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世界屋脊上的湖泊
拉巴斯,玻利维亚首都,蜷伏在一个高低不平的大山窝里,海拔2英里以上。太古时代,一场滔天大水冲走了松散的岩石和沙砾,刻出了这个几千英尺深的峡谷。
大自然赋予拉巴斯《圣经·启示录》中的景观,使它具有一种独特的、历尽沧桑的魅力。狭窄的街道、阴暗的住宅、高大的教堂、花哨的电影院和直到深夜才关门的汉堡店,这个城市处处洋溢着一种令人着迷的诡秘气氛。不过,在这座城市里漫步可不是件轻松的事,除非你的肺活量特别大,因为整个市中心都建筑在陡峭的山坡上。
拉巴斯机场位于这个地区特有的高原平台边上,比拉巴斯城高出5000多英尺。由于飞机晚点,我和桑莎从利马飞抵这里已经是凌晨时分。我们在冷风飕飕的机场大厅里喝了机场提供的用小塑料杯装的可乐茶,以预防高原病。费了半天劲,耽搁了好长时间才从海关拿到我们的行李,叫了一辆美国造的老爷车,一路摇晃颠簸,驶向山下那座闪烁着黯淡灯光的城市。
传说中的沧桑巨变
第二天下午四点钟左右,我们租了一辆吉普车驶往的的喀喀湖。汽车在拥挤不堪的车流里艰难地挪动,总算驶出了摩天大厦和贫民窟的
重重包围,进入了视野开阔、空气清新的高原平台。
出城不远先是荒凉的郊区和乱糟糟的棚户区,路旁排列着修车铺和废品场。离拉巴斯越远,房屋就越少,后来就不见人烟了。空旷、无树的大草原,高低起伏,一直绵延到天尽头的科迪耶拉·里尔山的雪峰脚下,宛如一幅让人永生难忘的、美丽的山水画。但是,这个地方也给人一种离世之感,就像漂浮在云雾中的魔幻王国。
我们最终的目的地是蒂亚瓦纳科。不过那天晚上我们打算到离的的喀喀湖南端不远的悬崖峭壁上的科帕卡巴纳镇过夜。要到那个地方,得先在一个名叫提昆的小渔港搭乘临时拼凑的汽车轮渡,走过一段细长的水路后,再沿着崎岖狭窄的盘山公路,攀爬上陡峭的山坡,登上山脊。这时,天色已经渐渐暗了下来。一幅对比鲜明的画卷展现在我们面前:脚下,隐没在暮色中的湖水黑沉沉,浩渺无边,远处,参差的雪峰沐浴着耀眼的阳光,晶莹闪亮。
的的喀喀湖一开始对我就是一个很特别的地方。我知道它的海拔约为12500英尺,知道秘鲁和玻利维亚的边界线从湖中穿过,知道它长约138英里,宽约70英里,面积为3200平方英里。我还知道它很深,有些地方深达1000英尺,而且还拥有一段令人困惑的地质变迁史。
下面就是的的喀喀湖的奥秘,以及一些可供参考的专家学者们的解答。
1.虽然现在它位于海拔逾2英里的高原之上,的的喀喀湖周围地区却散布着数以百万吨计的海洋贝壳类化石。这表明整个高原平台是在某个时期从海床抬升起来的,可能是形成南美洲大陆的那次地壳上升运动中的一个部分。在这个过程中,大量的海水携带着无数海洋生物被汲取上来,滞留在安第斯山脉上。(1)这次地壳运动被认为发生在大约一亿年前。(2)
2.尽管这次地壳运动发生在那么久远以前,的的喀喀湖中至今生存着"海洋鱼类生物"。(3)换言之,虽然现在距离任何海洋至少都数百英里,它的鱼类和贝壳类生物却体现着许多海洋(而非淡水)生物的特点。渔网里打捞上来的千奇百怪的生物中,居然包括海马!(4)不仅如此,如一位权威人士所言,"该湖的绿钩虾科类和其他类海洋生物毫无疑问地证明,此前某时期,该湖的水比现在咸,或者,更准确地说,该湖形成时的水来自海洋。当陆地隆起时,海水被堵截并滞留在安第斯山中。"(5)
3.最早形成的的喀喀湖的地壳运动我们就讨论到此。的的喀喀湖形成后,这个"内陆海"和它周围的高原平台又经历过几次引人注目的剧烈变动。其中最值得注意的是,这个湖的大小曾发生过极大的改变。这从湖畔地面上随处可见的古代湖岸线印迹就可以看出来。令人不解的是,这个湖岸线居然不是水平的,而是自北向南倾斜。湖的最北端高出湖面295英尺,而400英里外的南端,竟比现在的湖面还要低274英尺。(6)根据这个及其他许多证据,地质学家们推断,高原平台至今仍在上升,但并不平衡。北部高度的增加较南部多。这个进程与的的喀喀湖面高度改变关系不大(虽然这种改变确实发生过),而与该湖所在的整个高地的高度变化关系更为密切。(7)
4.重大的地质变更需要极为漫长的时间,我们很难从这个角度解释下面这个不可辩驳的事实:蒂亚瓦纳科城曾是的的喀喀湖畔拥有多个大码头的港口。(8)问题是,蒂亚瓦纳科城的废墟现在被遗弃在湖南岸12英里外,比目前的湖岸线高出100多英尺。(9)这样看来,自这座城市建立以后,必定发生过一两件大事:要么是湖面大幅下沉,要么是蒂亚瓦纳科所在的地面显著抬升。
5.无论发生上述哪种情况,有一点是显而易见的:这个地方经历过大规模的、剧烈的自然变迁。其中一些,如海底上升为高原平台,当然发生在遥远的地质时代,在人类文明建立之前。而其他的则没有那么遥远,必定是在蒂亚瓦纳科建城之后。(10)因此,现在的问题是:蒂亚瓦纳科城是什么时候建立的?
正统的史学家的观点是:这片废墟不可能早于公元500年。(11)但也有另一种编年学,它虽然不被大多数学者所接受,却似乎更符合该地区地质巨变的规模。根据数学和天文学计算,拉巴斯大学的亚瑟·波斯兰斯基教授和波茨坦大学的罗尔夫·穆勒教授将蒂亚瓦纳科城的主体建筑的日期追溯到公元前15000年(穆勒教授也向公认的马丘比丘城的兴建日期提出过挑战)。这一编年学还指出,公元前11000年前后,蒂亚瓦纳科在一场自然灾难中遭到巨大的破坏,此后迅速远离湖岸。(12)
我们将在本书的第十一章中探讨波斯兰斯基教授和穆勒教授的发现。他们的研究表明,伟大的安第斯山的蒂亚瓦纳科城,在一团漆黑的史前历史中,在最后的冰河时期的那些寒冷的日子里曾经繁荣昌盛、辉煌一时。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Previous Chapter Next Chapte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