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建筑 揭秘旷世文物的传奇内幕:《故宫》导演看台北故宫   》 马衡的坚守      周兵 Zhou Bing

  在抢运南京文物的同时,杭立武和行政院没有忘记留在北平故宫博物院的精品。
  从1948年11月起,东北、华北野战军就已经将傅作义的军队围困在了北平、天津、新保安和张家口一带,到12月14日,北平已经完全被解放军包围。行政院和杭立武惦记着北平的文物,心急如焚,电报飞向紫禁城,催促北平故宫博物院赶紧遴选精品文物,通过空运送到南京,再随同南京的文物一起赴台。
  然而,此时的北平故宫博物院院长马衡已经做出了与杭立武等人相反的选择——不去台湾,留在大陆。
  马衡,1881年生于浙江鄞县,中国近代考古学奠基人之一,著名金石学家、篆刻家。马衡与故宫的缘分始于1924年11月,他与那志良等一起进入“清室善后委员会”,担任清点清宫物品的工作。1933年日军入侵,马衡选择离开北平,带上文物南迁,并于1934年4月被推选为故宫博物院院长。16年过去了,文物再次迁移,而此次,马衡选择了留下。
  马衡的留下与他的儿子、著名戏剧家马彦详有关。通过马彦详,马衡很早便与北平的地下党组织有了联系。在杭立武等催促马衡迁运文物的同时,马彦详也从解放区捎来了中共方面的诚意,希望马衡不要迁运故宫文物,并许诺北平解放后仍由其出任故宫博物院院长一职。
  为敷衍行政院和杭立武,马衡召开了一次院务会。出席这次会议的有古物馆的朱家溍,代表身在上海的馆长徐鸿宝;文献馆的单士魁和张德泽,代表已经赴台的馆长姚从吾;还有图书馆馆长袁同礼、总务处处长张庭济和秘书赵席慈。
  院务会看起来开得很认真,马衡与参会人员仔细讨论了选择哪些文物装箱,以及如何装箱等,并告诫大家一定要细致谨慎,“要稳重妥当,要保证不损坏。不要求快,记住!不要求快。先准备箱板、木丝、棉花和纸,用多少要做个计划交总务处购置。”
  其实,故宫里的包装材料像板箱、棉花、木丝等都是现成的,一面挑选,一面造册,一面装箱很快便可完成。但在马衡“安全第一,不要求快”的工作方针的指导下,工作人员们都没有了抗战时抢救文物的雷厉风行,这个包装工作慢条斯理、拖泥带水地进行着,一直磨蹭到1948年的12月14日,这一天,北平城彻底陷入了解放军的合围当中,对外陆路交通断绝。在中共地下党发起组织的“故宫博物院职工警联谊会”的促使下,马衡关闭了午门、神武门和东西华门四门,选装好的精品文物再也无法运出。
  一个月后,1949年的1月14日,马衡致函杭立武,信中写道:“嗣贱恙渐痊而北平战起,承中央派机来接,而医生嘱勿乘机,只得谨遵医嘱,暂不离平。”对于文物迁台事件,他更作了明确的表态:“窃恐爱护文物之初心转增损失之程度。前得分院来电,谓三批即末批,闻之稍慰,今闻又将有四批,不知是否确实。弟所希望者三批即末批,以后不再续运。”道不同不相为谋,两人从此分道扬镳。
  对庄严,马衡也写了一封信。庄严与马衡本是师生,在北大的时候,马衡是庄严最欣赏的学生之一,后来又一起在清室善后委员、故宫博物院工作,关系非常深厚。马衡决定留下后,给庄严去信劝他也留下来,被庄严拒绝,两人的师生关系就此缘尽。
  在马衡的周旋下,北平的文物没有运出一箱,全部留下了。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后一章回 >>   


【资料来源】金城出版社
名人推荐语《台北故宫》作者周兵简介序言:走进故宫 靠近平静(白岩松)
序言:一切诸法,缘会而生(郭长虹)(1)序言:一切诸法,缘会而生(郭长虹)(2)《台北故宫》自序(周兵)
南迁避战火第一次迁移:从北平到上海第二次迁移: 三路转运大后方(1)
第二次迁移: 三路转运大后方(2)第二次迁移: 三路转运大后方(3)第二次迁移: 三路转运大后方(4)
第二次迁移: 三路转运大后方(5)从大陆到台湾(1)从大陆到台湾(2)
第三次迁移: 风雨中鼎轮第四次迁移:仓皇海沪轮第五次迁移:飘摇昆仑舰(1)
第五次迁移:飘摇昆仑舰(2)马衡的坚守第六次迁移:白市驿机场(1)
第六次迁移:白市驿机场(2)第七次迁移:最后的飞离(1)第七次迁移:最后的飞离(2)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