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随笔 》 你在今天還在昨天 》
第20節:體恤兒子
梁曉聲 Liang Xiaosheng
體恤兒子
現在,兒子是一點兒良好的自我感覺也沒有了。稍微的一點兒也沒有了。起碼我這個父親是這麽看他的。
由小學生到中學生,他已算頗經歷了一些事,或直白點是一些挫折。在學業競爭中嗆了幾次水,品咂了幾次苦澀。
兒子自小就受到鄰居的喜愛。“幹媽”不少。“幹媽”們認他這個“幹兒子”,絶非衝着我認的。一個寫作者的兒子沒有什麽稀罕的。在人際關係中對誰都不可能有實際的幫助。犯不着走“幹兒子”路綫,迂回巴結。當然也絶非衝着他親媽認的。他親媽我的“內人”乃工人階級之一員,更是誰都犯不着討好的。別人們喜愛他,純粹是因為他自己有招人喜愛之處。長得招人喜愛,虎頭虎腦,一副憨樣兒。性情招人喜愛,不頑不鬧,循規蹈矩,膽子還有些小,內嚮又文靜。
在小學六年裏,他由“一道杠”而“兩道杠”,由小組長而班委,連續三年是“三好生”。這方面那方面,獲奬獲了不少。而優於我的一點是,“群衆關係”極佳。同學們都樂於跟他交朋友。小學中的兒子,是班裏的一個小“首領”,不是靠了爭強好勝,而是靠了隨和親善。
六年級下學期,他頂在乎的一件事,便是能否評上“三好生”了。評上了,據他自己講,就可以被“保送”了。然而兒子小學的最後一次考試,亦即畢業考試,卻並沒有考好。在我印象中,似乎數學九十六分,語文八十五分,平均九十點五分。結果可想而知,他在全班的名次排到了第二十幾名。兒子終於意識到,“保送”是絶無希望了!
“但是我們老師說,一百二十三中也不錯!以後可能升格為區重點中學呢!”
他這麽安慰他自己。也希望他的父親能從這番話中獲得安慰。
我當然有些沮喪。但主要是替他感到的。
我說:“兒子,好學生不衹出在重點中學裏。你能自己往開了想,這一點爸爸贊成。”
在我印象中,一百二十三中是我們那一市區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一所中學。
然而兒子連這一所中學也沒去成。
兩天後他回到傢裏,表情從來沒有過的那麽抑鬱。
他說:“爸,老師說去一百二十三中的同學,名次必須在二十名以前。”
我說:“那,你如果連一百二十三中也去不成的話,能去哪一所中學呢?”
“老師悄悄告訴我,推薦我去北醫大附中。”聽來倒好像老師格外惠顧着他似的。而北醫大附中,據我想來,已屬“最後的退卻”了。
我問:“你們老師不是說,考卷要發給傢長們看看的嗎?”——我這麽問,是因為我憑着大人的社會經驗,開始起了些疑心的。
“又不發了”。
“為什麽?”
“不知道”。
“你自己怎麽想?”
“我……怎麽想也沒用了……”
我說:“兒子,聽着。如果你希望進一所較好的中學,爸爸是可以試着辦一辦的。衹不過太違反爸爸的性格。但爸爸從來沒給你開過一次傢長會,覺得很愧疚,也是肯在你感到需要時……”
“爸你別說了!我不怪你。我去北醫大附中就是了。”
看得出,兒子是不願使我這個“老爸”做什麽違心求人之事的。
然而兒子連北醫大附中也沒去成。
第二天他接到同學打來的一個電話後,傷心地哭了。
他被分到了一所仿佛是全市最差的中學。
我說:“別哭,也許是不一定的事兒呢!”
發榜那一天,結果卻正是那麽一回事兒。衹不過他拿回了小學的最後一份“三好學生”證書。
於是該輪到我安慰他了。
我說:“哪怕最差的中學,衹要學生自己努力,也是有可能考上最好的高中的。你難道沒有信心做一名這樣的中學生?”
他流着淚說:“有的……”
於是開學那一天,我親自送他去報到……
但是他的“幹媽”們,和一直關心着他升學去嚮的我的朋友們,獲知消息後,一個個都感到十分意外了,紛紛登門了——有的嚴厲地批評我對子女之不負責任,有的“見義勇為”地嚮兒子保證着什麽……
在正式開學的第三天,兒子轉入了一所重點中學——這是我根本沒有能力扭轉,也不知究竟該怎麽去辦的事。全靠別人們的熱心……
如今,上了重點中學的兒子,僅僅一年,性情徹底變了,也成了傢中最沒有“業餘時間”的成員——早晨我還在夢鄉之中,他就已經離開傢騎着自行車去上學了。晚上,妻子都已經下班了,兒子往往還沒回到傢裏。一回到傢裏,就一頭紮入他自己的小房間,將門關起來。吃過晚飯,擱下飯碗就又回到他的小房間……
有一次我問他:“在同學中有新朋友了嗎?”
他搖頭,搖過頭說:“都衹顧學習。誰跟誰都沒時間建立友誼。”
倒是他小學的同學們,星期天還常一夥一夥地來找他玩兒。瞧這些個小學的學友們在一起那股子親密勁兒,我真從內心裏替孩子們感到憂傷——缺乏友誼,缺少愉悅的時光,整天滿腦子是分數、名次和來自於傢長及學校雙方的壓力。這樣的少年階段,將來怕是連點兒值得回憶的內容都沒了吧?幾分之差,往往便意味着名次排列上前後的懸殊。所以為了幾分乃至一分半分,他們彼此間的競爭態勢,絶不比商人們在商場上的競爭性緩和……
由我的兒子,我也很是體恤中國當代的所有上了中學的孩子們。他們小小年紀,也許是活得最纍的一部分中國人了……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資料來源】時代文藝出版社 |
|
|
第1節:“手帕人生”上的小人兒 | 第2節:筆 | 第3節:我和橘皮的往事 | 第4節:“過年”的斷想 | 第5節:我的小學(1) | 第6節:我的小學(2) | 第7節:我的小學(3) | 第8節:我的小學(4) | 第9節:我的小學(5) | 第10節:時間即“上帝” | 第11節:讓我遲鈍(1) | 第12節:讓我遲鈍(2) | 第13節:我的第一位責任編輯(1) | 第14節:我的第一位責任編輯(2) | 第15節:“剋隆”一個我 | 第16節:我與兒子 | 第17節:我開始告訴兒子 | 第18節:心靈的花園(1) | 第19節:心靈的花園(2) | 第20節:體恤兒子 | 第21節:父親的遺物(1) | 第22節:父親的遺物(2) | 第23節:給兒子的留言(1) | 第24節:給兒子的留言(2) | |
| 第 I [II] [III] [IV] [V] 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