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家类 古尊宿語錄   》 捲十九      賾藏 Ze Cang

  ○袁州楊岐山普通禪院(方)會和尚語錄(江寧府保寧禪院嗣法小師仁勇編)
  師在筠州九峰山受疏了,披法衣,乃拈起示衆雲:“會麽?若也不會,今日無端走入水牯牛隊裏去也。還知麽?筠陽九麯,萍實楊岐。”乃升座。
  時有僧出衆,師雲:“漁翁未擲釣,躍鱗衝浪來。”僧便喝。師雲:“不信,道!”僧撫掌歸衆。師雲:“消得竜王多少風。”
  問:“師唱誰傢麯,宗風嗣阿誰?”師雲:“有馬騎馬無馬步行。”進雲:“少年長老,足有機籌。”師雲:“念你年老,放你三十棒。”
  問:“如何是佛?”師雲:“三腳驢子弄蹄行。”進雲:“莫衹者便是?”師雲:“湖南長老。”問:“人法俱遣,未是衲僧極則;佛祖雙亡,猶是學人疑處。未審和尚如何為人?”師雲:“你衹要看破新長老。”進雲:“與麽則旋斫生柴帶葉燒。”師雲:“七九六十三。”師雲:“更有問話者麽?試出衆相見。楊岐今日性命,在你諸人手裏,一任橫拖倒拽。為什麽如此?大丈夫兒須是當衆决擇,莫背地裏似水底捺葫蘆相似。當衆引驗,莫便面赤。有麽有麽,出來决擇看!如無。楊岐失利。”
  師纔下座,九峰勤和尚把住雲:“今日喜遇同參。”師雲:“同參底事作麽生?”峰雲:“九峰牽犁,楊岐拽杷?”師雲:“正當與麽時,楊岐在前,九峰在前?”峰擬議,師托開雲:“將謂同參,元來不是。”
  師入院上堂,僧問:“如何是楊岐境?”師雲:“獨鬆岩畔秀,猿嚮下山啼。”進雲:“如何是境中人?”師雲:“貧傢女子攜籃去,牧童橫笛望源歸。”師乃雲:“霧鎖長空,風生大野。百草樹木作大師子吼,演說摩訶大般若。三世諸佛在你諸人腳跟下轉大法輪。若也會得,功不浪施。若也不會,莫道楊岐山勢險,前頭更有最高峰。”
  上堂雲:“百丈把火開田說大義,是何言歟?楊岐兩日種禾,亦有個奇特語。”乃雲:“達磨大師無當門齒。”
  上堂:“楊岐一要,千聖同妙。布施大衆,”拍禪床一下云:“果然失照。”
  上堂:“楊岐一言,隨方就圓。若也擬議,十萬八千。”下座。
  上堂:“楊岐一語,呵佛叱祖。明眼人前,不得錯舉。”下座。
  上堂:“楊岐一句,急着眼覷。長連床上。拈匙把箸。”下座。
  上堂,僧問:“急水江頭須下釣。如何釣得巨瞅歸?”師雲:“撒手長空外,時人總不知。”進雲:“知底事作麽生?”師雲:“雲生嶺上。”進雲:“作傢宗師,天然猶在。”師雲:“念言語漢。”師乃雲:“不見一法,是大過患。”拈起拄杖雲:“穿卻釋迦老子鼻孔,作麽生道得脫身一句?嚮水不洗水處道將一句來。”良久雲:“嚮道莫行山下路,果聞猿叫斷腸聲。”
  上堂,拍禪床一下云:“衹個心心心是佛,十方世界最靈物。釋迦老子說夢,三世諸佛說夢,天下老和尚說夢。且問諸人,還曾作夢麽?若也作夢,嚮半夜裏道將一句來!”良久雲:“人間縱有真消息,偷嚮楊岐說夢看。參!”
  上堂:“坐斷乾坤,天地黯黑。放過一着,雨順風調。然雖如是,俗氣未除在。”僧問:“欲免心中鬧,應須看古教。如何是古教?”師雲:“乾坤月明,碧海波澄。”進雲:“未審作麽生看?”師雲:“腳跟下。”進雲:“忽遇洪波浩渺時如何?”師雲:“放過一着,十字縱橫,又作麽生?”僧便喝,撫掌一下。師雲:“看者一員戰將。”進雲:“打草蛇驚。”師雲:“也要大傢知。”
  師拈起拄杖雲:“一即一切,一切即一。”劃一劃雲:“山河大地,天下老和尚百雜碎,作麽生是諸人鼻孔?”良久雲:“劍為不平離寶匣,藥因救病出金瓶。”喝一喝,卓一下。“參!”
