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史 歷史的壞脾氣   》 康熙的才學      張鳴 Zhang Ming

  康熙皇帝玄燁,至少在眼下,要算是皇帝中最有知名度的一位。他日益飆升的名氣,顯然和政界、學界以及娛樂圈的追捧不無關係。“康熙來了”,不僅是香港鳳凰衛視的一個娛樂節目,也幾乎成了近來人們打開電視時的第一感覺。
  衹要跟娛樂圈沾了邊,名氣大的人不一定聲譽好,可人傢康熙不然,硬是名氣大,而且聲譽佳。大傢七手八腳,直到將他老人傢捧成了“千古一帝”,似乎還沒有歇手的可能。關鍵是,捧的人裏不光是娛樂圈的“娛編”、“娛導”、“娛藝”加“娛記”,學界也相當積極。在這些學者眼裏,康熙的文治武功無不登峰造極,武能打仗而且打獵(用鳥銃,一槍一隻大狗熊),文能做詩為文,無論詩詞歌賦,古體近體,樣樣精通。據說特別值得稱道的是人傢還學貫中西,於西方的天文地理、數學歷算甚至音樂繪畫,無一不能。
  中國的大人物頭上,都免不了有光環。康熙是個富有傳奇色彩的皇帝,還是未成年人的時候,就幹了件擒拿權臣鰲拜的大事,以後一係列文治武功,包子上的褶,全露在外面,叫人不說好也難。神話從康熙還活着的時候就開始傳,越傳越神,害得末帝溥儀經過勞改營改造了多年之後,卻還相信太和殿前的銅鶴腿上的凹印,是跟隨康熙南巡時被這位聖祖皇帝一箭誤傷的。
  康熙喜歡跟西洋人打交道,西方的傳教士一個接一個收用,洋鼻煙、洋鐘錶,外加洋藥和洋樂器都大量地收藏。不過,西方的洋和尚雖然很得恩寵,卻出傢人不打誑語,硬是不肯加入滿人和漢人關於康熙的神話合唱。曾經在康熙身邊服務了13年的意大利耶穌會傳教士馬國賢(MatteoRipa),在他的回憶錄裏透露了不少有關康熙的內幕消息,其中有段是這樣說的:“皇上認為自己是個大音樂傢,同時還是一個更好的數學家。但是儘管他在科學和其他一般認識上的趣味都不錯,他對音樂卻一竅不通,對數學的第一因也所知甚少。每座殿堂裏都放了音叉或古鋼琴,可無論是他自己,還是他的妃子們,都不會彈奏。有時候皇上的某一個手指確實觸摸了鍵盤,就已經足夠讓他陷入被奉承的狂喜了,正如我經常見證的那樣。”說這話的洋人,是康熙在西學方面的老師,對自己學生的學業狀況,應該是清楚的。
  僅僅因為某個手指觸到了琴鍵,就會被奉承為音樂傢,時間長了,自己也糊塗了,以為自己就是音樂傢。這種現象,屬於典型的“中國製造”。世間所傳康熙的數學造詣,估計比音樂狀況稍好,但也好不了多少。可是不知道為什麽,這麽多年過去了,連歷史學家在內,許多人仍然像相信康熙能用原始的鳥銃,將一頭碩大的黑熊或者老虎一槍斃命一樣,相信康熙那無所不知的學問,尤其是西學造詣。看來,不管時代變了多少,人們習慣圍繞着猛人製造神話的傳統卻並沒有變,衹要某個猛人還說得過去,我們就不吝惜將所有美好的東西加到他們的頭上,活生生變出光環來;如果不幸自己所處的時代實在沒有像樣的猛人,那麽拾點古人之餘唾捧捧古人,也不是不可以接受的。
  記得《世說新語》上有一則南朝故事,說是某名士棋藝特高,偏皇帝也是個棋迷,硬是居心叵測地找來該名士,讓他說天下誰的棋藝高,名士答曰:陛下皇帝裏第一,微臣臣子裏第一。眼下,我看我們用不着追求實事求是,衹要恢復到該名士的境界,就已經足矣。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五四”傳統與軍閥餘蔭北京兵變與袁世凱袁世凱的“選舉”買個總統當當
軍漢“韓青天”“臭棋簍子”段祺瑞“三不知將軍”和他的詩孫殿英和他的“麻將相術”
“馬桶將軍”的用人術藉佛法鬥架的武夫各大馬路巡閱使神仙治軍
昔日南天王別個世界裏的第一夫人總理縣長唐紹儀順人章士釗
簧聲戲影裏的西太後西太後、義和團和公使夫人“官屠”刀鈍康熙的才學
雍正的天真《三國演義》與隆科多的晦氣道光皇帝的考試規則關於三個“猛人”的神話
第   I   [II]   [III]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