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评论 读遍红楼   》 不过实录其事      Hu Wenbin

  不过实录其事
  ——《红楼梦》中的两首民谣
  古今民谣都是人民大众对现实社会和个人喜怒哀乐一种表达形式。记得宋陆游《老学庵笔记》中就记录了一则时人讽刺权臣朱勔家财的民谣:“金腰带,银腰带,赵家世界,朱家
  坏。”这首民谣文字不多却很形象地写出了朱勔以权敛财的真实情形。清朝乾嘉年间的权奸和珅是天下第一贪,民间有一首“和珅倒,嘉庆饱”的民谣,也是对贪臣的讽刺。可以说历朝历代这种民谣多如牛毛,只是记录下来的比创作出来的少了许多。因为统治阶级及其御用文人,都喜欢歌功颂德,所以从古至今流传下来大多是“颂圣”的时文,老百姓只能在野史笔记中偶尔读到一些“讽刺”性的歌谣,以补“正史”漏载的缺憾。
  《红楼梦》作者对民间俗谚口碑一类文字十分重视,通过各色人物之口说出来,为小说语言增加了鲜活的生命力,成为《红楼梦》语言艺术皇冠上的一颗闪光的宝石。例如,小说第4回写贾雨村乱判葫芦案的门子拿出了一张“护官符”,那上面写的是四大家族的势力:“贾不假,白玉为堂金作马。阿房宫,三百里,住不下金陵一个史。东海缺少白玉床,龙王来请金陵王。丰年好大雪,珍珠如土金如铁。”这则“俗谚口碑”写尽贾史王薛四家的豪富及因富而势大的真面目。
  不过,我对《红楼梦》中另外两首民谣更注意,觉得其内容对解读宁荣二府由盛而衰的原因甚有帮助。第一首见于第83回,是周瑞家的转述外面的“歌儿”给病中的凤姐儿听,内容是:
  宁国府,荣国府,金银财宝如粪土。吃不穷,穿不穷,算来总是一场空。
  歌谣前一段是说宁荣二府的富贵,与第4回“护官符”上写的内容相一致。后一段则是说这样的世家大族竞因豪奢过费而内囊尽,露出了那下世的光景儿。这首歌谣与我的家乡人常说的“吃不穷,穿不穷,算计不到则受穷”是一个意思。所谓“算”,即计划。国家经济要有计划,一个家庭过日子也要有计划,这是一个常识,似乎人人都懂得的理儿。但在宁荣二府里却缺少人来“算计”——用脂批者的话说是“安富尊荣者多,运筹谋划者无一”。王熙凤固然是一身干才,以严管家,但是她的聪明只是往自己腰包中“算”。那位时刻为贾家“算”的少奶奶秦可卿多情而不寿,她虽“算”得精明,可惜脂粉英雄王熙凤并没有真正听进去,更没有去付诸实践去完成她的临终嘱咐,最终是油灯灭,大厦倾,家亡人散各奔腾!
  由此可以说,在家在国都需要“算”。穷时需要“算”,富时更需要“算”。宁荣二府败落原因固然很多,但不“算”或是“算”的不够实是一个值得今人深思的重要教训!
  如果说前面所谈的民谣是从经济上的“算”与“不算”指出宁荣二府败落的原因,那么下面这首民谣则是从贾府富而不教,教而不严,致使子弟一代不如一代方面指出宁荣二府败落的另外一个重要原因。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教育失败,人才断层的后果。这首歌谣见于93回,是一张“揭帖”(大字报)写的六句词:
  西贝芹草年纪轻,水月庵里管尼僧。
  一个男人多少女,窝娼聚赌是陶情。
  不肖子弟来办事,荣国府内出新闻。
  词句都是用的大白话,无需旁征博引去考证和解说,读者一读就明了说的是什么了。
  这首民谣出现的意义在于揭示这个世家大族用人不善,暴露出家政管理上存在的弊端。贾芹是草字中的年青人,独自在外管理僧尼道姑,却利用权力胡作非为——窝娼聚赌,以致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这就从一个侧面说明这个世家大族忽视了对子弟的教育,故有“不肖”子弟败坏门风。
  其实,贾芹的“不肖”只不过是宁荣二府子弟“不肖”的一个小例子而已。综观《红楼梦》中对贾府子弟的种种描写,我们可以说贾府“不肖”子弟又何止贾芹一人?文字辈的贾赦,玉字辈的珍琏,草字辈的蔷蓉等人,一个赛似一个的坏。他们外表被服儒雅,其实是一群草包人物。贾环作的谜语是绣花枕头,外表好看内里都是杂草,正是贾府子弟的真实面目的写照!
  2006年4月2日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Previous Chapter   Next Chapter >>   


【选集】红楼一春梦
卷首絮语祭曹雪芹逝世二百四十周年文此书系自愧而成
通灵宝玉:一块被幻化的顽石贾宝玉:前身是一块“美石”智而通则悟
难得糊涂宁荣二公的嘱托与宁国府的祭宗祠实非别书之可比
《红楼梦》中的一桩难解之谜尤氏心内有什么“病”?看着明白人,倒都是些呆子!
一支《寄生草》,填的真妙一日倘或乐极生悲裙钗一二可齐家
万不可奢华过费敏探春“兴利除弊”三人成众,众志成城(1)
三人成众,众志成城(2)不过实录其事我心里进不去,也白过了一世
娶妻当如薛宝钗娇养太过,竞酿成个盗跖习性(1)娇养太过,竞酿成个盗跖习性(2)
No.   I   [II]   [III]   [IV]   [V]   [VI]   [VII]   [VIII]   Page

Comments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