  上堂:“秋雨洗秋林,秋林鹹翠色。傷嗟傅大士,何處尋彌勒。”
  上堂:“薄福住楊岐,年來氣力衰。寒風凋敗葉,猶喜故人歸。衝嗎哩。拈上死柴頭,且嚮無煙火。”
  上堂:“楊岐無旨的,栽田博飯吃。說夢老瞿曇,何處覓晨跡?”喝一喝,拍禪床一下:“參!”
  上堂:“凡聖不存,佛祖何立。大衆。清平世界,不許人攙奪行市。”
  上堂:“楊岐乍住屋壁疏,滿床皆布雪真珠。縮卻項,暗嗟籲。”良久雲:“翻憶古人樹下居。”
  ○後住潭州雲葢山海會寺語錄舒州白雲峰嗣法小師守端編。
  師於興化寺開堂,府主竜圖度疏與師。師纔接得,乃提起雲:“大衆,府主竜圖駕部諸官,盡為你諸人說第一義諦了也,諸人還知麽?若知,傢國安寧,事同一傢;若不知,麯勞僧正度與表白宣讀,且要天下人知。”表白宣疏了,乃雲:“今之日,賢侯霧擁,海衆臨筵。最上上乘,請師敷演。”師雲:“若是最上上乘,千聖側立,佛祖潛晨。何故如此?為諸人盡同古佛。還信得及麽?若信得及,大傢散去。若不散去。山僧謾你諸人去也。”
  遂升座拈香雲:“此一瓣香,祝延今上皇帝聖壽無窮。”又拈香雲:“此一瓣香,奉為知府竜圖駕部諸官,伏願常居祿位。”復拈香雲:“大衆,還知落處麽?若也不知,卻為註破。奉酬石霜山慈明禪師法乳之恩,山僧不免薫天炙地去也。”便燒。
  淨行大師白槌雲:“法筵竜象衆,當觀第一義。”師雲:“大衆,早是落二落三了也。諸人何不負丈夫之氣!若不然者,有疑請問。”
  僧問:“昔日梵王請佛,天雨四花。府主臨筵,有何祥瑞?”師雲:“片雲收嶽面,浪自靜瀟湘。”進雲:“大衆沾恩。學人禮謝。”師雲:“斷頭船子下揚州。”僧問:“埋兵掉鬥即不問,今日當場事若何?”師雲:“楊岐入界來,未曾逢見者作傢。”僧以手劃一劃。師雲:“分身兩處看。”
  師乃雲:“若有問話者請出來。諸供養中,法供養最勝。若據祖宗令下,祖佛潛晨,天下黯黑,豈容諸人在者裏立地,更待山僧開兩片皮!雖然如是,且嚮第二機中說些葛藤,繁興大用,舉步全真。既立名真非,離真而立,立處即真。者裏須會當處發生,隨處解脫。此喚作鬧市裏上竿子,是人總見。你道金不博金一句作麽生道?還有人道得麽?試出來踣跳看。如無,山僧今日失利。但某此際榮幸,伏遇知府竜圖通判駕部,洎諸官僚請住雲葢道場,可謂諸官願弘深廣,為國忠臣,建立法幢上嚴帝祚。然願諸官壽齊山嶽,永佐明君,作大股肱,為佛施主。諸院尊宿,在會信心。世世生生,共營大事。久立,珍重!”
  上堂:“春雨普潤,一滴滴不落別處。”拈拄杖卓一下云:“會麽?九年空面壁,年老轉心孤。”
  歲旦上堂,僧問:“舊歲已隨殘臘去,今日新春事若何?”師雲:“鉢盂裏滿盛。”進雲:“與麽則三年逢一閏,九月是重陽。”師雲:“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進雲:“專為舉似諸方去也。”師雲:“你道雲葢末後一句作麽道?”進雲:“七九六十三。”師雲:“念言語漢。”師乃雲:“春風如刀,春雨如膏。律令正行,萬物情動。你道腳踏實地一句,作麽生道?出來嚮東涌西沒處道看!直饒道得,也是梁山頌子。”
  上堂:“寅朝清旦,古今總見。更問:“如何,也是癡漢。”
  上堂:“一塵纔舉,大地全收。”拈起拄杖雲:“如今舉也。”卓禪床一下云:“山河大地塞卻諸人眼睛,有不受人謾底,出衆道看!”良久雲:“玉笛橫吹動天地,未曾逢着個知音。參!”
