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异国风情 》 新華社記者筆下的神秘大陸:多彩的非洲 》
第20節:好望角風雲(2)
高秋福 Gao Qiufu
在伽馬首次遠航印度之後,曼努艾爾國王還曾派遣另一位貴族出身的著名航海傢佩德羅?阿爾瓦雷斯?卡布拉爾率一支由13條船組成的更加強大的船隊遠航印度。這次,有經驗的迪亞士奉命隨行。1500年3月9日,他們由裏斯本出發往西南行駛,旨在遠遠繞開兇險的好望角。豈料,他們繞的彎子太大,無意中竟來到另一個新大陸。4月22日,他們抵達並發現了現今的巴西。在巴西稍作停留之後,他們掉轉船頭嚮東駛去。直到9月13日,卡布拉爾及部分船員纔抵達南印度的卡利庫特城。此行之所以花去近半年時間,是因為一路極不順利。5月29日,在繞過好望角時,船隊遭遇狂風暴雨,有四艘船衹沉沒,船上人員全部罹難。最為不幸的是,發現好望角的迪亞士,竟也被他稱之為“風暴角”的滾滾波濤吞噬掉。從此,葡萄牙遠航人員每提到這個岬角,無不猶如談虎色變,感到心驚肉跳。
這個岬角稱謂的由來,一直有不同的說法。一般歷史書籍采取模糊的方式,說是葡萄牙早期的海員們將這個岬角稱為“風暴角”,後來纔改稱“好望角”。但16世紀葡萄牙著名歷史學家若昂?德?巴羅斯則認定,是迪亞士最早將它稱為“風暴角”。至於後來易名問題,我們中國出版的不少歷史和地理書籍說,約翰二世國王得悉伽馬從印度帶回大量黃金和珠寶,認為歐洲通往東方的道路已經打開,東方的財寶有望滾滾而來,遂將“風暴角”改稱“好望角”。其實,稍加核查,我們就會發現,這種說法是根本站不住腳的。這是因為,約翰二世國王早在1495年去世,他是不可能看到伽馬於1499年從印度帶回財寶的。派遣伽馬遠航印度的是約翰二世的繼任人曼努艾爾國王。如果說是葡萄牙國王為“風暴角”易名的話,那衹能是他。但是,卻沒有人這樣說。與迪亞士同時代的葡萄牙航海傢帕謝庫?佩雷拉認為,是迪亞士自己將這個岬角命名為“好望角”的。他解釋說,迪亞士在完成預定的任務從阿爾戈阿灣返抵岬角時,經過幾個月的海上漂泊,感到終於勝利踏上歸途,大有禍去福來之慨。因此,他即以“充滿美好希望之岬角”名之。不少人認為,佩雷拉之說比較可信,因為迪亞士當年從好望角回返時,在現今的普林西比島同佩雷拉邂逅,然後兩人一同回到裏斯本。一路之上,佩雷拉很可能親耳聽到迪亞士這樣將岬角相稱。今天,我們撇開這些爭論不說,岬角一帶風急浪高,船衹遇險失事事件不時發生,因而一直被稱為“世界上最危險的海域之一”,這卻是幾百年來從未改變的事實。據統計,從1647年到1821年,在這裏曾有六十一艘船衹沉沒,其中有的船上還載有中國的瓷器。而所謂“好望”雲雲,則是既反映了歐洲少數人對東方財寶的垂涎,也反映了多數人對在兩洋之間平安航行的美好希冀。
