(3) | 樹欲靜而風不止(1) | 樹欲靜而風不止(2) | 樹欲靜而風不止(3) | 血肉橫飛殺戮始(1) | 血肉橫飛殺戮始(2) | 血肉橫飛殺戮始(3) | 血肉橫飛殺戮始(4) | 攻伐大亂滿京城(1) | 攻伐大亂滿京城(2) | 攻伐大亂滿京城(3) | 你方唱罷我登場(1) | 你方唱罷我登場(2) | 你方唱罷我登場(3) | 你方唱罷我登場(4) | 你方唱罷我登場(5) | |
| 第 [I] [II] [III] [IV] [V] [VI] [VII] VIII [IX] [10] [XI] [XII] 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