  上堂:“身心清淨,諸境清淨;諸境清淨,身心清淨。還知雲葢老人落地處麽?”乃雲:“河裏失錢河裏遭。”下座。
  上堂:“雲葢是事不如,說禪似吞慄蒲。若嚮此處會得,佛法天地懸殊。”
  上堂:“三春將杪,四海廓清。風恬浪靜,是人知有。且道將長就短一句作麽生道?”良久雲“幾度黑風翻大海,未曾聞道釣舟傾。參!”
  上堂,拈拄杖卓一下云:“大衆,達磨縱有真消息,也落諸人第二機。參!”
  上堂:“景色乍晴,物情舒泰。舉步也千身彌勒,動用也隨處釋迦,文殊普賢總在者裏。衆中有不受人瞞底。便道雲葢和麩糶闤。然雖如是,布袋裏盛錐子。”
  上堂:“有句無句,如藤倚樹。文殊維摩,撒手歸去。雲葢與麽道,也是看錮鏴。更有後語,不得錯舉。”下座。
  上堂:“阿呵呵,是什麽?僧堂裏吃茶去。”下座。
  上堂,擲下拄杖雲:“釋迦老子着跌,偷笑雲葢亂說。雖然世界坦平,也是將勤補拙。參!”
  參駕部歸寺,上堂:“釋迦老子為先鋒,彌勒大士為殿後。衆中還有着力者麽?出衆來與雲葢着力看。如無,雲葢自逞神通也,三五日出入相看。首座大衆,你且道,於者裏還有隔礙底道理麽?”上座僧堂裏展鉢時,與上座同展,睡時與上座同睡,立地時與上座同立地。長者長法身,短者短法身。彌勒運用與去來,何處有間隔。雖然如是,你且道,雲葢在船頭在船尾?衆中還有靈利底衲僧覷得見麽?”良久雲:“人人盡道平地險,登樓方覺遠山青。參!”
  上堂:“雪,雪,處處光輝明皎潔。黃河凍鎖絶纖流,赫日光中須迸烈。須迸烈,那吒頂上吃蒺藜,金剛腳下流出血。參!”
  上堂:“踏着秤錘硬似鐵,啞子得夢嚮誰說。須彌頂上浪滔天,大洋海底遭火毽。參!”
  上堂,拍禪床一下云:“休戀江湖五六月,收取絲綸歸去來。”
  上堂:“雲葢不會禪,衹是愛噇眠。打動震天雷,不直半分錢。”
  上堂:“舉古人一轉公案,布施大衆。”良久雲:“口衹好吃飯。”
  楊岐詮老來,師上堂:“拈花付囑,有屈當人。面壁九年,鬍言漢語。當人分上,把斷乾坤。且道作麽生是把斷乾坤底句?還有人道得麽?如無,雲葢失利。”楊畋提刑山下過,師出接。提刑乃問:“和尚法嗣何人?”雲:“慈明大師。”楊雲:“見個什麽道理便法嗣他?”雲:“共鉢盂吃飯。”楊雲:“與麽則不見也。”師捺膝雲:“什麽處是不見?”楊大笑。師雲:“須是提刑始得。”師雲:“請入院燒香。”楊雲:“卻待回來。”師乃獻茶信。楊雲:“者個卻不消得。有甚乾緇緇底禪,希見示些子。”師指茶信雲:“者個尚自不要,豈況乾緇緇底禪?”楊擬議,師乃有頌:“示作王臣,佛祖罔措。為指迷源,殺人無數。”楊雲:“和尚,為什麽就身打劫?”師雲:“元來卻是我傢裏人。”楊大笑?”師雲:“山僧罪過。”
  萬壽先馳,馳書至。師問:“萬壽峰前師子吼,當人返擲事如何?”僧雲:“踣跳上三十三天。”師雲:“與麽則雲葢直下覷也。”僧雲:“草賊大敗。”師雲:“更不再勘,且坐吃茶。”竜興孜老遷化,僧馳書至。師問:“世尊入滅,參示雙趺。和尚歸真,有何相示?”僧無語。師惜胸雲:“蒼天蒼天。”