好望角的發現,促使許多歐洲國傢把擴張的目光轉嚮東方。荷蘭、英國、法國、西班牙等國的船隊都先後經過這裏前往印度、印度尼西亞、印度支那、菲律賓和中國。1652年,荷蘭的東印度公司掠取好望角的主權,並在現今的開普敦建立居民點,專為本國和其他國傢過往的船隊提供淡水、蔬菜和船舶檢修服務。19世紀初,在海外已攫取大量殖民地的英國人看到掌握好望角製海權的重要性,遂侵入南非將荷蘭人取而代之。在蘇伊士運河1869年開通之前的三百多年時間裏,好望角航路成為歐洲人前往東方的唯一海上通道。蘇伊士運河開通後,這條航路的作用雖有所減弱,但仍然是歐亞之間不可或缺的重要通道,一些巨輪還必須從這裏繞道。據在好望角的南非人士講,現在每年仍有三、四萬艘巨輪通過好望角。西歐進口石油的三分之二、戰略原料的百分之七十、糧食的四分之一都要通過這裏運輸。拿起望遠鏡眺望,我發現,遠方果然不斷出現遊動的巨型船衹。有人說,好望角航綫是西方國傢的一條海上生命綫。我見此方信矣。
不少書上說,好望角是印度洋和大西洋的交匯處。因此,我在岬角頂上看到,好多旅遊者都在指指點點,尋找或分辨“兩洋的分界綫”。有人說,岬角以西的海水細浪粼粼,呈墨緑色。那是大西洋。而岬角以東的海水浪濤洶涌,呈蔚藍色。那是印度洋。我舉起望遠鏡仔細觀察,好像看不出那樣水流的不同或色澤的區分。南非的朋友告訴我,兩洋的真正分界綫,不在好望角,而是好望角東邊200多公裏處的厄加勒斯角。那裏是非洲大陸的真正的最南端,地處東經20度,是公認的兩洋在地理上的分界處。同時,他們還告訴我,好望角雖然不是兩洋的分界處,但卻是來自兩洋的兩股水流的匯流處。原來,從非洲東部印度洋上低緯度地帶而來的莫桑比剋-厄加勒斯暖流,同來自南極地區涌嚮大西洋東岸西非地區的本格拉寒流,正是在好望角附近交匯。暖流造成氣候濕潤多雨,而寒流則帶來陰冷乾燥。因此,有人認為好望角也是兩種不同氣候的“界樁”。至於界樁兩側海水的顔色和海流的緩急有什麽不同,恐怕就很難分辨了。但是,南非的朋友告訴我們,好望角兩邊海水的水溫相差大約4攝氏度,不用說溫度計去測量,就是用手去觸摸,也能明顯地感覺到。我雖然無法走下懸崖一試,但還是相信的。
我們在好望角停留半個多小時。即將離開的時候,不知海風突然從哪兒颳來,冷嗖嗖有徹骨之寒,還夾帶着幾絲細雨,涼冰冰令人戰慄。回頭再看大海,水天一色,一個灰蒙蒙的混沌世界,什麽峭石、海浪、水鳥、巨輪,全都渺無蹤跡。好望角雲詭波譎,變幻莫測,涼暖無常,我可算是親自領略到了。
(2002年3月8日)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資料來源】新華出版社 |
|
|
第1節:令人動情的非洲(1) | 第2節:令人動情的非洲(2) | 第3節:非洲之巔遠眺(1) | 第4節:非洲之巔遠眺(2) | 第5節:東非裂𠔌行(1) | 第6節:東非裂𠔌行(2) | 第7節:美麗而神奇的大湖(1) | 第8節:美麗而神奇的大湖(2) | 第9節:皚皚赤道雪 | 第10節:月亮山傳奇(1) | 第11節:月亮山傳奇(2) | 第12節:山國山情(1) | 第13節:山國山情(2) | 第14節:腹地邊鎮 | 第15節:花都亞的斯亞貝巴(1) | 第16節:花都亞的斯亞貝巴(2) | 第17節:剛果河上兩都城(1) | 第18節:剛果河上兩都城(2) | 第19節:好望角風雲(1) | 第20節:好望角風雲(2) | 第21節:攀登桌山 | 第22節:南非雙城記 | 第23節:丁香血淚(1) | 第24節:丁香血淚(2) | |
| 第 I [II] [III] 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