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动物 》 動物趣談 》
第20節:動物趣談(20)
約翰·勞埃德 John Lloyd
約翰·米奇森 约翰米奇森
珊瑚
--海底骨骼
珊瑚與水母有着最密切的親緣關係。很難想象這兩類外貌完全不同的動物都是隸屬於腔腸動物門(腔腸動物門的名稱來自於希臘語,意思是"帶刺的蕁麻")的成員。珊瑚看上去更像是色彩豐富、形式多變的海草的親戚,但是仔細研究的結果卻證明它是動物,或者說是一群動物,因為珊瑚的每一個枝葉都是由成千上萬個獨立的小珊瑚蟲所組成的,這也跟海葵(另一個與珊瑚親緣關係最近的動物類群)的情況非常相似。每一個珊瑚蟲的身體內部為一個消化腔,僅在頂部生有一個橢圓形的口道,口道被一圈長滿纖毛的具有刺細胞的觸手環圍着,這些結構都跟它們的"堂兄弟"差不多。但是它們也做一些它們的"堂兄弟"做不了的事情:它們建造珊瑚礁,也稱為海底雨林。
通過吸進海水,珊瑚蟲能夠吸收它們所需要的元素形成碳酸鈣骨骼。這種骨骼逐漸增加,大約每年增長2.5釐米,這不僅為每個珊瑚蟲提供了杯形的隱蔽所,而且保證了它們朝着光綫的方向往上移動。珊瑚蟲"生長"岩石,就像人生長骨骼一樣。在經過了1000多年的時間後,它便變成了一個珊瑚礁。這是一個復雜的地下城市,海洋中生活的全部物種的三分之二都生活在那裏。假如你把全世界的珊瑚礁都聚集在一起,它們的面積將相當於整個英國的領土的兩倍。
珊瑚蟲不是光靠自己來做這些事,它們與一種海藻--渦鞭毛藻(源自於希臘語,意思是"旋轉的鞭子",用來描述渦鞭毛藻的推進方式)形成了地球上最典型的互利共生的夥伴關係。渦鞭毛藻是能夠存活的最小的生物,它們在珊瑚蟲的體表上每平方釐米就有大約31萬個。珊瑚蟲用它們的觸手捕獲極為微小的有機物,所産生的廢物(主要是二氧化碳)用來喂養它們身上的海藻。作為回報,海藻給珊瑚蟲披上了鮮豔的顔色,並通過光合作用為珊瑚蟲提供了大部分能量。這就是為什麽你會發現珊瑚蟲大多生活在淺的、幹淨的、有光照的水域中的原因。這類海藻甚至還會生成一種遮光劑來保護珊瑚蟲,使它們一整天都能正常活動。這是一個非常艱苦的工作,珊瑚蟲在建造珊瑚礁時所消耗的能量按比例來說相當於一個靜止狀態的人所消耗的能量的2.5倍。
珊瑚礁與海藻也有關係緊張的時候。當珊瑚礁被淤泥充塞、變得太熱,或者被污染,而海藻又很容易在其他地方找到食物的時候,海藻就會離開珊瑚礁,使珊瑚礁"變白",從而導致它們的死亡。在1997和1998年高溫突破歷史紀錄的時候,全世界有六分之一的珊瑚礁"變白"了。現在,估計全世界已經有十分之一的珊瑚礁死亡了。如果海洋中碳的水平還在繼續上升的話,到2030年,其餘的珊瑚礁也會死去。在全球變暖的危機中,珊瑚礁首當其衝。
珊瑚蟲間接地幫助達爾文提煉出他的關於進化論的思想。達爾文乘着小獵犬號返回以後,於1842年出版了他的第一本科學著作,儘管那時候他對珊瑚蟲和海藻的共生關係還沒有概念,但是他在這本書中描述了珊瑚礁的形成過程。達爾文正確地建立了環礁形成的理論:火山慢慢下沉到海面以下,留下環狀的珊瑚仍舊朝着光綫嚮上生長。這種漫長的地質變化過程不言而喻地證實了達爾文的預言:整個生物王國都是在不斷的發展變化之中。
牛
--原野上的工廠
在原野上看到牛平靜地咀嚼着,我們很難想象這就是使尤利烏斯·愷撒受到驚嚇的兇猛動物,他是這樣描述牛的:"它們的力量和奔跑速度都非常驚人,它們不會放過任何遇到的人類或野獸……即使從小就被飼養,它們也不會對人類表現得很親近,而且很難馴服。"結果證明他是錯誤的。羅馬牛就是這些野生牛的後代,以歐洲野牛而聞名,它起源於印度,最早於6000年前在西南亞一帶的美索不達米亞地區被馴化。雖然綿羊、山羊和豬都已經因肉用的目的被馴養,但是牛的馴化卻是個轉折點:自此以後,畜牧業開始成為一種生意。養牛已經不僅僅是為了直接給家庭提供食品了。牛的英文名字之一"cattle"的原意是"財産",說明牛已經成了一種財富的象徵。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
|
第1節:動物趣談(1) | 第2節:動物趣談(2) | 第3節:動物趣談(3) | 第4節:動物趣談(4) | 第5節:動物趣談(5) | 第6節:動物趣談(6) | 第7節:動物趣談(7) | 第8節:動物趣談(8) | 第9節:動物趣談(9) | 第10節:動物趣談(10) | 第11節:動物趣談(11) | 第12節:動物趣談(12) | 第13節:動物趣談(13) | 第14節:動物趣談(14) | 第15節:動物趣談(15) | 第16節:動物趣談(16) | 第17節:動物趣談(17) | 第18節:動物趣談(18) | 第19節:動物趣談(19) | 第20節:動物趣談(20) | 第21節:動物趣談(21) | 第22節:動物趣談(22) | 第23節:動物趣談(23) | 第24節:動物趣談(24) | |
| 第 I [II] [III] 頁
|
|