  慈明遷化,僧馳書至,師集衆挂真舉哀。師至真前提起坐具雲:“大衆會麽?”遂指真雲:“我昔日行腳時,被者老和尚將一百二十斤擔子,放在我身上,如今且得天下太平。”卻顧視大衆雲:“會麽?”衆無語。師胸雲:“嗚呼哀哉,伏惟尚饗。”慈明忌晨設齋,衆集。師至真前,以兩手捏拳安頭上,以坐具劃一劃,打一圓相,便燒香。退身三步,作女人拜。首座雲:“休捏怪。”師雲:“首座作麽生?”首座雲:“和尚休捏怪。”師雲:“兔子吃牛傲。”第二座近前打一圓相,便燒香。亦退身三步,作女人拜。師近前作聽勢,第二座擬議,師打一掌雲:“者漆桶也亂做。”
  送武泉常老出門,乃問:“出門便作還鄉計,到傢一句作麽生道?”泉雲:“和尚善為住持。”師雲:“與麽則身隨寒影去,腳大草鞋寬。”泉雲:“和尚善為開田。”師雲:“兔子何曾離得窟。”
  一日三人新到,師問:“三人同行,必有一智。”提起坐具雲:“參頭上座,喚者個作什麽?”僧雲:“坐具。”師雲:“真個那?”僧雲:“是。”師雲:“喚作什麽?”僧雲:“坐具。”師顧視左右雲:“參頭卻具眼。”又問第二座:“欲行千裏,一步為初。如何是最初一句?”僧雲:“到和尚者裏,爭敢出手?”師以手劃一劃。”僧雲:“了。”師展兩手,僧擬議,師雲:“了。”又問第三座:“上座近離什麽處?”僧雲:“南源。”師雲:“楊岐今日被上座勘破,且坐吃茶。”
  一日,七人新到。師問:“陣勢既圓,作傢戰將何不出陣與楊岐相見?”僧以坐具便打。師雲:“作傢。”僧又打。師雲:“一坐具,兩坐具,又作麽生?”僧擬議,師背面立。”僧又打。師雲:“你道楊岐話頭落在什麽處?”僧指面前雲:“在這裏。”師雲:“三十年後遇明眼人不得錯舉,且坐吃茶。”
  一日道吾供養主馳書至。師問:“春雨霖霖無暫息,不觸波瀾試道看。”主雲:“適來已通信了。”師雲:“者個是道吾底,那個是化主底?”主指雲:“春雨霖霖。”師撫掌大笑雲:“不直半分錢。”主便喝。師雲:“者瞎漢,嚮道不直半分錢,又惡發作什麽?”主撫掌一下。師雲:“且坐吃茶。”
  一日石霜供養主至,師問:“徵行戰將,假道經過。衷寨既圓,何不與楊岐草戰?”主雲:“昔時謬嚮途中覓,今日親逢老作傢。”師雲:“楊岐且輸小捷去也。”主便喝。師雲:“亂做作什麽?”主將坐具劃一劃。師雲:“齊後鐘。”主雲:“噓。”師雲:“衹者個別更有在?”主無語?”師雲:“敗將不斬,且坐吃茶。”
  師問僧:“楊岐路僻,高步何來?”僧雲:“和尚幸是大人。”師雲:“嗄。”僧雲:“和尚幸是大人師。”師雲:“楊岐近日耳聾,且坐吃茶。”師問僧:“秋色依依,朝離何處?”僧雲:“去夏在上藍。”師雲:“不涉程途一句作麽生道?”僧雲:“兩重公案。”師雲:“謝上座答話。”僧便喝。師雲:“那裏學得者虛頭來?”僧雲:“明眼尊宿難謾。”師雲:“與麽則楊岐隨上座去也。”僧擬議?”師雲:“念你鄉人在此,放你三十棒。”
  師問僧:“雲深路僻,高步何來?”僧雲:“天無四壁。”師雲:“踏彼多少草鞋?”僧便喝。師雲:“一喝兩喝,又作麽生?”僧雲:“你看者老和尚。”師雲:“拄杖不在,且坐吃茶。”師問僧:“敗葉堆雲:“朝離何處。”僧雲:“觀音。”師雲:“觀音腳跟下一句作麽生道?”僧雲:“適來已相見了也。”師雲:“相見底事作麽生?”僧無語。師雲:“第二上座代參頭道看。”僧亦無語。師雲:“彼此相鈍置。”
  一日,八人新到。師問:“一字陣圓,作傢戰將何不出陣與楊岐相見?”僧雲:“和尚照顧話頭。”師雲:“楊岐今日抱馬拖旗去也。”僧雲:“新戒打退鼓。”師雲:“道!”僧擬議,師雲:“道!”僧撫掌一下?”師雲:“謝上座答話。”僧無語?”師雲:“將頭不猛,纍及三軍。且坐吃茶。”
  ○潭州道吾(悟)真禪師語要開堂日。表白宣疏罷。乃雲:“請和尚不勞謙讓。為衆舉揚。”師雲:“直饒與麽道。也落第三糹捲。”便升座。上首白槌了。師乃雲:“便與麽觀。得一時着便。若論玄微。見與不見一時翟瞎。”時有僧問:“承師有言。明暗兩字。截斷衆流。請師便道?”師雲:“作麽生道?”僧雲:“作傢。”師便喝。僧撫掌。師雲:“恰是。”問:“三千劍客無施用。便捲珠簾賀太平時如何?”師雲:“逼塞虛空內。開張日月前。”進雲:“恁麽則千花岩畔澄孤月。五鳳樓前舞肱旗去。”師雲:“白雲千裏萬裏。”僧拂袖歸衆。師雲:“瞎。”問:“疋馬單鏘。請師布陣。”師雲:“分為兩段。”僧撫掌。師雲:“你又作麽生?”僧無語。師喝雲:“瞎漢。”乃雲:“一問一答未有休期。直饒你問到未來際。我也答到未來際。所以古人喚作無盡法藏。亦喚作無礙辯門。且道如今喚作無盡法藏是。無礙辯門是。還有道得底麽試出來道看。如無。拄杖子為你諸人道去也。”以拄杖劃一劃雲:“一時領過。”下座。
  師在北禪。”上堂雲:“青山峭峻白日如梭。竜門無客鬧市人多。諸人且道即今下菜行頭。有幾人納稅百姓。”時有僧出禮拜。師雲:“北禪寺裏卻有一個。”僧問:“不落二三。請師速道。”師雲:“前三點後三點。”僧便喝。師亦喝。僧禮拜。”師雲:“有恁麽瞎漢。”
  師上堂,舉洞山雲:“五臺山上雲蒸飯。佛殿階前狗尿天。幡竿頭上煎ボ子。三個猢猻夜播錢。”師雲:“老僧即不然。三面狸奴腳踏月。兩頭白牯手蝗煙。戴冠碧兔立庭柏。脫殼烏龜飛上天。老僧葛藤。盡被汝諸人覷破了也。洞山老人甚是奇特。雖然如是。衹行得三步四步。且不過七跳八跳。且道餚訛在什麽處?老僧今日不惜眉毛。一時布施。”良久雲:“叮嚀損君德。無言真有功。任從滄海變。終不為君通。”
  上堂雲:“拗折秤衡。將什麽定斤兩;拈卻鉢孟匙箸。將什麽吃粥飯?不如嚮三傢村裏東卜西卜。忽然卜着,脫卻鼻孔。”
  上堂,拈拄杖卓一卓喝一喝雲:“你還肯麽?你若肯。心肝五髒頭目髓腦一時屬老僧;你若不肯。心肝五髒頭目髓腦一時分付。”擲下拄杖。便下座。
  上堂:“一切智智清淨。無二無二分。”又道:“無法可說是名說法。且道竜宮海藏甚處得來?”良久雲:“三要點開天地眼。一麯無私豁古今。”
  上堂舉僧問首山:“如何是佛?”山雲:“新婦騎驢阿傢牽。”師乃有頌:“手提巴鼻腳踏尾。仰面看天聽流水。天明送出路傍邊。夜靜還歸茅屋裏。”
  上堂:“直上直下如何指南。十字縱橫作麽生提綱?”良久雲:“風散亂雲長空靜。夜深明月照窗前。”
  上堂:“師子兒哮吼。竜馬駒孛跳。古佛鏡中明。三山孤月皎。”乃作舞下座。
  上堂,乃喚維那。令昨日四人新到人事。新到纔出。師乃雲:“雖是小過。令人大怒。”新到纔展坐具。師雲:“當為空王如來作禮。”便歸方丈。
  上堂雲:“遍界元正。又逢令節。問諸禪人。是生是滅?紅日長輝。玉輪圓缺。疾焰過鋒。眼中電掣。髑髏常吟是决不决。汝等諸人。還拜父母墳靈也無?”良久雲:“人行荒草裏。鬼哭密林間。”
  上堂,僧問:“凝然便會時如何?”師雲:“老鼠尾上帶研槌。”問:“王老夜燒錢。意旨如何?”師雲:“白日看星月。”僧擬議。師雲:“會麽?”僧雲:“不會。”師乃雲:“王老夜燒錢。白日看星月。磕額禮慈尊。手把冥香毽。”
  上堂,拈拄杖卓一卓喝一喝乃雲:“一喝一卓。眼生八角。鼻孔吒沙。眉毛卓朔。若也會得。西山月落;若也不會。鬍餅岈傾。”下座。
  上堂,僧問:“如何是第一句?”師雲:“直下衝雲際。東山絶往來。”問:“如何是第二句?”師雲:“面前渠不見。背後稱冤苦。”問:“如何是第三句?”師雲:“頭上一堆塵。腳下三尺土。”問:“如何是佛?”師雲:“洞庭無葢。”問:“古人道。來時不將絲頭來。去時不將絲頭去。意旨如何?”師雲:“三生六十劫未是長期。”僧無語。師雲:“會麽?”僧雲:“不會。”師雲:“洞庭八百裏未是闊。”問:“如何是真如體?”師雲:“夜叉屈膝眼睛黑。”問:“如何是真如用?”師雲:“金剛杵打鐵山摧。”問:“如何是透出乾坤句?”師雲:“棒下最分明。”僧無語。師乃雲:“透出乾坤句。未語先剖陳。屈躬來更問。棒下取分明。”
  上堂,衆集。師以拄杖擲下來。隨後跳下。衆擬散。師乃召大衆。衆回首。師乃雲:“為老僧收取拄杖。”便歸方丈。
  上堂雲:“開心碗子盛將來。無縫合盤合取去。擬思量何劫悟。看取眉毛有幾許。去。”
  上堂雲:“夜來雷聲震地。今朝細雨霏霏。乾枯滋潤。萬物萌芽。且道嘉州大象髭須長得多少。還有道得者麽?若也道得。陝府鐵牛。是常不輕菩薩;若道不得。土宿拽脫你鼻孔。”
  上堂:“若據祖令。到這裏總須茫然。放老僧一綫。且嚮眉睫裏東覷西覷。”
  上堂,僧問:“如何是第一玄?”師雲:“釋尊光射阿難肩。如何是第二玄?”師雲:“孤輪衆象攢。”“如何是第三玄?”師雲:“泣嚮枯桑淚漣漣。”“如何是第一要?”師雲:“最好精粗照。”“如何是第二要?”師雲:“閃爍乾坤光晃耀。”“如何是第三要?”師雲:“夾路青鬆老。”問:“如何是先照後用?”師雲:“語路分明說。投針不回避。”“如何是先用後照?”師雲:“金剛覿面親分付。話道分明好好陳。”“如何是照用同時?”師雲:“祖佛道中行路異。森羅影裏不留身。”“如何是照用不同時?”師雲:“清涼金色光先照。峨嵋銀界一時鋪。”乃雲:“參須實參。學須實學。又須要明古人血脈。且道作麽生是古人血脈?”良久雲:“智不到處切忌道着。”
  上堂雲:“寒風浩浩無時節。浪打懸崖石頭裂。洞庭湖裏釣船傾。雪路行人山路絶。清風月白透幽關。畢竟以何為妙訣?”下座。
  上堂:“嚮上一路。千聖不傳。學者勞形。如猿捉影。你等諸人。還明得這時節麽?若明得去。天上人間堪受供養。若明不得。閻羅老子眼目分明。”
  上堂:“汝等諸人。盡學佛法。非即便言非。是即便言是。直須緇素分明。不得錯認定盤星好。珍重。”
  上堂,有僧問:“如何是常照?”師雲:“針鋒上須彌。”雲:“如何是寂照?”師雲:“眉毛裏海水。”雲:“如何是本來照?”師雲:“草鞋裏屣跳。”師乃雲:“常照寂照本來照。草鞋底下常屣跳。要會針鋒上須彌。眉中海水常渺渺。”
  上堂雲:“如天普葢似地普擎。三世諸佛總在你鼻孔裏。三十年後不得辜負老僧。”
  上堂:“普化明打暗打。布袋橫撒竪撒。石室行者踏碓。因甚忘卻下腳?”
  上堂,舉僧問大隨:“‘劫火洞然大千俱壞。未審這個壞不壞?’隨雲:‘壞。’僧雲:‘與麽則隨他去。’雲:‘隨他去。’又問竜濟:‘劫火洞然大千俱壞。未審這個壞不壞?’濟雲:‘不壞。’僧雲:‘為什麽不壞?’濟雲:’為同大千。’此二老宿。一人道壞。一人道不壞。且道壞底是不壞底是。會麽?壞與不壞俱非內外。不隔纖毫尋常面對。”
  上堂,”問:“如何是奪人不奪境?”師雲:“庵中閑打坐。白雲起峰頂。”“如何是奪境不奪人?”師雲:“閃爍紅霞散。天童指路親。”“如何是人境兩俱奪?”師雲:“剛骨盡隨紅影沒。苕苗總逐白雲消。”“如何是人境俱不奪?”師雲:“久旱逢初雨。他鄉遇舊知。”問:“如何是賓中賓?”師雲:“誰說有疏親。”“如何是賓中主?”師雲:“磕額無回互。對面與誰陳。”“如何是主中賓?”師雲:“瑞雲空裏布。霹靂震乾坤。”“如何是主中主?”師雲:“古皇令高舉。巧辨徒申吐。”
  問:“如何是正中來?”曰:“皎潔乾坤震地雷。”“如何是正中偏?”曰:“諸子投來見大仙。”“如何是偏中正?”曰:“萬水千山明似鏡。”“如何是兼中至?”曰:“施設縱橫無所畏。”“如何是兼中到?”曰:“黑白未分已前過。”師乃雲:“古人道:‘主賓元不異。問答理俱全。’同安又云:‘賓主睦時全是妄。君臣合處正中邪。’一等是出世尊宿。接物利生。言教有異。為復見處偏枯。為復利生不普。明眼底人通個消息。”
  上堂雲:“有物先天地。無形本寂寥。能為萬象主。不逐四時凋。且道是什麽物。還識得麽?若識得。乾坤大地森羅洞明;若也不識。被物拶着轉身不得。”
  上堂雲:“古人道。認着依前還不是。實難會。土宿頷下髭須多。波斯眼深鼻孔大。甚奇怪。石然透過新羅界。”
  上堂雲:“古今日月。依舊山河。若明得去。十方薄伽梵。一路涅槃門;若也不明。謗斯經故獲罪如是。”
  上堂雲:“鋒刃上屣跳。微塵裏走馬。勞勞去復來。個是知音者。”
  上堂雲:“昨日三人新到。出來人事。”僧纔出禮拜。師雲:“不落平常卦筮。直述來情。”僧雲:“和尚休得也。”師雲:“此猶是落平常。”僧雲:“恰是。”歸衆。師雲:“竜蛇易辨。衲子難瞞。”下座。
  △勘辨師問僧:“先行不到。末後太過。”僧擬提起坐具。師指雲:“離卻坐具。作麽生道?”僧雲:“和尚那裏得這消息來?”師便打。僧擬提坐具。師又打雲:“瞎漢。”僧擬議。師又打雲:“且坐吃茶。”僧便坐。師雲:“什麽處來?”僧雲:“石霜。”師雲:“怪得。”
  師問僧:“有一事藉問上座。衹是不得打老僧。”僧雲:“着甚來由。”師提起坐具雲:“爭柰這個何。”僧雲:“莫亂做。”師便打僧雲:“莫亂做莫亂做。”師又打雲:“且坐吃茶。”僧雲:“適來道着甚來由。和尚為什麽卻打某甲?”師雲:“你適來去什麽處來?”僧無語。師乃惜胸一下。
  師問僧:“昨日莊上已相見了也。今日人事又作麽生?”僧雲:“合取狗口。”師雲:“也是。”僧便打。師雲:“老僧過在什麽處僧雲:“再犯不容。”師卻雲:“將謂是個漢。”師便打雲:“參堂去。”
  數人新到禮拜。師雲:“總是浙裏師僧。”僧雲:“猢猻嚮火。”師雲:“踣跳作麽?”僧雲:“今日得見和尚。”師雲:“伏惟尚饗。”僧無語。師便打。
  師在慈明會裏。一日提蠃刳一籃繞院雲:“賣蠃刳。”令衆下語。皆不契。有一老宿揭簾見。以目顧視師。放身便臥。師放籃子便行。
  師問僧:“什麽處來?”僧雲:“堂中來。”師雲:“聖僧道什麽?”僧近前不審。師雲:“東傢作驢西傢作馬。”僧雲:“過在什麽處?”師雲:“萬裏崖州。”
  師問僧:“甚處來?”僧雲:“殿寮裏來。”師雲:“釋迦老子作何面孔。”僧便喝。師雲:“作麽?”僧又喝。師雲:“恰是。”僧雲:“一任踣跳。”師便打。
  一日新到人事。乃雲:“請和尚相看?”師雲:“不易道得。且坐吃茶。”
  泐潭專使。禮拜乃雲:“德華禮拜。”息僧雲:“喏。”師雲:“喏即且緻。別作麽?”僧良久雲:“一任踣跳。”師雲:“是個浙裏師。”僧雲:“不消如是。”師雲:“猶是舊時氣息。”僧雲:“喏。”師雲:“喏即且緻。別作麽?”僧良久雲:“一任踣跳。”師撫掌一下。
  師一日不安。”僧問訊次,乃雲:“和尚近日尊位如何?”師雲:“粥飯頭不了事。”僧無語。師鳴指一下。
  王提刑問璉三生雲:“某甲四十年為官。作麽脫得此塵去?”生無對。師代雲:“一任踣跳。”又看上峰路。璉雲:“這個是上峰路。”提刑雲:“寺在上頭那?”璉雲:“是。”提刑雲:“恁麽則不去也。”璉無語。師代雲:“今日勘破。”
  △偈頌溈山水牯牛。
  水牯溈山峭峻機。分明人類顯幽奇。兩途語出分明處。夜鳥投林曉復飛。
  杖林山下竹筋鞭。
  杖林山下竹筋鞭。搭索蝗鈎火裏牽。拽近不能推放後。迴旋卻到使君前。
  北斗藏身。
  雲門透法身。從此覓疏親。盡道和風暖。三春寒更新。
  百丈野狐。
  語路分明在。憑君子細看。和雨西風急。近火轉加寒。
  庭前柏。
  趙州庭前柏。眼裏電光掣。雲水往來多。村翁行步劣。
  靈雲桃花。
  靈雲桃花見親切。英俊超越古今哲。星螢孤輪明皎潔。利刃精輝用無絶。
  玄沙敢保君未徹。雲水休話個生滅。新羅打鐵燒腳熱。磨驄還用三尺雪。
  麻三斤。
  同袍參學問通津。來扣宗師正佛因。為說三斤麻最好。三斤天下說尖新。幾多匠者頻拈掇。柰緣緇侶有疏親。餘今更為重秤過。那吒太子析全身。
  興化問雲居何必話。
  何必不必。一七二七。竜樹馬鳴。焰光透出。
  前三三後三三。
  前三後三是多少。大事光輝明皎皎。回頭不見解空人。滿目白雲臥荒草。
  僧請益三妙三訣師以頌示之。
  第一妙。古老門風甚奇要。縱去收來總不傷。此個晨由堪繼紹。
  第二妙。浩浩途中有多少。子細推來對月華。未了須明衲僧竅。
  第三妙。高高峰頂猿時嘯。孤輪穿透碧潭心。SS然自入清平道。
  第一訣。門風盡施設。分明萬象分。徒勞更立雪。
  第二訣。過去現在說。疾焰要須分。評量還斷舌。
  第三訣。巧拙定生殺。頭頭總鋒芒。休論個生滅。
  ○潭州雲葢山會和尚語錄序李唐朝有禪之傑者。馬大師據江西泐潭。出門弟子八十有四人。其角立者。唯百丈海。得其大機。海出黃檗運。得其大用。自餘唱導而已。運出輅。輅出沼。沼出念。念出昭。昭出圓。圓出會。會初住袁州楊岐。後止長沙雲葢。當時謂海得其大機。運得其大用。兼而得者獨會師歟。師二居法席。凡越一紀。振領提綱。應機接誘。富有言句。不許抄錄。衡陽守端上人。默而記諸。編成一軸。愚仰惠師之名久矣。因就端求其編軸。焚香啓讀。大矣哉師之機辯也。若巨靈神劈開太華首陽。河流迅急曾無凝滯。匪上上大乘根器。曷能湊之乎。端命愚為序。貴師之道流傳天下。且會師之名與道深。於識者悉聞之。故不可辭飾。但實序其由。師袁州宜春人。姓冷氏。落發於潭州瀏陽道吾山。俗齡五十四。卒于云葢山。塔存焉。皇綁二年。仲春既望日。湘中較棒。文政述。
  ○題楊岐會老語錄楊岐會老。跨三腳驢。入水牯牛隊中。拽杷牽犁。種田博飯。橫吹玉笛。飽吞慄蒲。四十年來。叢林以為奇特。豈不聞。三世諸佛說夢。諸方老宿說夢。是楊岐當日語。不知楊岐自作夢後。還覺也未。若要清風再振舊令重行。明眼底人試將此錄看。元綁三年立春日。無為子楊傑。書於望海樓。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重刻古尊宿語錄序捲一捲二捲三捲四捲五捲六捲七
捲八捲九捲十捲十一捲十二捲十三捲十四捲十五
捲十六捲十七捲十八捲十九捲二十捲二十一捲二十二捲二十三
第   I   [II]   [III]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